《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854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面塑》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间面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我国的面塑早在汉代就已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在我国很多城市乡村都可以找到面塑艺术的踪影。无论是走街串巷担着担子的“面人”艺人,还是逢年过节奶奶婶婶们手下精美绝伦的“面花”,都曾经带给一代又一代孩子们那么多的企盼、那么多的惊喜、那么多的感叹随着现代生活的脚步越走越快,“面人”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也正因为高速的现代化,当我们回过头来,拂去岁月的尘埃,才越来越感悟到许多正与我们擦肩而

2、过的古老艺术的神秘的不可替代的美。真正的美是不会被时间淹没的,真正的艺术就该代代相传,这也正是教材中选用此课的意义所在。面塑艺术,扎根华夏土地,充满泥土气息,无论是造型、构图还是色彩点染,都有一种和黄土地一样的粗犷美、朴实美、深厚美和广袤美。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面塑艺术在内涵、形式、题材、造型等方面不断更新变化。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为两页版面,其中包括“面人”与“面花”的佳作欣赏、制作步骤图及学生作品。虽然同属面塑,但两幅佳作风格各不相同:“面人汤”的“老寿星”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可以看出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绘画与雕塑的语言;民间“面花”造型古拙、设色艳丽,则与民间剪纸、刺绣有着异曲同工

3、之妙。面塑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创造的艺术杰作,作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生学习面塑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作品在继承我国民间优秀传统工艺手法的同时,在题材上大胆创新、联系生活,给面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不同人文环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应会:尝试运用揉、捏、剪、

4、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五)学习材料面塑常用工具:拨子(也可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搽手油等。其中拨子是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形状似柳树叶,一头扁、一头尖。拨子一般可以用有机玻璃或旧的牙刷把制作,规格根据个

5、人需要。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竹签(羊肉串签)、白纸板、乳胶等等。色面制作(课前教师完成):成分:面粉、糯米粉、食盐、蜂蜜、甘油、防腐剂、广告色等。制作方法:面粉500克+糯米粉150克+食盐50克+蜂蜜10克+甘油、防腐剂适量。搅拌均匀,开水和面,揉至软硬适度,上锅蒸熟,取出揉匀待用。此为本色塑面。彩色塑面则将颜色揉进面团中,使其均匀。常用的有白、红、黄、蓝、桃红、黑等几种颜色。需要其他颜色可用这几种颜色调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把所有的塑面都做成彩色面,要保留一些本色面,这样可随时补充彩色面。二、 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设计一课前准备:橡皮泥、蒸好的素面(若怕时间不够,揉好

6、色的也可以)、广告色、拨子、牙签、竹签等。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激情引趣昨天我去公园玩,带回来一件好东西请同学们欣赏签式面人作品。(有的学生会觉得有趣,有的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我早就见过了)由日常生活中曾经见到的形象引入艺术教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2.形象回忆佳作赏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课件: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学生谈孙悟空、猪八戒、嫦娥等等,有的面人艺人还会照着小朋友的样子捏呢!由学生见过的比较简单的面人引入精美的面塑艺术宝库。艺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如此多彩的艺术,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生活的美与艺术的美之间的

7、关系。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到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到过,也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3.小组探究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橡皮泥与面有什么不同?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小组合作探究:橡皮泥没有面紧密细腻,黏合力也不强。回忆:揉球、搓条、扎眼同学互相交流。通过亲自动手,感受不

8、同艺术的材质特性。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品质。4.答疑解惑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重点放在动物表现手法上) 学生尝试。在学习新技法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举一反三。5.自主创造提出作业要求,巡视辅导,注意以点促面。 结合不同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6.交流评述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 小小鉴赏家谈谈自己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把自己的面塑作品送给你的好朋友珍藏。不但说出最喜欢谁的作品,还要引导同学锻炼对作品的评价表述能力

9、,例如:好在哪里?或哪里给你的启发最大等。课堂延伸由于地域、时代、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看看你还能有更多的收藏吗?设计二 课前教具准备:本色塑面、纸板、拨子、剪刀、搽手油、水粉色颜料以及其他可用的工具材料。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问题导入设问:同学们可以用手拿起来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盘中放的是什么?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本色塑面。在每个同学桌上放有水粉色颜料,面盒中放有一块本色塑面。在课前要求学生洗干净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直

10、接参与本色塑面彩面的加工制作。2.激发兴趣(录音机里传出哭声)教师:谁哭得这么伤心?噢!原来是塑面娃娃。录音机里:我是塑面娃娃,我没有漂亮的颜色,捏出东西一点儿也不好看,我真伤心呀!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教师提醒学生手指和手心涂上搽手油,以防塑面粘手。)合作探究:尝试探索加工彩面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怎样揉色制作出的彩面更加均匀美观? 怎样运用以前学过的色彩调和知识调出更加丰富的颜色?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手、脑去发现物象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3

11、.教授新课想一想:可以用你们制作的彩面去塑造什么?板书:揉、捏、搓、粘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无主题的玩面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学生可以借用一些工具来完成作品。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并总结在玩面的过程中,用了哪几种技法?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认识,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鼓励学生在不妨碍其他同学的前提下,大胆探究,表现与众不同的玩法。鼓励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4.录像欣赏这些方法在实际造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民间艺术家的作品,边看边想,她是如何用这些技法表现作品的?欣

12、赏面塑制作过程。学生想捏,必然要会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让学生在“言传”中“意会”,在“意会”中“言传”。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5.小组探究关于面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各组通过讨论可以提出你们想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学习面塑的积极性。6.人文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作简单介绍:面塑的题材:人物、动物、植物面塑的艺术风格: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南方派的特点精秀优美,北方派的风格小巧玲珑。代表人物:“面人汤”汤子博;“面人郎”郎绍安。面塑的工艺类型:分为“粗”、“细”两大类,粗者多为街头艺人所作;细者则为专业艺术家的作

13、品。通过课件欣赏各家各派多种表现风格的面塑作品,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热爱。通过大量的信息唤起同学对我国民间文化的热爱。7.学生创作提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塑造你喜欢的形象。8.评价欣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与欣赏。谈一谈:你最赞赏自己作品的哪一点?你最赞赏同学作品的哪一点?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别人作品的感受。激发他们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9.小结艺术的创造是没有止境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运用时应该相互联系、相互结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塑造面塑小动物上,也可以塑造植物、人物等。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塑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形象。 对比、

14、体会与感悟。 设计三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欣赏引入视屏显示:在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注:这些小动物是用面塑造出来的)问:在这幅画面中,你注意到哪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模仿出来,让同学们猜一猜吗?请几个同学模仿不同动物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简单地说出或模仿出动物的基本特征。直观的观察与想象结合,引导并开拓学生的构思。2.概括分析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老虎吼叫的声音)欣赏书中老虎作品,引出课题。视频展示面塑“虎”的各种造型.分析老虎的特征。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感受概括、夸张、特征突出。3.讲授新课问:你们想不想用彩面做个

15、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动物形象。板书课题:民间面塑小动物小组研究:这些可爱的老虎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作品是如何突出表现老虎的特点的?小组讨论:观察、分析老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学生观察材料和制作形式,对面塑有个初步的认识。4.人文鉴赏讲解作品,渗透人文知识。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书中的民间艺术家制作的精美面塑艺术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对我国悠久的面塑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5.讲解、演示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教师:同学们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把这些小动物用彩面塑造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们要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

16、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出的方法最多、最好。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学生结合制作彩泥的经验,小结:通过揉、捏、搓、粘等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制作出可爱的小动物了。(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及时给予肯定。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有一个观察、思考的对象。在观察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教师所用到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自我获得的满足感。6.自主创作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面塑的“小动物”和现实中的小动物一样吗?在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塑造你喜欢的某一动物。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

17、、较好的方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7.鼓励、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构思独特的面塑作品。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创作完的面塑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指导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审美能力提高。(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1.通过对课件或图片、实物的欣赏与评析,以及对不同造型手法的掌握,使学生感受不同种艺术造型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面塑艺术的情感。2.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和实践,使他们学习感受不同形态、不同质感、不同神态的表现。(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对面塑

18、造型这一艺术处理手段比较生疏,实践不多,影响对作品的表现。解决方法:通过学生对橡皮泥技法的回忆,拉近与面塑艺术的距离,使学生充分了解面塑材质的特性,结合示范与小组探究,有利于突破学生创作中的这一难点。三、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方法采用小组互评或鉴赏收藏的方法,以激励创作的积极性。(二)教学评价点1.本课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民间面塑艺术的浓厚兴趣。2.学生能否认识到面塑艺术独特的色彩及造型的魅力。3.学生是否感受到美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生活,面塑以及许许多多民间艺术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表现形式。4.学生能否初步了解面塑的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制作出一件面塑作品。四、相关资料(一)资料库民间面塑艺术种

19、类繁多,大致有“面人”、“面花”、“面盏”等。面塑源于民间的面食艺术,也吸收了泥塑的技艺手法。现存最早的面塑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面塑俑。清代出现以做面塑为生计的手艺人,如山东菏泽的王清源、郭湘云。 “面人”题材多为嫦娥、孙悟空、关公等神话人物和戏曲人物,制作原料主要是特白小麦粉、糯米粉。一般先将面粉、糯米粉、蜂蜜、防腐剂等加水拌和蒸熟,后以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分别加入面中做成色面。工具主要是一把塑刀和竹针,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有的还用羊毛、羽毛、棉花等制作人物的胡须、装饰之类。我国近代出现了许多面塑艺师,如汤子博、曹仪策、郎绍安、赵阔明、雷光宗、徐如

20、琪等。有经验的面塑老艺人能捏出上百种人物,在现实中寓入想象,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面花”也称“花馍”,我国很多地方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制大馍、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做面燕;七巧做“巧饽饽”,形如石榴、桃、虎、狮、鱼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做“面鱼”,象征丰收;寒食节上坟做“蛇盘盘”以示灭毒消灾;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因不同岁时和用途而各有不同。 “豆面灯”,俗称“面盏”。我国黄河流域一代农村,在正月十五前,用玉米粉掺以豆粉、白面粉制成面灯,民间称

21、“灯花”。这种制作与民间占卜丰收与否有关。有的制作按月进行,共捏十二盏,上盘小面龙,寓意风调雨顺、五谷满仓。还有种面灯根据家庭成员生肖捏制而成,既可观赏也作油灯使用,也有些地方过了正月十五将这些面灯蒸熟吃下,以示祈福免灾。汤子博(18821971),捏塑艺术家,名有彝,字子博,北京通县人。少年时代曾学习山东曹州的面塑艺术,17岁时独自创造面人。在长期艺术实践活动中,广泛吸取各地石雕人物的艺术特色,从签举式面人发展到案头面人,并创造出“核桃面人”(把核桃壳修饰后,在其内陈设面人),代表作品有“钟馗”、“三英占吕布”、“洛神”等。他可以制作出细如发丝、薄如纸片的面塑形象,形神兼备,色彩明快,风格通俗而不媚俗、富丽而不失典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