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3710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摘 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后现代主义产生于迅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后工业社会基础之上,是从西方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从现代主义里衍生出来,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后现代主义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

2、是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的园林设计仍只是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都是值得设计者和设计理论研究者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功能要求卜,如何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的园林形式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师们不可回避的责任,值得大家深思。同时,我们也必须正确面对中国当代文化所包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科技进步的冲击、传媒资讯的渗入、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使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错综纠结着各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因素。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对世界各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后现代主义对景观方面的影响。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景观 设计 艺术性A

3、bstractPost-modernist thought as a social and cultural movement, from the ideology and the impact of the various parties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has changed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and ideological values, and it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extend so far. Post-mod

4、ernism have quick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based on West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s generated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ociety to post-industrial society of the inevitable outcom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erived from years of modernism, Modernism in th

5、e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the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gradually amended. Post-modernist emphasis on the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but it is not blindly imitate the traditional, but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form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express the cultural needs of contem

6、porary society i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ast and present links to make The new design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being abandoned by modernist, post-modernism can be seen to be modern and to a higher stage. Overall, Chinas landscape desig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future direction a

7、nd development are worthy of designers and design theory researchers thought.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a new era and new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divination,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excellent modern Chinese landscape garden designers of the responsibility can n

8、ot be avoided, it is worth pondering.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also correct the fac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culture contained in the complexity and heterogeneity,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media of the infilt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values of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9、,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intricate tangle of various pre-modern , modern, post-modern factors. To sum up, the world post-modernism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various fields, and today we focused on post-modernism is the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Key words: Post-moder

10、n Landscape Design Artistic前 言“现代”同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过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提及的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及传统政治、经济、文明等各个方面向现代的转变。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生产力的绝对作用,过多地追求社会的物质化生产,从而忽视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人类传统文化的毁灭。而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人的异化命运,他们渴望在被符号淹没的世界中,追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因此,把对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表达在

11、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之中,期待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多样的设计中,来描述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的主要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中移植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时,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时,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的出现。一、概述后现代主义(一)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后现代主义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

12、,延续至今。后现代主义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中,是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从现代主义里衍生出来,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后现代主义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那么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方面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发源于西方国家的一场影响广泛的文化运动,其影响范围几乎包括文化的一切领域,从建筑学到艺术、绘画、音乐学,从文学到历史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而。” 1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多元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人类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后现代性呈现出多元化、混合化。“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对现代主义过份强调理性主义,而将人类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

13、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2“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西方设计思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新流派,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成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3在此期间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仍然占据主流地位,而后现代主义开始从现代主义中孕育出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对世界各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后现代主义对景观方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先从设计方面来总体理解一下后现代主义。(二)艺术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艺术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

14、的设计思想。“他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andContradictioninArchitecture)一书中肯定了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他又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现代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建筑运动,它的首要原则是建筑应该重视功能,并根据实用功能的要求做出理性设计。”4因为简洁的平面,简洁的立面,流动而开阔的空间,良好的视野、通风和采光等等,这些建筑的基本要求,正是解决现代社会由于人口急剧膨胀所带来得的人类的居住问题的方法。但是,现代建筑尽管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居住的基本功能需要,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片白

15、色方盒子景观,直到发达国家居住的基本要求已经满足,人口出现负增长,人们要求对居住环境的精神满足。所以,“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并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充分反映商业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商业活动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丘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雏形。”5文丘里设计的建筑总是与社会、文化相关。他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所有的历史建筑和现有模式,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既有个性,又与当地环境紧密相连。他的创意经常被别人模仿,比如山形房屋的前壁常常由分离的部分和凹进的中心部分隔开。他常常用大面积的窗户去扩大传统的半圆形窗户,这样的圆形

16、窗在他设计的建筑中经常出现。其代表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栗山的文丘里母亲住宅 (图1-1)。1989年,因为这个住宅,美国建筑师学会授予文丘里25年成就奖。文丘里之后,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他出版了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著作,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今日建筑(ArchitectureToday)、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TheLanguageofPost-modernArchitecture)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

17、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查尔斯-詹克斯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承认了被现代主义否定的传统,注意对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在综合传统和现代的文化精华方面超越了现代主义。”6后现代主义风趣且充满新奇创意,但不否定任何事物,从而使设计变得丰富多彩。这种对新生活的积极参与,使设计的内涵和艺术形态都更加丰富了。二、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经济繁荣下社会的无节制发展使得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和动荡不断涌现,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增加,园林设计领域也进入了一个

18、“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现代园林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后现代时期。(一)景观设计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首先,由于现代主义片面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而忽略了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并不能得到保证。因此,生态设计向艺术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7于是以设计师理查德-哈格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为代表的后工业园林景观设计应运而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风景园林师们开始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们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而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历史的学术研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灵感源泉和理论范围。”8可见,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全部否认,而是继承

19、前人的经验,加入更多的艺术性,使其更具有艺术设计感。(二)后现代园林新的设计思想1980年1月份的风景园林杂志封面上,展示了玛莎-舒沃茨(Martha Schwartz)设计的面包圈园(Bagel Garden)的照片(图2-1),面包圈花园坐落在波士顿一个叫Back Bay的地区,在那里每条狭长街道两边排列的都是可爱的低层砖房,它们集中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每栋建筑前都带有一个临街的、开敞式的庭院。面包圈花园是个小尺度的宅前庭院,用地范围2222英尺,面朝北方。花园空间被高度为 16英寸的绿篱分割成同心矩形构图,两个矩形之间铺着宽度为30英尺宽的紫色沙砾,上面排列着96个不受气候

20、影响的面包圈。小的矩形内以56的行列式种植着30株月季。场地中还保留了象征历史意义的两棵紫杉、一棵日本枫树、铁栏杆和石头边界。在设这个迷你型的庭院以具有历史风格的花篱、紫色的沙砾、以及隐喻Back Bay地区象兵营式排列的邻里文脉的面包圈,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缩影。“这个花园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新视野就是把传统的、有限的景观想象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景观。在这个作品中,舒沃茨将园林设计与艺术设计紧密的结合起来,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一些制造品或废品组成的庭院的可能性。”9于是在当时的园林设计领域中,园林设计师们展开了对如何运用艺术形式,以及当时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激烈争论。通

21、过这场激烈的争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行业中得到了重视,园林设计师门在新的高度上重新理解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Par de la Villette)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图2-2)。该公园也让屈米的解构主义赢得了设计大奖,设计中他以 “点”、“线”、“面”的抽象形态为工具,建立了公园的基本框架。公园中分离与解构出来的“点”、“线”、“面”各自以不同的几何序来布局,相互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又以一定的方式叠加在一起,这便形成了强烈的交叉和冲突,构成矛盾。10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园林景观的随机组合,希望不同的观赏者产

22、生不同的审美意识。而不是传统公园中精心设计的序列与空间景致。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是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1)传统符号的应用“后现代的历史主义强调将历史传统的要素与现代建筑的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彼此关联,既有复归历史的愿望,又有展望未来生活的倾向。”11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中最常见的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手法就是提取传统园林中的片段、语汇和符号,使其成为联系历史要素的有力工

23、具,“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12美国建筑师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设计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图2-3),设计为表现古典主义的意大利主题,深入了解意大利的传统文化,大胆提取各种古典的符号,并以象征的手法在表现出来。“一系列弧形的墙面,高高低低地排列着,中央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背后还有一 个小的拱门,拱门两侧是弧形的廓,仿佛张开双臂欢迎着人们的到来。”13建筑作品广泛的采用了后现代主义代表的“拼贴”手法,将各种古典柱式加以引用和变形,比如将作品的柱子、柱头、拱门、额枋各部分都漆上光亮的颜色,赫色、黄色或者橙红色,还有些柱子或柱头是用闪亮的不锈钢包裹起

24、来的。喷泉的水在层层叠叠的广场地面上倾泻奔流着,额枋底下有时也有水流喷射而出,形成一个个流动的水柱。到了晚上,这些建筑又亮起了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同时喷泉停止喷射,所有的水全部流入中央的水池。水池中有一个由卵石、板石和大理石砌成的岛屿,岛屿的形状是一幅意大利地图。14众所周知,意大利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发源地,广场中古典建筑元素的使用,也许意在使人追想凯撤时代意大利的荣耀和光辉,而水池中央的意大利地图,更引发来此的意大利人无限的乡情。但有人认为整个广场是一片疯狂杂乱的景观,简直俗不可耐,是对古典建筑的亵渎和极大的不尊重。这可能就是后现代主义时代性的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思想的人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喜爱

25、与厌恶的矛盾感情。也成为它改善与进步的途径。在玛莎-舒沃茨设计的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中(图2-4),也是以“法国巴洛克园林大花坛为创作原型,用现代手法来再现传统的园林要素,为了使广场更生动她加入了运动和色彩,用绿色木质长椅围绕着广场1-6个圆球状的草丘卷曲舞动,产生了类似模纹花坛的曲线图案,”15座椅形成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休息环境,适合不同人群。草丘的顶部有雾状喷泉,为夏季炎热的广场带来凉意。广场尺度亲切,为行人和附近的职员提供了大量休息的地方,深得公众的喜爱。(2)古典与传统风格相结合“设计师在设计时注重于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在整体上仍沿用传统的园林布局,但在材料的应用及形式

26、上采用新的思想,具有时代感,并尝试从抽象艺术中提取元素来构成新的形式,从而构成新的、有趣味的园林空间。”16这种处理手法要求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要具备新时代的新思想。这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成为理性设计的一部分。说到这我不得不提到中国一些景观的设计,设计师似乎是希望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颇有后现代主义风格,但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的薄弱作品却不伦不类,所以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莫须有的将古典与现代结合,而是经过理论的论证,总结前人的经验,在扎实的传统文化下发展出的合理的又具有时代性的设计理念。2对于新的造型形式的追求造型形式也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追求创新求异的一个

27、重要方面。园林设计师可以更自由的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一起营造独特的造型,营造与以往现代主义时期所不同的园林设计与空间环境。(1)艺术化的地形设计此观念来源于大地艺术对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在此之前,西方园林设计的地形形式无非有两种形式:由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园林发展而来的建筑化的台地式地形,或由英国风景园传统发展来的对自然模仿和提炼加工而成的地形形式。”17 而后现代时期的地形艺术化设计是以土地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改变大地原有的面貌,在溶于环境的同时也恰当的表达了自我,”18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精神冲击。法

28、国园林设计师凯瑟琳-屈斯塔夫逊设计的希尔石油公司总部则展现了另一种类型的设计形态。整个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侧的微地形起伏的大草坪,带波浪感的地形造型与一片片垂直的墙面结合,令人联想起法国传统建筑弧形的顶和烟囱,或者是微起波澜的大海与航船,作为一名学过布艺的设计师,对园林自然有她自己的感受,不禁让人联想到布艺的褶皱感(图2-5)。(2)创新的造型设计在后现代时期,“受波普艺术的影响使得设计师在园林要素造型的选择上更为自由,造型的选择可以更为大胆、怪诞,而造型的处理手法可以变形扭曲、夸张或自相矛盾,甚至可以学习波普艺术家们在玩笑、讽刺、幽默之中,完成对艺术构成方式的改变。”19设计师玛莎-舒沃茨

29、便是这种波普风格园林设计师的代表人物,这也是她的作品如此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艺术家安西娜-塔奇多年来一直从事“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的创作,设计了许多独特的室外雕塑与园林景观结合的作品。她的作品涉及广泛,多和公共艺术及园林有关,如水滨、公园、广场、台阶、布道、瀑布、喷泉、拱廊、廊柱等,它们均是不同的自然景观的艺术化体现,或是海浪,或是丘陵又或是梯田,及自然界中各种层叠的天然物等。这些都使她的作品具有鲜明个性而充满内涵。例如,她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凯瑟威斯顿大学设计了一个叫作“结合”的红褐色花岗岩台地雕塑(图2-6)。分别平行与两条道路的台地的两个部分以一定角度相交,一半是跌落的泉水,一半是旱地,

30、成为戏水和休息的场所,水台阶和旱台阶的结合不仅对应于周围道路的轴线,而且还象征着学校历史上的两次合并。2.材料与技术的革新随着设计师理想化设计的一步步实现,他们又提出了更多更新鲜的设计想法,但由于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很多设计无法实现,所以,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又将目光投入到新材料新技术上。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新材料与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这些都使得后现代园林具备了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或达到传统设计无法达到的高度(图2-7)。(1)创新材料的应用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具有简洁、优雅的造型,对光线具有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观者在虚与实之间游移。“当设计师使用一些非传统的,令人意想不

31、到的材料时,会产生一种与传统形式截然不同的意象,于是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甚至是食物的引入,标新立异。”20其中以美国园林设计师玛莎-舒沃茨最为大胆与激进,拼合园中采用了染成绿色的塑料泡沫(图2-8),面包圈园摆放的是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面包圈(图2-9)。(2)新科技的应用在科学技术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设计师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多自由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例如在喷泉水景方面,不但解决了供水问题,同时使喷泉的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已有的喷射方式,更加入了光、色以及不同形态的变化,营造出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等特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景的观赏程度。同时发展的

32、照明技术更是给予了景观设计师们更多的灵感,通过光影对已有形体的塑造,使得景观更具观赏性,身在其中更能准确恰当的感受到设计师带给体验者的设计意图(图2-10)。“在舒沃茨设计的住房与城市发展总部楼前广场的改造方案中她通过彩色的地面铺装与圆形的顶棚相结合,顶棚从内部发光,加上种植坛从下部光纤管的透射,夜晚的圆环顶看起来像漂浮的云”21(图2-11)。而两者相结合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水雾与灯光的恍惚之间让人们体验到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设计理想。(3)色彩的应用“在色彩的应用方面,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们更大胆,通过丰富甚至人们人们认为滑稽的色彩组合,”22通过对比手法创作出区别

33、于传统的设计作品,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舒玛茨经常使用紫、亮黄、红、绿等令人醒目的颜色来表现(图2-12)。我个人认为,这些明亮的颜色并不是不假思索随意的摆放在一起,而是通过精心的搭配,加入设计者自身对于色彩感的理解,搭配营造出一种“不经意的美感”(图2-13)。当然,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远远不只这些,以上提到的方面仅仅是我个人认为比较突出重要的几方面,而真正意义上后现代意识影响的不仅是景观设计的技术或设计师的设计形式手法,则是设计思想上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现代主义的升华,将设计严谨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染力相结合,创造出继承传统并极具个性的景观设计,这些也是我们当代设计师所要追随的。三、后现

34、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景观的影响(一)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现状“当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发现西方艺术体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我们不熟悉的现代主义跨越到了更令我们迷惘的后现代主义。”23我们从前接受的西方艺术的教育也已成为陈旧的古董,于是我们的作品总是被动的模仿多于创造,包括了理念、内容、形式的模仿之风,这对我国城市景观健康发展是绝对无益的。“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成为一些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最大弊端,“欧陆风格”、“欧陆经典”充斥其间,居住区建设一味地追求对罗马柱和欧式雕塑的应用,缺乏对所在环境场所的了解和文脉历史的理解,使建成的景观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无实质的内容。更有甚者,一些地方

35、性的居住区内甚至出现了我国古典亭廊与罗马柱、欧式雕塑并存的设计,使得整个居住区环境不土不洋,地方特色荡然无存,欧陆风格也断然失色。(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西方现代园林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园林行业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西方后现代园林设计发展和形成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设计手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后现代园林设计更是提供了我们一些在设计方向和风格上可供参照的概念和形式,”24如何让这些西方的先进理念融入中国的现实,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是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题。当然在中国也有一些设计师在不断努力赶超国际,例如著名设计师俞孔坚在位于秦皇岛设计的“红飘带”(图3-1)、广东中山岐江公

36、园旧厂房及周边改造工程(图3-2)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实际上这些作品也备受争议,有些人认为设计与当地环境相辅相成,并融入了西方的现代设计思想;有些人则认为作品毫无内涵,只是屈服于商业化设计的抄袭品,是设计师“思穷”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设计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种自由的、赋予一定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的理性体现,所以设计作品出现争论也是正常的,包括对后现代的设计思想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接受的,我想这也许是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结 论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在我看来都是设计师们顺应时代、社会、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而生成的思想上的进步表现,但唯一万变不离其中的是新产物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37、必要性,而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如何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的园林形式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师们不可回避的责任,值得大家深思。“在古代的伟大遗迹面前,我们不由地为之顶礼膜拜,这种伟大的传统精神,绝不是”形似“”神似“”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文章可以概括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前进方向,必然是立于世界文化与艺术之林的,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与艺术和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精华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本文所提到的关于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均是我个人的一些简单想法,只是片面的,对于艺术与设计这一范畴的讨论一向是激烈而多元化的,我认为这也是设计进步的激发点。 注 释1尹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江苏美术出版社,第3-4页,20

38、06年12月。2薛恩伦:八十年代的西方建筑文汇报,第11-12页,2004年7月。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3林磊:论极少主义园林,第59-61页,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8月。4张斌:现代哲学美学影响下的西方设计解读,第39-40页,华中农业大学,1998年2月。5赵晓笠:后现代城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第94-95页,景观设计, 2005年U05期。6吴灿:现代主义的后现代语言,第2-3页,苏州丝绸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7 Kim Levin:Art Magazine,第22-33页,2001年4月。8朱建宁:法国园林设计师,第35页,中国园林 2003年第2期。9雷新平、赵永年:后现代

39、与区域文化发展,第15-18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10张晋石:荷兰现代主义景观博览,第32-33,华商报,2003年12月。11青山:留住城市的文脉,第15-16页,中国审计报,2005年8月。12尹建伟:文化,中国设计面临的困难,第5-6页,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3曹小鹏:重建、冲突、繁荣,第34-37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09期。14李刚:现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四川建筑,第34-36页,2007年第03期。15Christan Norbeng Schulz,Towards a Phenomelogy of New York第45-46页.1979.

40、16 朱铭,设计家的觉醒后现代和当代设计,第36-37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6期。17 洪华、张百霞:从析学视角分析后土业时代的设计,第12-14页,无锡轻土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8王宁:传统与先锋现代与后现代21世纪的艺术精神,第22-23页,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19费青、缚刚:波普艺术和建筑,第2-3页,世界建筑出版社,2003年第8期。20 楚水:后现代主义的装饰艺术,第28-29页,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5期。21 尹思谨:后现代的“中国解”,第31-32页,世界建筑出版社,2000年第12期。22王晓俊:米莎-舒沃茨 超越平凡,第10-12页,中国建筑工业出

41、版社,2007年第6期。参考文献1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 2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J规划师,1999. 3项锡黔.“叛逆”的语言西方后现代设计文化的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1998. 4陈晓彤.美国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J规划师,2002.5裴临风.刍议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招贴设计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 6万书元. 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初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7张晓非.符号理论在中国园林研究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华中建筑,2002. 8曹小鸥.重建、冲突、繁荣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设计J饰,2002. 9

42、费菁,傅刚.波普艺术和建筑J世界建筑,2001. 10吴汕.现代园林的后现代主义语言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 . 11王向荣,张晋石.人类和自然共生的舞台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的设计作品J中国园林,2002. 12李岚.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J中国园林,2002. 13王宁.传统与先锋现代与后现代20世纪的艺术精神J文艺争鸣,1995. 14陈立勋,杨茂川.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与设计J装饰,1996. 15洪华,张云霞.从哲学视角分析后工业时代的设计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 16朱建宁.法国著名城市景观设计师亚历山大谢梅道夫及其作品J中国园林, 2001. 17吕明伟,

43、赵鑫.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4. 18王向荣,林箐.拉维莱特公园与雪铁龙公园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1997. 19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清华大学,2004. 20郭巍.从巴黎工美博览会到米勒花园西方现代景观的空间构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4. 21魏广龙.当代景观的审美转型D天津大学,2003. 22张斌.现代哲学、美学影响下的西方景观设计解读D华中农业大学,2003. 23罗枫.现代主义和现代园林D南京林业大学,2003. 24胡吉.丹凯利的园林设计思想与风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 25李飞.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园林流派J城市规划学刊,2005. 26文玉.“

44、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J规划师,1999. 27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05. 28周向频.跨越园林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园林的境遇J城市规划汇刊,2001.29Kim Levin.Art Magazine.1979. 30查尔斯居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建筑师,2006.后 记刚刚接到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我的想法很多,也下决心要全力以赴的把毕业设计做好,因为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根据自己所想,不受甲方想法、资金影响的设计了,但在做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它并不如我所想的那样容易掌握,过多的想法使得设计很杂乱,与主题意图脱节,这都体现了我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思想上不够理性。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祝劲松老师、郭杨老师,使他们的细心指导,使我能重拾信心,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最初的创作意图,理清思路。其实,不仅仅是在毕业设计中得到老师的帮助,在四年中,祝劲松老师一直尽心尽力的帮助我们,但由于我自身的学艺不精,很多时候不能将老师的知识化为己用,不免让老师失望。随着毕业设计接近尾声,我的学生时代也将结束,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老师对我的影响会一直伴随着我。特此,我衷心的感谢老师们四年来对我的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