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4460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绪 论1.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1.1宏观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

2、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2。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说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1.1.2微观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近郊农村地区在社会

3、经济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居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但从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拥有较好自然环境,对村庄进行整治,配套必要的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只有农民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农村稳定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北京郊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

4、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3。在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下,北京市郊区农村规划应按市场经济规律综合协调、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大力推进农村节能住宅,开发生产、生活能源本地化、多元化利用等切实农民实际利益的项目。建设具有北方地方特色的村屯风貌,寻求北京郊区农村新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是当前农村规划中面临的新问题4。大营村社会经济发展在北京市郊区村屯内属较好的水平,近年发展速度也较快。今后随着北京市新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大营村的外部经济环境将会有更大的改善,村屯建设也会加快。在2006年北京郊区

5、乡镇总体规划中,康庄镇总体规划(2006年)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核正在组织实施。康庄镇总体规划虽然对镇内的各行政村进行了产业定位和职能定位,但这一层次的规划无法就包括大营村在内的各村屯建设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具体统筹安排和部署。1.1.3选题目的与意义通过此次新农村规划设计实践来检验四年的学习成果;通过对实地的研究和调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现状的分析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和查阅参考文献,了解更多专业相关知识并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认真、完整的参与设计全过程,深入体会设计各阶段的要点;通过这个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真题实践,将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知

6、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对城市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调研、分析、研究和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举一反三,掌握类似题目的设计方法。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2.1国际经验借鉴韩国的“新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1970年,当时正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 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进入以增加收入为主的全面发展阶段。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

7、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 19771979年为“新村运动”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977年为韩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政府推出了“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综合开发事业”规划。 借鉴韩国的经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以城带乡、提高实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要把在政府的支持下,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发展。韩国政府实行的奖勤罚懒政策,对新村建设指导者和基层干部的激励政策,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易后难的操作程序等等,都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工作中借鉴。 1.2.2 国

8、内经验借鉴江西赣州模式江西省赣州市因地制宜、维持自然等方式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创造出了“赣州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赣州市政府2004年9月做出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开展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造好班子为内容的“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并采取拿出专项资金,动员规划设计单位深入农村编制规划,组织技术人员送技术、送农房设计下乡等多项措施,加大对村庄整治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农村面貌出现了较大改观,效果十分明显。赣州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情况,提出了“五新一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9、;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赣州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说明,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地政府本着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原则,不急躁冒进,不搞强迫命令,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三清三改”入手,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派出大批新农村建设指导组下到乡村免费为村庄和农户搞规划,然后选定示范点以典型引路,从而使农民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等待观望再到积极参与,最后水到渠成

10、。因此,新农村建设切不可脱离实际,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未来5到1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基本实现的是: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有符合规划的硬化路面,有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生活用水,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有集中的排水沟渠和水塘,有集中的垃圾收集转运场所,有安全卫生的住房,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医疗文化教育等得到基本保障5。1.3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根据给定的相关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及实际调研分析,根据该村现有自然条件的特点,依据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2)、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等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的有关技

11、术标准和规范及相关指南,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分析调研资料,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定案,绘出方案设计图,编制相关文本资料。为配合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性质,同时考虑到客观条件对研究方法选择的限制,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基本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找国内外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分析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献及规划文本,寻找理论上的指导。(2)现状调查,相关基础资料收集。(3)对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4)明确规划方向并制定规划工作的框架。(5)对村庄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等进行总体的安排。1.4 预期结果与意义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12、科学发展观为基点,落实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市规委要求和村庄规划重点和标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框架和规划蓝图。预期通过实地调研积极发现现在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农村建设用地无序增长、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公共绿地面积相对较少的状况,明确村庄哪些是需要安排建设的,提出指导市政设施、公共配套设施、道路系统规划、村庄环境等建设的具体布局,并进行预算,指导村庄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合理优化村庄的发展布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第2章 现状概况2.1大营村基本现状情况2.1.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 大营村位于延庆西

13、北部、康庄镇中部,南临西桑园,北靠官厅水库,东与大丰营、东官坊接壤,南临张老营村,西接火烧营。大营村到达康庄镇通车距离5公里,延庆县78公里。(见附图A1)(2)自然环境 大营村位于平川地区,处于延庆盆地西部出口处,属妫河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海拔479米,土壤多为潮土,属于河流冲击物。大营村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刮季风气候,干旱多风,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月均4.1米/秒,年降水量为353.4毫米,无霜期163天左右,地下水位486.7米。2.1.2 社会经济条件 大营村为“精品蔬菜区”的主要产区,主导产业为蔬菜、玉米种植产业和销售产业,产业结构单一。村内蔬菜种植面积约2000亩左右,小麦

14、、玉米大约有1800多亩。 大营村经济收入近几年状况(见图2.1)图2.1 大营2001年-2006年经济总收入柱状图大营村村民主要从事产业主要有:1、 种植业 大营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04人,约占从业人数的64%。农田作物以玉米为主,约1800亩,年产值可达22.5万元,另有蔬菜2000亩。大营村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圆白菜、萝卜和大白菜,但只有小规模的蔬菜交易场所三个,没有固定的蔬菜收购加工市场,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收益差,不稳定。2、养殖业 大营村养殖有奶牛2只、羊150只、狐狸300只以及猪和塔兔等,但养殖规模较小。粪污直接排入大田成为肥料,村内原有一较大规模养殖场

15、,现已闲置。此外,大营村有鱼塘8个,由于水库涨水原因,现均已闲置,或种植玉米。3、林业 村内除种植蔬菜以外,还种植果树林木。果树品种主要为杏树,生产杏,作为杏仁加工原材料,此外村内有两片较大规模林地,分别为槐树,杨树,占地面积262亩。2.1.3人口情况1、现状人口总体情况大营村人口1360人,480户,其中独生子女户144户,基本由汉族和满族组成,但大多为满族。村内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工作,主要种植物为蔬菜、玉米。2、户籍人口增长情况 现在村里每年出生人口稳定保持在2-3人,人口出生率不足2,此外,从年龄分段统计看,18-5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左右,因此可以根据国际通常采用的人口类型和人

16、口再生产的总趋势来评价人口的年龄结构,大营村人口增长应属于青年型人口和人口静止型人口向人口减少型过渡的人口类型。3、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分析五年来,大营村全村人口年龄结构明显有老龄化趋势,截至到2006年底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达到301人,人口老龄化为22.1%,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见图2.2)图2.2 2002年至2006年五年来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图4、户籍劳动力从业情况大营村户籍劳动力631人,其中从事一产劳动力404人,从事二产业劳动力24,从事三产劳动力203人。三产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等几个主要行业。2.1.4 用地现状大营村土地总面积4250.6亩,

17、其中村庄占地403.35亩,(见附图A2)农用地小计3635.6亩,(耕地3167.8亩,林地262.8亩,其他农用地205.0亩),城镇及工矿用地541.9亩,交通运输用地36.6亩,未利用土地73.1亩。(见表2.3)表2.3 村域现状用地统计表用地分类面积(公顷)百分比(%)村庄用地26.899.49 其中农民住宅用地16.845.94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1.110.39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0.100.04工业生产用地0.120.04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030.01道路用地5.732.02绿地00废弃地2.961.04其他建设用地11.614.09其中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00交通设施用地2.4

18、40.8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0独立工矿用地5.351.89特殊用地3.821.35农用地及其他用地247.0087.17其中耕地221.6278.21园地00林地17.506.18牧草地00水域3.011.06闲置地4.871.72村域总用地283.371002.1.5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大营村内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为百康路,距京张高速公路8公里,交通方便。村村之间由920路公交车相联系,可直达康庄镇、延庆县。其中村民对道路状况的满意度为46.0%,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街巷路未硬化,下雨天比较泥泞。(见图2.3) 图2.3 大营村道路现状图2.1.6住宅现状(见附图A4)大营村现状住宅建筑多为村民自

19、建房,建造时间参差不齐,但建筑立面形式比较统一,外墙多为清水红砖;屋顶有坡屋面、平屋顶,以坡屋顶居多;建筑结构均为砖混结构。居住用地较为集中,就房屋质量而言,新房约占42%,老房约占58%。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部分宅基地面积过大,人员居住密度过于分散。现有农民自住房村以70-90年代建造的质量比较好的中等住房为主,可以继续居住;并有60户左右为近几年刚刚修建的质量很好的新房,一般比较高大,个别为2层住宅,体形系数较大,冬日供暖比较浪费;目前仍有少数危旧房为困难户居住,无力翻修,另有部分为全家已搬到村外居住,旧宅废弃闲置。2.1.7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中现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供村

20、民们活动娱乐休闲使用,现村中设有:1、村委会 大营村村中心位置建有村委会,内部除村委会委员办公外还包括村民医疗所一座和图书阅览室一间,但由于阅览空间有限,加上无人管理,现阅览室并没起到应有的作用。2、教育设施 村域范围内有大营村满族小学一座,由于现入学儿童较少,现已用为幼儿园,小学生均到小丰营小学就学,校园内大部分教室空余。3、商业服务设施大营村主街道两侧现经营7家小卖店(包括种子站),方便村民们日常购物,并有理发店一间,小型饭馆两家。现村内仍缺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室外活动场地、公园、餐馆、浴室及公厕等必要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公共设施。2.2现状概况评价及发展条件分析2.2.1现状存在的问题综合分

21、析大营村的基础现状条件,发现大营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公共设施(1)公共配套设施缺乏。(2)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见附图A3)(3)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部分路面质量差。2、住房情况(1)村中各户院落占地面积较大。(2)养殖业缺乏管理,缺乏特色。3、其他情况(1)村庄入口可识别性差。(2)能源利用不够合理。(3)高压走廊以及变电所周边保护范围内土地为耕地。(4)村内垃圾点附近卫生环境较差。2.2.2发展的优势条件(1)建筑 村庄建设基础较好,院落布局较规整。(2)产业 农业基础深厚,有望发展成为精品特色农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收入。大营村村北

22、现有大片闲置用地,有望发展成为民村文化接待场所。(3)其他情况 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捷。与延庆县和北京市都有便捷的公交系统相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以生态农业、民俗旅游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大营村北部有清风花园一座,与官厅水库相壤,并已形成一定规模,可辐射至大营村,本村可利用这个优势,发展旅游业,开展民俗接待。2.2.3综合发展条件分析(1)大营村村屯建设未按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思想进行综合规划。村民住宅占地面积普遍较大,存在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制约了大营村的可持续发展。(2)村内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系统缺少层次的划分,道路部分仍为土路,尽端路多,路网系统不顺畅,对村内生产、生活联系与村内

23、安全影响较大,路网系统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需要,急待改善。(3)部分养殖农户存在扰民现象。有些畜类养殖,位于居住用地中,给居住环境带来污染。(4)村庄基础设施缺乏,影响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内缺乏排水、供水设施,电力电讯线路布局覆盖率低,垃圾处理设施不足,村民文化活动与娱乐设施及其缺乏,分布不合理,影响村民居住环境质量与社会文化生活质量。(5)除了一些生产防护绿地外,缺乏公共绿化以及可供村民休憩的场所。2.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大营村基本现状情况,综合大营村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总体情况、用地现状布局、住宅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等诸多方面,发现大营村的基础现状条件并不十分乐观,还存在

24、相当多的问题诸如:各项基础设施尚不健全、绿地面积过少、人均居住面积相对较大等。基于对大营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村庄建设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村屯规划的基本原则,大营村属综合整治及适宜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具体整治五方面,即控制村庄用地规模并且集约用地、改进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村庄内外环境、适当增加绿化用地面积。只有经过综合整治改造及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及村庄规划目标,同时这也决定了本次村庄规划工作的重点。第3章 村屯发展战略3.1 战略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

25、新农村作为大营村村屯改造规划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十一五”时期国家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在进行大营村改造规划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促进民主村小康社会总体建设目标的实现。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3.2 上级规划对村屯的定位与要求3.2.1 延庆新城延庆新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

26、成部分,联系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国际化旅游休闲区和服务基地9。3.2.2 康庄镇 康庄镇位于延庆西南部,京包铁路、规划七环路经此通过,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基础良好,与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相依,镇内有北京的特色旅游景点康西草原,经济上辐射周围地区甚至全县,将成为以旅游为主的新型城镇。康庄镇的性质为:以旅游业、精品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注重商业服务业、教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经济类型多样,各业并进的综合型中心城镇。根据康庄镇总体规划(2006年)的综合部署和对大营村的定位。大营村以生态农业、民俗接待为主体的特色经济的康庄镇三级重点村屯。3.3 社会经济发展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27、、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则指导下,积极促进大营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挥延庆县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优势,以旅游业、精品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注重商业服务业、教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各业并进的综合型中心村,并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有选择地发展无污染的第二产业,保护村屯生态环境,从实际出发,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旅游民俗化,改造村屯环境,建设新型小康村。与此相配套,按照“小康住宅”的十大标准,科技先导、适度超前、 全面规划,开发改造大营村,建设体现首都地域特色的村屯环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将大营村建设成以民俗旅游和生态农业主的、环境优美、 村民安居乐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8、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6。3.4 发展重点(1)充分利用康庄拥有康西草原和和紧邻官厅水库的旅游特色,发挥大营村得天独后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回归自然”、“生态旅游”的主题发展旅游业,侧重改善自然环境、加强景观建设、延续地方文脉,开发、发展与之相配的旅游度假项目,延长游客在康庄镇停留的时间,达到旅游兴镇的目的15.(2)大营村毗邻官厅水库,交通便捷,在构建新型民俗接待群体方面具有一定的商业优势,可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在为农民营造舒适、安全、方便的人居环境同时,一方面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增加经济效益。 (3)在大营村村中心位置增加公共绿地、开场空间。同时建立、健全各级绿化体系,为

29、村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增加防护林带,减少其对居住用地的影响并美化环境。(4)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建设的方式,在挖掘民间资本潜能的同时,大力吸引外部投资,形成雄厚的财源储备,为政府公共项目的资金投入做准备,进而加速社会发展的步伐。3.5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分析大营村的优势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结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相关条例,确定本次规划的重点为开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村旅游业,在美化乡村面貌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第三产业收入,切实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即所谓将大营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积极促进大营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挥延庆县

30、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优势,以民俗旅游业、生态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注重商业服务业和教育产业的协调发展。第4章 村屯发展规划4.1规划原则4.1.1 规划指导思想(1)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体现科学、合理的特点,形成可操作性强、布局紧凑合理的村镇体系网络。(2)现实与长远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循序渐进,远近结合,重视规划的延续性与弹性,增强未来发展的完整性和多种适应性。搞好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子孙后代留足生存和发展的空间。(3)充分考虑和现有建成区的协调问题,特别是要考虑同“北京延庆县生态涵养区”的规划协调问题。(4)与上位规划相协调,统筹城乡发展,避免

31、投资浪费7。4.1.2 规划原则(1)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政策方针,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建设的原则。正确处理村屯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3)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大营村建设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4)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相协调。大营村改造建设应与康庄镇总体规划、延庆县总体规划发展相协调。在协调上级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大营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协调发展。(5)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充分体现“节

32、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原 则,积极采用生态、环保、节约的适宜技术的方法和措施。(6)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切实为村民提供符合当地情况的规划。(7)近期、远期规划相结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滚动实施。(8)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田园风光的民俗度假村。4.2规划依据(1)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延庆县域及卫星城总体规划(3)北京延庆县康庄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5)官厅水系水源保护办法(6)康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7)北京城乡用地分类与绘图规范4

33、.3规划年限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延庆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本次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0年。近期:2007年2010年; 整治改造第一阶段:2007年底4.4规划定位 根据康庄镇总体规划(2006年)的综合部署和对大营村的定位。大营村以生态农业、民俗接待为主体的特色经济的康庄镇三级重点村屯。4.5规划目标总体规划目标使大营村用三至五年时间达到:(1)经济稳步增长,通过树立生态农业意识,同时发展与蔬菜精品加工相关的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2)生活支撑体系完备,生活环境便利、舒适、整洁。即通过改善

34、道路交通环境、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整治村庄卫生和绿化环境,实现这一目标。(3)控制村庄用地的发展,做到用地规模不扩大、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逐步降低,严格控制村内房屋的翻新,严格控制宅基地的规模。这个过程从实施的角度来看难度比较大,要经历一个长期阵痛的过程,但从长远看这个方向不能动摇。(4)公共安全得以大力维护,即严格限制高压线路安全走廊范围内土地的用途,作好防护绿地,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5.1人口规模预测大营村现有总人口为1360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人。根据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法、平均增长数法以及时间相关分析法,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人口集聚的重要影响,综合定性修

35、正,取自然增长率为2,考虑到大营村以第三服务产业和生态农业为发展基础,规划期内预计人口的机械增长数将会有所提高,将达130人。根据公式和定性修正,初步预测规划期末202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500人左右。由公式(4.5)Q= Q0(1+K)n+P 公式(4.5)其中 Q远期规划人口Q0=现状人口K=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机械增长数n规划期限4.5.2用地规模预测根据大营村2020年规划期末的人口增长情况,结合国家和北京市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结合未来大营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期末大营村建设用地规模为26.6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50平方米。4.6本章小结本章在大营村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根据村

36、屯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及北京市相关规划管理条例,确定规划年限、规划地位以及规划目标,并对大营村未来发展进行相应的人口预测和用地规模预测,从理论认识层面、规划层面、管理层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确定规划期间必须坚持的规划原则,为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第5章 村屯系统规划5.1村屯建设规划结构布局根据国内外发达地区和省内相关村屯规划的发展情况,结合大营村发展现状条件,从实际出发,改造村屯环境,实行科技先导、适度超前、全面规划,建设体现首都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以节能住宅、生态能源、生态农业为先导,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大营村建设成环境优美、 村民安居乐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37、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5.1.1规划结构根据大营村道路形式和住宅布局形式,本规划提出“集中发展、枝状形式”的规划结构布局原则,概况为“一心-三点-两轴”的规划结构。布局选用枝状与网状相结合的道路网形式,以两纵一横道路为骨架,构建布局灵活、用地紧凑、交通便捷的组团式用地结构。“一心-三点-两轴”其中“一心”即一个中心,规划中在大营村中心位置建设一座文化大院,作为大营村的心脏,为村民农闲活动提供好的场所;“三点”即三个景观节点,三个景观节点贯穿于村庄的主要道路上,给旅游观光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走廊;“两轴”即两条景观轴,分别位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主要道路上,形成两条绿色走廊,加强空间秩序感。5.1

38、.2规划重点内容(1)本着村屯集约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规划在村屯中心位置建设文化大院一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2)拓展大营村北侧村庄建设用地,集中建设民俗接待场所,提高第三产收益,并改善医疗、文体设施。(3)重点规划公共绿化用地,增建小广场和公共绿地并增设各种体育健身器材和文体活动设施。 5.2村屯用地规划布局(见附图A6)5.2.1居住建筑用地规划布局大营村现状居住用地比例偏高,部分居住与其它用地混杂,相互干扰。规划将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规划的新建民俗旅游居住区位于大营村屯北侧,规划后居住用地总面积为17.2公顷,占

39、总用地的65%,人均为150平方米。(见附表B2)规划后,居住用地集中布局,性质明确,置换其它用地,改善居住环境,达到国家村屯规划要求。规划在一类居住用地之间的主道路两侧布置社区活动设施、商店、幼儿园、学校等公共服务建筑。在建筑风貌上体现地方特点,在住宅的立面、体量、开窗、色彩等方面强化当地地方特色。加强住宅的环保节能和生态化住宅建设,提高村民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规划新增村文化大院一座,位于村屯中部,用地面积0.35公顷,位置安静,院内设各种公共健身设施和小广场和公共绿地,以便于提高村民们的农闲生活质量。文化大院兼有老人活动室、图书馆和多功能活动站等。5.2.2公共建筑用地规划布局(见附图A7

40、)公共建筑总用地面积1.56公顷,占总用地6%。规划公共建筑用地中以商业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和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用地为主。本着合理布局、集约用地、整体协调的原则,鼓励各类公共建筑集中布局。1、商业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总共为1.28公顷,主要沿南北向主干路布置,在规划道路红线退后距离内,规划根据大营村各类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经营特点以中小型商场、超市、餐馆和饭店为主,并在旅游盛季开展特色小吃一条街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营村民俗接待居住消费。2、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以大营村村委会为主,另外增加了环卫监测站,村委会占地0.13公顷,规划位于规划中文化大院内,交通联系方便,更方便服务

41、村民。3、文化教育用地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标准。规划新建幼儿园一处,面积0.5公顷,并增设一处村民再教育文化活动站,占地面积0.141公顷,位于村小学附近,以便于村民知识交流和各类学习活动的开展。在文化活动站内鼓励村民进行农业技术学习、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以及村民业余文化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文明、管理民主”创造有效的空间环境的技术支持。4、医疗保健用地规划新增村卫生所用地0.08公顷,并配置一定的医护人员和保健人员,提搞村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根据服务半径特点和村庄布局特点安排在大营村文化大院内,方便村民生病时就诊。5.2.3绿化用地规划布局规划绿地总面积为0.48公顷,

42、占总用地的2%。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提倡种植本地的抗寒耐旱、易于养护的北方寒地植被和树种16。1、生产防护绿地规划针对大营村现状建设用地紧张、绿化用地少的问题,主要在村屯北侧民俗活动区一侧布置10米防护绿化带,形成带状防护绿化景观隔离带。2、休闲公共绿地规划空间景观区主要集中在商业街和广场处,以主干路为重点。规划在居住区内布置根据用地情况和村民分布特点均衡布局公共绿地。根据村民活动情况和用地现状的特点,在文化大院内布局一处用地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和休闲广场。总用地0.36公顷,其中绿化用地0.3公顷,休闲广场0.06公顷。3、宅间绿化规划在村屯内部道路两侧和

43、其它可用地段,利用见缝插针的方法进行绿化。同时加强村民庭院绿化,提高村屯内部绿化景观建设效率。5.2.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布局(见附图A5)1、规划结构主体道路以一条穿过村子的主道、构建“两纵一横”交通骨架,形成三条主干多条枝状道路的道路系统。2、道路规划布局(1)规划区内主干道 规划区内主干道有两条,分别为大营村东西向、南北向道路,路面为水泥。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0米,两旁均种植行道树,建筑退后红线为2米。(2)规划区内次干道 规划区内次干道红线宽度8米,路面为水泥,两旁配以行道树。(3)规划区内支路 规划各组团内具有独立完善的道路系统,规划红线为5米。建筑物后退0.5米。 3、公交站点和停车

44、场规划 规划公交站点一个,在原公交站点位置,扩大原有规模,并为适应北方农村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的特点,建设候车暖亭,由于开展民俗旅游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来大营村旅游的车辆较多,结合百康公路规划停车场地一个,总面积0.35公顷,位于村屯北部。4、道路夜间照明规划规划在主、次干道两侧安置太阳能节能灯,每50米一盏路灯,支路一侧安置路灯,间隔为50米。5.3 基础设施规划5.3.1 给排水设施规划大营村规划给水方式为地下取水方式,并对水源按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严格管理。规划生活用水量标准取250升/人日,公建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30%计算。根据延庆县康庄镇的给水规划要求,规划大营村

45、内南侧设自来水厂一座,共周边几个村子的生活用水和日常饮水。现大营村的自来水管网已达到使用年限,需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规划全村供水系统采用联网供水,管网应用环行加支状,提高供水的可靠性,自来水普及率100%,规划结合村屯道路布局设立集中供水处理中心,给水卫生标准化处理率达到100%。大营村现有排水设施不成体系,仅在主干道一侧设有明沟盖板排水,村内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雨水直排到明沟内,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规划中在污水处理方面可以进行先进科技尝试,如建设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设地生态池,污水经生态池处理后可用于灌溉农田。规划村内雨

46、水仍由明沟排放,主干路和次干路均设置道路双面排水,排水沟上设置盖板。支路为单面排水,雨水污水合流排放。5.3.2 电力设施规划大营村已建成一定规模的电网系统,村民用电方便。但电网铺设混乱,安全隐患较大,部分线路横跨道路。村庄用电量采用人均综合指标法计算:用电负荷:近期 500瓦/人;远期 1000瓦/人。规划电网沿道路进行统一铺设整齐,沿道路合理安排,敷设形式采用水泥杆的方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5.3.3 电信设施规划大营村现有通讯和有线电视普及率较高,规划建成覆盖全村的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并根据具体信号标准设立通讯基站。基站布局应与村屯建设规划相统一,规整铺设。实现村村通电话和有线电视,

47、程控电话普及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为100%。5.3.4 生活能源设施规划当前大营村民生活能源大多以煤、秸秆、树枝、杂草为主,燃烧效率低,环境污染大,不利于村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期内大力推广适用节能技术,建设节约型生态文明村。大力开发新的生活能源,发展具有北方寒地特色的沼气池工程。集中设置畜禽养殖场,实行废弃物集中处理,人畜粪便集中一起作为原料发展沼气,实现人与自然生态能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应用太阳能资源,安设太阳能节能路灯,共村民夜间照明使用,既节约电力资源又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没有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5.3.5 环卫设施规划规划垃圾箱按照70米的服务半径,主干道设置间隔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隔80100米。在全村范围内均衡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和路口,应美观、卫生、耐用,用便于识别的标志,并能防雨、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