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6837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细则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届NOC应用数学赛项竞赛规则,主讲人:沈孟含,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一、赛项的意义二、竞赛细则 三、竞赛辅导课程四、竞赛奖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一、竞赛的意义,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人们对数学、数学教育、数学学习和考试评价的认识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

2、,是终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课程应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为了及时反映这种变化,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第十五届NOC活动中将继续应用数学竞赛这一赛项。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宗旨:引导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数学感悟能力、提高数学研究能力,图形计算器的研发和推广,80年代初,美国教育部 资助并启动了图形计算 器的研发。惠普于1987年发明了第一台 具有绘图功能的计算器HP-28C欧美普及应用:目前图形计算 器是AP/SAT(美国高考)考试 必备工具。亚洲扩大应用范围: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逐渐普及:上海、北京、江苏等各地试验校,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观佩顿中学,HP Prime 图形计算器,7年磨一剑,引领图形计 算器领域的 革新浪潮,1818 大应用数学可视化,以人教版为例分析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点,发现初中有69%的

4、课程、而高中则高达89%课程利用e-数学实验室上将会更有效。,图形计算器和数学知识点高度相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二、竞赛细则,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一、参赛范围(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二)参赛人数:限1人独立参赛。(三)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四)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二、参赛报名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三、在线竞赛(一)竞赛环境:NOC网站竞赛平台。(二)竞赛时间:2017年4月1日至6月10日。(“竞赛时间

5、”内参赛选手可随时登录NOC网站竞赛平台进行比赛)(三)竞赛内容:详见竞赛平台。,网上闯关 第一关:知识校场(30分钟)考察:课内数学知识等 赛题:选择题15道,每题2分,总分30分。通关标准:18分及以上进入下一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样题(初中):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形成地四边形不可能是()。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菱形 D.矩形,网上闯关第二关:数学博览(15分钟)考察:数学视野、知识文化 赛题:选择题15道,每题2分,总分30分。通关标准:18分及以上进入下一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样题(初中):1、被称为“数学王子”

6、的是数学家()。A.欧拉 B.欧几里得 C.高斯 D.笛卡尔,网上闯关第三关:能力冲关(20分钟)考察:观察力、想象力、推理能力 赛题:选择题10道,每题2分,共20分。通关标准:12分以上进入下一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样题(初中):下图中的汽车停的是()号停车位。A.78 B.95 C.07 D.87,网上闯关第四关:作品自定义(规定日期前提交)考察:研究能力、应用能力,创作能力。提交形式:Word文档&APP(附件),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往届获奖作品.docx,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四、现场决赛(一)自定主题创作竞赛

7、内容:选手凭借已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借助HP Prime图形计算器(自备),现场完成并按规定方式提交作品(如绘图、编程、统计等)。竞赛时长:90分钟/组别。分值:100分。成绩权重:2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二)规定主题创作与答辩竞赛内容:参赛选手从决赛现场给定的主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借助HP Prime图形计算器(自备),完成并按规定方式提交作品。陈述与答辩:陈述规定主题创作创意,并与评委进行交流。竞赛时长:主题150分钟/组别,陈述答辩10分钟。分值:100分。成绩权重:8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现

8、场决赛环节试题要求:从给出的5道题中,任选3道进行解答。必要的过程记录于答题纸上,且在图形计算器上保留做好的APP。答辩时展示做好的APP。,样题(高中):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我国东汉的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计算圆的面积及圆周率;韦达用阿基米德的方法,算出3.1415926535n3.1415926537;现代数学家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模拟正方形中的撒芝麻的实验来估计的值等等。你能试着计算圆周率吗?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法,也可以自行探索新的方法。(参考程序:电子表格,编程),全国中小学

9、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往届获奖作品一、详细介绍 1.主题:鱼儿水中游2.内容:海洋中鱼儿自由游动,并在其标注“中 国南海”,表达出绝不允许把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的信念。3.运用的数学知识:三角形的定义、圆的定义、平移、循环、变换4.个人信息:学校:*省*市小/初/高级中学 年级:*年级 姓名:*辅导教师:*,二、APP(附件)动态分解图图1图2图3,现场组织形式,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三、竞赛辅导课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NOC应用数学竞赛课程,内容:1、网络课程(10课时)微视频 2、竞赛模拟题

10、(5套)3、HP Prime 图形计算器,课程结构 1、样题导入 2、知识点详解 3、实验探究 4、能力说明 5、知识拓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赠送同年级数学优创同步课程,国内唯一借助信息技术针对性解决数学同步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快速把控数学本质,增强学习效率,高效提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四、竞赛奖励,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应用数学,一、学生奖励(1)地方组委会选拔赛优胜者获得NOC应用数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荣誉证书。(2)全国总决赛优胜者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赛项大奖、一等奖、二等奖、三

11、等奖的荣誉证书。(3)选送全国总决赛的优秀选手参加每年12月份举办的ATCM亚洲数学大会和国际数学赛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二、指导教师奖励(1)授予获得一等奖学生的辅导教师地全国组委会的“NOC优秀指导教师奖”。(2)选送本赛项优秀选手的指导教师参加每年年底12月份举办的ATCM亚洲数学大会和每年8月份举办的“惠普数学实验教学高级研讨会”进行作品展示和学术交流。(3)建议指导教师总结应用数学赛事的各类教学实践成果,参加NOC相关教师教研赛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三、学校奖励参加本赛项的学校可以申请参加“数学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12、。该课题由全国数学教育学会和数学教育学报联合发起,是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国际前沿研究项目。,第14届NOC活动应用数学(安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第21届ATCM亚洲数学国际会议举办 地点泰国,曼谷 时间:2016年12月14日18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第21届ATCM亚洲数学国际会议设立NOC专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惠普携手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启动“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提出“以数学实验教学重塑数学教育”,旨在出国家装备标准.惠普e-数学实验室做为课题主要合作者,承担“e-数学实验室应用研究”,教育部启动数学实验室标准研究,推动教育部数学实验室标准研究,高考突破130产品,专题一 求解圆锥曲线相关极值之通法探索专题二 圆锥曲线的中心弦问题专题三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专题四 从仿射变换的角度看椭圆中的定值问题专题五,专题六 专题七 含绝对值对二次函数最值问 题专题八 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专题九 函数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专题十 聚焦高考中的分段函数问题,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