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598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姓名:李江海学号:09103311班级:091033年级:09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理学院指导教师: 王琦(副教授)完成时间:2013年 06 月01日作 者 声 明本人以信誉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东华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毕业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

2、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成果归东华理工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民营银行的成长模式研究李江海Pilot Study of the growth of private bankLi Jianghai2013年 06 月01日摘 要21世纪是金融世纪,金融是现代产业活动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营银行的诞生。民营银行问题是近些年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

3、发展。中国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忽略的重要经济成份。随着深入改革经济体制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展民营银行的时机逐渐成熟, 而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 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是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与机制。所以, 理论界与银行业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发展民营银行打破我国垄断局面已经在众多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中形成一种共识,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明确民营银行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发展民营银行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民营银行理论分析、实证考察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三个方面,对民营银行在我国建立的理由、条件,中外历史经验以及未来

4、发展的道路做了分析考察。关键词:民营银行; 发展模式; 经济体制; 民营经济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one of finance. Finance is the heart of modern industrial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alls for the birth of privately-owned banks. The question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is inviting arguments more often than before

5、. The non-governmental econom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Non-governmental econom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gredi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gime reform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on- governmental economi

6、es, the good opportunity is com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ly-owned bank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ming of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ly-owned banks. Therefore, corporate governan

7、ce problem for privately-owned banks has gained great concern in the theory community and banking regulatory department. By the look of overall developmental trend, there is a kind of common understanding forming among numerous economic scholars and financial experts to develop private banks and bre

8、ak the monopoly financial situation at present. It is part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reform in banking system of the country to develop the private bank.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meaning of the private bank,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private banks. This art

9、icle undertakes an analysis and survey of the grounds, conditions, historical experience from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objectives and forms for development of privately-owned banks in China from three approache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positive survey and strategic alternatives for privately-own

10、ed banks. Key words:privately-owned banks; development pattern; economic system; private economy 目 录绪 论1第一章 民营银行的概念及基本特征31.1 民营银行的概念及综述31.2 民营银行的基本特征3第二章 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2.1 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52.2 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62.2.1 发展规模较小62.2.2 地区分布不均衡72.2.3 经营人才比较缺乏7第三章 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及进入市场模型分析83.1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选择83.1.1 增量改革模式83.1.

11、2 存量改革模式93.2 我国民营银行进入市场模型分析93.2.1 斯塔克伯格模型93.2.2 民营银行进入金融市场的斯塔克伯格分析9第四章 构建民营银行有效监管体系124.1 民生银行124.2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134.2.1 完善的四层次监管制度134.2.2 完善法律政策条件144.2.3 加强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监管144.2.4适当的资本充足率要求144.2.5建立产权清晰的民营金融审计公司154.2.6建立存款保障制度154.2.7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164.3 几点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164.3.1 宜走社区银行之路164.3.2 加强有效的风险防范18结论及对民营银行的展望20

12、1. 小结202. 本文的不足之处203. 对中国民营银行的展望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绪 论1. 本文研究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金融世纪。金融已成为产业活动的神经中枢。我国需要民营银行诞生去发展市场经济1。近年来,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的讨论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实现公平竞争的精神,以及入世后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来看,我国发展民营银行,打破金融垄断已成为必然趋势。(1)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在民营银行产生之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许

13、多传统民营金融机构,比如有当铺、票号、钱庄等,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自办银行的出现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帝国列强的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崛起,近代工商业慢慢兴起和发展,为中国自设银行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如魏源、郑观应、陈炽等对国外银行的介绍为中国创办自有银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外资银行不仅控制我国经济,而且赚取了巨额利润,为中国建设民营银行提供了现实原型;四是由于清政府统治阶级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希望通过建立银行,增加财源,促使中国自设银行的出现。中国早期的民营银行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于动乱的战争年代,几乎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从清朝末

14、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民族工商业难的发展难以取得大突破,从而限制了民营银行的发展。然而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居然起步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必然有一些东西可以借鉴,这对于未来发展中国民营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2)我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1996年至今长达17年的时间里,我国仅增加了几家运行机制比较健全的民营银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浙江银行与民生银行。 这说明我国的民营银行发展遇到了较大障碍。阻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本问题将在第二章中具体分析):1) 政策障碍2) 制度与法律障碍3) 新设民营银行不适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2. 研究的目的及

15、意义1) 研究目的第一,研究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于增强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第二,研究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第三,研究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四,研究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民营银行竞争的能力。2) 研究意义中、农、工、建、交五大商业银行在我国的改革和地位固然重要,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银行慢慢享有“国民待遇”,外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获得了较大的增长,使得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之间新的竞争格局将形成,假如把内资银行当作一个竞争整体,为面对竞争和挑战,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改变我国现有的金融结构,改变市场结构和银行体系结构

16、,改变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的结构问题,在国内银行范围内首先实现国民待遇,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赞成建立民营银行,大胆的尝试民间金融创新。同时致力于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竞争机制,因此,建立民营银行在中国具有深远的现实与战略意义。3. 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共分为四章,首先在绪论中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一章论述民营银行的概念及相关内容。第二章以浙江台州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案例,论述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第三章论述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进入市场的博弈分析等关键问题。第四章以民生银行为例,研究构建

17、民营银行的有效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最后是对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本文不足之处及对我国民营银行的未来展望。第一章 民营银行的概念及基本特征民营银行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民营银行,打破我国金融垄断局面已形成共识,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例如,民营银行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关于民营银行发展,有支持民营企业说的,还有支持深化金融改革说等不同的观点;对于民营银行的准入路径,可以是“新设”,也可以是“转型”,但无论选择何种路径,关键都在于其必须能够实现成本和风险最小、收益和效率最高。1.1 民营银

18、行的概念及综述民营银行是指国有银行以外的银行,或者是由个人机构或民间企业经营的银行,包括私人银行,不是国有的民间银行,或者国家所占股份较少,个人和集体占大部分的股份的商业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是指非国有的一切金融组织,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各种混合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民营银行的概念应该被表达为:民营银行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现有的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我国银行制度一个必要的补充,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向民营企业和城乡居民定向募集资金,而建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银行业务,依靠自身的信用,以效益性、安

19、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独立经营,自己承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机构2。综合多数学者的观点,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当前我们对民营银行的定义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依法成立,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由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银行类金融机构。这是一种新型的股份制银行,其产权清晰、内控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有很好的激励机制。1.2 民营银行的基本特征民营银行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表现出的特征。民营银行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产权私有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独立化三类。(1)产权私有化由民营银行的定义看,民营资本控股,就说明民营银行的产权是私有的。从已经实施国有银行民营化的一些国家或地区

20、来看,情况就是这样的。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银行得到迅速发展的台湾,就把民营银行定义为“官股”小于49的银行,还有印尼等国家把民营银行定义为Private Bank(私人银行)。产权的私有性是根本,由于这个与国有银行截然不同的特征,便产生了另外两个不同特征。(2)经营市场化之所以成立民营银行,就是根据国际市场规则运营,在金融领域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只从资本性质来看,民营银行其实已经存在,但真正具有市场机制的银行,数量很少。所以现在引入民间资本,更重要的是引入市场机制,有市场机制才有真正的民营银行,而不是由股东是否是以民营资本为主作为民营银行的判断标准。其市场机

21、制运作体现在:1) 对于银行经营状况,所有股东要切实负全责,国家只要对其实施必要的监管和管理,对其经营不需要负担任何责任。2) 以营利为唯一目标。3) 具有灵活的分配激励和用人机制。(3)管理独立化许多国家建立国有银行,都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例如,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许多亚非拉国家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独立, 采取了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它们必须把金融体系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这样一来,国有银行的目标就多元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国有银行的主要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要承担许多社会义务,进行政策性贷款。社会义务和政策性贷款,使国有银行缺乏独立性。相对于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具有

22、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单一的经营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银行对股东负责,不受政府的控制;三是政府不干涉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银行运作的思路时刻体现着银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3。第二章 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 当前我国真正完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在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外的银行,虽然有些具有民营属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成立。2004年8月18日,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浙商银行宣告开业。2003年,民营银行的积极发起者-长城金融研

23、究所徐滇庆教授,组织了5家民营银行广东南华银行、沈阳瑞丰银、深圳民华银行、西安长城银行、江苏苏南银行进行试点,但至今没有一家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到现在,民生银行是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其它都是以参股的形式进入银行业4。 但是,民营资本已经流入到中国金融业的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基金、金融租赁、信托等各个领域,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14.6%的总资产,控制证券公司超过13%的总资产,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至少为7.4%。中国的民营家族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上百亿元。在银行业,没有民营资本参股的银行,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如果将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24、、招商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4家上市银行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计算在内,民营资本拥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过3486亿元。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民生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此外,在全国110家城市商业银行和数以万计的信用社中,民营资本的参股比重也不会低于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其中济南市商业银行和台州市商业银行等都由民营资本控股。我国比较耀眼的小型民营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均位于台州。台州市位于浙江东部, 作为中国的一个地级市,却拥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这在中国是唯一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位于台州中心之一的路桥区, 两行的前身为泰隆城市信用社

25、和银座城市信用社, 分别于1993年和1988年建立。位于台州温岭的浙江民泰商业银行, 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5月的温岭市城市信用社。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 国有股占比分别是0、5%、5%, 其余都是民间资本。在台州市场上,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为小企业服务, 三家银行的市场所占比例不断提升, 截至2007年末,三家银行的存款市场占比已经超过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达18.1% (详见表2-1)。表2-1 台州辖内各银行、信用社存款份额占比(% )年份国有银行股份制行三家民营银行农村信用社200063.80.310.919.2200163.60.710.

26、619.8200263.11.612.018.4200361.23.112.918.3200457.85.014.418.6200555.65.815.018.4200655.26.615.417.6200755.38.418.117.4服务小企业是三家银行经营的最大特色, 确定了小客户、小银行、大市场的战略定位, 截至2007年底, 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83. 42% (详见表2-2)。表2-2 小企业贷款分析表 单位:万元、% 小企业贷款余额贷款余额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台州市商业银行78200492402384.63浙江泰隆商业银行46318254258585.37浙江民泰商业银行22330

27、429376176.02汇总1468490176036983.42三家行也取得了较高的经营效益, 2007年的主要经营结果指标如表2-3所示。 表2-3 主要经营指标分析 单位:万元、% 银行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贷款准备损失充足率台州市商业银行2.0536.2532618.68940.53100.22浙江泰隆商业银行1.4226.914270.611.180.6126.35浙江民泰商业银行1.1316.278421.7213.240.53451.13自1996 年,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成立至今,我国民营银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金融市场化背景下,我国民营银行的

28、管理机制、发展环境、信用环境等,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国外多层次、发达的金融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2 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 2.2.1 发展规模较小目前,与国有银行相比,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份额、资本规模都明显较小,属于小银行。资产规模排在前两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7.3%和16.2%。其中,国有银行资产份额有所下降,从2007年到2011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则上升较快,为2.4个百分点而我国的一些民营银行中只有民生银行才具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但2011年的总资产规模还只有22290.64亿元,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

29、1.968%。因此,我国大部分民营银行的资本金实力不是很强,民营银行在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 表2-4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20072011年) 单位:亿元机构200720082009201020112011年占比 银行业金融机构525982.5623912.9787690.5942584.61132873.0国有商银行280070.9318358.0400890.2458814.6536336.047.3%股份制商业银行72494.088130.6117849.8148616.9183794.016.2%2.2.2 地区分布不均衡民营银行的发展,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基本集

30、中于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很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些沿海城市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雄厚,这些充裕的民间资本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近年来民营银行的发展还只局限在江浙地区,其业务种类和规模还比较狭窄。如今我国中西部省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市场潜力很大,而这种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其无法占领更大的金融市场,品牌和声誉也同样无法有效建立。2.2.3 经营人才比较缺乏银行业以经营风险为业务特征,对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要求。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面临全球性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竞争的核心,只有水平的管理和拥

31、有高素质的人才高,才能有效组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民营银行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向外聘用职业经理人,由于民营经济中落后的现代委托代理关系,使得经营者和所有者不断提高信任成本,加上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家养成的“事必躬亲”的习惯,人才制约问题在民营银行发展上将更为突出5。第三章 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及进入市场模型分析3.1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选择民营银行从定义上看, 就是指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的现代商业银行。它突出的不是所有制的问题,而是按市场机制运作,是如何经营。因此,在民营银行的设立上我们不必过分追究所有制, 但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由民间资本出

32、资设立的与国有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银行,而强调保证它在国家监管下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而言, 民营银行的开放模式都可以归结为两种: 增量模式和存量模式。3.1.1 增量改革模式 所谓增量改革模式,即重新建立民营银行。根据具体操作方式又包括:1.民生银行的发行模式。即由政府干预、配备和构造银行的管理阶层,民间企业及个人筹资参股,建立民营银行。这样的优点是由于政府的介入干预,方便管理和监管, 可以更有效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对银行经营而言,因为某种“漠视”,阻力会相对较小。缺点也是由于政府干预, 如果政府介入过深,民营银行会丧失其独立自主性, 会像以前的民生银行出现“工农建商化”

33、。2.民企为主建立股份制公司的发展模式。这是民营银行最主要的发展模式,就是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投资参股,并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形成一个新的民营银行。欧洲和美国的商业银行的建立大多都是这种模式。新组建的民营银行起点高,可以按照国际规则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但监管部门对新型民营银行准入标准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们忽略股本比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完全以个体的力量去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就会发现国内还没有实力那么强的民营企业。民营银行的建立毕竟是一项金融制度创新,它的改革成本、风险和收益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增量改革是比存量改革更彻底的“爆炸式”的改革,这样必然会造成相关利益集

34、团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无法避免,新成立的民营银行所造成的制度风险成本一定大于存量改革。其次,新成立的民营银行风险较大,在现阶段,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信用体系都尚未成熟,加上政府的监管程度和调控金融的能力有限,成立民营银行,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金融行业混乱的局面。因此,目前大规模放开民营银行的时机尚未成熟。3.1.2 存量改革模式存量改革模式,即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民营化改革。改革的对象即国有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是指除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以股份制为组织形式、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商业银行, 主要包括十几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十几家城市商业

35、银行,少数几家住房储蓄银行和其他国有金融机构。这种模式的改造对象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对其民营化的改革可以遵循“ 政府退出、民企跟进、转机建制” 的规则。政府的退出分为全部退出与部分退出,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保存一部分股份,但是控股权必须在民营企业手中。改造的银行应该吸收的核心股东是那些在地方经济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企业。但一定要考虑股权在企业间的合理配置。现在一些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如浙江温州,已进军金融业6。3.2 我国民营银行进入市场模型分析民营银行规模不大,资本实力不足,还不能同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机制健全的金融机构相抗衡,仍然是从属者的地位,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我们采用斯塔克

36、伯格模型对其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相应的分析。3.2.1 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是由斯塔克伯格在1934年提出的一个双寡头垄断的动态博弈模型,其中一个支配企业(领导企业)首先行动,此模型的博弈时序如下:(1)支配企业1(领导者)选择产量;(2)从属企业2(追随者)观察到,然后选择产量;(3)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 为市场产品供给总量,为价格函数,为企业的成本函数。斯塔克伯格模型是一种信息完全并完美的动态博弈模型,故可用来分析民营银行进入金融市场的条件。3.2.2 民营银行进入金融市场的斯塔克伯格分析本文假设市场中存在两家民营银行,银行1为潜在进入者和银行2为在位者,银行2开始选择产量,银行1

37、在看到银行2的行动后,据此选择产量,由于存在进入阻碍,从而银行1还要支付不变成本,设市场存在线性需求函数:,。在以上的假设前提下,我们接下来假设银行1一定会进入市场,我们这样就构建了一个斯塔克伯格模型,用逆推归纳法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步骤如下:进入者看到在位者的产量为时,会选择产量来求最大化利润函数对利润函数求关于的一阶导可得可得利润为:银行2预测到银行1的反应函数,选择产量以最大化其利润函数。将代入在位者的利润函数 得对利润函数求关于的一阶导可得将分别代入,中可得,这就是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博弈结果。从以上分析可知,要满足银行1进入市场的假设前提,则进入的必要条件为,即,这是进行上述分析的潜

38、在条件。银行2开始可能会选择产量使银行1进入后的为负利润,从而阻止其进入,此时,得,为银行2的阻挠产量最小值,这时银行2的阻挠利润为。然而银行2是否阻止银行1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因为银行2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是阻止其进入。实际看来,由可知,完全是进入成本的大小决定的,因此,随着的变化,银行2将对银行1采取不同的态度,如果银行2选择斯塔克伯格产量,那么它可以获得领导者利润,因此,只有在阻止后,银行2的利润大于斯塔克伯格产量下的利润时,它才会采取阻挠策略。令,可得两个根:或因此,根据的区间分布,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三种结论: 当时,银行1的回报收益为负值,显然其不会进入,银行2只需要选择垄断生

39、产产量即可,此时获得最大利润。当时,此时,由于,即银行2阻止银行1进入后的利润大于斯塔克伯格产量下的利润1/8,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在位者在第一阶段会策略性的选择,从而阻止银行1进入市场。 当时,银行2阻止银行1进入后的利润小于斯塔克伯格产量下的利润时,银行2采取允许策略是最优的,因此银行2会选择并获得斯塔克伯格产量下的利润。从上述分析可得,进入者的进入成本的大小决定了在位者的所选的策略以及博弈的结果,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越小,在位者会更大可能性的采取允许策略,随着进入者的进入成本的增大,在位者采取抵制的策略可能性更大,当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足够大,进入者的回报收益为负值,进入者会选择不进入市场

40、,这样市场将会处于原有的垄断格局。因此,从现实来看,成本包括新成立银行的法定资本金要求、设置营业网点所需资金等,对于政府来说,使市场能高效率运转、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对成本的科学取值。假如政府设置了过高的政策壁垒,进入者就将面对较高的,从而不能进入市场,最终导致在位者失去竞争的动力,整个市场进入效率较低的垄断局面7。第四章 构建民营银行有效监管体系历史上,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有三个阶段:19301970年末,在“严格监管,稳定为主”的监管理念指导下,普遍采取了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随着1970年末“滞胀”的发生和凯恩斯主义的衰落,市场力量冲破牢笼,促使各国金融监管大规模放松管制,监管

41、理念转向“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但1990年频发的区域性金融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关注金融体系安全问题,监管理念转为“稳定与效率并重”。以1997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的成立为标志,综合性混业监管似乎又成了一种趋势。 自从银监会2003年4月正式成立以后,我国已形成了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也基本保持了分业经营的格局。为转变监管方式,银监会审时度势,于2005年初提出了包括四个监管目的、四条有效的监管经验和六条良好的监管标准的“四四六监管理念”。核心思想是通过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进而提足

42、拨备、做实利润,促进资本充足率达标,实现审慎监管,达到增进市场信心、保护存款人金融消费者利益,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该理念从建立市场规则、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出发,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银行业市场监管方向。遵循该理念,必须开展动态监管,增强应变能力,以动态防护、监测、反应为核心,重建监管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面对国际金融复杂形势和银行业市场开放的紧迫需求。 4.1 民生银行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正式成立,诞生了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国有制企业人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民生银行70以上的股东都是地道民营企业,自挂牌几年来民生银行一直致力于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取得了

43、较快的发展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成立时的民生银行的资本金只有3.8亿元,但第一年的净利润为1.48亿元,第二年净利润为1.699亿元第三年获利为1.981亿元,1999年净利润为2.347亿元,仅上半年已实现利润2.058亿元,利润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到2000年6月底,民生银行的总资产较期初增长了34.22倍。不良资产占全行总资产的6.3,比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指标范围要低的多8。民生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很多方面为民营银行的设立和运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中国民生银行产权明晰而且多元化,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民生银行的成立,是严格根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成立时银行85以上的股东来自非国企。股东大

44、会作为其最高的权力机构。由股东大会产生董事会、监事会等决定银行经营的方针政策。董事会一方面要确保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承担社会责任,防范各种风险。经过几年的发展运作,民生银行委托代理机制已经相当明确,可以保障民营投资者在银行的权益。与此同时,为防止民营投资者将银行的权益滥用,民生银行还建立了股东不可获得贷款优先权的制度,而且民生银行在清理不良资产、股本结构调整及银行上市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这都为中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及营运奠定了基础。中国民生银行自2009年11月26日上市以来,按照“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培育人才;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敬业守法;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健康发展”的经营发展理念,在

45、改革发展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推出了“大集中”科技平台、“两率”考核机制、“三卡”工程、独立审查制度、八大基本管理系统、集中处理商业模式及事业部改革等制度创新,实现了风险低、增长快、效率高的战略目标,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商业银行形象。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民生银行总资产为22,290.64亿元,总存款额为16447.38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12052.21亿元,净利润为279.20亿元,不良贷款率0.63%,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南京、杭州、太原、石家庄、重庆、西安、福州、济南、宁波、成都、天津、昆明、

46、苏州、青岛、温州、厦门、泉州、郑州、长沙、长春、合肥、南昌、汕头、南宁、呼和浩特、沈阳设立了32家民生银行的分行,在香港设立了1家代表处,机构总数量达到590家。 4.2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要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加强民营银行的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根据民营银行的特点,进行构建民营银行有效监管体系的研究。有效的民营银行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4.2.1 完善的四层次监管制度对民营银行的监管应该要求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单一主体监督下的利益重合问题。如果民营银行真的要进入市场竞争,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的信用处于劣势,要想树立其在公众中的信誉,必须要有一个全面、完善的监管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