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838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浇砼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目录摘要1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3 从源头把关控制质量4 注重各道工序管理5 加大现场监督力度6 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处理7 加强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8 加强质量检验9 主要注意事项9.1模板工程9.2钢筋工程9.3混凝土工程10.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规模、节能环保、形态迥异的高层建筑,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钢筋混凝土,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

2、为重要,以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一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资金或对工期的影响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筋混凝土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现就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谈谈其质量的控制。 钢筋混凝土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和水经搅拌而成的混合物,以模板做为成型的工具,经过养护,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工

3、程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部分组成。在施工中三者之间应紧密配合,合理的组织施工。其施工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由模板、钢筋和混凝土三个工种工程组成,在施工中这三个工种工程要紧密配合,合理的组织施工。混凝土浇灌之前,要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和模板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检查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的正确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只有三个工种之间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规格较多。在施工中正确选用原材料,正确地

4、确定和掌握配合比,是保证配制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关键。此外,混凝土工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混合搅拌好的混凝土,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凝结硬化,才能达到要求的强度。而混凝土凝结硬化的速度,取决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速度,它与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有关。因此,要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必须进行养护,只有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能拆除模板。所以在组织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必需的技术间歇时间。以下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简单说明。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施工设计不够合理、缺乏可行性;砂石、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配料不够准确、振捣时间不足等施工工序不够

5、规范;高温、冷冻、雨水等场地环境的长期腐蚀、风化。1、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构造复杂,特别是处于结构中间部位的柱子,梁柱钢筋纵横交错,梁的纵向受力钢筋要放在柱纵向钢筋内部,呈井子形交叉,这样柱子的箍筋绑扎就很不方便。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先安装梁板模板,再绑扎安装梁钢筋,待梁钢筋安装结束,然后整体沉梁,那么节点区箍筋就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区出现不放、少放或者即使放也是杂乱的挤在一起,这样就会给节点区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就采取用两个开口箍筋对向拼合的方法,然而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根据

6、规范的规定,为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区起到约束作用,箍筋要封闭、末端要有弯钩。还有的做法就是在沉梁之前就把柱箍筋绑扎好,然后和梁一起下落,由于箍筋与柱纵筋摩擦且下落不平衡,使得箍筋不能下落出现施工人员强力往下打的现象,不但把箍筋打得变形,而且也不能使得箍筋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箍筋没有得到封闭绑扎且杂乱变形,间距更不会满足规范要求。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节点核心区箍筋施工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钢筋下料加工的时候,就考虑增加若干根与箍筋同级别的短钢筋;具体长度根据节点区箍筋高度确定,箍筋开口处先焊接好,然后把柱箍筋按照设计间距用短钢筋焊接,可以在箍筋每边或两边相对焊接即可,加工成上下

7、开口四周封闭的整体骨架。 第二,在安装梁钢筋之前,把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用垫木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然后穿梁纵向钢筋并绑扎,待梁钢筋安装完沉梁时,节点区骨架就与梁整体下落,且不会出现变形、开口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保证节点区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很好,使得节点区箍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设计原则,为保证“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会比梁板高,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然而这样的话,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麻烦。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柱和梁板混凝土分两批集中浇筑,即节点区采取和梁板结构混凝土相

8、同强度等级浇筑。如果单独浇筑节点区,会存在因供应量少和与梁板分隔困难的问题,若同柱一起浇筑,会因节点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出现违背规范规定的问题,如与梁板同时浇筑存在节点“夹层”,存在质量隐患。 根据文献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5MPa,如果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特别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文献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应该对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两个规范都在保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方便施工,可以直接

9、在梁端(柱边)设置垂直交界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可避免在板内设置交界面,使施工难度降低;但为防止交界面出现施工冷缝,建议施工时节点区混凝土采用塔吊用漏斗浇筑,梁板混凝土则采用泵送,同时浇筑。一、从源头把关、控制质量从源头把关控制质量非常重要。钢筋模板工程首先要控制钢筋进场,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取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规定。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等,平直无损伤。施工中柱受力筋采用机械连接,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规定,全程跟踪取样、送试验室试验、见证试验结果。合规定者才允许采用。二、注重各道工序管理控制质

10、量要注重各个工序管理。从受力筋与箍筋的绑扎开始,要求:6肢箍,30根纵筋,对称配筋,箍筋间距100.采用梅花形绑扎,铅丝拧紧,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加强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针对问题个别处理。如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执棒人员的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下料、执棒未严格按要求实施,局部出现漏振现象,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厚度过厚,振动棒的插入间距过大等问题均需及时纠偏。三、加大现场监督力度为保障防止质量保证体系运转,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到位,加大监督力度。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2)钢筋的连接;(3)箍筋品种、规格、间距;(4)

11、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重视保护层厚度255.拆模后,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缺陷进行处理。四、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处理现浇柱外观质量缺陷有:露筋(柱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等)、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等)。尺寸允许偏差:轴线位置8;垂直度13,层高13;截面尺寸+8,-5;表面平整

12、度8;预埋件中心线位置10。.现轴柱混凝土浇筑后出现大面积孔洞、露筋现象,属严重缺陷出现了质量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以下处理:先打掉出现问题,已浇筑的混凝土柱。同时编制具体施工处理方案措施,重新立模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五、加强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加强监督管理,主要作好以下工作:(1)做好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交底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记录。(2)重要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施工。(3)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以现场测试为准,根据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大坍落度,但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严

13、禁疲劳操作;混凝土浇筑高大柱子时,设门子洞。门子洞的留设要严格按要求做;配制混凝土时要注意石子合理级配。当柱混凝土浇筑出现质量问题,采用如下处理原则:本着既不改变结构受力状态,又不改变结构外形尺寸,以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为度。六、加强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方法例:由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验人员,在现场于每根柱的缺陷处随机抽取(两根芯样进行密实度观察,检查结果为:1)有一柱缺陷深入表面50-60外,其余构件缺陷均集中于表面,内部未见离析、孔洞、蜂窝、裂缝等现象,密实度较好;(2)钻孔应及时修补,将孔壁凿毛,并清除孔内污物,采用C50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3)混凝土强度28天龄期时进行回弹检测。经试验

14、室做回弹试验,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C40。 主要注意事项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 模板工程 (1)加工模板用木方要统一用压刨二次加工,保证方木尺寸一致。 (2)加工梁、板、柱模板竹胶板裁锯的边要用电刨刨光,保证接缝严密。 (3)在楼板上下地锚筋,以保证柱墙模板固定牢固。 (4)为确保浇筑砼时不漏浆,在梁、柱、墙、板模板接缝处加密封条;楼板模板接缝必须严密;在柱、墙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安模板时再贴密封条。 (5)梁、柱、板结合处的模板安装时作为检查重点,确保几何尺寸准确,支撑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 (6)脱模剂只准许使用水性脱模剂。 2 钢筋工程 (1)箍筋加工弯钩的弯心半径

15、控制在钢筋直径的2.5d以内,保证弯钩弧度平滑。 (2)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必须用砂轮切割机截断。 (3)顶板钢筋绑扎前,先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间距在模板上弹线,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无误。 (4)采用不小于12的钢筋加工马凳,间距宜控制在500mm左右,且不少于两道,以保证底板上下层钢筋及顶板负筋高度准确。 (5)采用相应规格的砂浆垫块、高强塑料卡、梯子筋等,以保证梁、柱、墙、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柱筋采用定位卡具,一般应控制在600mm左右,以保证钢筋间距准确无误。 (6)梁、柱、板交接处钢筋稠密,采用在钢筋间加定位框、定位卡的办法,确保钢筋间距。 (7)梁钢筋绑扎时,保证波纹管的

16、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8)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交接检验,并实行现场“挂牌”制度,否则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 混凝土工程 (1)编写依据: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和各部位混凝土具体情况。 (2)施工部署:要充分考虑到浇筑的设备和有关器具的数量,结构竖向及水平向的先后施工顺序和工期安排,同时涉及施工台班、施工缝的设置问题。 (3)施工方法:主要涉及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措施、施工顺序及具体施工办法。 (4)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施工方案中要详细制定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5)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严格清理,模内不能有任何杂物。 (6)对到场不合格的混凝土由项目混凝土工程师退回搅拌站并记好车号。 (7)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步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交班人员推迟交班半小时撤岗。 (8)混凝土的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高于5),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h内(炎夏时可缩短至23h),对高强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2h内,即用麻袋、草帘、锯末等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参考文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