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947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无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1.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2.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H2OB.H2C.OD.H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A.AB.BC.CD.D4.从分子的角度,右图所示说明了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间存在

2、间隔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6.冬季室内取暖时,空气较干燥,易给人带来不适,医生建议在室内放盘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这种做法主要利用分子的什么性质(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是可分D.分子之间有间隔7.下列有关分子的知识,正确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受热变大B.打开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石蜡受热熔化,说明分

3、子分成了原子D.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8.下列有关说法或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N2O4是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10.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闻气味B.刻出划痕C

4、.检查装置气密性D.酚酞变红1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物质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3.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水在常温下的挥发和水受热加快蒸发的情况,由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功B.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

5、质的分子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C.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D.水的固态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大1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15.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氢气的集气瓶按如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6、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有间隔C.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二、填空题 16.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B从微粒角度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_。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是_。1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 18.南阳月季天下闻名,月季花开时满城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_;月季花可观赏,亦可食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 19.如图AC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中烧杯的作用是_(2)对于B实验,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红磷要足量 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冷

7、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用木炭代替红磷(3)C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 写出导致气球膨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0.Al和Al3+属于同一种元素,因为它们的_相同。Al和Al3+属于_(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因为它们核外的电子总数_(相同或不同)。 2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_发生变化,_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_ (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_(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_构成的 22.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1)桂花朵朵叶中酸,难掩芬芳溢四方_(

8、2)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化学性质却不同_ 三、综合题 23.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做“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1)结果发现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这一实验说明,所用的两种试剂中,_具有挥发性。(2)按要求填写仪器的名称:(各写一种)可直接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 24.请用微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和钠离子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 (2)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 25.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和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3)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26.如图所示:(1)控制A、B两侧试管中的实验同步进行,观察到A侧上端棉花处比B侧上端棉花处先变红。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 (2)若用热毛巾捂住A侧试管,观察到棉花处更快变红,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