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031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摘要随着英语成为国际语言,学的人多了,英语的变体也很多。中国式英语就是其一。在不得不承认中国式英语在现今的对外交流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式英语,并增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关键词 中国式英语,母语干扰,英语学习AbstractWith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Chinese English is one. In English in China have

2、 to admit that todays foreign exchange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ow a correct view of Chinese-style English, and enhanc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has a major significance.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Key Words Chinese English, negative transfer

3、ence of native culture, English learning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1 中国式英语的形成21.1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21.2 社会文化迁移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21.3 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21.4 中国式英语是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介语形式22 中国式英语存在的弊端及影响32.1 中国式英语在发音上的弊端32.2 中国式英语在翻译中造成的困扰32.3 中国式英语制约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43 如何在学习中避免中国式英语53.1我们要培养跨文化意识53.2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5小结7致谢8参考文献9引言

4、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在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之前,他们就一直使用母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因而,他们对于母语的规则已经非常熟悉。英汉习语存在着文化差异。英汉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习语时,不理解其内涵;同时,又受母语文化的干扰,从而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产生错误或偏差。要消除母语文化的干扰,正确理解、学习和应用英语习语,就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要学好英语习语应具备双重文化理解能力,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达到文化理解,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进行文化实践。1 中国式英语的形成 1.1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

5、以产生和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引起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在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自古就有。作为拥有人口数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语言的传播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也是不可分的。语言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正规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决不可能学到任何文化。任何人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该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说,学习英语就需要了解

6、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2 社会文化迁移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式英语最早产生是在文化传输的输入中汉语言文化这个环境下学习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说英语或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所犯的语言错误有不少其实是“文化错误”。所谓“文化错误”,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目的语不为欧洲国家的人们所理解或接受。1.3 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用汉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把汉语的应用规律也放到所学的目的语中,母语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标准的英文变体,这种变体可以表现在语

7、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中国式英语。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普遍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类型(morbid language)。1.4 中国式英语是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介语形式人们在学习外语时,除了直接的语言迁移之外,还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文化的迁移。例如,一名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 常常称呼他的美国老师(假定其名为J0hn Smith)为“TeacherSmith”以为这是在尊敬老师。美国老师表示称呼他JohnlP可。但中国学生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并不敢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以至于此后一段时间该学生不敢

8、主动与他的老师打招呼,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称呼老师才得体。这个例子中的学生将汉语文化迁移到英语中。结果造就了一个中国式的英语称谓词“TeacherSmitll”但这不符合英美文化,导致最后出现交际障碍。由此可见,文化差异与中国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 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文化差异是中国式英语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从中国式英语的语义、语法、语用等层面详细探究其形成的文化学原因。2 中国式英语存在的弊端及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开始慢慢的接触中国式英语。但是中国式英语往往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是不可接受的。为我们更好的沟通造成了阻碍。2

9、.1 中国式英语在发音上的弊端中国教育的一个失败之处包括自以为聪明的发明了英文字母的汉语拼音,让中国学生误以为汉语英语发音大同小异,其实汉语是前腔发音为主,英语则是后腔,你可以理解为人有两个嗓子,汉英用不同的,加之人种差异,亚洲人声带不会发出英语的腔调,但这和chinenglish完全是两码事。你很容易听出印度人,法国人,德国人,南非人,爱尔兰人的英语口音,自己感觉汉语式比他们标准,其实对英美人来说,chinesenglish的口音更搞笑。不要把发音建立在发音习惯基础上。世界上有60多亿人,你每天在一个远远少于13亿人的互联圈里,虽然英语国家不是剩下的47亿多人,但你知道它的范围影响有多大。那

10、才更接近互联网的概念。事实上,英语近百年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尤其相对于汉语而言,美国历史很短,仅200余年,语言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只是去掉了英国英语的口音,现在你听不列颠英语,如伦敦(东部)话,利物浦话,还有知名的爱尔兰化,苏格兰,威尔士话,都会发现他们很搞笑,这是因为我们听惯了美语,如果听澳语,你都不敢相信他们在说英语,现在年轻人还好一点。 中国式英语发音上的弊端给国际交流中带来了很多困扰,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我们应消除母语文化的干扰,正确学习。想学好英语发音,就应该多加练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2.2 中国式英语在翻译中造成的困扰中国式英语是师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照搬汉语语言习惯的结果, 在师

11、生中尤以学生为甚。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 它的存在有着独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语言学根源, 但同时也存在弊端。为此, 有必要调查其根源并对症下药, 以期促使高校学生英语口语的地道化, 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例如,有一位学生向外教咨询如何学习英语的一段话。他说:My English is poor. I think I cant learn it very good. So I cant play happily everyday. Yesterday I receive my mothers telephone, she told me to study hard and

12、I am very moved So I want to know how to learn English.在简短的一段话语中,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这个学生说了这么一大段“中国式英语”主要是为了从外教那里获取“如何学习英语的捷径”这一信息。所以, 一开头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谦虚话“我英语很薄弱”, 接着按照汉语的习惯将“我认为我不能学好它”按字逐字翻译。事实上以上每句都是中国式的英语。学生的目的是想获取知识信息, 但外教感觉很疑惑。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英国的语言学家Corder认为,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往往采取一种学习策略, 即迁移策略。

13、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知识与目的语相同时,将发生语际的正迁移, 学习者就可以说出正确的目的语句子, 反之产生负迁移, 使学习者说出错误或不规范的目的语句子。因而研究与特定社会的生活模式相联系的语言与象征性事物等可以解释当时社会文化的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性质。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载体,作为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结果,这就使文字必然含有社会文化的因素。 归根到底,翻译中所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还是外语学习者在母语语境下学习产生的。为了避免翻译错误,首先要在心里把对方的话翻译成中文,然后决定如何回答,然后再在心里把你的回答翻译成英文,再说出来。要想流利的掌握一门外语,你需要能够使用语言思考

14、,而不是用头脑来回翻译。只有付出努力练习这种能力,才能流利的掌握英语翻译。 2.3 中国式英语制约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把英语当作外语学习的语言习得者在英语学习中,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汉语与英语分处汉藏、印欧两大语系,差异多、相似处少。中国的英语习得者是在汉语语境下学习,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汉语母语在英语习得中的作用常表现出有害转移,导致学习者的思维定式,势必影响到英语的掌握与运用,虽然并非是有意识地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但汉语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使用英语时不可避免地用汉语去思维,然后通过逐字翻译(1iteral translation),将意思表达出来,产生了不合英语习惯的中国式英语。而师范类

15、专科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生源质量,初中起点学生英语基础差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克服汉语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篇章层面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中国式英语是制约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体现在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影响巨大。3 如何在学习中避免中国式英语3.1我们要培养跨文化意识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语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用语,随便的一点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国友人或者外籍教师都发现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使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当那些学生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

16、,更多的是会说诸如:Have you eaten?,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 to?”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很尴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这些就是中国式英语的表现,中国人见面了,都会用这样的问候语来互相打招呼。中国人无视国外保护隐私的习惯,也把这种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势必会造成误解。 面对别人的赞扬的反应当英语国家的人们听到自己的赞扬的时候,多数是回答“thank you。但中国人听到赞扬的时候,如果回答谢谢,别人多会认为这个人不怎么谦虚,甚至觉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国人一定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现为自谦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就来了。很多学生在听到别人

17、的赞扬的时候,肯定就会说,No, I am not good as you say.”等等,初到中国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会觉得不知所云。 因此,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外来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相当欠缺。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时候很熟练,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随之较弱的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和接纳他国文化就成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内容。3.2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

18、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逐步积累,意识到学习语言不应该只学习语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对学生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 我认为,中国式的英语的范围很大很广,其中是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们应该加以区别和对待,谢之君的表述就是比较合理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还是应该坚持的,才能保持原汁原味,本身两种语言都是无法对等的,如果强制的将语言对等的翻译,就会出现意义完全不对等的现象,但是对于发音,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就必须是遵循的,否则就是过分的“独立自主

19、”了。当然前五个造成中国英语的原因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它们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我们该如何纠正前面五个原因引起的中国英语。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而且很复杂的难题,我在这里只能是做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我认为,有以下一些途径:第一、尽量扩大个人的词汇量,多掌握习惯用法。第二、是应该多练习发音和口语的训练。第三、尽可能是多掌握英语语法和规则,尽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第四、我们应该做到天天积累和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语感。至于第六个造成中国英语的原因,我们还是有必要听取谢之君的表述,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中国的特色和原汁原味。小结 不深入地了解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就谈不上真

20、正地学好英语。因此,在学习中,要注重学习英语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并通过在学习中加强实践练习,体现西方人的社会态度,把握英语语言与行为的分寸。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过程中,减少对英语语言社会文化的迷惑与反感。致谢三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

21、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参考文献1孙慧琦,张扬。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迁移现象J,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学改革论文专辑,2007:2-42孙健.浅谈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M,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3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1-34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0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