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9221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吟诵汇总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典诗词吟诵(1)汇总.,古典诗词吟诵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古典诗词吟诵导言二、古典诗词吟诵的历史概况、古典诗词吟诵的内在机理和形式要件四、古典诗词吟诵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五、古典诗词吟诵的意义,导言古典诗词:包括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明清传奇的音乐文学作品,也包括韵散文体的赋吟诵:1、泛指读书。晋书儒林传徐苗:“苗少家贫,昼执鉏耒,夜则吟诵。”2、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隋书薛道衡传:“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吟”字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出现,其义训为“歌”,即歌唱战国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东汉高诱注曰:“吟,歌吟也。”所

2、谓“吴吟”,就是指吟唱吴歌庄子德充符:“依树而吟”,唐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行则倚树而吟咏”“吟今”和“咏”同义,对“诵”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唐孔颖达正义曰:“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二、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引毛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国语晋语:“舆人诵之。”三国吴韦昭注曰:“不歌曰诵这就明确指出,诵是诵,歌是歌,两者不是一回事。后代的一些学者接受了这种看法,有的还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区别。如清刘熙载在艺概诗

3、概中通过比较,将“诵”与“歌”的不同说得更明白:赋不歌而诵,乐府歌而不诵,诗兼歌诵,“吟”和“诵”虽有区别,但也有共同之处1、“吟”和“诵”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都是“乐语”,即表现出一定音乐美的有声语言。2、“吟”和“诵”都按一定的腔调进行,行腔使调时又都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二、古典诗词吟诵的历史概况1、起源极早,诗、歌、舞三者合尚书尧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

4、,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历史悠久,吟咏不缀。周代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礼记文王世子:“凡学(郑玄注,教也)世子及学士,必时。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春秋时期A、在琴瑟等乐器伴奏下的歌唱。孔子家语困誓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B、不用琴瑟等乐器伴奏的歌唱,即所谓徒歌。庄子让王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歌诗经商颂的情景:“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縱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