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599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时期,眼界开阔、求新求进,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可塑性很强,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群体。良好的道德风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青

2、少年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摘要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素质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堪忧。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已显得非常重要。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未成年人思想观念模糊,价值观错位。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对民族精神淡漠;对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价值观错位,言行举止失范。2.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观盛行,个人主义至上。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

3、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极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3.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犯罪低龄化、团体化、暴力化特征显著,一些未成年人没有法律意识,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甚至暴力相残。部分在校学生中出现抽烟、酗酒、结拜、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这些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影响。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这些孩子有的那么凶残,有的又那么脆弱?我们知道,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

4、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的现实生活和活动。正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形形色色的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致使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危机。1.成年人道德自尊缺失,使青少年的诚信道德行为受到打击。成年人有时不仅不能给青少年作出思想道德上的表率,还常漠视他们良好的道德表现。更有甚者打击和责怪他们良好的行为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2.社会原因。一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幼稚、敏感而易于情绪化的未成年人受到腐蚀,形成不良心理,诱发他们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不良后果。二是一些劣质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消极作用,成了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杀

5、人、纵火、色情细节的渲染使毫无戒备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在不经意间受到污染。三是一些游戏厅、录象厅、网吧经营者把未成年人当成摇钱树,有关部门虽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但效果并不明显,业主依然我行我素,照样毒害未成年人。3.家庭原因。家庭中情感关怀的萎缩。现代家庭中的关怀,往往出现“包办式”和“忽略式”两种倾向,包办式的关怀表现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而忽略式的家庭恰恰相反,家长极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使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觉。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其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解决,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怕苦、怕累、任性、不受约束等不良习性越来越突出;还有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不讲方法

6、,恨铁不成钢,孩子一出现问题,轻者训斥,重者拳头加棍棒,既给孩子的肉体造成伤害,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永久的伤害。4.学校原因。学校中情感关怀的萎缩,虽然天天喊素质教育,喊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农村“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考考是老师的法宝”这一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能力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1.加强未成年人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德性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的强化。内化是指德性教育由他控到自控,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加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

7、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德性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克服这些缺点。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2.加强渗透,寓教于乐,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性。人是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认识、评价并不断获得社会知识和形成行为规范的,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双重意义的集体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娱乐中逐渐形成道德观念,锻炼德性能力。课外活动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灵活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是德性认知

8、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未成年人德性认知和道德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3.要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在德性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要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号召学生“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根据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自测自评。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问卷调查;因势利导,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义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以及“周日校园”活动等。这些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与一体,即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4.提高教育者的德性水平,培养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

9、进行教育的基石。”我曾在石油子校的围墙上看到这样的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榜样的力量。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德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5.现代德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三结合”的教育合力。如果学校

10、、家庭、社会教育的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道德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德性的养成。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协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才。未成年人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携起手来,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为关注它,就是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作者单位:陕西宝鸡市渭滨区八鱼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

11、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12、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