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674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农民负担的现状与对策内容 摘要:农民负担经历了两个 发展 阶段,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其分界线。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并减少农民税赋、确定农民应承担的劳务、精简机构和人员、财政转移支付和限制 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成本。从政策实施过程来看,农民负担的增减交替进行、农民负担增也政府减亦政府、农民负担项目日益合法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制订多落实少;从政府措施上看,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措施单兵突进、农业税等据实征收不可操作、只给政策基层无法持久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公共政策再决策应该做到: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财权与事权

2、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构建乡村良性发展的制度变迁机制。农民 问题 ,曾经是 中国 革命的根本问题,现在又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 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尽管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而且二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奇怪的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当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已经成了 影响 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 分析 1.农民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4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同期负担年均增长15.4,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1995199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未扣除价格因素

3、),同期负担的年均增长6.4,负担增幅低于收入4.7个百分点,负担呈相对减轻趋势。1998年农民负担出现回落,连续多年的扩张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比上年减少了1.2。若按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口径 计算 ,1998年农民人均税后负担为68.77元,比上年减少1.73元,减少了2.5。 2.农民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 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据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计表明,1991年能够统计到的农民支出的行政性事业费高达17.7亿元,各种罚款23.1亿元,集资摊派41亿元,其他 社会 负担38.1亿元。上述各项合计,人均13.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

4、.5。但是地方调查结果表明,不合理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大大超过农业部的统计结果。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央规定的5的警戒线。 二、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1.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经历了四个明显的不同阶段:19781984年农民纯收入从改革前的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1.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7.7。19851988年是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98元增加到53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率为5.0。19881991年是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停滞徘徊的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02元增加

5、到709元,名义上增长率为17.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实际下降了1.6,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实际纯收入的首次下降,出现了负增长。1990和1991年虽有好转,但3年平均实际增长0.3。1992年至今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恢复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4元增加到2090元,增加了1.7倍,年均增长率为21.7,实际增长率5.4,恢复到缓慢增长时期的水平。总的看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滞缓,而农民人均负担率却逐渐提高。 2.机构膨胀,人员不断增加。机构的膨胀,反过来增加农民的负担,从而陷入了恶性 3.农村 教育 费用负担过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担主要压在乡村两级政府上。中

6、国 经济 导报全国农村住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59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主要是学杂费增加较多,人均增加额占该项支出的73,对低收入和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讲增幅更加突出。许多地方农民在交“三提五统”(内含教育费统筹)之外,还要交人均数十元的教育费附加。 4.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些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为了谋求个人的 政治 前途,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于不顾,甚至肆意践踏国家 法律 。要维护机构的“运转”,满足*官员的挥霍,一些地方的农民就像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三、对农民负担的合理性分析? 究竟怎么样的农民负担是合理的?这是一个急需回答但又难以回答的一个 理论

7、 问题。 目前 学术界做了大量 研究 ,主要有如下七种观点。? 第一,合理负担应满足“三个不影响”,即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第二,农民负担应该把握几个准则:首先保证农民留够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必要量,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和农业的简单再生产,其次在摆脱贫困的基础上,应使农民一定程度上扩大再生产,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应地提高生活水平。最后,农民负担的增加不应该超过生产和收入的增长幅度;第三,确定农民负担的合理界限,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1)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必须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8、战略目标相联系,有利于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必须正确估计农民对负担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农村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繁荣;第四,农民负担的合理性,包括平等和效率两个方面,涉及三个环节:起点合理、过程合理、结果合理。起点合理指确定费税的集体选择规则合理,过程合理,指依法征收过程有效率,结果合理指征收结果既促进了经济效率又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平。第五,农民依法交纳税金,按照国务院条例规定所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和劳务以及其他费用是农民的合理负担,不超过农民负担能力的极限;(2) 负担的增加不超过生产收入的增长速度;(3)实行区域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负担;第七,农民的合理性负担包括:(1)国家规定的税金;(2)通过预算审批的村提留、乡镇统筹费;(3)按教育法规定筹集的教育集资,经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财政等部门共同审核批准的受益区群众的集体还贷,经村队大会讨论通过的村范围的生产和公益性事业集资;(4)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5)自愿原则下的有偿服务费等;由此可以看出,对农民负担的合理性认识和分析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关于负担合理性的原则性问题;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有关费用的项目划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