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68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在校大学生拖延现象的调查研究报告课程名称: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概论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类年级:2011级报告小组:第5组“战拖小分队”报告时间:2013年6月6日目录一、 前言二、 调查目的三、 调查对象四、 实践方式和具体情况五、 实践时间六、 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七、 总结八、 小组成员、工作分配及个人感悟附录一、本次调查问卷附录二、问卷调查结果附录三、在豆瓣、人人、小百合上分享的文章关于在校大学生拖延现象的调查研究报告一、 前言拖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负罪感,不

2、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便会演化为“拖延症”,造成更加消极的后果。当今社会,拖延现象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此同时,拖延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也十分广泛。自92年起就有“学院延宕”一说,在那年的一次问卷调查中,52被调查的学生有中度至高度的拖延表现。而20年后,根据我们战拖小组在新闻与网页的搜索中,大型门户网站的拖延症调研表明,在80后90后的群体中,拖延现象的存在达到80%。拖延行为不但影响了情绪和人际关系,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同学们在deadline前几天开始疯狂认真工作,而且容易导致思维的强化,形成心理暗示,进一步加

3、剧拖延现象。在本次的课题实践中,我们战拖小组主要研究的拖延现象在大学传播的成因,以及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最终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让学校的学习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 调查的目的1、 调查大学生中拖延行为存在的比例2、 探究大学生拖延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3、 探究大学生对于拖延症的认知程度4、 探寻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三、 调查的对象在校大学生,主要是南京大学在校大学生四、 实践方式和具体情况我们组的实践主要分为以下这三个部分:(一)、问卷调查1、小组成员一同参与问卷制作: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共享资源,继而开会讨论,分配任务。我们在4月中旬制作完成主题为关于在校大

4、学生“拖延症”现象的调查研究南京大学法学院马原课题实践,问卷内容见附录一。 2、小组成员在自习室发放了100份纸质问卷,收回100份。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60份问卷给同学好友,收回40份。 在人人网、南大小百合上分享了问卷星上的该问卷链接。 3、收回问卷后,小组成员将数据都输入了问卷星,进行整理分析。(二)、校园采访、聆听讲座小组成员在校园中采访了一些同学对于拖延症的看法。也同时采访了一些专业课老师对于“大学生拖延现象”的看法,尤其是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的老师给予了我们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对拖延症的进行了一番分析。南大学生心理协会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其中有关于漫谈时间管理你可以从容不迫地生

5、活的讲座,小组成员聆听了相关讲座,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一番整理拓展。 (三)、加入豆瓣“战拖会”、在小百合及人人网上发帖 小组成员在豆瓣“战拖会”上注册了帐号,作为“战拖小分队”,为豆瓣“战拖会”提供我们这次实践的最新发现。同时,也利用豆瓣上已有的资源,交流分享。 同时,小组成员在小百合picture版和NJUexpress版上发布了一些讨论帖,引起热烈地回复、跟帖。在人人网上实时发布最新调查收获,以及一些“战拖”美文,同学们普遍分享、转载。 (四)、亲身试验 小组成员按照我们寻找的一些战拖方法,如“番茄工作法”、“普瑞马法则”等进行亲身试验,平均时常为两周。五、 实践时间2013年4月至201

6、3年5月六、 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一)拖延行为的存在比例及认知你认为自己有拖延行为么? 选项小计比例A.是301 93.77%B.否20 6.2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你认为拖延行为对你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选项小计比例A.好事2 0.62%B.没有影响16 4.98%C.坏事218 67.91%D.时好时坏85 26.4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你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拖延症是拖延行为习惯还是拖延的病症?选项小计比例A.习惯247 76.95%B病症38 11.84%C两者没有什么差别36 11.2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分析:通过以上这三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有拖延行

7、为,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拖延症行为是坏事,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拖延行为时好时坏。可见大多数同学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一边拖延,一边又觉得拖延理所应当,大家还是有着自我反思精神的。只是在拖延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上,大家还有着分歧,这就涉及到积极拖延问题。所谓积极拖延,是指有人觉得,拖延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拖到最后,注意力特别集中,效率特别高。往往最终任务完成得还不错。那么在此,我们便分析以下这个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因为拖延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而是因为专注才有效率。而我们习惯把它归功于拖延的强制作用。这样极易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很多拖延的人很享受那种dead

8、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他们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此以往,尽管不愿承认,但人们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那么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看到足够的自制力也能拥有使自己足够专注的效果,培养自制力比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和暗示要好得多,也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附录三中的战拖美文能让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接下里,我们再看看第三个表格,大部分同学认为,拖延症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病症。在此,我们要明晰一下这个概念,确实,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还只是一种拖延的行为。单纯

9、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它仅是一种坏习惯,而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我们才称之为“拖延症”。(二)拖延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后果你的拖延行为主要表现为 选项小计比例A.在做事情时容易受到干扰而转移注意力217 67.6%B.做事情时听听音乐或者吃零食而转移注意力135 42.06%C.耽于虚拟世界,打开网页后娱乐忘记做正事153 47.66%D.能够拖到明天的事情,今天绝对不做102 31.78%E.做事情途中突然想起还有其他事情没做,或者干脆发呆146 45.48%F.每天都

10、有其他事情要忙,要做的事情一拖再拖150 46.73%G突然心情不好或是情绪化,而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179 55.76%H习惯多任务处理87 27.1%I.依赖别人,凡事都想着我不做,总有人会做的29 9.03%J总是为某一事情设计很多方案,却不能决定采取哪个76 23.6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你认为造成自己拖延的原因主要有选项小计比例A完美主义,必须处于最佳状态(环境、心情、各方面条件等)才开始做事162 50.47%B懒惰松散,做事没有计划201 62.62%C. 担负的事情过多,压力太大130 40.5%D享受最后一刻完成任务的快感,觉得拖到最后更有效率47 14.64%E. 受周围

11、环境(同学朋友)的影响120 37.38%F、自我怀疑,害怕失败84 26.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你认为拖延行为的不利后果有?选项小计比例A、耽误工作或学业137 84.05%B、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70 42.94%C、 拖垮身体45 27.61%D、生活中不能自律,造成拖延再拖延的恶性循环91 55.83%E、任何事情都拖延不做,失去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工作进程39 23.9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3分析:通过以上表格,我们会发现,拖延行为的表现异常丰富,而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 容易受到干扰;第二、 突然心情不好或情绪化,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第三、 事情太多,无从下手。对

12、于第一大原因,我们很好理解,当代社会,拥有发达的网络、先进的电子设备,在信息爆炸的形势下,大学生们难以将自己置身其外。尤其是社交网络在学生群体中的流行,造成学生们思绪的不集中。并且,自高中毕业后,时间的管理支配权都在自己的手里,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外在监督,学生们对自我的要求也会降低,导致不善于利用时间。而突然心情不好或是情绪化,也是独生子女的显著特征。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呵护着长大,考上大学其实也没有实现心理上的完全断奶。一种自我意识仍然在内心芟夷,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感受。在内心觉得不舒服时无法做事,其实也是一种内心世界不强大的表现。至于第三大表现,则涉及到个人选择问题,

13、有些学生在没有估计好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的情况下,揽得太多活儿,导致一样也做不好。而造成拖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 懒,没计划;第二、 完美主义;第三、 压力过大。说到懒,其实是人们内心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排斥反映。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大家会非常乐意地接受,因为这些事物会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感受,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则千方百计地排斥。所以针对这一原因,有力的方法就是列一个表,从不喜欢到喜欢,依次排下去,每天,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候,先把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做掉。这样,你会发现,先完成了这样的事,你的整个精神状态都会好很多。不然,在做其他事的时候,脑海中还是萦绕着那件事,会造成心绪的不集中,降低工作效

14、率。还有一个做法,便是从长远来看,每天做一件原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锻炼身体,每天不做一件自己原本喜欢做的事,比如玩游戏。久而久之,你的自制力便会得到极大锻炼。这样才能切实地完成自己定下的那些计划。而完美主义,一则表现为自己必须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万事俱备才开始工作,而那样的情形少之又少,于是就给了自己一个理由拖延。二则表现为,完美主义者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但又怕事情做不好,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这使他们畏首畏脚,不敢做事,导致拖延。其实,能够实现自我协调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容易形成拖延症的,只有无法自我协调者才有着高程度的拖延。所以对于完美主义者,我想说一句,不完美也很美,给予自己切合实际的期望,生活的

15、智慧有时候在于难得糊涂,不用那么逼仄的。至于压力,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压力,既非丑化它,也非美化它。拖延的不利后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耽误工作或学业;第二、 不能自律,恶性循环;第三、 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对于拖延的后果,我只想说一句,当我们已经意识到在被拖延困扰了,却还不行动,我们究竟在等什么呢?(三)、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过改变拖延行为么? 选项小计比例A.想过,但没有实际行动99 31.03%B.没想过21 6.58%C.想过,也做出了实际行动,但没有效果94 29.47%D.想过,做出了实际行动,也有效果98 30.72%(空)7 2.19%本题有效填写

16、人次319你为了改变拖延行为,曾做的实际行动有选项小计比例A.做事分清主次144 72.36%B.消除干扰100 50.25%C.找人监督49 24.62%D.任务切割,制定具体计划,如为了减肥,规定每晚跑三圈115 57.79%E.缩短任务期限,如将原计划3天完成的工作缩改为两天完成89 44.72%F.寻求心理医生2 1.01%G.当按时完成事情后,给予自己奖励74 37.1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99你是否认为学校应当通过一些途径改变大学生的拖延现象?选项小计比例A.是208 64.8%B.否32 9.97%C.无所谓,成效不会大81 25.2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21分析:第一个表格反映

17、,大多数同学是想过改变拖延行为的,但没有实际行动的,和有实际行动没有效果及有效果的,各占三分之一。可见,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纵使我们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战拖方法,真正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实属不易。此时,内化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首先我还是想说说心理咨询,第二个表格中反映,只有两个同学,针对拖延行为,寻求过心理老师的帮助。可能大家普遍认为,拖延还没有严重到成为病症的地步,只是一种坏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拖延的根源可能就涉及到一些心理上或轻或重的问题了,或是由于长期的压力无法释放。所以,我们要纠正自己的传统观念,觉得去心理咨询就是得病了,其实,这反倒是关心自己的表现。在做

18、这次课题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曾亲自去过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和老师聊过有关拖延症的问题。在校的心理咨询更多是一种聊天、倾诉,还是颇为有效的。其次,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信。这里我要加一个前提,适度的自信。因为过度的自信,极可能让我们倾向于不顾实际地揽很多的活儿,或是经常多任务处理,这样反而不利于及时完成手头的学业任务。而适度的自信,则能让你对自己的能力做确切的估计。不过分依赖别人,也不惧怕别人对自己的否定评价。这样也有利于避免那种不能协调的完美主义。再次,我要说的便是迟延满足,即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对付拖延,我们需要把目光放远,一鼓作气地完成事情,而不是总给

19、自己偷懒的理由。最后,便是专注于当下,这里说的专注当下,不是指专注于你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专注于你现在在做的或选择要做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就像一个小孩儿想要一个玩具就非要马上得到不可一样,长此以往,这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对此,我们可以适用森田疗法,具体而言,就是不去理会那些打搅你的情绪波动,顺其自然,专心做你要做的事情。豆瓣战拖会上一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把你当时因为一时情绪想要做的事情(比如上网、看小说等)记下来,告诉自己等你学习结束就去做那些事情,然后就专心学习,等结束后再去做那些事。至于外化的方法。其一、

20、找人监督实则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大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实现共赢。其二、确定可操作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可以对之进行切割。其三、可以利用普瑞马法则,把一些重要事情和任务的日期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用荧光笔重点标注一下。七、 总结我们组做这个有关大学生拖延现象的课题实践,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现在,我们仅能做到让更多同学了解拖延行为和拖延症,知悉他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真正做到解决问题,改变拖延行为,还在于同学们自己。我们战拖小分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地面对生活,过好每一天。八、 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和个人感悟 赵璋翊:

21、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校园采访,课题报告主持人。 * 通过课题了解拖延,试图克服拖延,那么课题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Ps,因为找人做问卷受到白眼和不耐烦的神情不少见,大家都忙,但是很多同学积极配合一起完成课题的感觉很好。汪潇瑶: 收集原始资料,发放问卷,在小百合、豆瓣上发帖,课题报告视频主人公。 * 战拖小分队,行动无极限!我们希望带给大家战胜拖延的给力招式时,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潘淑君: 收集原始资料,数据分析,观摩讲座整理内容,课题报告场外记者。 *在小组讨论中,我锻炼了自己敢于提出意见,跟小组成员合作的能力。感觉这不仅是个“战拖小组”,更是个共同进步小组。林哲: 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实践过程

22、设计者,课题报告视频指导。 *本来想请老师做讲座,但是老师的时间排不开,还是觉得很可惜啦。 涂乃心: 数据分析,实践过程设计者,课题报告视频主人公,制作视频。 *在我没有开始这个调研之前,我都会说,拖延症是病,得治。结果,我很少有成功的时候。大部分的时候,这个家伙都打败了我,让我在最后关头看着一堆事情无奈赶工。在这不长不短的一段调研日子里,我同时也做着很多的事情。于是自己体验了一把怎样克服拖延症的经历。现在,觉得自己偶尔还是会有拖延,但是已经可以慢慢的找到一条有效的道路。当你面对着山一样的事情,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时间的时候,我想,压力总会逼着你治好这个不大不小的毛病。至少,经历了4、5两个月的

23、我就是这样。拖延症当然是病,但又不是绝症,总有治得好的时候。 钟蒂霖: 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分析,校园采访。 *第一次设计问卷,很有趣,但是最初的问卷出了大bug,果然以后还是要更加认真做事啊!潘鑫: 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分析,观摩讲座整理内容。 * 马原实践小组的工作终于收尾啦,大家同心协力齐战拖!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摆脱拖延症。林碧珊: 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分析,豆瓣战拖会发帖整理相关内容。 *调查拖延症的自己有着不轻不重的拖延行为,一边调查一边改变自己,真好!朴建太: 发放问卷,校园采访,对照试验。 *在这次课题实践中,感受到团队合作很重要,也交了很多好朋友。龚

24、麟: 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对照试验。 *这次课题实践大家分工协作,一起努力,特别是负责问卷调查的同学和后期总结的同学很用功,虽然中间也出了些问题,但我觉得我们完成得不错的。薛婳: 收集原始资料,发放问卷,数据录入,对照试验。 *开始查了很多资料,头都大了,后来结合问卷结果,一步步分析,才弄清了思路。对照试验也很有趣,通过这次试验,我发现自己果然是有战拖的潜力的。陈恬: 发放问卷,数据录入,数据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拖延症在大学生中很普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拖延症只有不好的一面。宫政: 收集原始资料,数据录入,数据分析。 *这个课题真的很有意义哪!身边好多同学都希望我们的实践能有一些后续

25、的活动。颜婷婷: 收集原始资料,发放问卷,数据录入。 *感到团队对于课题研究的强大效率,我想在今后的道路中,我们都应该努力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远离拖延症。陈笑娜: 组长,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参与制作问卷,发放问卷,数据分析,发帖,视频拍摄,制作课题报告。 *这学期真是各种分组啊,马原分组,模法分组,民诉案例分组,行政法分组。分组让我们两个班同学都更加熟悉了,尤其是马原分组,整个实践过程,大家一同经历了很多事,也感受到很多事并不是那么想当然的,发问卷也会被吐槽,找老师做讲座,联系了两个星期却一再拖延。而我以前,总是习惯一个人揽下很多事,而经历这一学期的各种分组,我也学会了如何分配任务,让每个人的力量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后,我还是很感谢组里的技术宅,帮我们做视频,感谢所有帮我们填问卷的同学,感谢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合作、实践、发现和改变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