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0525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腺瘤性息肉汇编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腺瘤性息肉,A:无蒂息肉 B:有蒂息肉 C:多发息肉,C,腺瘤性息肉的各种大体表现,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瘤:异型增生的腺体大部分呈腺管状排列。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的腺体呈绒毛状、指状排列。绒毛状管状腺瘤:管状与绒毛状结构混合存在。腺瘤性息肉:当肿瘤组织中仍残存部分正常肠粘膜组织结构时,称腺瘤性息肉。(WHO 第四版),肠粘膜腺体数目增多,大小形状不一,排列密集,腺上皮呈单层高柱状,排列呈腺管状。,结肠管状腺瘤,结肠管状腺瘤,结肠管状腺瘤:上皮排列成腺管状结构,上皮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形拉长呈毛杆状,排列紧密。,(“”为正常腺体,腺体上皮为单层柱状,大小一致,呈管状结构。),结肠管状腺瘤,结肠管状

2、腺瘤:上皮排列成腺管状、乳头状或绒毛状结构混合组成,但绒毛状结构少于25%,上皮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形拉长呈笔杆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结肠绒毛管状腺瘤:粘膜由腺管状、乳头状或绒毛状结构混合组成,上皮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形拉长呈笔杆状,排列紧密。,腺瘤定义为存在异型增生的上皮。组织学特点为细胞核大深染、不同程度的核梭形、复层并缺乏极向。依据腺体结构的复杂程度、细胞核分层程度及核异型程度,可将异型增生分为低级别与高级别。高级别异型增生中可有局灶浸润,应诊断为高级别异型增生或粘膜内癌。,腺瘤中异型增生腺体的界定,直肠绒毛管状腺瘤,中度非典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细胞异型加重并出现组织学异型性,细胞核复

3、层,稍拉长,深染,占据上皮细胞的2/3,细胞极性仍存在,腺管延长并扭曲,大小不一。,结肠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粘膜腺体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细胞核浓染,核不规则,多层,占据整个上皮细胞的胞质,杯状细胞罕见或消失。腺上皮呈高柱状,细胞极性消失。腺管延长、扭曲、大小不一。,管状腺瘤,局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粘膜腺体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细胞核浓染,核不规则,多层,占据整个上皮细胞的胞质,杯状细胞罕见或消失。腺上皮呈高柱状,细胞极性消失。腺管延长、扭曲、大小不一。,结肠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粘膜腺体数目增多,排列紧密,细胞核浓染,核不规则,多层,占据整个上皮细胞的胞质,杯状细胞罕见或

4、消失。腺上皮呈高柱状,细胞极性消失。腺管延长、扭曲、大小不一。,结肠绒毛管状腺瘤,局灶恶变为高分化腺癌,癌区域腺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呈乳头状结构,细胞核显著增大,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腺管大小不一,排列紧密,腺上皮桥状生长,形成筛状结构。,锯齿状息肉,锯齿状息肉形态学有锯齿状(波浪状或星状)结构的一组异质性上皮病变。在组织学上存在的微小差别可分为若干亚型。一般为无蒂病变,大小约1-5mm,很少1cm。使用高分辨率或染色内窥镜发现其表面有隐窝开口,口径较周围正常粘膜隐窝大。(WHO 第四版),直肠锯齿状腺瘤,粘膜组织被覆柱状上皮,富于杯状细胞的增生,隐窝拉长、锯齿状结构。,THE AND,谢 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