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96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系 部 土木工程系 专 业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学 号 20110435 姓 名 高洋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10号 成 绩 评阅教师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中国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并确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

2、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中国特色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科技进步,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3、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此外,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和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学习,科技,生活,就业,工作,创业都需要创新,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 首先,创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当今世界的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还有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国人民整体的素质不高,尽管我国的科学家为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还是急缺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大量的人才流失于欧美以及其他国家,这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还是发展创新型国家都是大大不利的。现在风靡一时的苹果,为美国人带来

4、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中国自己的市场之中,尽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我我国的科技外国并不是很认可,并且中国的市场前景也并不是很理想的前景下,中国人并没有放弃而且努力的进行着创新创造着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努力的开拓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外国市场。经过中国人的不断努力,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增长。现在我国在计划每年中国GDP增长的同时,也要保证中国GDP经济的增长的质量保证不浮夸的作风,稳扎稳打的进行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世界上立足。创新的速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同时也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力量。创新会为国家不断的注入新鲜的势力使者国家不断的变强大。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自然我们不能忽视创

5、新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被动接受创新的东西,永远不去挑战创新。永远都是“享受”空等着他人的成果。这样子我们永远也不能赶上其他人的步伐。其次,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

7、,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实践证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最后,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

8、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基础和关键,而人才的培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改革。国家和社会要持续增加对科教的基础投入,改善科教基础设施,着落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抓紧的工作之一。同时要在分配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和文化氛围,改革完善鼓励科学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中建设卓越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基地。要进一步改善研发资源配置的方式和创新管理,鼓励竞争合作,完善科学评价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绩效。为基础研究和高技

9、术前沿探索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环境。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成为知识传承、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这里,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因此,应该在大学里鼓励创新,勇于创新,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乐于创新。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管理。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人人参与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行启发式、个性化教育,通过采用双语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针对性地讲解课程重点,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课后布

10、置一定的思考题及实践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思考与实践的良好习惯。同时鼓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通过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制,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提高教师参与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除学校拨付的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外,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通过与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经费总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它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中国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