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307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 胡日章湛江海洋大学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农村人口近9亿,约占全国人口的69%。显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正所谓“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全民富。”十六大报告又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潮,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高等

2、教育毛入学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必须看到,这次高等教育改革大潮惠及的主要是城市居民及城镇居民,而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基础教育仍然较薄弱,很多农民子弟考不上或上不起大学。就算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农村地区也还很贫穷。按不算保守的估计,这些地区农民子弟中的女孩能读完初中的不足一半。因此,政府集中精力狠抓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公平接受教育的需要和权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经

3、济发展基础上同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脱贫、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在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因此,充分认识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的途径,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一、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广大农民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但是农民负担重、农民收入增加慢仍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面貌改变相对缓慢。据一位法国教授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说得颇为形象,一针见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过去的长期紧缺到总量基本

4、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农业发展日渐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加入WTO以后,又面临着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竞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繁荣农业经济,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区和城镇转移等方面是实现“三化”的有效途径。推进“三化”的主体因素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是能否

5、实现上述途径的关键。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仍基本上处在以人力和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形态,农村劳动力达5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多。在这么庞大的农村人口中,只有极少数青年能通过上学、参军等途径离开农村,相当部分则流入城市或发达地区打工。真正留在农村的有心从事农业的不多,素质也比较低。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同城市相差3年;2000年全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城市、城镇和农村为20:9:1。我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1997年广东省农村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人口的比例仅占0.3%;据我们在粤西六市县的调查,农

6、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极少,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农村发展的步伐。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青年受教育程度也不高。有些青年由于可以靠“分红”生活,被称为“四不”青年(不工作、不种地、不读书、不看报),类似于满清的八旗子弟。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提出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要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根本措施是积

7、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二、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高等教育一向以“精英教育”著称,大学生被视为“时代的骄子”。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支撑。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的差距。近30年来国际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90%,日本、英国、法国等达5060%,亚洲“四小龙”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7.5%发展到1997年的42.1%,就是菲

8、律宾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30%以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5%的毛入学率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2001年全国人大会议又要求在2005年达到这一目标。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全国遥遥领先。广东省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建设教育强省”的口号也已提出多年,但毛入学率刚刚超过17%。全省仍

9、有80%以上的同龄青年上不了大学,这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将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迫切需要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农村高级专门人才。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没有全国和全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研究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一句空话。高等教育要在农村地区实现大众化还有不少障碍。在“第四次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卢瑞华省长曾向我校提出能否想办法让渔民子弟上大学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和实践过,但是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是光靠学校

10、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配套。首先,是统一的高教入学考试,成为大多数农民子弟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由于农村优质高中的数量少、收费高,一般中学教学质量差,多数农民子弟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线,自然就与高等教育无缘。第二,是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使那些即使考上高校的农民子弟也难以承受。按照目前高校的收费制度,教学资源越差的学校收费越高。如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比本科院校高,民办学院又比公办学校高出几倍。由于农民子弟高考分数一般都比较低,只能报考收费较高的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学院。而优质高中和高教高昂的收费,成为阻拦农民子弟上大学的双重门槛。大多数农民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因而也就不想让自己

11、的孩子上大学,有的农民子弟甚至初中没毕业就进入务农或外出打工的行列。三、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子弟能接受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如1997年3月,国家自学教育委员会与国家农业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实施几年来,农村考生不断增加。又如以“太行山道路”闻名全国的河北农业大学,前年推出的“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实行。他们采取单独考试的办法,招收农村高中毕业生到大学学习23年,回到农村作为村的后备干部或科技专业人员,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这种做法,如果得到大面积

12、推广,无疑将大大增加农村青年上大学的机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今年初,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近年来开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少专业,面向为“三农”培养人才,也为农民子弟上大学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除了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外,还必须发展

13、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知识型的现代农民,造就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技术专家,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要抓好基础教育,否则高等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巩固“普九”的成绩,该补课的要进行补课。目前农村中小学实行的一费制,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比如,可否在行政经费许可的情况下,或者减少一些其他方面的开支,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呢?在有条件的地方,能否实行中小学一律免费呢?各级政府可以算一下,这样做到底需要花多少钱。这件事做好了,其造福社会、造福国家的功德和效果都是无可比拟的。发

14、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要改革招生制度。我国实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实际上将国民教育引向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农村教育和农业发展的实际。这种貌似“公平”的考试制度,实际上包含着很大的不公平,因为国家在城市和农村配置的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公平,而且这种状况不可能短期内改变。因此,将农村考生的分数与城市考生的分数一样对待,是非常不公平的。尽管最近几年采取贫困地区考生加分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不可能明显提高农民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毛入学率之所以能达到90%,跟他们的招生制度有很大关系。在美国,学生上什么大学,一是看学生高中成绩;二是有一个全国统考,

15、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最高一次成绩申请入学。上较好的大学,两方面的成绩都要高;一般大学,只看高中成绩,统考成绩不必很高;社区大学,只要高中毕业就可去读。我国应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制定不同的录取标准,以有利于农村青年上适合他们自己的学校。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要改革高教的收费制度。目前,高等教育资源优劣与收费数额倒挂的现象必须改变。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实行免费教育,并且配置均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收费制度。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的不公平现象,可以采取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的办法,以契约的形式,使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并在毕业后回到原地区工作

16、。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较为薄弱的高等农林院校的投入,继续简政放权,扩大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它们能充分实行培养模式与途径的多层次、多方位以及灵活的招生政策。例如,在入学政策方面,应针对不同院校建立“严进严出”、“宽进严出”以及“预科班”制度,大胆尝试单独考试、录取和招收实践生以及有针对性地建设“生源基地”,建立区县“网络大学”,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拓展农林院校的生存空间,以期优先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大众化。四、农林院校在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方面担负着光荣的任务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阵容强大,遍布全国各省市,有着悠久的服务“三农”的历史,涉农林水专业齐全

17、,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中具有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最近十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各个农林院校都朝着综合型的方向发展,除保留农林学科的特色外,新建了理工、人文、管理等学科。这恰好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需要。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将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看成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和造就知识型的现代农村专门人才,为提高农村现代化程度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服务。首先,要按照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认真的改革。例如,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培养大

18、批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要实现城镇化,大批农业人口要流向城镇,就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使这些人掌握在城镇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实现工业化,就要培养诸如农、海产品加工及其他城镇工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体制人才。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高等农林院校要重视培养创业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得经营。依靠这些人,将来就有更多的大型的龙头企业出现在农村和城镇。目前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现代化农业企业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化种养企业,农海产品加工企业代替了传统农业,新的城镇在农村大地星罗棋布。新一代的农

19、民,即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和管理者,将成为新农村和城镇的主人。这无疑是我国发展面向农村高等教育的重要契机,也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更新观念,推动高等教育的开放。加入WTO,农林院校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提升,我们要转变观念,强化对农林高校、学、研三者地位的认识,实行“开放式”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教资源,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职教育、成人高等专业证书教育和各类培训教育,在拓宽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途径的同时,拓宽高校自身的办学路子。最后,要科技创新。作为农林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林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业产业化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

20、学研究。一是围绕农林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问题,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二是开展常规性先进技术的研究,如农作物、果蔬、畜禽优质品种,土壤培肥及科技施肥,水土保持,先进的种植模式,农业机械化等等。三是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研究,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四是完善科学合理的农业推广体制,及时有效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高等农林院校直接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作者简介胡日章,男,生于1944年,湛江海洋大学校长,教授。联系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 湛江海洋大学校长办公

21、室。电话:0759-2382101。传真:0759-2230384。邮政编码:524025。E-mail:xzb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

2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

23、,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24、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

25、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

26、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