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327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守望与凝思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学校发展规划的引进,促进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类型不清晰、规划主体不清晰。这些问题需要很好地解决。关键词:战略型规划;操作型规划;规划团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城镇靠拢,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产物。然而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都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较大地制约了我省县域内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深深的感受到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很不乐观。通过我在教学工作之余的调查,目前学校在发展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给

2、城镇(市内)小学带来了较大的招生压力,大班额突显,资源不足。二是城镇周边的农村学校,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生育观念的转变,在新生婴幼儿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生源急剧下降,微型学校,微型班级正在显现,办学成本较高。三是在现行编制政策下村级小学师生比例太低,教学资源投入浪费大,同时教师配置少,教师包班包年级教学,教学任务重,质量难保证,学生难留。因此,我们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今天,不能不关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协调发展,否则我们的发展是得不赏识。在此,我以草尾镇中心校的现状为例,与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事们共同探讨农村学校的发展。一、存在问题及调查分析1、农村学生自然减少,教师配置比例小,教学质量难保,不利于学

3、生的成长草尾镇中心校,离县城80公里,学点共 学校,教育辐射 个村,共 人。2011年春季学期各校师生情况如下:学校名称各年级学生数教师数教育辐射村(个)辐射人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其中合计其中留守儿童搭餐学生一至六年级调入借调城镇.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是微型学校、微型班级呈现明显,管理成本高。 村级完小全校学生数只有75人,6个教学班均在10人左右; 村级完小20人以下的班级数也有3个。二是多数教师包班教学,教学任务重,质量难保证。 村小7个教学班,共有教师7人,每人均属包班教学。 村小10位教师,7个教学班,也有2位教师包班。三是按现行编制政策农村小学的编制是1:25

4、。 小学借调一人到城镇学校后师生比为1:10.7, 小学借调二人到城镇学校后师生比为1:11, 借调三人到城镇学校后师生比为1:16.7。学校还有留守儿童135人和寄宿生51人需要管理。从数字看师生比失调,教学资源浪费大,但教学以外的事要不要做?如:“两基”工作中,大量的表册填写、数据统计、资料收集。目前,对农村学校来说,教师只出不进,师资配置不利于教学是普遍现象,可以说是社会在发展中没有关注到的。学校几乎是一位教师上一个教学班,按照国家全日制小学课程规定,每个年级开齐开足课程。一位教师包一个年级教学9门课程,还要干教学以外的其他工作,教师是“背着碓窝跳戏费力不好看。”教师辛苦了而老百姓并不满

5、意,如一位村民说:“到城里去租房送子女读书是没办法的,留在农村的子女无路可走。”在老百姓眼里农村教师没有城镇教师素质高。2、新增人口逐年急剧减少,部分学校招生困难,学校面临闲置通过2011年8月对草尾镇七个行政村6137人的文化状况摸底统计,我发现从2003年起新生婴幼儿人数逐年成下降趋势,生源在逐年减少。见以下06011年七个行政村的新生婴幼儿统计表:行政村2011年2010年20092008年2007年2006年131110141621914111322298101642117423364354678175648154576合计395453518393表中数据包括在外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在县城

6、买房、租房居住人员的子女,这部分人员的子女占35%左右。像这样的情况,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城镇的向往各个管理区都差不多。凯塘管理区的情况,今后五年,学校面临生源严重缺乏问题,尤其是招生范围狭窄的村级学校,即使是隔年招生,也很难开起一个教学班,七个行政村差不多只能开起30人左右的一个教学班。那么现有的三间完全小学摆着,把儿童招到哪间学校比较合适?那开不起班了的学校又该怎么办?3、人口流动量大,学校不便管理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动性大已经是普遍现象,流动的类型主要是富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通过我对学点近几年学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发现,各间学校每个学期都有近15人的学生随父母进进出出,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很难

7、进行管理。一是子女随父母外出后是不是真正上了学。二是国家实行了免收书学费上学后,学生用书不好订购,有时多回来一个学生为给他调借课本要花费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工作,也耽误了学生的学习。三是学生的转进转出学校不好计划课桌,虽然学生是在逐年减少,但没有专项经费维修。四是学生进出量大,不管是好的进,差的出,还是差的进,好的出都影响着学校推行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4、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问题以星火完小这个学期为例,全校共有学生1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6人,占了学生总数的41.3%,这些儿童有的随外公外婆,有的随爷爷奶奶。老人疼爱孙孙人知常情,但是不少老

8、人想到自己的孙孙没有爹娘在身边过于溺爱、顺从迁就,给这些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极大影响。不少儿童因没有母爱父爱,有心理障碍,不爱说话,性格古怪,在家淘气得让老人无奈,在学校学习懒惰,行为不规范,不爱与同学交往。学校对这些孩子虽然特别关注,但是那些家长们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外出挣钱,致使家庭教育成了空白,学校教育的努力显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农村学校教育的新课题,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像家一样温暖,享受到母爱、父爱,快乐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值得我们去深思。二、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认真掌握和分析各个行政村的新生婴儿,以及学生的流动情况,整合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9、,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扩大中心校规模,把中心校修建成寄宿制学校,撤并高年级的学生到相对集中的中心学校就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1、可以解决生源缺乏,微型学校、微型班级导致办学成本高,资源浪费的问题。以星火完小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做了这样的设想,将星火完小规模扩大建设成寄宿制学校,因为星火完小是七个行政村最集中的地方,以前星火完学,在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中政府的投入,学校已具备一定规模。星火完小:班级为6班,学生30人左右,教师15人。即一至二年级教师分别为3人或4人。10里以外的学生和部分留守童150人安排住宿,让原来每天上学在路上要行走3个多小时的孩子们不在那么受苦,又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10、,既能满足群众对子女教育的愿望,又能有利于群众放心地去搞生产。那么合理布局调整后,把经费集中投入到中心校来,只在原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设备设施,比如:建好寝室和食堂,配备工人和配齐教师。可以说是小投入,办大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可以解决在现行编制政策下村级小学师生比例太低,教学资源投入浪费大,同时教师配置少,教师包班包年级教学,教学任务重,质量难保证,学生难留的问题。我认为:各个学科有专业的教师上课才是最理想的教育资源(即:人才是最好的资源)。只有较强的师资,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需求,才能让百姓对农村学校教育放心选择,不再硬伸着腰板带着子女东奔西走找

11、“好人家”。从本人设想撤并后的学校状况可以看到,在现有教师编制不增减的情况下,在辖区内进行师资调整,对我校的师资力量补充到15人,完全能够配齐各个学科教师,保障按国家全日制小学课程规定,开齐课程(如三年级以上的年级开设计算机课、英语课)。既能保障各个学科都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教学,又能让这一方老百姓的孩子学习的内容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又节约了人力资源。3、可以把留守儿童请到学校住宿,填补家庭教育这块空白。学校实行寄宿制,对他们来说是较好的解决办法,让这些儿童随爷爷、奶奶,随外公外婆生活,必竟老人们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与沟通是不可与受过专业培养的老师相

12、比的。只要我们在管理上动一翻脑筋,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让孩子们住得舒服,吃得有味,学得快乐,玩得有意义,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抚的老师,不会孤独、寂寞,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4、强化政府责任,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薄弱学校问题对教育发展大局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解决薄弱学校问题摆到重要日程上来。制定配套性倾斜政策,加强薄弱学校软硬件建设在人事制度上,给予配套优惠政策,全力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群众办教育”为“政府办教育”,做到教育

13、投入要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首先是学校经费使用上要保证校长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特别是对于学校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开支,要给予农村学校校长有一定自由。5、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扶持。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农村薄弱学校应从布局调整、师资配备、招生政策和教师评优晋级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逐步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差别;二是要安排城镇学校对口支援,每学年都要组织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受援学校要充分发挥支教人员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做好结对工作,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使农村薄弱学校尽快走出困境,摘掉薄弱帽子。总而言之,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农村人

14、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应时刻关注,不容忽视,尽可能及时地解决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今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应该全局考虑,统筹发展,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农村校长所面临的问题是教育经费投入少,学校的债务多,没有经费使用自主权,校长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校长不能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对学校的有效管理,增强学校活力;教师调配欠合理;生源受到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吸收,教学质量上不去。农村薄弱学校如何摆脱困境,转弱为强有那些对策,我认为一、强化政府责任,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薄弱学校问题对教育发展

15、大局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解决薄弱学校问题摆到重要日程上来。制定配套性倾斜政策,加强薄弱学校软硬件建设在人事制度上,给予配套优惠政策,全力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群众办教育”为“政府办教育”,做到教育投入要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首先是学校经费使用上要保证校长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特别是对于学校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开支,要给予农村学校校长有一定自由。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扶持。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农村薄弱学校应从布局调整、师资配备、招生政策和教师评优晋级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逐步缩小城区

16、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差别;二是要安排城镇学校对口支援,每学年都要组织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受援学校要充分发挥支教人员在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做好结对工作,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使农村薄弱学校尽快走出困境,摘掉薄弱帽子。三、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一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这是办好薄弱学校的外因,办好薄弱学校从根本上讲还必须靠内因,即自身建设,自身建设靠的就是广大教师!因此,薄弱学校不能等、靠,要自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整个队伍中

17、蕴藏的巨大潜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才能使薄弱学校逐渐走出薄弱,走向发展。改变社会对薄弱学校教师的印象,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打造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四、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学校工作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质量强校”的宗旨着眼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深化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加强规范管理为保障,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学校工作目标。按照“规范管理,管理规范,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上档升位”的总目标,总要求,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工作作风,淡化权利意

18、识,淡薄名利,强化缘份意识。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学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挂钩,即教师的主体收益要与其教育工作质量联系起来,教师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学校的利益,达到个人与学校利益的和谐统一。五、强化责任、提高自身素质、塑造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为薄弱学校选派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有组织领导能力的校长和其他领导成员,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领导班子要学会经营管理学校。一个称职的校长,必须坚持身先士卒、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要有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要有公正廉洁的品质、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要有奉献精神、始终坚持财务公开、

19、以人为本、制度管理、以情治校、民主管理、公平公正、刚柔相济、教师为本、德育为首、实事求是促进学校发展。改造薄弱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大的硬件投入是不行的,必须先优化环境,以外部压力促进内部变化。但仅有硬件投入是不够的,更要重视软件的建设。必须把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良好师德;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校风。经验表明,要改造薄弱学校,生源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师资是根本。学校发展规划:问题与对策学校发展规划,是以学校为发展主体,通过对学校现状及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寻找学校变革发展的突破口,确定学校发展的愿景

20、、使命和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文本。应当看到,当前,学校在制定实施发展规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此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问题一:规划类型不清晰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学校发展规划划分为多种类型。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以实施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学校总体规划,部门规划、教师个人规划;以规划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战略型规划和操作型规划。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发展规划都是三年或五年的中期学校发展规划。将三年或五年作为一个阶段来分,与国家制定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间分段相一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是近年

21、来各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需参考的一份重要文件。同时,三年至五年规划具有可控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常常忽略了规划的性质。学校发展规划的性质应该是一份战略型规划,但是很多学校的发展规划都形同操作型规划,成两者兼而有之。很多学校的发展规划都是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分阶段实施步骤等四方面进行罗列,这四个方面既包含了战略型规划的内容,又包含了操作型规划的内容,对这两种内容不加区分,往往会影响规划的落实。究其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1)将操作型部分罗列于战略型规划中,使操作型部分无法深入展开,其操作性、实践性大大降低,具体措施和分段实施步骤难以很好地落实,甚至形同虚设。(2

22、)包含战略型和操作型两方面的规划,往往使执行者仅仅关注操作型规划部分,忽视战略型规划部分的内容,其战略思想无法深入人心,无法起到统领作用。对策一:区分战略型规划和操作型规划战略型规划:是复杂的、长期性的计划,它为组织提供一个全面的方向指引,具有系统性,包含了战略性的决定,对外部环境所作的清晰的、全面的分析。战略型规划确定学校在社会和教育领域中所处的地位、确定学校在变化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指导组织上层人员分配组织中的各项任务。战略型规划具体包括:(1)对学校基本情况的回顾和战略分析。(2)确定学校愿景,使命和目标。(3)为达到目标选择战略。总之,战略型规划是“做正确的事情,使命,目标、变化,发展

23、是它的组成因素”。操作型规划:是广义的规划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是从战略型规划中“生长”出来的,是战略型规划的后续与执行部分。操作型规划是一种手段,是建立在战略型规划基础上,围绕战略型规划中提出的使命和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责任分配、操作执行、评价反馈等操作实施过程。操作型规划可以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具体地选择适宜于环境的多样的操作方式。操作型规划具体由这些方面组成:(1)从战略分析中得来的具体的、主要要考虑的因素。(2)使命陈述。(3)重要的目标列举。(4)被选出来的为下达到每个目标的战略。(5)对成员的责任分配。(6)资源分配。总之,操作型规划是“把事情做对

24、,操作,实施、结果是它的组成因素”。建议一:制定两份规划文本,一份战略型规划文本,一份操作型规划文本战略型规划文本作为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的规划文本,在对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发展作出可预见的展望。这份战略型规划在今后三年至五年的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总体的引领作用,它的理念应当被全体教职工接受和认可,并指导教职工落实战略型规划中提出的使命和目标。操作型规划文本是对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操作型规划的时限可长可短,内容可根据战略型规划的特点,将其分为课程与教学、德育、科研等几块来阐述,制定操作型规划的主体可以根据各块内容来决定,或以教研组为单位,或以年级组为单位,或以处

25、室为单位,另外再辅之以教师个人操作规划。特战略型规划与操作型规划区分开来,可以加强规划的指引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规划的清晰度,使学校全体成员都明确学校在未来的三年或五年中“要做哪些正确的事情”和“怎样把事情做对”。问题二:规划主体不清淅目前,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主体主要有:1.校长或中层干部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这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形式。由校长制定规划初稿,在中层干部中进行讨论,修改后定稿。这种发展规划校长认同,但是教师不一定认同。它往往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体现了校长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意愿。这种规划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同,必将难以实施。这也正是目前学校发展规划落实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2.由外请专家帮助

26、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校长制定的学校发展规划往往操作性较强,但理论高度不够,不具备战略型规划的特征,缺乏前瞻性。因此,现在很多学校都倾向于与大学教授、专家合作,请这些人来帮助学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以提高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性、理论性、系统性。如果能将大学与中小学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将能制定一个较完美的学校发展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结合的程度还远远不够。(1)由于外请专家时间有限,他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参与程度较低。以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为例,他们的参与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首先,在制定规划文本时,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其次,在中期执行过程中(大概在一年多之后),对学校规

27、划执行情况作中期评审,检查规划执行落实情况;最后,在三年期满时,对规划执行情况作整体评估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专家的参与时间大概都在一星期左右。由于其参与协作指导的时间较短,所以对学校的了解必然存在片面性。(2)专家制定的规划往往执行难度大,不太切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管理者和教师对这种规划的认同感不强。(3)专家在规划过程中参与的时间较短,他们不能控制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因素,无法根据变化的环境对规划作适当的调整。对策二:确立“人人都是规划主体”的理念人人参与规划的制定在学校共同体中,校长是主要领导者,但不是规划的惟一策划者。校长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发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领导

28、作用,调动所有人参与制定规划、实现规划。专家是很好的指导者和咨询者。专家应融入到学校中去,对学校整个规划过程进行指导、提供咨询,参与时间要适当延长,以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学校。教师应是学校发展规划最忠实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学校应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学生是学校发展规划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规划的主体。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划,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即是在实践学校的规划。总之,学校发展规划不是领导层或专家的“专有物”,它与全体师生员工,甚至与社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发挥学校共同体的作用及社区的作用。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一个规划团队,团队由外请专家、校长、财务规划者、课程计划者、评估者、普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衰等组成。团队负责一般性规划活动井协调整个系统的规划工作,对规划过程中发生的突变因素进行协调。规划团队要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团队会议,围绕制定战略型规划,召开学期目标设置会、教学设计会、学生座谈会、评价会、年度总结会等,处理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对规划随时作出调整,使其成为渐进性的战略规划。学校要引导教师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教师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最终建立起完善的“校长团队个人”三位一体的规划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