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20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论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所在学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学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浙江省依靠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地理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已经成为促进浙江省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

2、通过深入了解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对比分析上海、深圳、江苏等省市外资利用情况,讨论了其在外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并在文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引导外资投向,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产业升级等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As a result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taken an active part in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outward-look

3、ing economy on its strategic loc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scale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is continually expanding.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ulling the economic growth of Zhejiang, increasing peoples incomes and expanding employment. This paper has an

4、in-depth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Shanghai, Shenzhen and Jiangsu, discus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such as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rea develops lopsided problem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the

5、process of utilizing foreign funds. And based on th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 such as correctly guiding overseas investment, importing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moderniz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re given in the end.Key wo

6、rds:utilizing foreign fund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1二、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1(一) 国内先进省市利用外资状况分析21上海市利用外资状况22深圳市利用外资状况23江苏省利用外资状况2(二) 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31外资总体利用水平有所提高32欧盟、北美投资大幅增长3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34开发区成为最大投资载体35大项目引进有新突破46民企与外企合作趋势明显47外商投资方式集中4三、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分析

7、5(一) 投资产业布局缺乏规划5(二) 外资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5(三) 关键技术过分依靠国外6(四)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6(五) 过分倾斜的优惠条件6(六) 外资对本地经济融入程度低6(七) 外资劳动力使用率较低7四、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7(一)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总体解决思路7(二)利用外资对策分析71优化外资投入领域82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3多元化利用外资84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95实现外资利用合理区域分布96推动外企与民企共同发展97加强外资企业社会意识10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一、绪论(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

8、3-2011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164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是加速中国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但是,外商来华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最大的资金回报,这是经济学中不变的法则。在此前提下,投资企业行为大多注重眼前与局部利益,而关怀国计民生的宏观长期发展战略、资源和环境问题则被放到了其次位置。更有甚者,有些国家为了实现本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保护本国资源与环境的目的,公然以投资的名义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至我国。浙江省依靠优势的地理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合作,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已经成为

9、促进浙江省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但在引资过程中除了应不断加强引资力度外,有些地方出现外资质量和效益低下的现象,如此发展下去就背离了浙江省经济发展目标。另外,从全省引资情况看,我省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区域分布也不尽合理1。(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外商投资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研究作为理论依据,在收集商务部、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外经贸厅及涉及本文内容的大量数据及实例基础上,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对浙江省利用外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文章的基本框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10、第二部分列举了国内其他先进省市的利用外资状况,并将其与浙江省在吸引外资优劣势方面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从浙江省吸引外资实际情况入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利用外资的基本状况及特点,对利用外资的积极效应加以肯定。第三部分着重对当前利用外资存在的投资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在对存在问题深入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各项发展对策,主要分为继续增加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引进外资质量等几个方面。二、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浙江省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一) 国内先进省市利用外资状况分析1上海市利用外资状况通过对2012年上海利用外资情

11、况逐月对比发现,其外商投资企业八成以上是独资,且实到外资额度增长稳定。针对第三产业的国外投资增长较快,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势头良好。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上海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公司253 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80家,各类各级别研发中心348家。除此之外,外资对于上海不断开创思维推出的新型投资领域也热情高涨。例如落户上海徐汇滨江岸的东方梦工厂就是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参与设计建设。2深圳市利用外资状况深圳金融改革有助于深圳引资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单纯引资发展制造业发展到引进先进外资的技术及理念,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产业上来。2012年7月,商务部公布内地上半年共

12、利用外资总额591亿美元,同比下降3%。但是深圳的外资利用情况则相反,自2009始的两年时间内,深圳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还处于个位数水平,但仅2012年上半年利用外资增速就创下2008年来的新高。2012年1月份至5月份,深圳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0.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0%。截至到当年7月份,共计18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落户,其中,合同利用外资额度一举超过866亿美元。3江苏省利用外资状况2011年,来自港台方面的农业投资约占江苏省外资投资总额的70%,协议利用港台资金共18.46亿美元,实际到帐11.2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该项比例的69.1%和70.8%。只2011年全年,全省高效园艺

13、、食品制造、观光农业等三大支柱性产业新增外资项目数目分别是88、23和36,协议外资额分别为6.97亿美元、3.08亿美元和3.4亿美元,实际到帐分别为3.88亿美元、3.32亿美元和2.25亿美元。浙江省在利用外资模式上与上海、深圳、江苏有所不同。上海、深圳、江苏是借助于外力进行资本集中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则属于内向、自力型的原始积累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外来资本的富集效应,很快到达优势转换点,而外力型模式的优势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大2。(二) 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目前,浙江省利用外资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外资总体利用

14、水平有所提高浙江省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具有吸引外资的诸多便利条件,区位优势明显,利用外资水平在全国排名逐年上升。2012年1至9月份,浙江省新批准1097家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7.4%,协议外资额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85.9亿美元,同比增长0.1%。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505家,合同外资金额206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2.5亿美元。当然,和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尤其是和上海、深圳、江苏相比,浙江省利用外资总量仍然偏低,引资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2欧盟、北美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1至9月份,欧盟国家对我省投资新批项目29个

15、、合同外资总额1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91.3%和71.9%。北美国家投资新批项目135个、合同外资6.7亿美元、实际外资3.3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6%、82.2%和18.4%。与此相反,来自日本的外资投入今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5.5%3。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浙江省第二产业合同外资总额61.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2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6.6%和48%。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占全省比重的52.8%和51.5%,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7.9%和4.6%。其中,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行业的合同外资总额与

16、实际外资总额均有较大增幅,而房地产项目则出现较大降幅。随着产业比例的进一步调整,浙江省各产业间的比例将趋于合理。4开发区成为最大投资载体浙江省各大开发区是吸收外资的最大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各类开发区逐渐兴起和日益成熟,集聚效应不断发挥作用。如2012年一月份,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7个,合同外资7.4亿美元,实际外资6.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数39.4%、55.1%和59.7%。国家级开发区新批22个,合同外资6.02亿美元,实际外资3.44亿美元,分别占开发区总数23.4%、44.8%和32.1%(表1)。表1 浙江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金额单位:万美

17、元)名称项目数占全省%合同外资占全省%实际外资占全省%开发区合计3739.47399055.16396659.7国家级2223.46016644.83441632.1省级1516.01382410.32955027.65大项目引进有新突破2012年新批准的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共391家,其中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4个,涉及投资总额10.75亿美元,合同外资3.59亿美元。1至9月份共批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3家,其中新引进9家,分别由日立(排名40位)、三井物产(排名148位)、日本电装(排名239位)、摩根士丹利(排名218位)、美国雅培(排名255位)、台塑石化

18、(排名410位)和住友电工(排名409位)等投资,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截止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共累计批准139家世界500强在我省投资设立399家企业。6民企与外企合作趋势明显浙江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对国际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之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及技术条件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会遭遇瓶颈。外资企业经营方式灵通、管理观念新颖,具有多年的国际销售经验及网络渠道。在外资利用过程中,其在国际市场中的销售渠道、市场信息及信贷关系均作为附加带入国内,从而不可避免的引起产品和服务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将民营企业纳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激发民营企业竞争意识。随着民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资本初

19、步积累,迫于发展要求必将打破封闭式发展观念,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意愿也进一步提高。7外商投资方式集中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外商在浙江投资成功率较高,投资额逐年增高,使得外商在投资中更加强调控股权,以独资的方式进入的外商逐渐增多。从1999年开始,浙江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超过合资。2010年,在外商投资有限公司中,独资企业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已然成为浙江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综上,浙江省当前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首先利用外资总体规模虽稳步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与沿海

20、发达省市,特别是上海、深圳、苏州相比,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偏小。其次,浙江省利用外资产业结构虽然有了一些新变化,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不断提高,但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力度仍有待增强。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优惠条件过分倾斜、外资融入程度低等问题。三、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分析据统计,目前全省外资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左右,出口额占到全省出口总额的40%以上,人们一直认为只要引进外资就能够大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实际结果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外资带给我们的效率问题。概括而言, 浙江省二十多年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更大程度上

21、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质上的提高有限,因此对利用外资环节深入分析并做出针对性对策至关重要4。(一) 投资产业布局缺乏规划长期以来,浙江省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缺乏对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致使各产业未能产生集聚效应,在引资过程中也很少考虑引进外资和当地产业产业是否存在关联性,严重制约了产业关联效应发挥和完整产业链的形成,进而阻碍了以外资引外资目的的实现。从另一方面看,外资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而温台沿海和金、衢、丽地区投资偏少,不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二) 外资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从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中不难发现,外资投资仍旧以集中在第二产业为主,农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虽有所发展,但份额依旧远小于

22、制造业比重。截至2010年4月,浙江省合同利用外资为4.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36%;实际利用外资3.88亿美元,同比下降19.29%,制造业所占比例近九成。实际上,即便是服务业领域,研究开发、现代物流、职业培训、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严重不足。这既与国内此类产业投资领域开放较晚相关,更与对产业方向及引导政策的认识差距有关。另外,现代农业领域的外商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水平也很低,利用外资产业引导的乏力制约了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 关键技术过分依靠国外 新产品产值率指标反映了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出于全球竞争的战略考虑,投资公司没有提供

23、关键核心技术,使不少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方式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自主研制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遏制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技术超越的潜力5。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如网络通信设备、计算机办公系统,由于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其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外资的引进对中方来说仅增加了一定的税收,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四)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外资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浙江随着经济开发、开放,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第三,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在现行以经济发展作为政绩的考核体系下,一些地方政府放宽了外资准入的监管,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引入高耗能、高耗材、高污

24、染的“三高”企业,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首先,在我省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商投资实行低价甚至零价格供地的倾斜优惠政策,导致有些技术档次并不高的外商投资企业圈大片土地建设花园工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较为混乱,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第二,随着经济发展,取水量和纳污量同时增长,在体制上却没有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采取统一的规划和全面的管理,造成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了危害。(五) 过分倾斜的优惠条件引资的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公共选择理论观点,政府官员缺乏追求利润、降低成本的激励机

25、制和动机,他们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增加自己的升迁机会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单一以经济为指标的官员考评体系下,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各自指标,必然会采取各种不计代价的引资做法,损害的只能是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浙江省各地政府为了更多的引进外资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如减免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等。更严重的是这部分临时性的优惠措施却成为了利用外资的必要条件,导致谈判条件不断向投资者倾斜,全然不计背后的利益损失。(六) 外资对本地经济融入程度低从浙江的情况看,外资企业对本地经济的融入程度不够深。外资显然能够利于增加地方税收、创造就业岗位,但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与保护、现代服务体系

26、构建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民营企业很少能与跨国公司在整体上建立全面深入的合资合作关系,难以通过合资方式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和再创新,快速形成本土化自主创新能力。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外资存在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FDI对浙江规模较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反而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技术溢出系数为-0.1054),在FDI 集中度低的行业,技术溢出系数为-0.0766,也呈弱的负溢出效应。(七) 外资劳动力使用率较低利用外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就业压力、人才的培养、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目前外资企业在浙江就业方面的作用与外资企业在产值、出口方面所占比例不相称。有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外国

27、资本的大举进入,国内一些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被打破,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随之降低。然而而跨国投资公司建立的企业具有资本密集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对引资区域内劳动力的吸收相当有限。在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上述情况造成了劳动力使用数量和使用率的普遍降低,加剧了各地劳动力失业问题,增加了国民经济波动及社会不稳定性,为国民经济发展制造出诸多障碍。另外,浙江的电价、水价等在全国处于高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很快,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项目,引资优势均已丧失6。四、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一)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问题的总体解决思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更多的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而浙江省作为沿海地区经

28、济发达省份,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在发展民本经济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资本流动、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竞争,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尝试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多元化外资引进方式,重新对吸收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及产业布局进行调整,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相关领域,全面提升浙江的综合经济实力。(二)利用外资对策分析外商投资是资本、技术、品牌、人才、经营和管理经验的综合体。然而,长期以来,在各地的招商引资实践中,更多的是看重外资的资金功能,注重的是外资数量和规模,将吸引外资看出是单纯的资金引入。这种外资利用模式在

29、早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普遍适用,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省内资金缺口情况的改善及和整体产业素质的提高,外资的资金补充作用明显下降。在新阶段,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利用外资的基本立足点。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浙江应抓住机遇,推动外资利用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注重区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优化外资投入领域基于浙江制造业较为发达、具备较强的产业关联配套能力的现实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制造业引资仍将是浙江引资的主导领域,但与此同时,要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

30、特别是要使利用外资的产业领域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拓展。要密切跟踪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的变化,加大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服务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时期,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正呈现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的趋势,因此,浙江省在利用外资工作中应抓住机遇,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外资加速进入的行业7。2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基础和能力是浙江省利用外资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要将引入技术、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利用外资的首要目的,将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去的注重以外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注重引入技术、管理和人才为主,提高利用外资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

31、不断促进自主产业升级。同时,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企业必须尽快从过去和跨国公司进行产品联盟转换到知识联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技术转移的最佳效果。3多元化利用外资过去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以吸引国外直接投资(FDI)为主,在引进多元化投资方面略有欠缺,在今后的引资过程中应同时加大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引资力度,平衡发展海外投资基金、证券融资、国际风投、国际租赁以及跨国并购等各种国际金融资本作为浙江利用外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外商并购相关法律政策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并购投资。借此机遇,下一阶段浙江省应在坚持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积极引导其他外资利用形式健康发展,尤其是吸引具有先进管

32、理经验、雄厚资金实力及较强研发能力的欧美跨国公司投资。4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过分倾斜的吸引外资政策导致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流向省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省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吸引和利用要逐渐注重项目质量评价。为了保证引资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当前政府需要从资源集约度、投入产出比以及和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出发,设立外资准入的资源与环境指标。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且又没有有效治理措施的项目,即使其具有可观的资金额度也不予接受。引资机构要充分发挥产业、区位和人才资源优势,优先发展资源消耗低、投入产出率高、环境污染小的产业。鼓励外资投入到清洁能源、生态农业

33、等生态环保产业。另外,应大力鼓励增资扩股,减少土地使用面积。5实现外资利用合理区域分布在外资利用过程中要不断实现外资由量到质的转变,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吸引外资的新导向。着力改善外资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和谐健康发展。如以杭州为中心的区域范围应逐步减少引入劳动密集型项目,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产业以及现代化服务业,不断提高环杭州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浙江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域要建立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成本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以引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外资项目为主。6推动外企与民企共同发展随着浙江省民营经济二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其占我省G

34、DP的比重已高达70%,但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相比差距甚远。而大部分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往往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及管理,而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产业的技术水平竞争,因此应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合作,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不断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强力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升级,使我省企业在未来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国内民企方面应不断加大自身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能力的投入,提高自身对外资技术外溢的吸收、消化能力。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外商投资者提高其技术转移程度8。7加强外资企业社会意识随着近些

35、年外资企业在产业、市场上的扩张不断加剧,兼并和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浙江省内不断有企业被挤压倒闭或被收购,由此造成了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数。因此,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要用科学引导外资投向,在考虑环境、资源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如何发挥省内劳动力资源优势,缓解民众就业压力。一方面应继续鼓励外资投向劳动密集型的环保及资源节约型的先进加工制造业,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到劳动密集度较高的金融、保险、咨询、卫生、科研等服务领域,增加就业人数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强化外商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社会和劳动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36、。结 论当前浙江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需求结构都在逐步发生改变。面对国内外双重市场竞争的压力,为提高浙江产业国际竞争力,当前亟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通过对当前浙江省利用外资状况分析,讨论了其在外资利用中存在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文中针对性的提出了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产业升级等合理化的建议。参考文献1 沈政.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战略研究D . 浙江:浙江大学,2005.2 胡琦佳.山东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3):51、77.3 唐仁敏

37、. 浙江省2012年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情况及2013年工作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2(12):1618.4 孙佳玫,孙勤勇.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7(11):281283.5 沈一峰.对浙江与江苏两省利用外资状况的比较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170172.6 唐根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地理区位选择特征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师,2003 (3):233234.7 赵建华.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创新J.浙江经济,2006(14):3839.8 单亚东.浙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6):4447.致谢本论文是在我

38、的指导老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日期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佚名越

39、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卓文君白头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崔护题都城南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欧阳修

40、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佚名击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高蟾金陵晚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滚滚长

41、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李商隐锦瑟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乐婉卜算子答施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苏麟断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4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崔护题都城南庄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晏殊玉楼春春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黄景仁绮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惠能菩提偈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春风得意马蹄疾,

43、一日看尽长安花。_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王维山居秋暝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李之仪卜算子我

44、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卓文君白头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崔护题都城南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佚名击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45、思,两处闲愁。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高蟾金陵晚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李商隐锦瑟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乐婉卜算子答施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