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370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 摘要在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外资外资政策外资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正确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1.1初创阶段(19791985)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转变指导方针,由排斥外资转向利用外资;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灵活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开始制定外资法规,1979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我国第一部吸收外商投资的

2、法律;成立外资管理的专门机构,1979年8月国务院设立了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的利用外资工作,1982年3月合并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外资政策是非常粗略的,并缺乏可操作性,对外资流入实行限制的特点非常突出,且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1.2发展阶段(19861993)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明确利用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建立了一系列利用外资的法规体系,包括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

3、;对外资实行普遍的优惠政策;建立针对外资的分级管理体制。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已经完全确立了积极利用外资的观念,对外资的限制不断取消,外资允许进入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外资政策激励的重点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尽管仍然对外资实行一定的限制,但实行鼓励和优惠的特点更加明确;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1.3调整阶段(19942001)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二阶段利用外资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同时根据加入WTO的需要,逐步取消对外资的一些限制,对外资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民待遇。采取的主要措施表现为:1995年6月我国重新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同时发布外

4、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具体化。除此之外,皆为允许对外开放的领域;1997年12月,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了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突出了产业重点,同时体现了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1999年8月,外经贸部等部门就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对外资的限制大幅度取消,国民待遇原则越来越明显;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仍然很突出,但相应的规范和管理有所加强;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特别是WTO的规则接轨;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倾向有所缓和,但尚没有发生

5、根本性变化。1.4完善阶段(2002)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WTO的规则和承诺,于2002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附件,在投资准入方面进一步开放,其主要变动如下:将鼓励类目录由186条增加到262条,而限制类目录由112条减少到75条,大幅度放宽了行业准入限制;扩大投资领域,逐步开放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资地域多样化,鼓励外商投向中西部地区,参与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方式多样化。 2利用外资的正效应我国利用外资数额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正效应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利用

6、外资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罗余才、严俊(2002)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FDI增加1%,GDP将增加0.396736%,说明FDI流入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从1990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2.28上升到2001年2798。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对我国的工商税收也起了重要作用,增加了

7、我国的财政收入,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我国工商税收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1年的1901。()利用外资增加了我国进出口总额。1986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86年的404上升到2001年508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466,高于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375)21个百分点。FDI促进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1985年中国占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不足2%,2000年则上升到6%以上,同时也改善了出口结构。()利用外资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扩充,外资企业需要的劳动力数

8、量也不断增加,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部分就业压力。 3利用外资的负效应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由于外商投资结构的失衡,从而加剧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的偏差。外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9.21亿美元和12.14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1.07%和2.27%,而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为458.05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61%。另外,外商全年投资394.17亿美元于第二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3.67%,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则分别为10亿美元和127.94亿美

9、元,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0.19%和23.91%,这说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重,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过小,将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优化。()外资来源渠道过于集中,使得我国经济过于依赖个别国家。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其次是北美,第三位的是欧盟。2003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继续作为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对华实际投资额为340.07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3.56%,而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资本较少,尤其是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少,比例小,并且不够稳定。这种投资来源的不平衡性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10、向“集约型”转变,也使我国经济安全的系数有所下降,风险随之增大。()“超国民待遇”的引资政策导致外资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国内投资需求不足。为了吸引外资,我国政府在税收、企业经营管理和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外资种种优惠,使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优于内资企业,形成“超国民待遇”,内资企业不能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从而造成对内资的“挤出”。另外不加限制地盲目利用外资加重了我国的债务负担,并造成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以致国内技术创新的势头减弱。4小结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以外商直接

11、投资为主,今后应适当提高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比重,促进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双缺口”理论。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人民币资金充裕,国家外汇储备的基础雄厚,200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4 033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有了长足进展,截至2003年12月底,合同外资金额9431.2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 014.71亿美元。按照双缺口理论,我国一般性的资金缺口问题和外汇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没有必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了?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继续利用外资,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利用外资。由于我国体制不健全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不

12、畅,出现的国内资本富裕掩盖了潜在投资需求无法显形化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从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角度看待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不只是弥补资金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外,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今后我国对外投资必定会不断扩大,为了保持必要的资本净流入规模,不可避免的要相应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参考文献1李杰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1)2卢汉林国际投融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罗余才,严俊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卿定文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演变与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7)5王玉荣利用

13、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分析J.中国统计,2003(5)6武海峰,陆晓阳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杨玉桢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J.经济论坛,2003(9)8叶辅靖调整之必须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背景和要点J.国际贸易,2004(1)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