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512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改革存在的问题一、农信社独肩难挑支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担“虽然农信社改革已经开始进行,但很多地区农民贷款依然不容易。”作为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中惟一的基层农信社代表陕西省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一位普通的信贷员马百党对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现状还是有些担心:“三农”问题诚然是本次两会的重中之重,但有农村经济血液之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仍然动作不大。农信社独木难支。“农村金融的支撑仅靠农信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邮政储蓄、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改革配套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冯兴元这样说。从农信社业务独立以来,农村金融的重担就落在农信社肩上。虽然在政策大力扶持下,近年农信社的业务有较大发

2、展,但农村金融的“空洞”却越来越大,农村资金的外流也愈演愈烈。此外,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上收,信贷审批权集中到省行一级,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基本上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取器”,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更是抽取了大量农村资金。有数据表明,每年有近亿元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农村金融市场,一个最大的“抽取器”是邮政储蓄。而根据邮政储蓄的规则,其吸收来的存款全额转存央行,央行按季支付利息。邮政储蓄的发展,并没使农村有限的金融资源用于农村。不仅抢了信用社的存款,使农资来源的储蓄额剧减,还使农村本来紧张的资金外流。有央行官员估算,邮政储蓄金额约有来自农村,有多亿的资金流入城市。作为农信社自身来讲,问题

3、也由来已久。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薄弱,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金融风险日益积聚,而且农信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农民的金融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就目前有限范围内的试点来看,贷款利率的边际浮动已达到。”,冯兴元这样指出,在目前的贷款利率上限的基础上,实际年利率已扩大到。由于农村贷款金额小、风险大,相应的贷款成本也高,因此这个浮动范围还不足以使商业性机构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金回报来弥补其成本。对贷款利率的严格限制,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并且也最终给政府带来了或有负债。与此同时,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应该进一步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服

4、务,明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邮政储蓄资金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县及县以下,如何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是农村金融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他诸如农业保险问题、农产品大宗期货问题、民间借贷问题、农村利率市场化问题也都应随着农信社改革的深入而被提上议事日程。二、农村融资渠道严重不畅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可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压抑农民收入增长的重

5、要原因。造成农户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三、农信社改革靠政府还是靠市场?某些农信社改革方案依然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思路:自上而下地制订一套措施,给农村信用社一笔资金,改变农村信用社领导归属。在这些方案中,政府官员扮演着主导一切的角色,市场机制在哪里?当初创办农村信用社的时候,走的是计划经济道路,现在的改革方案不知不觉又走上了计划经济道路。按照计划经济思路来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向上套国家的钱,向下圈民众的钱。似乎只要有了钱就能解决农信社的问题。这些人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要靠谁来执行?如果能够按照计划经济思路来改造农信社的话,早就应当见效了。计划经济的

6、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把人琢磨透。在计划经济时代喊了不少口号,从表面来看,似乎非常完美,可是在实践中完全行不通。依靠计划经济思路是永远解决不了农村信用社问题的。无论是把农村信用社并成县级联社,还是让他们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人还是原来的人,体制还是原来的体制,凭什么就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修修补补,无济于事。创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有二大要素:第一,要有产权主体。这个产权主体必须在产权界定上非常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董事会。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批民营企业家出资,并且坐在民营银行的董事会中,切实监督公司的运作。如有可能应当尽量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哪怕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只出资5%,只要有他们的代表坐在

7、董事会中,那么就非常有利于金融监管,信息透明度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不是来自于民营企业家,那么就很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第二,要有合格的金融人才。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识别、挑选金融机构的代理人。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董事会来选择经理。目前农信社改革基本上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在这种政府行为中,选择的经理人员必然是局限于现有金融官员的圈子之内。各种寻租现象将防不胜防。人们也许会问,难道新建民营银行就一定能够选拔出优秀的金融人才吗?确实,在没有实践之前,谁都没有这样的把握。但是,“新建”民营银行的股本金来自于民营企业,产权是非常清晰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家,他们必然会

8、竭尽全力来挑选优秀金融人才。由他们来挑选人才(或者从国有银行中挖人才),要比组织部门本事大得多。倘若他们在人才选择上犯错误,这些错误的代价将由股东来承担,即使有错误也会较快地得到纠正。从自下而上的市场竞争中比较容易鉴别、挑选出合格的金融人才。市场调节是解决农村融资难的根本途径。是相信政府作用还是相信市场机制是农村金融改革两种思路的分水岭。要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就必须要彻底抛弃旧的计划经济思路,依靠市场来解决问题。前进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金融资源还是金融人才都存在于市场之中。四、农信社改革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孙大午事件”在经过了去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线。但该事件所暴露的农村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以及维护这个不合理体制的相关法律制度。当前叫响的农信社改革,到底有多少部法律法规在保护其改革成果呢?又有多少部法律法规来保证改革的公正、公平与公开?真正出现问题又有谁来为当前的改革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切一切无不说明:当前的农信社改革尚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