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3092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说的很好。我非常赞成你的观点。可惜目前你我都不是决策者,也可以说,真正的决策者并不一定非常关心农信社,只是当成一个“鸡肋”罢了。农信社划归政府管理,在模式的设定和政策的选择上本身就自相矛盾。其实,我分析,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真正的决策者并不一定非常关心农信社”根源。改革的决策者也同样可以产生道德风险。那么有人说,不把农信社交给地方政府,难道让农民自己办金融?让其重蹈合作基金会之覆辙?其实,决策者的这种考虑是错误的。我生在农村,在农村有过诸多经历,对基金会的问题非常了解。正象刚才那位研究员说的那样,基金会的破产正是政府的行政干预所致。只是高层不知道罢了。现在啊,中国很多的实际

2、情况高层是不知道的,这就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步履艰难的根本原因。目前,舆论界诸多的“正面报道”,大肆渲染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很让人怀疑。我们身处农信社之中,时至今日农村、农民、农信社真正因为改革而收到了实惠在哪里呢?农村依旧贫困,农业依旧低效益,而农信社除了在国家“骗到”了资金而外,还摆设了一些“花架子”,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实,这种修修补补式的“花架子”也不能全怪农信社,而是“自相矛盾”的改革模式,让农信社无所适从,走上了“不能进,不能退”的绝路。农信社究竟应该怎样改革呢?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提出:农信社应该走民营化道路。我认为无偿不可。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目前不能小看农民和个体私营者。历史的教

3、训告诉我们,中国诸多的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转产转制后,都繁花似锦。第二,国家考虑的是通过农信社改革,既要解决“三农”问题,又要解决农信社自身发展问题。实现“政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两兼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单纯的通过农信社改革就能实现既定目标么?不能。在理论上,设定的两个目标就不能互相兼顾。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难推测,此次农信社的改革最终还得国家买单。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大,此种项目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并把其放入真正的市场环境中,让资源自己“找婆家”,相信,没有哪个金融机构愿意从事此项业务的。二是农信社服务的是一个低效益、高风险的行业,其发展前景必然灰

4、暗。在生存发展出现问题后,也就是:把本次中央银行注入的资金再次消耗完毕后,农信社的主管部门-省级政府也是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会怎么办?难道让中央政府改变整个中国的经济改革部署,放弃农业、农民,关闭农信社?不能!最后的结果应该可以预见的。所以说,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一、改变环境,配置“鱼食”。国家要保护农业、农民及脆弱的农村经济,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要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倾斜力度,保护和扶持弱质农业,让高风险农业变成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经营项目。以此产生“鱼食效应”。二、放水养鱼,适者生存。要把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推向市场,用市场机制改革农信社或发放民营、外资机构等牌照,允许诸多金融机构,通过竞标方式,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发挥“鲶鱼效应”。三、鉴于中央财政赤字现状,在不增加赤字的情况下,收回农信社的支农再贷款及票据置换资金,直接贴补和扶持农业,体现中央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