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098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探讨本科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探讨 独创性声明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已在标注中说明;其他同志对本设计(论文)的启发和贡献均已在谢辞中体现;其它内容及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特此声明。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印刷本、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院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

3、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

4、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完善和发展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探讨摘要预算会计是核算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财政职能、执行国家预算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国财政部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新预算会计制度,我国预算会计是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之后,为了适应预算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是与

5、企业会计相并列的两大会计分支之一,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国家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后,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当今社会,环境因素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预算会计制度与其宏观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政府的视角出发,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着重从预算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等几方面来探讨其改革思路,具体是从会计核算内容、会

6、计核算的基础以及核算方法三方面探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以唤起人们对预算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步伐,尽快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会计体系,以此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关键词:预算,预算会计体系,预算管理体制On the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dget accountingAbstractBudget accounting is the accounting and oversight of the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s the cent

7、ral budget implementation and expenditure of funds of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is the national budget management organic composition part, is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finance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budget work the important means. Chinas Ministry of fina

8、nce from January 1, 1998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the budget accounting in China is socialist new China was bor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budget management needs of the establishmen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usiness accounting of the project two branch, since it

9、s inception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budge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ys a great role.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

10、nt, especially in 2001the succes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current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is facing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emphasiz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odays society, environment factors are gradually become restrict our country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

11、n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e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governments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re have been some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is not ver

12、y good to the current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need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udget accoun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ow to improve several aspects to discuss the reform train of thought, in particular from the accounting content, the basis of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met

13、hod three aspects of our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process, to arouse people 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budget accounting, speed up the improvement of our country budget accounting pace, as soon as the design conforms to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the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in ord

14、er to better serve our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service.Key Words: budget,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budget management constitution目 录第1章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1 1.3 本章小结2第2章 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历程及改革的意义3 2.1 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时代背景3 2.2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历程3 2.3 预算会计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4 2.4 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意义5 2.5 本章小结5第3章

15、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7 3.1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7 3.2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7 3.3 本章小结9第4章 完善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措施10 4.1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措施10 4.2 改革我国预算会计要汲取国际上的成功经验12 4.3 对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展望13 4.4 本章小结14结论16参考文献17谢辞18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预算会计是我国现代会计体系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一个会计分支,是政府会计的组成部分。财政部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预算会计制度,即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制度的成功颁布标志着我国预算会计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

16、式,走上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国情以及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这在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次制度的改革,既保留了以往优秀的研究成果,还在其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核算方法、功能拓展和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尽管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早已确立,并且也经过几次大的变革,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财政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管理模式也不再单一化,而是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特别是在成功加入WTO以后,其早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核算业务的要求,并且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例如预算

17、会计各分支机构关联度不足、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会计基础存在局限性以及预算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立更为完善的新型预算会计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2研究意义政府预算会计作为反映政府财务活动的信息核算系统,应根据我国政府的行政职能及政府财务活动的具体情况,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全面、及时地反映政府财务活动情况及结果。现行预算会计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组织内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反映的情况还比较片面,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原因与当时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不久、市场还不发达、

18、社会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才开始摸索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预算资金收支活动结果及其结构的变化方向进行事前预测就显得很重要,以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用正确的决策措施。预算会计主体,尤其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及反映的结果,结合国民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未来的预算收支获得趋势和结构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编制客观科学的政府预算目标,满足政府实现职能的要求。鉴于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对于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历程意义重大。1.3本章小

19、结 本章作为开篇,目的在于让大家初步了解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革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是有一定的出发点,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对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与把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早已建立,并且经过几次变革之后,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成功加入WTO等系列事件的发生,使我国的社会环境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制度、准则已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是一件有利于民族事业发展的壮举,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第2章 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历程及改革的

20、意义2.1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时代背景 1998年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较大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财政部颁发的制度自实施以来,基本上满足了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国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向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变化,相应的经济体制与政府财政体质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由于政府会计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政府财务报告向社会公众及其他各方面提供的报告信息存在失真的现象,这将会给依赖于政府财务信息作出各种经济决策的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因此,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是否

21、科学合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面对我国已经加入WTO和构筑现代公共财政框架的形势,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行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目前已有一百四十多个中央部门、三十个省(区、市)的省级预算单位、一百五十多个地市和部分县级预算单位实施了此项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2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历程 以政府部门正式发布预算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预算会计在半个世纪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总

22、结和发展完善的改革过程。纵观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历程,主要经历了四次标志性变革: 2.2.1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起步阶段 通过此次改革,彻底摆脱了旧中国时期的预算会计体系,在理论上使整个会计体系发生了很大变革,改革了各解放区长期实行的“供给型”会计政策,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新型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为政府统一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想。 2.2.2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发展阶段此次预算会计改革成果主要体现在:(1)明确了预算会计的职责问题,强调其为社会生产、员工生活和政府预算管理活动服务,提出实行财政民主的设想;(2)彻底改革了传统的记账方法,推行了符合国情的“

23、资金收付记账法”,以此适应预算会计办理预算收支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预算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得以总结和发展的时期,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2.3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变型时期该时期的改革主要有两大特点:(1)适应了当时发展事业和预算财务管理的制度 要求,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顺利实现;(2)体现了服务改革开放的原则:一是根据当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减轻财政负担的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改革后的制度增加适应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二是根据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要求,实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拓宽资金收支渠道的形势。 2.2.4 20世纪90年代转轨时期标志着我国预算会计已全面摆

24、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走上了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路。其改革主要内容为:(1)将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相分离,预算会计体系调整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2)将主要会计要素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要素,取代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预算会计平衡等式也由“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3)记账方法从原来的资金收付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使核算过程更加清晰;(4)预算会计报表用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取代资金活动情况表、经费收支情况表系列报表。2.3预算会计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期,我国预

25、算会计、报告和预算系统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会计基础,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以及公共财政框架的构造,现行制度的确认基础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会计基础已成为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公共财政管理政策的改革,部分国家政府预算和会计活动逐步以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会计基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目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国家中已有大多数国家在政府预算工作中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但是,在我国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

26、我们在实施这一改革之前,要尽可能地充分估计到这一改革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尽量提前做好准备措施,以降低改革面临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改革的效率和成果。2.4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意义 现行预算会计报告只是政府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简单核算财务报表的收入支出方面。财政报告也只是政府有关财政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根本难以说明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也不具有适用性。实践中,我国迄今为止还缺乏各级政府部门完整的财务报告,因为它没有反映整个政府活动的财务状况及责任履行情况。因此,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意义重大: (1)制定政府会计准测是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新体系的保证。预算会计改革是一场关系到政府的信

27、息公开透明、行政职能转变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变革,既有理论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制度的颁布;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要解决,如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基于目前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迫切要求了解政府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必须对政府会计行为加以规范。 (2)科学合理的会计报告是提高政府财务报告适用性的基础。在国际上,政府财务报告是提供政府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最有效的信息渠道,其根本目的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政府绩效及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信息来源。 (3)政府财务报告须经审计后方可公布。从理论上说,政府行政当局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等部门根据各自情况使用政府财务

28、报告,但由于提供财务报告行政部门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不一致,可能存在主观因素,必须考虑政府财务报告的公正性问题,即如何才能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客观公正地反映政府的绩效和责任履行情况。 (4)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鉴证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通过审计鉴证政府财务报告可以督促政府行政管理当局高效、廉政地开展工作,保证政府认真履行受托责任,并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社会公众、立法机构和上级部门的信任。2.5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简要阐述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背景以及改革的意义,初步了解我国政府预算会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四次改革,以及在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会计确认基

29、础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逐步发展,以及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反映出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着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并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确保经过改革之后,使我国预算会计管理制度可以与国际上的先进、成熟地管理理论接轨,使其更加完善,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3章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3.1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预算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连

30、续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是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三大主体会计,还包括执行政府总预算出纳保管业务的金库会计、执行政府总预算收入业务的收入征解会计、执行政府总预算基本建设支出业务的基建拨款会计三大关系会计。目前,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多套会计制度并存且相互交叉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的报告主体,多套会计制度,虽然各自提供汇总的会计报表,但是难以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政府资金和资源的整体运行情况的合并报表。此外,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适用范围较小,会计对象主要是是政府的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运作过程,难以真实

31、、完整地反映政府的经济资源使用情况。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是以政府资金核算为中心,主要侧重核算财政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大量固定资产的重视度不足。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建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及时,甚至未入账的情况,对已入账的固定也不计提折旧,不能及时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基于此种考虑,为了满足编制预算的要求,应将固定资产的构建业务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计提折旧政策,这样才可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综合上述的实际情况,表明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在实践执行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32、的步伐,这就要求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3.2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998年我国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特别是在成功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以加强和规范财政治理为中心,在财政预算治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同时,改革的实施使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内容以及方法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原来的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对我国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2.1现行预算会计要素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新业务 我国政府财政部门已针对改革试点情况在制度中作了部分修改,并制定了

33、相应的试点核算办法。但是,该办法仅适用于中心试点单位,不适用于地方财政和所属预算单位,对于在日常活动中出现的新业务也没有统一的要素核算,因此,还不能说明其普遍实用性。目前,我国各地区均在开展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试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由于存在区域因素,而试点办法没有兼顾地方做法,并不利于各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3.2.2现行预算会计确认基础不合理 从全球范围看,采用权责发生制是世界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我国预算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但这不符合国际政府会计的通行做法,而且存在诸多弊端,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反映各级政

34、府的经济资源和承担债务情况和特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及结果,更无法客观反映当期业务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因而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不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也不利于政府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总而言之,在收付实现制确认会计基础情况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具体情况,以及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政治、经济和社会性的决策。 3.2.3现行预算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政府投融资途径多样化,随着私人部门介入公共领域,业务量的增加导致会计科目相应复杂化,信息使用者对政府部门

35、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现实与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其在经济决策中提供客观依据,也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来对成本进行计价、核算和评估。随着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纳入政府收支分类体系,需要相应拓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解决预算科目和总预算会计科目相协调的问题。 3.2.4现行预算会计财务报表制度不完善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加大了对政府财政的监督力度,推进预算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预算及相关信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准则规定,为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便进行,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都有自

36、己的一套帐表,并提供汇总的会计报表,但各套表自成体系,没有一套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的合并会计报表。此外,我国预算会计报表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缺少国有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政府负债及其还本付息情况、社会保险基金和政府担保形式的隐性债务等相关信息,这使得社会公众及立法机关难以对政府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且财政部门本身也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源。3.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探讨了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本章开头就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做了深入的讨论,1998年实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改革后,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拆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因其

37、业务活动主要是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经济业务活动范围较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管理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以及适应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等,最后通过一系列的事例来做具体说明。总之,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且形势十分紧迫。第4章 完善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措施4.1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

38、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不断显现,甚至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对现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汲取发达国家预算会计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发展更为完善且符合国情的预算会计体系。 4.1.1适当调整会计要素的组成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要素主要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类。其中“净资产”的核算是基于预算会计不存在资产权益归属问题,出资者也不要求取得回报。实践表明该提法有些缺陷:(1)“净资产”不是明确的概念,它只能表明这部分项目是资产和负债是在数量上的差额,只是数值上简单概括,而不能表明真实意义,可能使核算结果产生误差。(2)由于将收支差额作为“净资产”的

39、组成部分,在编制月份、季度,甚至是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必须采用“资产 + 收入 = 负债 + 净资产 + 支出”的会计等式。为了便于会计核算,应当将“净资产”改为“基金”,相应增加“结余”要素,即把现行设置的五个会计要素调整为六个会计要素,预算会计制度中的“结余”科目不同于利润,但也是收入、支出配比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单位运用资金的成果,其具有独立的意义。 4.1.2预算会计核算的部分事项应实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政府预算会计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政策。为规范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适应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要求,财政部2001年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

40、规定,就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了如下规定: 4.1.2.1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范围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准则,除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特殊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4.1.2.2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事项(1) 预算已经规定,由于用款进度等原因当年未发生的支出。具体指参加国库单一账户试点单位,由于用款进度的原因,年末有一部分资金在财政总会计账上未发生的事项,财政为了不虚增年末结余,需作结转处理。同时,对于未实行国库单一账户试点的单位,财政总会计不得作结转处理。(2) 中央预备费安排,因国务院未及时审批或其他客观原因,当年未能及时拨付的支出。(3)

41、为平衡财政预算需要,当年未发生的支出。为了平衡预算,需要根据当年财政赤字规模和债务收支情况,确定补充偿债基金的具体数额,据此做本年支出处理。 4.1.2.3年终结账的会计处理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上述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由于年终结账前才能确定当年财政支出的具体数额,因此平时不作处理。待年终结账时,经确认当年确实无法实现财政拨款,需结转下一年度支出时: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暂存款下年度实际支付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暂存款 贷:国库存款 4.1.3合理使用新预算会计科目系统 会计科目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其经济性质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符号。按照前面提出的把五个会计要素调整为六个会计要素、

42、部分会计事项运用权责发生制等措施,以及财政资金运动形式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下就会计科目使用提出两点建议: 4.1.3.1关于政府债务、债权、产权的资金流入流出 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后,涉及政府债务、债权、产权的资金流入流出,既要作收支的确认和反映,又要体现债务、债权、产权关系。 4.1.3.2关于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如果纳入预算管理系统,账上除了要反映收支预算外,还要作负债反映。因为这部分资金要跟随职工调动转移,支付利息费用,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费也可以继承,属于资产的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可以使会计核算更加全面规范,从长远来看,预

43、算外资金跟一般预算资金应融为一体,统一核算管理。 4.1.4完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 4.1.4.1完善资产负债表按照我们在前面提出的拓宽会计核算内容、改进会计科目设置等建议,各预算会计主体提供的信息,基本上反映了资产负债和财务运行绩效的整体情况,可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今后,资产负债表要按照“资产 = 负债 + 基金 + 结余”的会计等式编制,不需要收入、支出科目。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可以利用统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预算会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全面概括。 4.1.4.2规范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预算执行情况表” “预算执行情况表”可以按照改革后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要求编制,在该表中要添

44、加对执行管理人绩效的考核,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 4.1.4.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支出表” “收入支出表”按照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的有关要求编制,明确标明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地运行。 4.1.4.4年报中设部分明细表 为满足各级政府、财政机关、立法机构、银行和审计机关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年报拟增设:债务收支明细表、国有资本增减明细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明细表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年报拟增设:收支结余明细表、基本建设投资明细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使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结果更加完整、真实。4.2 改革我国预算会计要汲取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随着社

45、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质的深化改革,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应当借鉴国际上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核算方法,以及吸收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报告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行改革、完善,以保证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2.1科学、合理地变更预算会计的称谓 在我国,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预算执行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专业会计,是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依据。在国外,预算会计只是指记录法定预算及执行情况的政府会计活动,政府会计则是指以政府作为核算范围,全面反映政府财务活动及各种受托责任

46、情况的会计,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将我国会计系统融入世界会计体系的发展轨道。 4.2.2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类似于国外的政府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但不同的是国外的政府会计包括国有企业会计,以及国家控股的营利组织。我国的政府会计不包括国有企业会计,我国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会计同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跟政府会计是并列关系,这是预算会计体系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表现。由于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其不以盈利为目的,可借鉴国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称谓,改事业单位会计为非盈利组织会计,依照非营利组织的核算原则。 4.2.3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师鉴证准则 在国际上,政府财务报告都必须由政府审计师审计后,才能向社会公众和使用者公布。即审计报告事实上已成为政府财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行政职能更好的发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因此,从发展趋势看,为了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应借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和试行的成功经验来制定预算会计基本准则,最终使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准则制度制定标准化、系统化。4.3对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展望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核心其实就是要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管理制度,预算公开透明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