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2033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会计总论》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3,1,预算会计,赵 欣2012年2月,2023/8/3,2,预算会计教学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四、学时的分配 五、参考资料 六、其他说明七、对学生的要求八、考试的说明,2023/8/3,3,本课程的性质,预算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它对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资金的运动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以保证国家预算的圆满完成。,2023/8/3,4,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篇 总论第二篇 事业单位会计第三篇 行政单位会计第四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第五篇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预算会计核算,2

2、023/8/3,5,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对概念、理论的基本要求理解预算会计的概念、对象、组成体系、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了解预算会计的特点和任务、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以及预算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体系;预算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改革概况。(二)对能力、方法运用的要求熟练掌握预算会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掌握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能运用所学方法对政府财政、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核算。(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预算会计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六个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及其运用。难点是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与企业会计的区别。,2023

3、/8/3,6,学时分配建议,2023/8/3,7,参考资料,(一)预算方面的法规,如: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4.行政单位财务规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二)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预算管理与会计期刊2000-2011年(三)赵建勇,预算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四)王庆成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五)财政部网站,2023/8/3,8,其他说明,(一)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根据形势的变化相应调整授课内容。(二)以教材为主在学习本课程时,多看相关会计制度或规定的原文。(三)要求学生预习。(四)习题主要安排在课外

4、进行;每一篇也会安排课堂练习。,2023/8/3,9,对学生的要求,1每次上课要随机抽查考勤(10%)2按时完成作业(10%)。3学习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作业、考勤),期末终考80%,2023/8/3,10,什么是预算 预算,是指某一个单位或预算实体,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收支预计。预,是先也;算,是指筹划、安排、计算的意思。这里讲的预算是指在资金上的收支所作出的预先安排数。,2023/8/3,11,预算按其范围划分 单位预算 国家预算。单位预算是指非物质生产领域各预算实体,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单位预算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算的基层环节。国家预算是国家年度的基

5、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财力上的集中反映,也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方针、政策。,2023/8/3,12,预算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过程体系。预算过程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预算的编制与确立;二是预算的组织实施和执行;三是预算执行实施的最终结果。预算过程是预算管理活动及实现的过程,为了保证预算的圆满实现,必须加强预算全过程的管理,运用会计手段对预算过程的基本情况,即货币收支情况进行反映、核算和坚督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参与预算管理,促进预算过程顺利进行,预算会计由此运用而生。,2023/8/3,13,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述,本章学习内容和重点一、预算会计及体系、对象和

6、特点二、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记账基础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023/8/3,14,管理会计 商品流通企业 交通运输企业 企业会计(营利)金融企业等会 财务会计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 政府 预算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 会计(非营利)税收会计 国库会计等 事业单位会计 公营 民营,2023/8/3,15,第一节一、预算会计涵义,(一)会计分类按其使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会计,一类是预算会计。1、企业会计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的活动。表现:投入资金-消耗资金-产出可度量,能收回资金 其主要特征是以营利为目的。,2023/8/3,16,企业存在的目的

7、是营利,为社会创造财富。分为农、林、渔等以自然资料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及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023/8/3,17,2、预算会计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精神生产、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财政资金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其他非营利组织业务资金的活动。表现:投入资金-消耗资金-产出不度量,无需收回资金 主要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社会效益为目的。,2023/8/3,18,(补充)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方法:,1、营利组织:实体。包括三个产业。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存在。3、政府系统:社会经济的管理者与协调者。,2023/8/3,19,(二)预算会计涵义

8、P4,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023/8/3,20,(三)预算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主体包括三部分,即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各级财政会计是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会计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是事业单位,2023/8/3,21,1、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国家财政收支、办理国家预算、决算的专职管理机关,是管理国家事物的机关。财政机关集中财政资金,有计划再分配为国家和人民各方面事业的

9、发展服务。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总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执行情况,反映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情况。,2023/8/3,22,2、行政单位是指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物的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以及派出机构;审判、检察机关,法院和检察院等;设有单独财务系统的军队。各党派和人民团体虽不属于行政单位,但其人员编制列入行政编制,经费也由国家预算拨给,也视同行政单位管理。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象以预算拨款为主,全面核算、反映和监督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2023/8/3,23,3、事业

10、单位(非营利组织)是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科学组织:研究机构、科协教育组织:幼儿园、大、中、小学等文体组织:文艺团体、体育团体等传媒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健康和福利组织:医院、福利院、红十字会宗教组织:各类寺庙、教堂等基金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情况,以及为扩展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反映和监督。,2023/8/3,24,把握要点:核算领域分配、社会福利、精神产品生产领域 适用范围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机关、非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采用预算会计的单位

11、都是财政拨款单位,但反过来说,命题就不能成立。因为财政对企业也有拨款,如财政贴息)在会计学中的地位与企业会计相并列的会计学两大分支之一。,2023/8/3,25,涵义表述:预算会计是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社会公众和经济组织提供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机构、公益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系统。,2023/8/3,26,(四)预算会计的职能,预算会计具有核算、反映、监督、预测、调控和参与决策的职能。,2023/8/3,27,二、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一)预算管理体系决定预算会计体系与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一致 1、一

12、级政府相应设置一级预算。,2023/8/3,28,2、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1)中央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2)地方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的统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各级政府总预算组成。,2023/8/3,29,3、国家预算按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又分为财政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两类。(1)各级总预算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执行。(2)各级单位预算则由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执行。,2023/8/3,30,(二)组成体系1、财政总预算会计 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性资

13、金活动的专业会计。特点:受预算管理制度的制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不进行成本核算。,2023/8/3,31,2、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一级主管会计单位、二级 会计单位 三级基层 会计单位,2023/8/3,32,特点:(1)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2)行政单位收支核算必须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3)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4)行政单位一般不进行成本计算。,2023/8/3,33,行政单位会计按国家机关性质:立法机关会计、行政机关会计、审判机关会计、检察机

14、关会计军队会计。党派会计、社会团体会计,2023/8/3,34,3、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主要特点:(1)经费来源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自己创收的收入。(2)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3)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2023/8/3,35,分类: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 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即事业单位会计。按其主要行业来看,可以分为 科研单位会计、教育单位会计、文艺单位会计、医院会计、体育单位会计、农林水利事业单位会

15、计、城市维护建设事业单位会计等。,2023/8/3,36,总预算 主管 二级 三级财政部 教育部 北京 北大附中 大学,省厅省级总预算,主管省教委,二级东北财大,三级所属附中,2023/8/3,37,4、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国库业务的国库会计;税务机关、海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办理税款和国有资产收益征解的收入征解会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国有资本金会计;政府委托管理机构的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国家重要物资储备部门的战略物资储备会计;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2023/8/3,38,财政总预算 主体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核算、监督,财政资金运动,关系,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

16、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参与、组织,预算会计组织体系,2023/8/3,39,三、预算会计的特点 P9(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一)适用范围不同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所以又称为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二)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2023/8/3,40,(三)会计要素构成不同。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四)会计等式不同。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资产=负债+净资产(五)核算方法特殊性固定资产不提折

17、旧、专款专用、一般不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2023/8/3,41,(其他)(六)公共性核算主体、核算对象、核算目的(七)非营利性讲究公共的利益,2023/8/3,42,第二节 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 一般原则、核算基础,一、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2023/8/3,43,二、预算会计核算一般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清晰性原则,8、配比原则,7、实际成本原则,9、全面和重要性原则,10、专款专用原则P 16,2023/8/3,44,三、会计核算基础 P17,(一)收付实现制(二)权责发生制,2023/8/3,

18、45,第三节 预算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预算会计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结余),2023/8/3,46,(一)资产 是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基本特征:(1)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2)资产是由特定主体所控制或运用的;(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2、分类 各级财政的资产 包括的内容P18-19 行政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2023/8/3,47,(二)负债 负债,是指一个会计主体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1、特征:(1)负债是指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责任;(2)负债的实质是未来

19、的经济利益的丧失或牺牲;(3)负债能以货币进行确切计量或者可以合理地预计;(3)负债一般都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2、分类各级财政的资产 包括的内容 P19 行政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2023/8/3,48,(三)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是属于一级政府、一个单位所有的资产净值。各级财政的资产 包括的内容P20 行政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2023/8/3,49,(四)收入 收入是指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1、特点收入是国家和单位经济利益增加具有非偿还性,2023/8/3,50,2、分类,(1)财政收入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

20、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2)行政单位收入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完成公务活动,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取得的各项拨款,以及按规定取得的收入。包括拨入经费、预算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2023/8/3,51,(3)事业单位收入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2023/8/3,52,(五)支出 支出,是指一级政府或单位

21、按照批准的预算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1、特点:收入与支出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支出和收入在数量上没有严格的比例关系。2、分类,2023/8/3,53,(1)财政支出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2)行政单位的支出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完成公务活动而发生各项资金的耗费及损失。行政单位的支出根据资金管理要求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3)事业单位的支出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以及用

22、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2023/8/3,54,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十净资产静态的、年终(二)收入一支出=结余动态的、月、季(三)资产+支出=负债十净资产+收入动态的、月、季,2023/8/3,55,补充内容,一、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关系(一)单位财务收支是同级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预算核拨的事业费、行政经费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是同级事业、行政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二)在缴拨款上有着直接的联系。单位应上缴财政的收入,预算外资金,要按时缴入同级财政专户。而各级财政应拨付的事业

23、费、行政经费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要按计划及时拨给主管部门和单位。,2023/8/3,56,(三)各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联系平时要向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编制月报或季报,年终要编制年报。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对各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月报、季报、年报进行审核,并据以编制预算执行月报、季报和财政决算报表。(四)事业、行政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与监督,执行本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检查意见。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也要加强对本单位会计的工作指导,提高单位会计的管理水平。,2023/8/3,57,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其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4、也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使用、银行清算,直到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账户的全过程直接由国库控制。(二)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国库账户,各单位的预算资金全部在该账户的分类账户集中管理。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支付。部门有部门预算,资金仍属于部门,所有权、使用权都没有改变,仅仅改变了支付方式。,2023/8/3,58,三、预算会计产生和发展变化,(一)官厅会计 1。奴隶社会时期的“官厅会计”。按史书记载,我国西周时期是进入奴隶制时代的鼎盛时期,那时的中央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官厅

25、会计”会计机构设置方面。建立了独立的会计机构“司会”,2023/8/3,59,会计核算方法方面。:出现了类似会计科目的“九赋”;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报送制度。岁会,月要,日成即旬报;出现了会计账簿“籍书”;出现以“入”、“出”作为记账符号。有会计凭证的雏形。以“书契”、“官契”作为财物出入的凭据。,2023/8/3,60,2、封建社会宋王朝时期的官厅会计。从秦王朝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一直到清王朝被推翻。在漫长的2131年间,“官厅会计”也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计财组织和会计核算方法,特别是宋、清两代王朝的官厅会计最有代表性。设置会计司:这是我国官厅会计组织的首次命名。使用收、支(入、出)单式记账法

26、。,2023/8/3,61,创立“四柱清册”的会计结算方法,解决了中式会计的一个关键问题结算方法比意大利会计学家卢卡巴其阿勒于公元1494年提出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资产负债”的会计平衡公式,整整早了500年。同时,“四柱清册”结算法也为我国的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发展奠定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会计账簿的设置已有较科学的分类。“草账”,又叫底簿、总账,即总清账 有较完善的会计报告制度。宋代把会计报告叫作“账状”,有日状、旬状、月账、季账和年报五种。许多术语一直沿用至今。,2023/8/3,62,3、清王朝时期的官厅会计。建立了预算制度。清雍正八年是我国封建制国家建立预算制度的开始。光绪七年

27、(公元1881年)“已有了岁计报告之文”,制定了统一的预算收支科目。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岁入方面(收入科目)十四项:地丁等;岁出方面(支出科目)二十一项:陵寝供应、祭祀、洋款、还借息等。,2023/8/3,63,(二)政府会计 辛亥革命后,官厅会计有很大的改进。1、会计机构的设置。国民党政府执政的最初几年,财政部下设会计司,掌管预决算编制、现金出纳和日常核算 2、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其主要会计法规和制度有: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1932年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使用复式记账,1935年颁布了会计法从1939年起,改为历年制。国民党政府曾先后聘请外国专家代为设计会计目,把

28、预算科目与财务科目并行设置。统一会计制度;1938年主计处规定采用美国的“借贷分录法”。,2023/8/3,64,(三)预算会计 预算会计,脱胎于“官厅会计”和“政府会计”1、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各个革命根据地和部队中完成了供给财政时期的“供给制”。2、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全国统一的新预算会计核算制度,2023/8/3,65,3、1993年成立预算会计改革小组1998年三个制度4、2001年改革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分离、2002年财政部“金财工程”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2006年全国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已经逐步实现了核心业务的电算化。,2023/8/3,66,本章的要点,

29、一、简答题 P221,什么是预算会计?它理由哪几部分组成?2、与企业会计核算相比,预算会计具有哪些特点?3、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4、预算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5、预算会计的基本会计等式是什么?,2023/8/3,67,二、判断题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不包括财产物资的核算。()2、财政机关经常用现金支付办公用品的零星开支,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也要进行现金的核算。()3、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各级财政机关。(),2023/8/3,68,三、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同的是()。A、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B、及时性C、权责发生制原则 D、专

30、款专用原则2、下列单位不属于事业单位范畴的是()A、气象局 B、林业研究所 C、出版社 D、福利企业,2023/8/3,69,3、预算会计的基本等式为()A、资产+支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权益D、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2023/8/3,70,四、多项选择题1、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A、主管会计单位 B、二级会计单位 C、三级会计单位 D、四级会计单位2、事业单位区别于企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包括()A、净资产 B、收入 C、支出 D、利润,2023/8/3,71,3、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主要包括()。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C、事业单位会计 D、农业企业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