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127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等教育 毕业论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以胜境中学为例初等教育 091307009 董蕊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推动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无价的。多年的学校生涯,让我感悟到,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生,学习。一、教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

2、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育风格等方面。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仿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多角色。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

3、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仿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总之,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老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二、教师魅力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样讲,但“神圣

4、”在什么地方,大多数人却将其抽象化了,更多地将“神圣”理解为“清高”。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

5、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胜境中学就具有这样的胸怀:视如己出,严爱有度,真诚面对,平等相待。学校郑重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个就读于胜境中学的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学校注重与家长、社会加强沟通,构建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形成合力,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则学生的成绩好。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教师在课上和课后的语言表达都应当讲究艺术,富于情感,要竭力地设置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尽可能把话说得生

6、动活泼,鲜明形象,感情洋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众所周知,富源胜境中学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来自东北,另一半则是当地老教师,这南北老师的交融,新旧老师的较量,一直都是热门的话题。当地的老教师注重道德修养,比较关心学生的分数,如传统教师一样是“老古董”,学生虽然嘴上说着讨厌可心里还是尊敬的。而从东北来的年轻教师则比较受学生欢迎,这些老师年轻活力,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和学生相比年龄差异小,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开拓,他们刚刚从学生那样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中走过来,他们更能够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更容易理解学生学习的苦衷。因此,在这个学校里,老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

7、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各有其优点,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着。老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相反,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另外,老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他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课时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而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完成它,却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 老教师的课堂规则明确,能够鉴别学生的哪些行为是合乎要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乎要求的,从而集中关注于学生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而新教师则不会,在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词的

8、。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上课之前往往说:“记得我们已经学过”,而新教师则说:“今天我们开始讲”。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老教师通常是用导入式方法,从几个实例出发,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而新教师一上课就开始讲一些较难的和使人迷惑的教学内容,而不注意此时学生还未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老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在学生做练习时,老教师往往是提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帮助他们把握做作业的速度,在课堂上来回走动,以便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对练习情况提供反馈,关心学生是否学得了刚才教的知识,而不是纪律问题。而新教师则是这样做的:对课堂练习的时间把握不准,往往延

9、时,只照顾自己关心的学生,不顾其他学生,对练习无系统的反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管老教师怎样传统怎样精炼,也不管新教师怎样个性怎样没经验,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他们的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共进退,他们的努力都在学生眼前。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掘,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找回学困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

10、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高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多数人成了陪衬者。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点,胜境中学就做得最好。胜境中学积极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搭建平台,每年都认真组织和开展演讲、朗诵、辩论、作文、知识、独唱、独奏、独舞、绘画、书法、摄影、动漫、服装设计、科技小发明、黑板报、橱窗、教室美化、宿舍美化、各类球赛、体育艺术节、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比赛和活动,力求在活动中让

11、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首先来看看在学生心目中,老师都有哪些类型哪些品质?据调查,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我国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经常骂人、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偏爱、不公正;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一件艺术品有没有价值,就看其本身有没有艺术吸引力。同样,一个教师好不好,就看他有没有教师个人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伟大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在培

12、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言行举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指导着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充当着示范者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参考文献:1耿淑娟,考试周刊N,2008年第52期2 赵玉宣,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Jol,2011年第14期3任勇,5K8征稿网,教师的个人魅力,我有吗?N,2011年第11期4夜寒船,博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个人魅力,2009年4月22日5林晓艳,教育网,中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平台,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2010年12月7日6胡禄,学习日志,初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如何提高教师个人魅力,2011年6月26日7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8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9胜境中学校网,.10李华贵,中小学教师培训N,2000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