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165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技术专业论文41270.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论印刷油墨配色目 录摘要31前言32油墨配色的简单原理33油墨配色的常用方法34配色步骤45网印油墨中的配色问题56总结87参考文献11论印刷油墨配色摘要:油墨配色是印刷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近年来配色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很多专业油墨配色软件都集中在胶印的油墨配色上,理论研究也都建立胶印基础上,专门的丝网油墨配色软件较少。这为丝网油墨配色带来很大的不便,再加上丝网印刷多数情况要用到专色,所以本文对丝网油墨配色进行研究。关键词:油墨配色 丝网印刷 专色油墨1前言:专色印刷可以减少印版的数量、印刷的次数、有效的利用剩余油墨,所以在印刷企业中专色油墨得到广泛应用。在拥有众多品牌商品的市场中,

2、专色能体现产品的品牌效应,并具有宣传企业的广告作用。因此,研发胶印油墨的专色配色系统成为现代印刷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所以目前配色色谱及配色系统大多属于胶印方面,丝网油墨配色虽然也是油墨配色,但他不同于胶印,其中墨层厚度是丝印和胶印的主要区别,胶印墨层厚度为0.7-1.1um,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可达30-100um。再加上很多专利保护,配色软重大意义。2油墨配色的简单原理颜色的混合是减色的过程。相加的颜色越多,减去色光也越多,就显得越暗。为此,配色时最好选用三原色或基本色。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特性来表示,因此我们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在油墨配色的过程中,要根据实

3、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3油墨配色的常用方法3.1经验配色法经验配色法是指在没有测色仪器的情况下仅凭配色者的经验和感觉进行配色,早期是以配色者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作为依据,中、后期的配色是以10种基本色图或印刷色谱作为目视测色的参考标准。经验配色法常常受到配色者生理、心理因素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产品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另外,依靠经验和感觉配色,只能定性,无法定量,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比较困难。3.2机械配色法机械配色法是近代逐渐开始流行的较先进的配色方法,在配色的各个环节,采用一定的机械、仪器作为配置和测量工具,通过

4、绘制曲线图表,作为配色的参考依据,使配色工作在相对精确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经验配色的某些盲目性,使配色速度及质量均有所提高,但配色的精度低、误差大。3.3计算机配色法计算机配色在国外已有约30年的历史,目前已在国内外许多用色部门应用。人们利用储存在计算机内的颜色数据库和相关配色软件之间的联接,对样稿上的颜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计算、修正、调色,选出适合样稿要求的颜色配方,进而完成油墨的自动配色。计算机配色要求标准色样及配出的墨样的颜色均以数字表示,保证了每次配色的精确度和统一性,而且大大节省了配色时间,方便、快捷、迅速、精确是计算机配色的优势。但不同的企业、公司开发出来的配色软件

5、,都是在考虑各自的实际生产、应用条件的基础上研制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计算机配色无法普及的原因之一。4配色步骤P1x1F A1.按承印物材质,确定选用哪一类型油墨,然后再选择油墨的品牌。&yXI%b)w3T)L3v(N2.根据样稿判断,首先选出主色,主色选好后,再看还有什么颜色,即副色。(05Fmkb!G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3配色:取出经彻底搅拌的主色后再添加副色,在副色的添加中,一定要小心,要一点一点少量加,等调配的颜色与样品接近时,再用同一个参数(即目数、感光层厚度相同的网版及同一胶刮硬度等)测试,直到合格。 $E6j%|.n0ccoatCN技术网4.油墨小样调配工艺方法要点:

6、 4k0B0O4w1vY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1)分析样搞,确定主色和副色(色头),用基准色(三原色)按一定重量的百分比选好油墨。 )q(V:?5Eu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2)配色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白、黄、橙、红、紫、蓝、青、绿、黑)的原?p$VC#h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则,尤其着色力强的颜色只能加予定量的7080,当色相接近时,应谨慎添加,准确称量,主色以100克单位,副色以01克精度称量添加。 ?#mo,QI K v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3)调色是先调主色,当主色接近时,再调副色,当达到90左右停加,打样(必须注意做到均匀调配,搅拌充分)。浅色一般

7、比样稿深一点,而深色是湿墨比样稿要浅一点,因为浅色干后比湿墨更浅,深色干后一般呈现浅色现象,因干后偏深。 (4)详细记录各色墨的用量数据、名称、代号等。 (5)观看试样与原稿比较:注意与标样(样稿)同材料上的同种工艺参数印刷,应在专用比色箱或无直射光的标准箱下进行比色。 (6)修正再比较、确认。 w- Y0O5x;/!qP(7)放大调配。(g8K;k S%Fx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注意:不同类型的油墨不能混配,必须使用专色溶剂调整黏度等。 wG!f1a:UmK#D#IM5颜色的测定: ,KN$y3d#coatCN技术(1)光源:同一颜色在不同波长的灯光下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建议在检测颜色

8、时要使用标准光源,标准光源有D65、D50、A等。 DhV(d1qTJUV|辐射|水性|助剂|颜(2)电脑检测系统:因为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波长,电脑根据感受到的波长检测出颜色,一般电脑软片为CIELAB系统,根据测定的L、A、B可判断颜色,计算出E,就可知所配色与标准色的色差。但是L、A、B只能测定颜色,不能测定颜色的饱和度,与实际的颜色有1730的误差。若配上L、C、H系统,先定下饱和度,再测L、A、B值和L、C、H值,此时,与实际颜色的偏差只有717的误差,再测出E的话,仅有03的误差。因此,只有完整的检测系统,才能测出高质量的颜色。 9Av*tu(i&n2Y ?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

9、配(3)不同的光源,测出的L、A、B值不同,不同的标准得出的E也不同,现 LP!Gt6w,G%JcoatCN技术网在国际上有两种标准,一种为英国标准,即CMC,它要求所有颜色的E相 ZS3T.L xJH!BDf4d4z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同;一种为瑞士标准,不同颜色E不同。 (4)在比较颜色时,彩色最好用灰色底,白色用白色底,黑色用哑黑底。 0?Ff/Yxb6.调好的油墨印刷时,色彩受网版、刮版、承印物等因素的影响,故印刷打样时,应将调色打样参数与客户提供要求相同的网版参数和承印物。 5网印油墨配色中的问题 LBUIO&1.色卡与用户确定的颜色有差别因为目前所用的色卡和配色系统是由胶

10、印系统提供的,因此,当丝印过程中印刷参数的变化会引起颜色的变化,故仍需微调处理,其油墨的着墨量影响到配墨颜色。油墨的着墨按平印、凹印、凸印、丝印的顺序逐渐增加, 8sNNJSTl所以在三原色加网印刷的油墨是非常不好印的,因为丝印过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影响到墨层厚度,从而影响到印刷品的颜色。8m3av%ogycoatCN技术网几种印刷方式的油墨厚度及转移率 (K Sx9S1a2nBX%V-GUV|辐射|水性|助剂|颜料印刷方式 平均墨层厚度(U) 转移率()平印 0714 3050 凹印 1.0 3050 ._ XX.ELu_a!ncoatCN技术网凸印 8.0 5060 丝印 6.0100 90

11、100 !ae r/j6Dd*twww.coatc2颜色的外观. 颜色的外观受透射率、反射率、同分异物现象(即在同光源下两种颜色非常匹配,而在另外一种光源下却不匹配的现象)、观察条件、照明、墨层厚度、油墨的不透明度、叠印、承印物性质等变量的影响。 zQGw7coatCN技术网3承印物的影响Yp;vXzO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承印物的表面光洁度、处理、吸墨性和表面颜色等。 4.墨层厚度yA1M7kV墨厚会引起颜色变化。墨厚受丝网网丝的直径、绷网张力、网版类型和厚度的影响较大,另外,胶刮外形及硬度、刮压力、刮压速度、刮印角度、网距、复墨板的压力、速度、外形和印刷机类型的不同,其墨厚度也不同

12、。 .J& KK$?#5网板张力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色相的变化 3fy A/yj7A/lUV|辐射|水性|助剂|颜料6光源和观察条件的标准化O-oM(be$T具有专门光源的观察室。通过光谱仪,可测出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光谱曲线。 8H o R0M3(c q-vcoatCN技术网7色差:即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色差,可以通过光谱检测仪测出。人眼能 a&Y0L ?,a_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分辨的色差为1DE,计算机输出的样品色差为2DE,黄颜色它与目标色之间有3DE,而灰色与它的目标色之间只能有0.5DE才可接受。 8.当含色量为100时的油墨,三原色有各自不同网目,网印最高色密度 具体部分为:

13、黄(Y)200240目网、品红(M)200240目网、青色(C)180e!a h-S1D3t8li.G200目网,因为三原色照理是不能采用同一目数的丝网的,会使色强度损失, 为此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E,M5Q_ eAUV|辐射|水性|助剂|颜料(1)采用各自目数的丝网;-lD WW(ap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配方(2)采用同一目数丝网时,必须注意增减色墨,从而达到复制原稿的 7)Rh:p4Xu/颜色。 9油墨配色的要求及技巧 尽量采用原色,避免采用间色进行配色。使用最少种类的颜色进行调配,颜色种类越少,混合效果就越好数字出版,颜色的饱和度也就越好。采用“由浅到深”的办法进行配色,当色相接近

14、样版时,应当小心谨慎。尽量选择同一厂家或同一系列的油墨,否则会产生调色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产生凝聚而使油墨报废。需要调配的一个颜色最好一次调够包装印刷,避免分成几次进行配色,否则容易色相不一。在稳定的自然光下进行,避免在光线直射的地方进行配色。配色时应采用与正式生产时相同的工艺进行测试,例如,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加热雅昌,而加热后的色相会产生一定变化,所以配色时须加热后进行比较、调整。必须选择质量稳定的油墨,而且要采用耐渗透性较好的原色进行配色,否则容易产生颜色迁移而引起变色。颜色迁移受印刷底材,材质等中间介质的影响雅昌,不同的迁移性亦有差别,使用前要根据要求测试后使用。印刷设备调试红色或浅蓝色时

15、因油墨中颜料混合稳定性较差,在印刷过程或印刷到产品上之后,油墨可能会变色影响颜色的均匀性,因此混合使用应慎重。 10丝印油墨调色时的注意事项: 3种颜色可以调出来的绝不用4种颜色。采用“由浅入深”原则,无论配制浅色或鲜艳的彩色油墨,当色相接近样板时,要小心谨慎。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最好不要混合调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不同 颜色的油墨进行调色,否则会产生色调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凝聚而使油墨报废。有些丝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另外,油墨的色调在印刷时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别,是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自然干燥的(溶剂挥发型油墨),承印物是塑料、金属

16、、纸张、玻璃等,色彩不会发生变化;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由于在灼烧氧化后才显色,只能凭经验来调色。 了解油墨的各种规格和性能;使所配的油墨适合生产需要。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在调墨中运用自如。对印刷的色彩及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多套色的色序,以免色序不对,两色混溶,颜色发生变化。调墨时还要注意油墨颜色的亮度,要求亮度大的尽量以原色来调配,否则易使调出的墨“发灰”,降低了原有的色亮度。 油墨在调色过程中,尤其是配小样时,称油墨的重量应相当准确,不能有任何误差,相对应的比例应记录下来,做好下一次调整颜色的依据。颜色跟印刷工艺是有密切关系的。网目,刮胶的角度利钝稀释剂的比例等一些细节都要记录清楚。 金银

17、粉等特殊油墨对色粉的采购至关重要,这是对调色的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源头,只要是抓住这个源头,下面的工作就会顺利进展。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通常出厂的丝印油墨,其粘度稍大,使用者应根据印刷图像的特点、丝网目数、印速、车间温度、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及吸墨性能,用适当的溶剂、稀释剂。6总结 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为颜色的种类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种颜料 的性能,也需要对色彩差异的准确判断。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配色是利用测色和配色 仪器和计算机程序,通过光电分光色差仪或光谱光度计,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 分,以数字的形式记录测量颜色,将其输入调色、配色软件程序,计算出各种颜色的 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种颜色

18、来达到数值指标,再进行配色,既准确又快速。在汽车修 补行业,电脑测色、调色系统已开始广泛应用。 另一种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 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然后进行配制,但也必须按 照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 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19、。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 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 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 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 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5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 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 用。 6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 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

20、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 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7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 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8在调配灰色、绿色等复色漆时,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颜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 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如常加入0.1%的硅油来防治,国外公司生产的各种表面活 性剂,需分清用在何种溶剂体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9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 的色彩更加鲜明,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 色,涂

21、料工程称之为“透色”。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 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奶油色、粉红色、象牙 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漆等。 现代油墨配色一般对颜色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它的合格与否,不是以调配人员的认可为基准,而是以放大样在印刷厂印成印品后,客户的满意度为基准。总之要熟练掌握专色油墨的调配技术,还需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M7参考文献1百度文库2谷歌学术搜索3豆丁网4 冯瑞乾印刷概论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15油墨配色的理论知识 慧聪网 2012/3/266 丝网印刷的配色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7 魏兵临平油墨配色培训百度 2011/2/98欧阳笑刀丝网印刷的油墨配色PPT9丝网印刷技术147问致 谢 本论文是在刘俊伟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予以衷心的感谢。他严肃的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准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成,刘俊伟讲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我谨向刘俊伟讲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通过毕业论文的准备,使我对三年的考试有了一个全面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师长表示感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