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74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1引言11 综述21.1 课程资源的定义及其分类21.1.1 课程资源的定义21.1.2 课程资源的分类21.2 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及其分类31.2.1 化学课程资源31.2.2 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31.3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31.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1.4.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阐释41.4.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41.4.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42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42.1 基本理念42.2 课程目标53 开发资源包73.1 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单元的要求、建议并进行分析73.2 资源包开发过程及内容94

2、总结13参考文献14附录14致谢34“走进化学世界”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XXX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研究了有关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等。对于实际的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概念、原则、现实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理念、目标,以初三化学第一章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建立为资源包。关键词: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Chemistry Curr

3、iculum Resources Package About the Entrance to Chemical WorldLi Qu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resources are an important concept put forward in the new curriculum.This essay studie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4、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s. As to the actual teaching activit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curriculum resources have a vital meaning. The essa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evant concept、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5、 its problems in realistic situation, analyses some relative theories and aims, and taking the first uni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for example, performs concret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set up a resources package.Key word: Chemistry Cu rriculum Reso

6、urces Packag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引言: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重要保障。它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高品质教育的基础性条件,同时,还是解决学校教育资源短缺和社会教育资源闲置的最现实的途径和方法。1 综述1.1 课程资源的定义及其分类1.1.1 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作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在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当前,课程资源的概念在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种,课程资源的

7、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第二种,所谓课程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来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学习条件1。第三种,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2。第四种,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3。第五种,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4。1.1.2 课程资源的分类课程资源的分类依

8、据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根据资源的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内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教学的素材或直接来源,是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条件性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保证,没有它课程无法展开。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9、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隐性课程资源一般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根据课程资源的载体形态,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人为载体的资源、以物为载体的资源和以活动为载体的资源三种类型。其中,以人为载体的资源又称为“内生性”资源,它包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的各类人员。以物为载体的资源是指以历史、现实和将来存在的物为载体的资源,即物化形态的资源。以活动为载体的资源是指所有活动或特定的情景所蕴含的丰富资源,表现为特定的

10、机会或情景。根据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课程资源与学习者的关系来划分,按照某种课程资源是否专门为学习者而设计,可将课程资源分为两类:一是专门设计的资源;二是非专门设计的资源。按照课程资源距离学习者的远近程度,可将课程资源分为三类:一是直接的课程资源;二是教学环境内的课程资源;三是教育环境内的课程资源5。1.2 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及其分类1.2.1 化学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也称化学教学资源,就是化学课程资源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化学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1.2.2 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化学课程资源有四种类型:生活化学课

11、程资源、环境化学课程资源、实验化学课程资源和人力化学课程资源。生活化学课程资源是生活中的一切与化学有关的资源,比如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环境化学资源是本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中特有的民俗事物、博物馆、展览馆和矿产资源等。实验化学课程资源是实验室、实验仪器以及药品等。人力资源比如化学专家、化学教师以及学生等。1.3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建立就是要先把搜集来的大量化学课程资源比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进行加工处理,某些图片要进行修改处理、整饬;某些声音、视频需要重新剪接、编辑等;然后,把加工后的课程资源根据章节分类,把与某一章节有关的各种素材内容编辑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化学课

12、程资源包。所以,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含义就是将收集到的课程资源,经过资源处理、章节分类后,按照化学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将各种课程资源分为文字类、实物类、活动类、信息类等目录,建立的一个实用的存入电脑的“资源包”;使用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从相应的资源包中选择使用的课程资源。1.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1.4.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阐释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1.4.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 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

13、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3) 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4)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不协调(5) 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因地制宜1.4.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 开放性原则(2) 经济性原则(3) 针对性原则(4) 个性化原则(5) 科学性原则2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2.1 基本理念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化学教育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其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无论其资质、志向,都应该有机会接受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二是坚持全面的科学教

14、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关于化学课程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为:(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质,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得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

15、单的实际问题。(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6)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2.2 课程目标顺应国际化学教育的动

16、向,我国的化学教育目标应是“为所有学生的化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和赞赏化学”。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79年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规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1)知识与技能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

17、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18、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想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7。3 开发资源包3.1 了解初中化

19、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单元的要求、建议并进行分析 课程标准有关的内容:科学探究 :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

20、)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目标 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 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 制定计划 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

21、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进行实验 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 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收集证据 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 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解释与结论 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 能在教

22、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反思与评价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表达与交流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

23、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习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

24、弱,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做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原有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还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7。第一单元作为

25、化学这门课程的首要内容,课程标准并没有像其它单元那样有明确的内容规定,这也是因为第一单元的性质所决定。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在这一单元中,也让学生接触到了科学探究,及一些实验的基本技能,所以课程标准在这两方面有一定得要求,但这些并不完全是第一单元的任务,它应该是整个初三甚至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3.2 资源包开发过程及内容 要开发初三第一单元的资源包,首先我阅读了人教版的教材,并将教学涉及内容做出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对各课题的分析总结:课题一:首先教材列举出人们的许多美好

26、愿望,从而引出化学,因为这些愿望都可以通过化学家的努力逐渐实现;紧接着顺着思路提出什么是化学并最终得到答案;最后又讲述了化学的发展史。课题二:首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来,讲述了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最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课题三:首先提出走进实验室必须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下来学习了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根据人教版第一单元内容,依托课程目标要求,我设计出第一章的教学总体思路。课题一:先介绍化学物质,再得出化学的研究对象,最后介绍化学史及绿色化学。课题二:先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及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再讲解化学变化,最后

27、通过具体实验来说明科学探究的过程.课题三:先说明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再介绍初中常用仪器,最后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内容确定后,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及化学学科特点,我对所要查找的资源类型、特点进行考虑。 考虑如下:初三学生是首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作为第一单元,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化学这门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化学的一些概念,应该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对化学既不感到陌生又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其次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学习更轻松,活泼,自由,达到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基于化学的学科特点

28、,还应加强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具体资源开发过程:课题一开发过程:陕师大附中老师是直接讲解人类的衣食住行中有关的化学物质,考虑再三,我认为将生活中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既不陌生又可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我将生活中的食盐、味精、醋等作为资源带入课堂,除此充分发掘教室周围的资源,如衣物的成分、学习用具、玻璃等,让学生自己找寻,除此,让学生再寻找生活中其它的物质,并用图片展示出来,并说明化学物质,如车、肥料、药品、厨具等。因为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 “物质”这一概念,所以区分物质与物体是必要的。在区分这两个物质时直接给出概念不如先以实例让学生感知再得出结论,如铁皮、铁块都是铁原子组成,前者是物体后者是物

29、质等实例。对于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这部分,开始有些不知怎样形象、深入浅出的得出,最后看了周明明老师指导的一名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茅塞顿开。所以这部分内容参照这位学生的思路对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进行逐个分析、层层深入。先探讨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通过实验对比,如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的反应,让学生感受到两种物质与同一种物质-水反应现象的巨大差异,从中得出结论,是因为钠与铁是不同的物质组成,所以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下来研究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不同,用途就不同,逆向思维,以用途不同的两种物质,但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组成,在惊叹中的出结论。如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对比等。对于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通过化学以

30、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入手讲解,如衣服从棉麻丝绸到现在的合成纤维如涤纶绦纶就是因为合成纤维有耐磨、不易褶皱的性质等进行讲解。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也可使它们一步步自己总结化学是干什么的。得出结论后,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不仅是已有的物质还要人工合成的物质,所以可以加入一些前沿的科学、重大的事件。如神七的宇航服、染料;SARS。还有通过图片中的视觉震撼来说明,如尼龙绳吊起大卡车,站在火上的猫不会烧着等。这部分内容查阅了有关资料后,我觉得也可以作为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化学史不但忠实地记录了化学概念、学说、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化学家的科学思想

31、、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的过程,更以独特的方式集萃了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优秀成果,展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规律和化学家的人格与魅力,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载体,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教材。化学史也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化学史的讲解让学生对化学的发展有一整体了解。这部分可直接讲解也可寻找相关视频,效果更好。还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下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资料可以是整个化学简史也可以是化学史的某一具体时期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依据学生兴趣所找的资料更多更有趣。化学史中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讲解可制作Flash动画或作游戏或制成化学模型等方式讲解。这样可使复杂的理论更易理解

32、。也可加入道尔顿的有关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启示。元素周期表可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它的贡献,它的伟大意义,它对人类的贡献,可讲述有关门碟列夫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感悟。绿色化学可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己讲解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这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学,归纳,讨论,通过讲解加强了解。对绿色化学提出的意义可通过讨论的形式完成。近年来,报纸、媒体上有多处报道有关绿色化学的案例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最后,针对人们对化学的误解,有必要纠正,可进行辩论,化学对人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对化学有正确的认识,在鲁教版资源网上查找到的视频-化学的历史功绩也是很好的资源。课题二:化学实

33、验室的前身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电视上有很多有关的影视,这些可剪贴下来播放,引出实验。实验对化学的重要不言而喻,也有丰富的故事,这些作为资源可大大提高学生兴趣。对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参看了有关教案、教学视频后,我认为做简单的实验是化难为简的最好方法,如火柴折断与燃烧等,让学生自己从简单的实验中归纳总结,毕竟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重点内容,只有通过实验,如铜片的燃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探究铜的燃烧产物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探究活动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深这个过程的体会,可通过习题或实验来加强,如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等。课题三:对于化学室的规则制定,我想起了以前阅读的有关特级

34、教师制定班规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制定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可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认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重要,为了加强这一观点,可讲述有关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案例,自己的或周围发生的,视频也是很好的材料,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具体的实验室规则,可以提供有关学校的规章作为参考,这样的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则制度,一来他们易遵守二来也给予了他们自由的权利,营造自由氛围,教学的氛围也是一种资源。除此有关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也可以作为课后阅读资料来进一步加强学生意识。重大的化学品安全事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器具、药品,在实验室的具体情景中介绍

35、,这样一来满足学生的兴趣,为以后进入实验室作准备,二来可以根据实验室已有的器具、布局等进行讲解,可以更直接、更真实不那么枯燥。学生讨论实验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室规章的重要性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视频展示违规操作的不良后果,及讲述身边的或自己的有关实验室违规的案例,让学生重视实验室规则。加入重大的化学品安全事故一来可增加对化学品安全的注意,另外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化学安全的关注。化学仪器是学生以后实验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不同的作用,使用的注意事项是重要的,这部分通过讲解或学生阅读总结,或以提问、抢答的方式来处理,形式越活泼、越能调动学生参与度,才能为以后具体的实验

36、操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毕竟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部分要关注操作的正确性。 对于第一章的习题,应多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如化学史、化学家、事件等,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完成一些简单的知识内容。4 总结在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概念有了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有了经验,这将有助于我以后的教学。在对初中化学第一章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学会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也学会了查找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料。我还体会到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除此还要拓宽思路,寻找各种各

37、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没有广阔而开放的课程资源根基,就没有动态生成的现代课程。这些都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积累中完成。所以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意识。对于本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我的理论知识欠缺、教学实际经验不足,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学习,很多资源需要继续收集、开发。 参考文献: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8).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3.3 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 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的开

38、发利用.学科教育,2002.(2).56 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出版社,2006.81-83,90-92,94-95.7 现代化学教学论.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教研室.8 大连理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化学与现代社会.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6,77,129.9 王志成,平琳,李慧著.安全化学.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1-3,217-220.10 百度11 人教网12 鲁教版化学资源网站附录:以下是笔者开发的有关“走进化学世界”的资源包,有使用建议,希望能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使用,其中有实物、文字资料、活动、实验操作、网络资源、多媒体、图片、习题等资源,还附有一具体的资

39、源包的利用实例,第一单元的课件及PPT,作为参考。一.实物:1.食盐、味精、醋等生活常见物质使用建议:食盐、味精、醋是我们每天都接触的物质,学生对这些再熟悉不过,实物展示在他们面前,来引入化学物质的介绍,让他们觉得既有趣又对化学感到亲近。2.衣物成份标签、教室里存在的物质 使用建议: 衣物成分、教室现有的物质,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化学物质,可充分利用教室这一资源,也可调动起学生共同参与。3.铁皮、铁钉等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使用建议:铁皮、铁钉或玻璃杯、玻璃棒等,通过实物来区分物体与物质两个概念。4.各种玻璃仪器使用建议:各种玻璃仪器的展示是为学生实验做准备,让他们认识化学仪器。5.玻璃刀、铅笔等;

40、使用建议:玻璃刀和铅笔,它们的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可是这么不同的两个物体,却有惊人的相同点,那就是玻璃刀所用的金刚石和铅笔所用的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这样在实物不同用途的对比中更好的得出化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是:物质的结构。6.化学模型等使用建议:化学教学中结构是很重要的内容,如讲到玻璃刀和铅笔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他们结构不同,那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就可以通过模型来展示,模型立体效果较好。二.文字资料1. 教学参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教师用书2. 拓展资料:(1)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使用建议:这是第一单元的一个重要内

41、容,本资料可以用于教师教学的参考,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加深、巩固化学是什么的理解。资料概述: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各种形式的物质都在变化之中。你是否曾经惊奇或疑惑: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铁为什么会生锈?电池是怎样产生电的?食物在低温下保存为什么会减慢其腐败?人身体如何利用食物维持人的生命?诸如此类问题很多。化学可以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变化的科学。简单的说,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反应)的学科。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组成和结合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表现出与原物质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和

42、化学性质。要研究化学反应,首先要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最终要对变化本身的规律进行研究,即反应能否发生、程度如何,反应进行的快慢等。例如,在研究氢气()和氧气()能否发生反应时,通过化学热力学研究知道,这两种气体是可以发生反应的,但在通常情况下,它的反应速率极慢(106亿年才生成0.15%的),但在600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很快就完成而生成水。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因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分解和化合的过程。当然,这种变化常会伴有一些物理变化发生,如光、电和热的变化。因此,在研究有时会反过来促进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如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电

43、流的现象,促进了电化学的发展,对化学反应热的研究又产生了热化学等。注意,化学研究的物质是只有静止质量并占据一定空间的实物,而非物质的另一基本形态场。它涉及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地球上的矿物,空气中的气体,海洋里的盐和水,在动物身上找到的化学物质等-以及由人类创造的新物质。它涉及自然界的变化-因闪电着火的树木,与生命有关的化学变化等-还有那些由化学家发明和创造的新变化。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的科学。简而言之,化学是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为主的科学。(2) 化学品与人类使用建议: 这部分既可以作为讲述“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

44、绚丽多彩”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密切关系的的阅读资料。资料概述:化学品与人类现代人类的生活及社会活动几乎不能离开化学化工产品,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更是与化学化工产品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生活得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紧密关联。首先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衣:纺织工业(轻工业)的发展2/3要依靠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纺织用化学品-各种合成纤维,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粮食与棉花争地的矛盾,而且化学合成纤维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合成纤维在其透气性、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等方面已远远超过全棉制品。特殊性能的合成纤维在某些特定的工矿工作条件下是不

45、可替代的。一个年产30万t乙烯本身面积仅数千亩,它所提供的布料足够10亿人口人均两套服装之用。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食:农作物增产1/31/2要依赖于化学工业的发展。随着土壤沙漠化的不断恶化,世界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世界人口却是逐年递增的。缓和人类和农作物、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是当代化学工业所面临的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在常温、常压下将O=C=O双键及NN键打开,那么人类将不再需要土地来生产粮食,粮食的生产将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是一项宏伟的事业。要装满粮袋在,丰富菜篮子,关键之一是发展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

46、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和色素等,它们大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用化学分离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住:建筑工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化学工业的有力支持。建筑工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化工产品,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推动了整个建筑业前进的步伐。如以前建筑施工在0以下时就不能施工,这是因为水泥在0时难以养护,容易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造成安全隐患。水泥防冻剂的研发及使用,不仅提高了水泥的质量,而且建筑业甚至可以在-10-20的低温条件下照常施工。现代建筑所用的水泥、石灰、油漆、玻璃和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产品。行:现代化得交通工具-汽车,更是不能缺少化学化工产品。

47、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汽车越高档,所采用的化工产品越多。这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化学工业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高档汽车中所采用的化工产品已达数千种。非金属全塑料汽车将是汽车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用以代步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作动力,还需要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以及机械部分的润滑剂等,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产品。用:人们需要的药品,洗涤剂,美容品和化妆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也都是化学制剂。各种功能的化学化工产品以其特殊的使用功能将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可见,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无不与化学有关,人人都需要用化学制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化学世界里。再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要大幅度的增产,农、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