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842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目录一、引言 (一)研究的内容(二)研究的目的二、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英语教学创新(一)必须是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二)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三)尊重教学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四)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根本三、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一)理念基础(二)师资基础(三)学生基础四、“开放教学”延伸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一)在专业课中直接增加英语教学的份额(二)打破传统的“翻译”模式,推行“微观教学模式”1.“提问记分”,活跃课堂气氛2“作业答题”,增进师生沟通3“竞赛考核”,英语考试不再是负担五、结束语摘要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外语、有能力成

2、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国际语言交流能力是大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创新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多方面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把握了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现实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努力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关键词:英语

3、教学; 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 教学创新AbstractWith the economy and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understand foreign language, has the ability to become the basic standard of selecting talent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meet the information age

4、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rings challenge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of when. How to improve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ve teaching work, trai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

5、ching, respectively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thought and other party various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grasp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education today, in quality has pr

6、actical necessity.Key Word: English teach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ractice appli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一、引言 高校教学内容的广博性、高深性及不确定性,对高校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教才能既保证把知识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又保证有效地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和创新,这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必须关注的问题。我曾有幸参加了教育部教改项目“高校教师英语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三份有关高校教学方法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高校教学名师、普通教师和

7、学生展开调查。我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英语教学的选择与运用对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但目前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探寻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教学的创新,从理论基础延伸到课堂教学,并引起本人对英语教学的一系列的深思和想法.最终打破传统的翻译模式并形成最后的微观教学模式。希望我的方法可以带给一些人方便。(二)研究的目的目前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探寻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方

8、法是教学过程中活跃而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二、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英语教学创新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创造性的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尊重教学规律,注重人格塑造,培养综合素质的创新教学过程。从教育理论上看,英语教学创新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系统、灵活地使用英语语言作为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在整体学识基础上,形成能力的活动。英语教学创新实质包含如下的含义:(一)必须是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英语高等教育。高校英语教学侧重对学生听、说、

9、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听说上,注意词汇的现实意义,加强会话和交流训练;在读写上,侧重速记和语音训练。(二)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比较概括,但基本教育教学思想还是以“育人为主,能力为本”。(三)尊重教学规律,注重教学方法特别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趣、有味、有情、有意”,要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知识层次相吻合。(四)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根本高校英语教学就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三、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一)理念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改革、方法改革、模式改革及思想改革成为教学创新的基本形式。表现在高等院校英语教中,根本一点

10、就是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优化英语教学,使教学内容、方法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满足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形成。(二)师资基础目前,很多院校教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同时很多专业教师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这些为英语教学创新提供了师资基础。(三)学生基础高校学生英语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从目前高校教学计划来看,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都更加注意突出英语课教学。以北京大学语言类专业为例,在;年的课程安排上,外语课每学期都安排专业英语课(精读、泛读),某些专业还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课教学,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英语课的教

11、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组织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英语培训或英语角活动,取得较好效果。四、“开放教学”延伸到英语教学的实践“开放教学”是高校近年来推广英语最好的教学形式,能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在科目选择上,鉴于高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目前高校开展双语化“开放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作为切入点,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突出“三关系”:施教过程强调教师和知识的关系;培养

12、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高校开展双语化“开放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英语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诸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课堂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解决问题。再次,在考核评定上采用综合几次课业成绩的方式。英语类课程如需要学生以英文形式来完成课业的内容,这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查询资料、观察研究、实际操作等方法既获取了课业中所需要的部分资料,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获取信息等的能力。另外,母语教学和英

13、语教学的比例应实事求是。目前在课内时间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在高校仍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第一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任课教师懂得学生的第一语言,减少了他们害怕因为听不懂第二语言授课而产生的种种顾虑,可从心理上保证学生学好第二种语言。但教师应尽量将第一语言的运用降到最低限度,避免学生对第一语言产生依赖心理,这样英语学习就比较实际。最后,充实的教学资源是英语教学创新的关键。“开放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资源的保障,外文原版教材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同时,师资状况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开展英语“开放教学”的一个

14、“瓶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师能力单一,专业教师英语教学的创新必须尽早建立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体系。(一)在专业课中直接增加英语教学的份额现在,我国的国际贸易合作日益广泛,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英语教学成为当务之急。除应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教学力度和师资力量外,还应加强在中文专业课上的外语应用。比如国际结算,就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资金收付活动的专业课。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以大量实际应用的英文单据、英文票据为模本进行介绍、讲解,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大有帮助。国际私法虽是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也可强化英语词汇。比如讲名词概念时顺便提及它的英文释义,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词汇量会

15、大大增加。这种英语学习的效果甚至会好于英语专业课学习的效果。(二)打破传统的“翻译”模式,推行“微观教学模式”“翻译”模式是传统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它是按照教材顺序一章一节的给同学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虽有知识系统化的长处,但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微观教学模式”是指对一堂课或一次课的教学进行的设计和安排,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方案为:1.“提问记分”,活跃课堂气氛最常见的互动教学方式是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提高,学生举手回答。但这种方式对高校大学生不太奏效,因为学生知道答案不愿举手已成习惯。如果点名提问,学生则又比较被动,答不上来,就比较尴尬。我认为与惩罚相比,鼓励的作用往往更明显。为了提高“

16、提问”的质量,我们可以把课堂提问以记分的方式与平日成绩联系在一起,而平日成绩又同综合评定挂钩。这样,“回答问题”对同学们而言就是“有利可图”的,同学们就有了主动举手的积极性。 实上这种以“记分”方式鼓励发言并不算创新,创新的是记分方法。具体地说:在课前,按班级人数适当分组(一般每班分CDE组比较合适),并告知记分规则;在讲课过程中所提的问题,组内同学可以讨论,答对者给本人所在小组加分;下课时,给小组排出名次,给冠亚军小组的成员记积分,作为他们平日成绩的参考。须注意的是,每次课的分组最好都是随机的,避免有同学总不回答问题却获得高积分。这种“提问加分”方式比较新颖,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17、又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我认为通过这种类似游戏的做法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要比空洞的说教好的多。2“作业答题”,增进师生沟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学习不应当仅体现在课堂提问与回答上,互动交流还可以是书面上的。比如,给人数较多的班级上英语复习课或答疑时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时,不妨请他来填空。例如,单元结束了,留下作业:“在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在FFFFFFFFFFF方面,我学的最清楚。但是FFFFFFFFFFFFFFF我没学清楚。其他FFFFFFFFFFF。”作业要收上来,教师要把“学清楚”的问题和“没搞清”问题的分别整理。对于“学清楚”的问题在课堂上不必多占时间,对于“没搞清

18、”的问题或者单独回复,或者集中讲解。3“竞赛考核”,英语考试不再是负担这里的“考核”主要是指平时的小测验,适当的有效考核往往会起到“快马加鞭”的作用。但是,考试也须技巧。怎样让大学生喜欢考试而不是被动应考,积极准备而不是想办法作弊呢?“竞赛”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具体方案:首先分组。根据班级人数情况和考题的难度,把班级分成;A组或更多。然后制定竞赛规则,一般“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也有些题型(如判断题)可以采用“答对加分,答错扣分”的规定。以组为单位加答,分数积累,竞赛结束时以积分定胜负,获冠亚军的小组成员记分,作为平日成绩的参考,得分最少一组的成员则要选一个话题写篇小论文,效果明显。总之,高校

19、英语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形势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等院校只有将高校英语教学与大学生国际语言交流能力结合起来,注意英语教学的实际,把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对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五、结束语江泽民同志在同海南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曾嘱咐:“世界上的知识是浩瀚的。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就必须懂外文。一个人要掌握一门外语不容易。像我们那时学外语,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来学,一天要记住六七十个单词。总之,学什么都要花大力气,没有天生不花力气就取得知识和成果的人。”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学习外语的

20、重要性,二是点明学习外语和赢得佳绩的不易。 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检验大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并激发其学习热情,自1987年起,国家教委开始实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校大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等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给予了高度关注。20多年过去了,这种关注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逐渐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并成为评估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不断有研究者撰文分析影响四级通过率的因素,探求提高四级通过率的积极有效的途径;各高校也纷纷把目光转向英语教学改革,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作为这一水平重要衡量尺度的四级通过率。在这一形势下,

21、浙江工商大学坚持走真抓实干、齐抓共管、以人为本、特色创新之路,并从国内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以令人满意的四级通过率和雄厚的实力赢得了教育界众多同仁的称许。 也许有人会认为高分的取得不代表真正的实力,因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而在大学生中不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却照样考高分者大有人在。为使学生灵活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浙江工商大学一向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听力等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战水平,有效地避免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的出现。骄人的成绩背后,凝聚了浙江工商大学的师生大量辛勤的汗水。英语教学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激励机制、辅导员和班团干部的作用、

22、学生自身努力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在本书里都一一作了分析。参考文献:1柳静穆.E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张自中.张自中英语学习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熊亦武.高校教学教法研究.陕西大地出版社,2009.4张爱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5花长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河海大学,2002年.6李淑梅.加拿大、美国、中国双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班级题目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课题背景(参考资料、撰写意义)选题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

23、贸易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外语、有能力成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国际语言交流能力是大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创新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多方面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把握了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现实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努力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听

24、、说、读、写等应用能力,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参考资料(主要依据)英语教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有专业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李岚清同志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指出“中国人不笨,在语言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只要下工夫,就能学好”。我相信,只要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之路。英语教学创新实质,英语教学创新的前提必须是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尊重教学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趣、有味、有情、有意”,要和学生的

25、心理需求、知识层次相吻合;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根本。高校英语教学就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英语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经过30年的探索,由过去培养目标的单一性逐步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目标由强调某个方面或某些因素逐步向综合化、全面性发展。这也正如1986年召开的第40届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教育尤其高等教育要“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但也强调发展个人天资与才能和促进个人实现其理想的重要性。论文框架一、引言 二、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的内涵英语教学创新(一)必须是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二)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三

26、)尊重教学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四)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根本三、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一)理念基础(二)师资基础(三)学生基础四、“开放教学”延伸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一)在专业课中直接增加英语教学的份额(二)打破传统的“翻译”模式,推行“微观教学模式”1.“提问记分”,活跃课堂气氛2“作业答题”,增进师生沟通3“竞赛考核”,英语考试不再是负担五、结束语课题计划(撰写步骤、过程、时序安排)完成论文的步骤、过程一、调整研究,找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确定主题。二、分析整理,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理清论文脉络和思路。三、反复审阅,去粗取精,臻于合理,最终定稿。时序安排2011.5.72011.5.10 选题2011.5.102011.5.15开题报告2011.5.162011.5.20 收集分析资料2011.5.202011.5.28 完成初稿2011.5.292011.6.18 修改2011. 7定稿完成初稿时间2011.5.28最后定稿时间2011.6.20指导教师意见可以开题。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5月25日该表前五项由学生填写,后三项由指导教师填写,最后与毕业论文一同交成教部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