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43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荀子性恶观毕业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浅论荀子性恶观 院 系: 中 文 系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姓 名: 学 号: 090101402016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 授 填写日期:2013年4月5日摘 要人性问题是先秦哲学中又一重大的焦点问题,为了人性的发展的需要,孟子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首先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建立“仁政”、“王道”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样的,荀况也提出了“人性恶”和“化性起伪”的命题,并以此作为自己“法后王”的理论根据。因此,孟轲与荀况虽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他们的社会历史观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孟轲由“天人合一”出发得出“人性善”的结论,而荀况由“天人相分

2、”出发得出“人性恶”的结论,但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突出修身的重要性,使人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将试析荀子提出“性恶论”的论据及其价值。关键词:荀子; 性恶论 ;孟子 ;性善论; 修身Abstract The issue of humanity is the pre-qin philosophy and a major focu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landlord class rule, mencius.first puts forward the goodness, and take it as their b

3、uild benevolent governance, kingcraft theory of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Similarly, xunzi also puts forward evilness and elasticity up false proposition, and take it as their method after the king the theory according to. Thus, mencius and xunzi although puts forward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human n

4、ature view, their social history even is simply the opposite: by mencius nature and humanity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and by xunzi nature phase points that human evil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but can say that they a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e ones m

5、orality, make the person to a better direction. In this article, will also xunzi put forward of evil human nature argument and its value. Key words:Xunzi sexual evil theory of mencius theory of cultivate ones morality目录摘 要2Abstract3前 言5一、荀子“性恶论”6(一)荀子的时代及思想背景6(二)、荀子的“性恶论”71、何谓人性?72、为何说“人性恶”83、“化性起伪”

6、的思想9(三)、“性恶论”理论的价值101、强调礼仪教化的重要性102、化性起伪和环境教育113、涂(途)之人可以为禹124、强调“师法之化”的重要性13二、“性恶论”与“性善论”都是修身论14三、小结16结语17感谢语18参考文献19前 言荀子是先前时期继孟子而起之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是先秦哲学的一个总结人物,无论是天人、名实还是古今、礼法都担负起总结的任务,却因为其一句“人性恶,其善者伪也”,使其失去了他在诸子百家中应有的高位。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中关于人性的思考可谓独树一帜,荀子这种看似有悖旁人的思想,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意义依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荀

7、子“性恶论”(一)荀子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据已有史料(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推知他的政治、学术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89年(周和王十七年)到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之间。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是荀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荀子生于战国末期,当时经过春秋战国社会长期变迁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日益完善,经过诸侯兼并迈步实现全中国的统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战国末期,消除割据战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亦符合人民要求免除军役负担,加快生产力的愿望。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思想的创新与理论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统一国家的

8、呼声越来越高,统一的步伐越来越快的时候,学术上各争一端,相互攻击的局面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如何对国家的学说进行综合的整理,并提出有效的治国方略,也就成了当务之急。而荀子的人性论则为解决当时社会变迁,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长治久安的带有创新价值的法律理论、提倡勤学提出了思想基础。(二)、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在总结先秦关于人性的基础上,将“人性之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中,使自己的自然观与人性观统一起来。1、何谓人性? 荀子把自己“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运用于人性论中,提出人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诸方面。他说:“生之所以然谓之性”(正名)“性者,本

9、始材朴也。”(礼论)他又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于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在这里,荀子把人性仅仅看做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而人的身体及其器官的生理机能也是自然生成的。他还分析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也就是说,人的追求是由人的生理自然属性所造成的,这就是人的本性。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孟子对于人性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10、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就像水一样,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人的本性没有不向善的。孟子对人性的定义并不是经得起考验的,如果把“善”字改成“恶”字,同样是说得通的。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与生俱来的“善端”本来就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之中,就如同水往低处流是水的本性,人之性善也是人的本性。在孟轲看来,这种人性所固有的“善端”是先验的,是超功利的。他说:“所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有人看到一个小孩落入井中的一瞬间,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挽救这个小孩的生命,他的这一行为的真

11、正动机,既不是因为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有多少交情,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天然的和纯粹的“不恶之心”,也就是一种对别人痛苦、危难的同情心,以及对这个孩子生命的爱惜之心。孟轲认为,这种人的与生俱来的“善端”包括“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类,也叫做“四端”或者“四心”。他们就像自己身体的四肢那样,缺一不可,而其中的“恻隐之心”是最根本的。孟轲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为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从此出发,孟轲引申出“仁义礼智”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的观点。

12、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2、为何说“人性恶”? 在荀子看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的追求是“人性恶”的生理基础。他认为,人本来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等等,由于所有这些和道德规范、礼义格格不入,因而都不属于“善”的范畴。他又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

13、矣,其善者伪也。(性恶)这就是说,人之性是“恶”而不是善,人之“性恶”虽然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于社会秩序是有害的。因为,如果放任了人之“性恶”,就必然“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如果放任了人之“性恶”就必然引起人们物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的又要引起暴力,进而造成社会混乱。(“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过去之所以产生“人性善”的命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这里所说的“伪”就是“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善”并不是人的天生之性,而是由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长期教化和学习所形成的一种品格。这种品格“可

14、学而能,可事而成”(性恶)“心虑而能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谓之伪。”(正名)“伪者,文理隆盛也。”(礼论)总而言之,这些“品格”、“礼法”都是人为造成的,并且都是由人为控制的,既然都是人为的,因而可以称之为“伪”,在这里“性”和“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具体来说,“性”是由先天赋予的,而“伪”则是后天人为的。因此,“性”能产生出“恶”来,但是“伪”也有可能产生出“善”来。在荀子看来“善”就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正理治平”,符合平时的礼义和道德规范。虽然“性”和“伪”是相对立的,但是他们也是相互依存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这就是说,只有坚持“性伪合”才能使礼义道

15、德得以规范,天下才能得到治理得到和平,才不至于产生暴乱。3、“化性起伪”的思想 荀子的所谓“化性起伪”的思想,就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教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努力,并把这种“伪”的努力积累起来(“积伪”),进而逐渐改变人自身原有的“恶”的本性。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善”?其二是人们如何去追求“善”? 对于前一个问题,荀子分析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以此观之,凡人之欲为性善者,为性恶也。”(荣辱)就是说,凡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就是他原先没有的东西。如果他已经有了,也就不欲求了。所以,人之所以欲求“善”,就是因为人的

16、本性中缺乏“善”。对于后一个问题,荀子认为,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去改变人原有的“恶”的本性。荀子又说:故古有圣人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荣辱)这就是说,人之性“恶”,而原来没有礼义规范,因此才引起了社会的混乱。所以,社会的“礼义法正”原本就是后天人为的东西,是圣人为了教化人们而创造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化人之“性恶”为“性善”,进而使社会由乱达到治。他说:“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善也。”(富国)也就说在这一转化过程又可以分为若

17、干层次:其一是以“礼义”教化:其二是以“法正治理”;其三是“重罚禁止”。这样一来,对不同的人就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最终使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使人们都向往“善性”。所以,“圣王之治”都是由人为的“礼义之化”来实现的。在这里,虽然荀况把社会治乱归结于“圣人”的“化性起伪”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是他强调了人本性可以教化,使先天之“恶”转化为后天之“善”,这又具有积极合理的因素。据此,荀况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作用,人们是能够“起于变故,成乎修为”(荣辱)的。(三)、“性恶论”理论的价值1、强调礼仪教化的重要性 “明于天人之分”的论点在人道观方面表现为“明分使群”和“化性起伪”两个命题。“

18、明分使群”的命题表达了荀子的社会历史观;“化性起伪”的命题表达了荀子的人性观。在荀子看来,人类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自然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因此,提出了“明分使群”(富国)的思想。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所谓“能群”即能够结成社会组织。荀子认为,人类要生活就必须“裁其非类,以养其类。”(天论),即利用和制裁自然物来为人类服务,单个的人是无力的。人之所以能利用牛马为自己所用,就是因为人“能群”。“能群”是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来为自己谋福利的必要条件。荀子又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人“能群”是因为人

19、类有一定的分配制度和社会分工。人之所以能“分”,是因为人有一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礼义作为保证和约束。可见荀子“明分使群”的思想认为礼义的产生是为了人类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以求得生存。那么,为什么建立合理的社会需要礼义的调节和约束呢?荀子认为,人群中存在争夺利益的矛盾。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记)可以说,荀子提倡性恶论是为他推行礼义教化奠定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礼义的束缚,去掉法律惩戒,那么就会强暴争夺,弱肉强食

20、。因此,就必须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才有文明可言。荀子主张人性恶,强调性伪之分,正是强调礼义教化之重要。2、化性起伪和环境教育 荀子在性恶一篇中说:“故圣人之所同于众其不异于众,性也;所以异而过于众,伪也。”这就说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也是后天学习养成的。他强调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法度,也能激励人们向圣人学习,化性积伪,使自己变得更好。荀子说:凡人之性者,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即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君子矣哉?凡所归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积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用此观之,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性恶

21、)以人的本性来说,不分君子与小人。然而君子能化性起伪,能以礼仪教化人民,先王制定礼义如同陶人埏埴用泥土制作陶器一般,是出于圣人之伪,并非出于圣人之性。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亦是由后天学习而得,此为圣人君子可贵之处。荀子认为,尧舜于桀跖之性虽然相同,但是礼义积伪之性为后起,人受环境教育以及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就尤为重要了,他说: 可以为舜,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荣辱)尧、禹、跖、工匠、农贾其道德和职能之所以有区别,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俗造成的。荀子认为人之生活环境不由得人选择,因此,人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

22、,这也是“无待而然”,是禹、桀都在所难免。然而圣人能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而能改变自身的素质,以求成圣成贤。荀子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成乎修修之为,待尽而后备者也。”(性恶) 这说明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环境教育熏陶修养而成。3、涂(途)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认为人性恶,但后天环境又可以改变人性,人经过化性起伪可以变恶为善,因此他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命题。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政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政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政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荀子提出“涂之人

23、可以为禹”,与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义相同。孟子是认为人皆有本然之善性,故保持善性就可以成圣成贤;荀子认为人之本然性恶,而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之性恶,而使为善,故积礼义、化性起伪便可以成圣成贤。人通过学习可以增进道德,此便是“涂之人可以为禹”的道理。他又说: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致,思索熟察,加日月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性恶)学以明道,要专心致志,思索领悟,日积月累,认识与修养并进,而达到通神明、参天地的境界,便步入圣贤了。所以圣人是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而成。既然圣人可以积累而至,那么人只要肯于积累,坚持不懈,成圣成贤自不会有问题。荀子认为环

24、境对人获得善之道德甚为重要,但是人不应该消极适应环境,而应积极地对待环境: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所闻者尧、舜、汤、禹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巫伪诈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日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性恶)“靡”指积靡。在优良环境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而进于善。而那些不行仁义者亦由于坏的环境受到欺污漫淫邪贪利等熏染,时间长了,人也就不知不觉的变坏了,这也是坏境造成的结果,亦所谓“靡使之然也”。因此,荀子特别强调要警惕不良环境的危害,所以说,看青年优劣要看他

25、周围交接的是些什么样的人,看君主明暗要看他左右使用的是些什么样的臣下。子贤与否,受朋友包围;君贤与否,受臣下包围。环境于人实在太重要了,因此,荀子反复强调“靡使之然也”!4、强调“师法之化”的重要性 荀子提出“性恶”的礼论,其目的之一是强调“师法之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其价值。他说:“人之性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荣辱)这是说,人如果没有老师教导没有法律约束,那么就只会看见利益;那么他们的心灵也就完全和他们的嘴巴肠胃一样只知吃喝了。他又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

26、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礼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修身)这是说,礼法,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法的。没有礼法,用什么来端正身心呢?没有老师,我哪能知道礼法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这样做,这是他的性情安于礼法;老师是这样说的他就这样说,这是他的理智顺从老师。性情安于礼法,理智顺从老师,那就是圣人。所以违背礼法,那就是无视礼法;违背老师,那就是无视老师。不赞同老师和礼法而喜欢刚愎自用,拿他打个比方,那就好像让瞎子来辨别颜色、让聋子来分辨声音,

27、除了胡说妄为之外是不会干出什么好事来的。所以学习,就是学习礼法;那老师,就是以身作则而又重视使自己安守礼法的人。“师法之化”如此重要,不仅人们需要依赖“师法”,反之老师和法律制度对人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提高教师学识和素质,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也显得尤为重要。二、“性恶论”与“性善论”都是修身论 尽管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也可以认为,他们都是为了突出修身、学习之重要。荀子在性恶一篇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知;无伪则性不能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各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生,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

28、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人之所属,待圣人然后分也。(性恶)这就是说,人的生理自然之性,如同未加工之质朴素材;而人为之性,乃礼义道德,是对素朴之性的加工改造。没有素材则无从无从加工,素材不加工,素材自身就无从完善。荀子强调性伪之合,即对本始材朴之性要进行加工改造,使之去恶变美。从这里可以看到,荀子提倡性恶论是为他推行礼义教化奠定基础。在上文中说到:荀子十分看重“性”与“伪”之区别。在“性”与“伪”的这种关系中,荀子更看重的是“伪”的那一方面。他说:“干越夷骆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性恶)也就是说,人之性天生就是恶,后来

29、之所以出现善恶的区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注错习俗所积耳”(荣辱)这就是说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于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和“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命题。相同的,在人性观论述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孟子分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正是由于人皆有“善性”,因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问题仅仅在于当事人在紧要关头是否发扬了自己善的本德。有的人之所以不具备善的本德,是因为他不知道保护自己善的本性,因而逐渐的被外界的物质欲望所诱惑,导致了其善的本性的丧失。对于这种人们已经失去的“良心”,孟轲主张用“道

30、德养性”的方法把它找回,并且用学习的方法恢复本性,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也。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也。”(孟子尽心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寡欲,其善的本性就不会消失;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多,即使他尽可能的保存和发挥自己善的本性,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君子要用“道德养性”的方法才能够恢复自己“善性”,而这两者都必须从自己主观的“养心”和“寡欲”这两个方面入手。 孟子认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所以,人的“善性”都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叫做“人伦”,它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五个方面,因而又称为“五伦”。在孟轲

31、看来,“未有人而遗其亲也;未有义而后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他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在用人性之四德去处理“五伦”时,当然是要以仁义为主,因为有“仁”的人就一定会孝敬父母;有义的人就必然会忠于国君,也必然会服从兄长,而礼则是实施“仁”、“义”的具体规则。所以他说:“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因此,尽管荀子和孟子在“人性论“观点问题上,由于历史观和对“天人”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两者得到的结论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两者的出发点又是相同的,都是强调礼义之重要,并且提出修身的方法,使

32、人性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三、小结 孟子与荀子都在论述人性,目的是突出学习对于修身的重要性。两者的观点都有价值,只是由于历史观不同和对“天人”的理解不同,相比较而言: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相当的主观性,荀子的“性恶论”则来自于客观,也就是说荀子的观点更具有可行性。 首先,荀子把人对于物质方面的欲求作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这与孟子讳言利、倡言义的说教相比,显得切实、质朴。因为,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解决物质生活资料问题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人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才能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好,从而形成自身的道德观念。所以,荀子把社会出现的争夺和动乱现象归结于人们追求利益的结果,显然具有合理性。 其

33、次,“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孟子“性善论”的先验论。在荀子看来,“礼义辞让”等道德原则并不是先天赋予人类的,而是人们通过“积伪”所形成的。他说:“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恶)可见,荀子不仅否定了人性先天道德属性,而且还肯定了圣人的“善性”来源于圣人之“伪”,这里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合理因素。“伪”的主要含义是后天改造的结果。 再次,人性善与人性恶都有一定道理,在历史上人性善通行的时间更加长久,但是今天大有必要强调人性恶。因为即使法治健全的国家,人性恶的表现也是十分显著的,而法治不健全的国家简直是

34、嚣张至极!怎样防范?立足于人性善或人性恶,结局会大不一样。大约这就是要“把权力放进笼子里”的出发点吧! 最后,在化人之“性恶”为“性善”,进而使社会由乱达到治的过程上,荀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部进行,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一是以“礼义”教化;其二是以“法正治理”;其三是“重罚禁止”。也就是说用宣扬礼仪来教化百姓,施行公正的法令来治理百姓,重用刑法来禁止百姓犯法,使天下的百姓得到治理,行为合乎善道。 研究人性问题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很有意义,它关系到我们怎样进入社会而少上当受骗,当然也不是要把社会看得黑暗腐朽没有出路。总之,这是做一个清醒的公民所必须的。结语我一直都觉得

35、遗憾:荀子的“性恶论”没有被人们重视,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像偶像剧一样显得不切实际。不敢说人的本性中只有“善”或“恶”,但至少“恶”是占很大的比例的,就像荀子所说的:如果没有礼义和法度的制约,让人随心所欲,那么我们生存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答案不言而喻。我觉得只有对人性“恶”的一面有更充分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性善论”或“性恶论”单独存在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辨、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探讨。感谢语四年时间匆匆而过,回首这四年走过的路,百味杂陈。四年前,爱哭爱笑的自己;如今,棱角分明的自己。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成长了,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在这四年

36、里,有过迷惘;有过怀疑,怀疑自己也怀疑他人;有过感动;也有过失望;有想过放纵自己从大一到大四,我看着自己走来的路,脚印深深浅浅。走到今天要感谢的有很多:讲台上的每一位老师,在您们身上我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尤其是现在实习之后,更加明白了每一堂课的不容易;大学期间的每一位同学,在你们的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的东西;四年中遇到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每一件事都丰富了我的生命,让我对生命有新的领悟。具体到这篇论文,上课时很多老师都讲到人性的问题,使我对人性问题有一些认识,也有了想要去证实的想法。在这里,要特别的感谢吕老师。从论文开题到成型,吕老师给了我许许多的的鼓励

37、和指导。有时候论文有问题,周末都不能让吕老师休息。吕老师很负责,每次发到邮箱里的论文,很快都会回复,而且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大到论文的题目,小到字体、格式。有时候,心里很过意不去。责任心真的很重要,自己即将要踏上社会、不出意外也要走向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吕老师身上的责任心值得我学习,永远。感谢的话,说也说不完,把它放在心里才最合适。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一路上永远也不改变的支持和信任。谢谢你们!终于,我就要毕业了。即使有许多不舍,也要说:终于,我要毕业了!感恩及感谢,所有。参考文献1、荀况著,姬忠勋编辑 荀子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2、梁启雄.荀子简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1月.3、孔繁.荀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4、冯契著,陈正平缩编 中国哲学通史简编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91年10月第1版.5、高正.诸子百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6、孟轲著,杨伯峻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