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3030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为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课本所学知识,文章在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物流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2、和可行性,并阐述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相信这一教学模式必将大大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词:课程改革;辩论;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For making the student comprehend the knowledge,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e author introduces revolution 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courses,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 of debate in classro

3、om, and expound the effect of it. This model must promot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Key words: curriculum revolution; debate; teaching model 0引言课程是一切现实的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课程改革也历来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观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在其学习的自由中明确地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更多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由“学会知识”向“

4、会学知识”进行转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毕业即上岗”的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本文在笔者理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对物流专业的理论教学做了一些改革研究和尝试。1高职高专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讲授法主要采取的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将课本理论知识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内容逻辑性强,课堂知识内容丰富,缺点是互动性差,学生参与性不强。讨论法是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案例进行的问题分析。这种模式在一

5、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课前准备等原因,往往讨论的结果不是特别的理想。很多时候关键还是教师的分析评论。自学指导法是对某些章节、问题等由学生自学的、教师辅导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某些情况下,学生只是机械的在看书,基本不提出什么问题。以上三种方式是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式,三种模式虽然各有优点,但有一个共同的不足是学生参与程度并不深,遇到问题时往往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物流类专业教学的过程采取了“辩论赛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激发学生参与的课堂方式辩论赛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教材、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场所

6、。传统上四个要素中参与最高的应该是教师,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主要采取自己讲授的方式进行。而本应该作为核心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并不高。墨子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内发论”认为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烁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外在力量决定的,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学校教育和训练、他人影响等。“辩论赛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也充分考虑内外两种因素,促使学生由“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

7、力。改变了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这种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相结合。(1)“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设置具有辩论意义的题目,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分成两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理论、案例等知识,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以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2)“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采用“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变“学结果”为“学过程”。学生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往往只是记住老师教的一些问题的结果,但由于课时的有限,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讲出来。然而,我们采用“辩论赛进课堂”教

8、学模式后,学生便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支持自己辩论的内容),学生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为了推翻对方的观点学生会利用业余时间找出更多的案例知识进行学习,这就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第二个优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通过课堂专业辩论赛,学生既学习的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通过专业的辩论赛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3)物流类专业课采取“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物流类专业课

9、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内容是背反的,也就是说同一个内容,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一方面我们强调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强调物流成本的降低,但物流服务质量与物流成本是背反的,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这样就有了“辩论”的可能性。其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已经具有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展“辩论”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再有就是学生本身对“辩论赛”这种模式非常感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成功开展“辩论赛”提供的很好的动力。(4)物流专业课 “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笔者2005年

10、毕业后在教授物流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在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库存物流管理实务等课程中采取了“辩论赛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找资料、找解决问题的支撑材料。从“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后,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多平时不是特别主动的学生也开始变得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单单为辩论而辩论,最终还要指导教学,所以在图1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反馈环节,在这种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反馈环节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3总结本文在理论教学实践的基

11、础上,探讨了对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尝试性做法,希望借此能改变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有效,目前还不确定,不过笔者仍会在课程改革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参考文献:1李伯黍, 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M. 2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陈桂生, 金勇.“教育学视界”辨析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

12、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

13、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14、,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