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3210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新生入学导言课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言课,一、什么是历史?,二、为什么学习历史?,三、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四、怎样学习历史?,五、历史分期与体系,一、什么是历史?,历史:人类过去发生的事.(客观的、“活”的历史)历史:对人类过去往事的记载和阐述.(历史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历”,繁体作“歴”,其下部是“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森林,说文解字说“历,过也,传也”。“过”表示空间上的移动,“传”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史字,其字形仿佛人手握笔记事。这个史,就是商朝专门掌管祭祀和记事的官员,即所谓史官。,史,历,二、为什么学习历史,(一)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1、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

2、宁先生所研究的“对称与物理学”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文学、思想观念的了解。他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低蕴对于他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2、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情人眼里出西施名人历史观,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2、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法马克布洛赫3、“处今日物竞炽烈

3、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夏曾佑1907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序 4、“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台湾通史自序5、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6、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二)学习历史的作用,1、了解过去,珍惜现在,规划将来;2、“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理性、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3、“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4、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选修模块,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

4、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怎样学习历史?,事,物,人,(一)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历史史实 血与肉,历史概念 细胞,历史线索 筋骨,历史规律 灵魂,(二)历史学习的基本思路,(四)具体学习方法,1、提前预习:了解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2、认真听课,适当做笔记;3、积极思考,课堂内外积极参与讨论;4、认真完成作业。,五、历史分期与体系,历史分期,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国世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1840年

5、,原始社会(略)奴隶社会(略)封建社会,476年1640年,中国世界,1840年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世纪初1917年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中国世界,1949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917年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581618618907 9079609601127 1127127612711368 13681644 1

6、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古代朝代表,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隋 唐五代北宋南宋元 明 清,历史朝代歌,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后是隋唐,五代十国北南宋。辽夏金元明和清。,春秋五霸,1,2,1,2,齐,楚,燕,韩,赵,魏,秦,几个主要史观,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它打破了以往世界史是国别史、地区史或各文明史组合的传统写作方式,削弱了区域中心论,如欧洲中心论等,主要研究世界是怎样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7、“全球史观考察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地球进行考察时所形成的观点”。二、文明史观文明史观,也被人们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汤因比:基督教欧洲文明、伊斯兰中亚西亚文明、远东文明等多种类型;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实际上,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

8、全球化史观,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三、生产力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本课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