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320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DNA的生物合成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核酸(nucleic acid)是含有磷酸基团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因最初从细胞核分离获得,又具有酸性,故称为核酸。,什么是核酸?,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功能,90%以上分布于细胞核功能: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分布于胞核、胞液,(deoxyribonucleic acid),(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各过程,Oswald Avery(1877-1955),R型细菌:无毒型肺炎球菌S型细菌:有毒型肺炎球菌,肺炎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2、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嘌呤(purine),碱基(bases),嘧啶(pyrimidine),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胸腺嘧啶(thymine,T),戊 糖,构成核苷酸的戊糖有两种,DNA分子中含有-D-2脱氧核糖,RNA分子中的戊糖为-D-核糖。,DNA双螺旋结构要点,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磷酸基和脱氧核糖在外側,形成DNA的骨架。双螺旋直径2nm,顺轴方向每隔0.34nm有一个核苷酸,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两条链由碱基间的氢键相连。AT,GC,染色体,本章主要内容,复制的基本规律 DNA复制

3、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复制的过程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本章目的要求,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的基本过程、复制的基本规律、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反转录、参与复制的酶及其功能、DNA聚合酶的三种活性。熟悉:端粒酶的概念与功能、DNA损伤的类型及其修复方式。,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复制(replication)的概念,第一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Basic Rules of DNA Replication,一、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二、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三、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

4、ous),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1、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一、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的基本特征,DNA复制,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把两条螺旋双链解开。形成子链: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螺旋化:在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两个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2、子链继承母链遗传信息的可能方式,全保留式 半保留式 混合式,如果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那么离心后应该出现三种

5、DNA带:,科学家推测:,3、密度梯度实验,实验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含重氮-DNA的细菌,第一代,第二代,梯度离心结果,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不是绝对的。,4、半保留复制的意义,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二、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形成双向复制,A.环状双链DNA及复制起始点B.复制中的两个复制叉C.复制接近终止点(termination,ter),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

6、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人Hela细胞DNA复制电镜照片,三、DNA一股子链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导致半不连续复制,领头链,随从链,复制叉的形成,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第二节 DNA

7、复制酶学和拓扑学,The Enzymology and Topology of DNA Replication,参与DNA复制的物质,底物(substrate):dATP,dGTP,dCTP,dTTP;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 DNA-pol;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一、核苷酸和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是复制的基本化学反应,(dNMP)n+dNTP(dNMP)n+1+PPi,聚合反应的特点:,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

8、方向进行。,是多功能酶,具三种酶活性:,二、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聚合,1、53 的聚合活性;2、35 核酸外切酶活性;3、53 核酸外切酶活性;,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3 5外切酶活性:,5 3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具即时校对功能(instant proofreading),核酸外切酶活性,DNA-pol DNA-pol DNA-pol,(一)原核生物DNA聚合酶分为三型,(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109 kD),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

9、的空隙进行填补。,323个氨基酸,小片段,5 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 片段,604个氨基酸,DNA聚合酶活性 5 核酸外切酶活性,N 端,C 端,DNA-pol,常用工具酶,DNA-pol(120 kD),DNA-pol II基因发生突变,细菌依然存活。DNA-pol II对模板的特异性不高,即使在已发生损伤的DNA模板上,它也能催化核苷酸聚合。因此认为,它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DNA-pol(250 kD),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二)常见的真核细胞DNA聚合酶,三、核酸外切酶的校读活性和碱基选择功能是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复制按照碱基配对规律进行

10、,是遗传信息能准确传代的基本原理。此外还需酶学的机制来保证复制的保真性。,(一)核酸外切酶辨认切除错配碱基,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是指能从核酸链的末端把核苷酸依次水解出来的酶,外切酶是有方向性的。,A:DNA-pol的外切酶活性切除错配碱基;并用其聚合活性掺入正确配对的底物。B:碱基配对正确,DNA-pol不表现活性。,DNA pol 的校读功能,(二)复制的保真性依赖正确的碱基选择,DNA聚合酶靠其大分子结构协调非共价(氢键)与共价(磷酸二酯键)键的有序形成。嘌呤的化学结构能形成顺式和反式构型,与相应的嘧啶形成氢键配对,嘌呤应处于反式构型。,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聚合酶在复制

11、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复制出错时DNA-pol的及时校读功能。,DNA复制保真性至少依赖三种机制,四、复制中DNA 分子拓扑学变化,DNA分子的碱基埋在双螺旋内部,只有把DNA解成单链,它才能起模板作用。,(一)多种酶参与DNA解链和稳定单链状态,解螺旋酶,E.Coli 基因图,解螺旋酶(helicase)利用ATP供能,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引物酶(primase)复制起始时催化生成RNA引物的酶,不同于催化转录的RNA-pol。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

12、整。,(二)DNA拓扑异构酶改变DNA超螺旋状态,复制过程正超螺旋的形成:,解链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分类:,拓扑异构酶作用特点:,拓扑异构酶,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拓扑异构酶,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作用机制,拓扑酶的作用方式,DNA解链过程需要的酶,五、DNA连接酶连接DNA单链缺口,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

13、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DNA连接酶(DNA ligase)作用方式:,DNA连接酶的作用,DNA聚合酶,拓扑酶和连接酶催化3,5-磷酸二酯键生成的比较,起始initiation延伸elongation终止termination,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The Process of DNA Replication,(一)复制起始:DNA解链形成引发体,一、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E.coli复制起始点 oriC,1、DNA解链,复制起点的结构特征: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复制子)。,Dna A,Dna B、D

14、na C,DNA拓扑异构酶,引物酶,SSB,3,5,3,5,2、引发体和引物,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RNA引物的大小,通常为110个核苷酸。RNA引物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3,5,3,5,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引物,引物酶,DNA双螺旋的解旋,单链,解螺旋酶(),(二)复制的延长过程: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复制的延长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后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OH 3,3,领头链的合成,领头链的子链沿着53方向

15、可以连续地延长。,随从链的合成,复制过程简图,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片段在复制的终止点(ter)处汇合。,(三)复制终止:切除引物、填补空缺、连接切口,随从链上不连续性片段的连接:,哺乳动物的细胞周期,DNA合成期,G1,G2,S,M,二、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S期:DNA复制G1,G2期:RNA和蛋白质合成M期:分裂期,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复制。复制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不是同步起动。复制的起始需要DNA-pol(引物酶活性)和pol(解螺旋酶活性)参与。还需拓扑酶和复制因子(replication factor,RF)。,(一)复制的

16、起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复制起始和延长中起关键作用。(类似DNA pol)细胞能否分裂,决定于进入S期及M期。G1S及G2M的调节,与蛋白激酶活性有关。相关激酶具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属于酶的哪种调节方式?)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激活或抑制各种复制因子而实施调控作用。(属于酶的哪种调节方式?),复制起始的调节,(二)复制的延长,染色体DNA呈线状,复制在末端停止。复制中岡崎片段的连接,复制子之间的连接。染色体两端DNA子链上最后复制的RNA引物,去除后留下空隙。,(三)复制的终止,?,DNA缠绕成的染色体末端,有称做端

17、粒(telomere)的区域。控制着细胞的分裂次数,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每次变短,短到某个程度,细胞将不再分裂。人的一生中,细胞大约能分裂5060次。因此端粒是控制生理寿命的生物钟,而端粒长短就成为表示细胞“年龄”的指标。如果加入一种“端粒酶”阻止它缩短,就可使细胞保持年轻,人就像吃了“唐僧肉”一样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端粒(telomere),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端粒的功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端粒的结构特点,由末端单链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多次重复的富含G、T碱基的短序列。,TTTTGGGGTTTTGGGG,DNA聚合酶复制子链,进一步加工,端

18、粒酶催化作用的爬行模型,第四节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Reverse Transcription,双链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少数低等生物如M13噬菌体,它的感染型只含单链DNA。原核生物的质粒,真核生物的线粒体DNA,都是染色体外存在的DNA。这些非染色体基因组,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复制。,逆转录酶,一、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是RNA,其复制方式是逆转录,RNA,DNA,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逆转录病毒细胞内的逆转录现象:,RNA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成双链DNA的前病毒(provi

19、rus)。前病毒保留了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并可在细胞内独立繁殖。在某些情况下,前病毒基因组通过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参加到细胞基因组内,并随宿主基因一起复制和表达。这种重组方式称为整合(integration)。前病毒独立繁殖或整合,都可成为致病的原因。,分子生物学研究可应用逆转录酶,作为获取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称为cDNA法。,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的与mRNA碱基序列互补的DNA链。,试管内合成cDNA,cDNA complementary DNA,二、逆转录的发现发展了中心法则,逆转录酶和逆转录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逆转录现象说

20、明:至少在某些生物,RNA同样兼有遗传信息传代与表达功能。对逆转录病毒的研究,拓宽了20世纪初已注意到的病毒致癌理论。,三、噬菌体DNA和线粒体DNA复制,噬菌体DNA复制按滚环方式进行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线粒体DNA复制按D环方式进行复制(D-loop replication),1、滚环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2、D环复制(D-loop replication),是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复制形式。,D-环复制时需合成引物。mtDNA为双链,第一个引物以内环为模板延伸。至第二

21、个复制起始点时,又合成另一个反向引物,以外环为模板进行反向的延伸。最后完成两个双链环状DNA的复制。复制中呈字母D形状而得名。D环复制的特点是复制起始点不在双链DNA同一位点,内、外环复制有时序差别。,线粒体DNA的复制过程,DNA突变具体指个别dNMP残基以至片段DNA在构成、复制或表型功能的异常变化,也称DNA损伤(DNA damage)。从分子水平来看,突变就是DNA上碱基的改变。,第五节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DNA Damage(Mutation)&Repair,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从分子水平来看,突变就是DNA分子上碱基发生可遗传的永久性的改变。,突变的概念,一、

22、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一)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从长远的生物史看,进化过程是突变的不断发生所造成的。大量的突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只是目前还未能认识其发生的真正原因,因而名为自发突变或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二)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形成DNA多态性,这种突变没有可察觉的表型改变,例如在简并密码子上第三位碱基的改变,蛋白质非功能区段上编码序列的改变等。这些现象也相当普遍。多态性(polymorphism)一词用来描述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差别现象。,(三)致死性的突变可导致个体、细胞的死亡,1、地中海贫血是终止密码子突变,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第142位终止密码子TA

23、A(mtRNA为UAA)突变为CAA(谷氨酰胺),结果延长为172个氨基酸,这种突变基因转形成的mRNA不稳定,所以导致链合成减少,表现为地中海贫血。,(四)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2、苯丙酮尿症I 型,病因:肝脏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a Hydrozylase,PAH)缺乏。主征:智力低下,尿有霉味治疗:新生儿诊断明确后,即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改善脑的发育,ATGC,AUG(met)GUG(val)肽链不能合成。408个密码子CGTA,CGG(arg)UGG(tyr),3、白化病,二、多种化学或物理因素可诱发突变,大量的突变属于自发突变,发生频率只

24、不过在10-9左右。但由于生物基因组庞大,细胞繁殖速度快,因此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实验室用来诱发突变,也是生活环境中导致突变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因素。,DNA复制错误碱基的异构式3.自发的化学变化(1)脱嘌呤(depurination)(2)脱氨(基)(deamination)作用,(一)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s),1、DNA复制错误,高等动植物10-510-8,细菌10-410-10,3.自发的化学变化,(1)脱嘌呤作用,脱氨基作用,(2)脱氨(基)(deamination)作用,1、物理因素,:紫外线(UV)、各种辐射,(二)诱发突变(induced mu

25、tations),嘧啶二聚体(T=T),2、化学因素,(1)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2-氨基嘌呤2-Amino purine,5-溴尿嘧啶5-Bromine Uracil,O,O,Br,5-溴尿嘧啶和T很相似,仅在第5个碳元子上由Br取代了甲基 5-BU有酮式,烯醇式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A及G配对结合,5-BrU,:G,:A,ATGC 转变,烯醇式渗入为 GCAT 转变,2-氨基嘌呤(2-AP)也是碱基的类似物,有正常状态和稀有状态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T和C配对结合。当2-AP掺入到 DNA复制中时,由于其异构体的变换而导致AT到G C的转变。,(2)2-氨基嘌呤,A被其脱去氨基

26、后可变成次黄嘌呤(H),H不能再与T配对,而变为与C配对,经DNA复制后,可形成T-AC-G的转换,(3)碱基修饰物:亚硝酸引起碱基对改变,烷化剂如甲基黄酸乙脂(EMS),氮芥(NM),甲基黄酸甲脂(MMS),亚硝基胍(NG)等,它们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EMS使G的第6位烷化,使T的第4位上烷化,结果产生的O-6-E-G和 O-4-E-T分别和T、G配对,导致GC对转换成AT对;TA对转换成CG,(4)烷化剂引起碱基对的改变,三、引起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有多种,从化学本质看,突变的DNA分子改变可分为:,(一)错配可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DNA碱基错配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27、自发突变和不少化学诱变都能引起DNA上某一碱基的置换。点突变在编码区,可导致氨基酸改变。,DNA碱基的改变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Hb(HbS)亚基,正常成人Hb(HbA)亚基,血红蛋白亚基因点突变,正常的红细胞,镰刀型红细胞,正常细胞H-ras基因碱基序列:ATG ACG GAA TAT AAG CTG GTG GTG GTG GGC GCC GGC GGT GTG肿瘤H-ras碱基序列:ATG ACG GAA TAT AAG CTG GTG GTG GTG GGC GCC GTC GGT GTG正常细胞p2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Met Thr Glu Ty

28、r Lys Leu Val Val Val Gly Ala Gly Ala Val肿瘤H-ras编码p21蛋白氨基酸序列:Met Thr Glu Tyr Lys Leu Val Val Val Gly Ala Val Ala Val,H-ras基因的点突变,(二)缺失、插入和框移突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从DNA上消失。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或几个碱基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框移突变: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缺失C,缺失引起框移突变,原模板链 3CTT CTT CTT CTT CTT CTT5mRNA的序列

29、 5GAA GAA GAA GAA GAA GAA3氨基酸顺序 glu glu glu glu glu glu开始处插入一个C 3CCT TCT TCT TCT TCT TCT T5mRNA的序列为 5GGA AGA AGA AGA AGA AGA A3氨基酸顺序 gly arg arg arg arg arg改变了蛋白质中所有氨基酸的组成,插入引起框移突变,(三)重组或重排常可引起遗传、肿瘤等疾病,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移位的DNA可以在新位点上颠倒方向反置(倒位),也可以在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重组。,DNA损伤(突变)可能造成两种结果:其一是导致复制或转录障碍(如胸腺嘧

30、啶二聚体,DNA骨架中产生切口或断裂);其二是导致复制后基因突变(如胞嘧啶自发脱氨基转变为尿嘧啶),使DNA 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所以,必须通过进化使细胞拥有灵敏的机制,以识别和修复这些损伤,否则细胞无法维持正常代谢。,四、DNA损伤的修复有多种类型,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ing)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ing)SOS修复(SOS repair),修复的主要类型:,修复(repairing)是对已发生分子改变的补偿措施,使其回复为原有的天然状态。,(一)直接修复系统简单地逆转DNA损伤,光修复酶(photolya

31、se),UV,(二)切除修复系统识别DNA双螺旋变形,这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方式。包括去除损伤的DNA,填补空隙和连接。主要由DNA-pol和连接酶完成。,E.coli的切除修复机制,对光敏感,皮肤、眼、舌易受损;皮肤上皮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皮肤癌;伴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神经系统异常而学习能力差,着色性干皮病(XP,xeroderma pigmentosum)位于1p的隐性基因控制,干性皮肤伴随神经系统疾病,由切除二聚体能力缺损造成。,核苷酸切除修复不仅能够修复整个基因组中的损伤,而且能拯救因转录模板链损伤而暂停转录的RNA聚合酶,即参与转录偶联修复(transcription-coup

32、led repair)。转录偶联修复的意义在于,将修复酶集中于正在转录的DNA,使该区域的损伤尽快得以修复。,(三)重组修复系统能够修复双链断裂损伤,Miroslav Radman首先在切除修复缺陷型菌株中发现的。主要是修复uvr系统未彻底清除的T-T dimer。,(四)SOS修复是DNA损伤广泛而诱发的复杂反应,当DNA损伤广泛难以继续复制时,由此而诱发出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在E.coli,各种与修复有关的基因,组成一个称为调节子(regulon)的网络式调控系统。这种修复特异性低,对碱基的识别、选择能力差。通过SOS修复,细胞可存活,然而DNA保留的错误较多。,又称为差错倾向修复(erro

33、r prone repair)。,思考题,何谓DNA的复制?什么是复制子(replicon),什么是复制体(replisome)?什么是半不连续复制(semi-continuous、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什么是冈崎片段?参与DNA复制的酶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什么是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tion)?什么是突变(mutation),突变的方式有哪些?突变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DNA损伤(DNA damage),其修复方式(repair modes)有几种?移框突变(frame shift)?,1.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

34、的实验证明的反应机理是A.DNA能被复制 B.DNA可转录为mRNA C.DNA可表达为蛋白质 D.DNA的半保留复制 E.DNA的全保留复制2.合成DNA的原料是A.dAMP,dGMP,dCMP,dTMP 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ATP,GTP,CTP,UPT E.AMP,GMP,CMP,UMP3.DNA复制时,以序列5-TpApGpAp-3为模板合成互补结构A.5-pTpCpTpA-3 B.5-pApTpCpT-3 C.5-pUpCpUpA-3 D.5-pGpCpGpA-3 E.3-pTpCpTpA-5,4.在DNA复制中

35、RNA引物的作用是A.使DNA聚合酶活化 B.使DNA双链解开 C.提供5-P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 D.提供5-OH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 E.提供3-OH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5.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具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C.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D.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E.可催化引物的合成,6.在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中最常见形成的二聚体是A.C-C B.C-T C.T-T D.T-U E.U-C7.关于DNA复制中连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5-3磷酸二酯链相连 B.连接反应需要A

36、TP或NAD+参与C.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 D.参与随从链的生成E.催化反应中首先与ATP生成中间体8.冈崎片段是指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 B.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C.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 E.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9.DNA复制时,下列酶中不需要的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连接酶 C.拓扑异构酶 D.解链酶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0.DNA合成原料是A.dNMP B.dNDP C.dNTP D.NTP E.NMP11.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A.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 B.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 C.不连续合成的片段是冈崎片段 D.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 E.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