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实验化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6实验化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修6实验化学高三模拟试题汇编1(2008年南京期末调研,21B)氢氧化钠固体常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的碳酸钠含量,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请结合以下方案回答有关问题:方案一: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样品mlg ,加水溶解后,逐滴加入沉淀剂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 m : g 。沉淀剂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方案二:利用右图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 Na2CO3的含量。计算Na2CO3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方案三:操作流程如下:需直接测定的数据是 ;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
2、全,则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2008年苏州调研,17B)已知亚甲基蓝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其转化关系式为:氧化型(蓝色)+ne- 还原型(无色)。奇妙的“蓝瓶子”实验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其装置如图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下述实验:在250 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H2O和2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5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蓝色;塞紧橡皮塞,关闭活塞a、b,静置,溶液变为无色;打开活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关闭活塞、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步骤、可重复多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塞紧
3、图1中锥形瓶塞,并打开导管活塞a、b,从导管口(填“左”或“右”)通入足量氦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 (填“能”或“不能”)由无色变为蓝色。(2)如图2所示: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A试管充满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A、B试管,溶液显蓝色的是 试管。(3)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 ,亚甲基蓝的作用是 (4)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代替,这是因为 。(5)该实验中、操作 (填“能”或“不能”)无限次重复进行,理由是 。3(2008年南通调研,21B)甲基橙和酚酞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4、度不同,当溶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该原理将甲基橙和酚酞从混合溶液A中分离开来:步骤 把0.1 g甲基橙和0.1 g酚酞溶解在10mL60%的乙醇溶液里,配制混合溶液A;另将10mL乙醇和4mL浓氨水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溶液B;步骤 在一张圆形滤纸中心扎一小孔,将细纸芯插入滤纸中央(如图)。在距滤纸中心约1cm的圆周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A溶液在该三点处点样; 步骤 将滤纸覆盖在盛有B溶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溶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黄环;步骤 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
5、取下滤纸,等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Na2CO3溶液,通过现象判断分离的效果。试回答下列问题: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_,若分离淀粉胶体与氯化钠的混合液则可选用_法;步骤中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_笔(填“钢”或“铅”);步骤中喷洒Na2CO3溶液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说明实验中_在滤纸上移动速率更快(填“甲基橙”或“酚酞”);他们可以通过_来判断分离的效果。4(2008年扬州调研,22B)以下是以绿矾、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备生产市场较紧俏的硫酸钾产品的新工艺 。已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7H2O+2NH4HCO3= FeCO3+(NH4)2SO4+CO2+H2O
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1=K2SO4+ 2NH4Cl工艺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艺中的副产品是 。(填化学式)(2)操作C的名称为 。(3)原料绿矾、碳酸氢铵的最佳投料比是 (质量比)时,FeSO4的转化率大于95%。(4)物质甲是 (填化学式),反应()是甲物质与适量空气煅烧,温度为700800,煅烧时间为115 h时可获得符合国标一级品要求的氧化铁红,其化学方程式是_。5(2008年无锡期末,21B)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炭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
7、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编号IIIIIIIVVV(O2)/mL6040201210V(空气)/mL4060808890 现象木炭复燃木炭复燃木炭复燃木炭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木炭不复燃回答下列问题:使带火星木炭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约为 。用带火星木炭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炭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 (填“能”或“否”)。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答: (“能”、“否”或“不一定”)。(2)乙组同学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
8、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编号制取气体A(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B中的现象结论a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4HNO3 4NO2+O2+2H2O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不复燃,火星熄灭NO2不支持燃烧b加热AgNO3固体2AgNO3 2NO2+O2+2Ag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NO2支持燃烧c加热Cu(NO3)2固体2Cu(NO3)2 4NO2+O2+2CuO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NO2支持燃烧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a ,原因是 。b ,原因是 。c ,原因是 。 6(2008年盐城调研,22)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份为
9、FeOCr2O3)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涉及的主要反应是:6FeOCr2O3 + 24NaOH +7KClO3 12Na2CrO4 + 3Fe2O3 +7KCl + 1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器中,有Na2CrO4生成,同时Fe2O3转变为NaFeO2,杂质SiO2、Al2O3与纯碱反应转变为可溶性盐,写出二氧化硅、氧化铝分别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NaFeO2能强烈水解,在操作生成沉淀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4)操作中,酸化时,CrO42转化为Cr
10、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5)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则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钾的纯度(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7(2008年淮安调研,21B)实验室通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因此在制氢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
11、酸锌。同时,由于粗锌中还含有铁等杂质,使得溶液中混有一定量的硫酸亚铁,为了充分利用制氢废液,常用其制备皓矾(ZnSO47H2O)。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制氢气的废液为原料来制取皓矾并探究其性质。(1)制备皓矾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分别为:Fe(OH)3:2.73.7 Fe(OH)2:7.69.6 Zn(OH)2:5.78.0试回答下列问题:加入的试剂,供选择使用的有:氨水、NaClO溶液、20%的H2O2、浓硫酸、浓硝酸等,应选用_,其理由是 。加入试剂的,供选择使用的有:Zn粉、ZnO、Zn(OH)2、Zn2CO3、ZnSO4等,应用 ,其理由
12、是 。从晶体1晶体2,该过程的名称是 。在得到皓矾时,向晶体中加入少量酒精洗涤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2)探究ZnSO47H2O的性质称取28.7 g ZnSO47H2O研细后置于坩埚中小心加热,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对应数据见下表:温度()602409301000残留固体质量(g)19.716.18.18.1试写出ZnSO47H2O加热到1000时的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ZnSO47H2O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若改用氨水得到相同的现象。查资料知,氢氧化锌与氢氧化铝均有两性,且锌离子可与氨水形成络合离子Zn(NH3)42+。则Zn (OH)2沉淀中
13、加入NaOH溶液和加氨水均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8(08年徐州检测,21B)摩尔盐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摩尔盐晶体为浅绿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溶解度比或都小。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买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来制备摩尔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把1 molLNa2CO3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浸泡数分钟后,倾析法分离、洗涤铁屑,晾干,将Na2CO3溶液装入C瓶中。用处理过的铁屑与3molL H2SO4溶液在B中反应制取FeS04。将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倒人A中,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经结晶、过滤并用少量酒精洗涤得摩尔盐。请回答下列问
14、题:(1)把Na2CO3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浸泡数分钟的目的是 。(2)B中铁屑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一个作用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氧,要达成氢气的这一作用的操作方法是 。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用少量酒精洗涤晶体的优点是 。(4)实验时,使摩尔盐结晶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蒸发浓缩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 B、不蒸发溶液、直接自然冷却结晶 C加热、蒸发、浓缩至晶体完全析出(5)要加快过滤速度,一般采取减压过滤的方法,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抽滤操作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6)检验硫酸亚铗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 (7)请写此实验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具
15、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9(08年南京调研,21B)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沉淀物Al(OH)3Fe(OH)3Fe(OH)2Mn(OH)2Mg(OH)2pH值5.23.29.710.411.2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温度 / 1030405060CaSO40.190.210.210.200.19MgSO47H2O
16、30.935.540.845.6/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 _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 _ (填化学式)等物质。(3)检验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 _ 。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_ AB 直流电源铁片污水X 10(08年苏、锡、常、镇四市,21B)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处理污水
17、方法,右下图是电解污水实验装置示意图。接通直流电源后一段时间,在A电极附近有深色沉淀物沉积下来,在B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气泡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试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以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池的电极A、B极性分别为 极和 极;(2)B电极材料的物质X的名称可以是 或 ;(3)因深色沉淀具有 性,因而可以将水中的污物沉积下来。(4)写出A电极附近可能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 (5)若污水导电性不良时,可以加入适量 溶液(写某盐的化学式)。 11(08年南通调研,21B)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
18、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入射光透射光比色皿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实验过程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
19、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 。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 (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数据记录与处理50152025(mg/L)1.20510A浓度1.8052.4053.005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标准试剂编号待测液浓度mg/L1015025pH66666吸光度A1.2051.8052.4053.0052.165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 mg/L实验结果与数
20、据讨论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 12(08年苏北四市调研,15B)牙膏是生活必需品。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在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3)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中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的原因是 、 (任答两条)。 (5)在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和 溶液的反应来进行。13(08年盐城调研,21B)双酚A(B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
21、化工原辩,主要用于合成环氧树脂和聚碳酸树脂塑料。双酚A的合成一般是在质子酸的催化下,由苯酚和丙酮缩合而成的。双酚A的制备原理如下,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了有关文献后,拟按下列步骤合成双酚A。一、实验步骤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7g苯酚及8.5ml甲苯,并将3.5mL 80硫酸缓缓加入瓶中,然后在搅拌下加入0.25g巯基乙酸助催化剂,最后迅速滴加2mL丙酮(过量)。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35。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1h。将产物倒入50mL冷水中,静置。待完全冷却后,抽滤,并用冷水将固体产物洗涤即得粗产物。滤液中甲苯分出后倒入回收瓶中。粗产物干燥后,进行重结晶,最后得纯品2.85g。二、问题
22、探究(1)控制在3540的条件下反应,你建议的加热方法是:_ (选填序号: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直接加热 d沙浴加热), C滴液漏斗处导管作用:_。(2)步骤粗产品用冷水洗涤时,如何确定已洗涤干净。_(3)所得双酚A的产率为:_。(4)离子液体是绿色合成最有效途径,具有非挥发性、较高选择性,Et3NHCl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常温下合成收率可达85.1。而上述常规合成,从催化剂及溶剂角度考虑会造成什么问题,列举两条:_。(5)双酚A可与丙二酸缩合得一种新型树脂,该合成反应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_14(08年南京调研,21B)15(08年苏北四市,21B)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
23、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方案: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2)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佳,加入 (填化学式)试剂可达这一目的。(3)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
24、,否则会使n (Cl)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到达终点后,则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否则这种误差会使n (Cl)测定值偏低,这说明两者的溶解度:AgCl AgSCN(填“”或“”)。(5)若以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mL,则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16(08南通调研,15B)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又名莫尔盐,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莫尔盐并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步骤一:铁屑的处理与
25、称量。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中加入Na2CO3溶液,加热,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记为m1。步骤二:FeSO4的制备。将上述铁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和滤纸。滤液及洗涤液完全转移至蒸发皿中。滤渣干燥后称重,质量记为m2。步骤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NH4)2SO4加入“步骤二”中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冷却,待硫酸亚铁铵结晶后过滤。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并自然干燥,称量所得晶体质量。抽气步骤四:用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三中称取的(NH4)2SO4质量为 。铁屑用Na2CO3溶液处理的目的是 。制备
26、FeSO4溶液时,用右图装置趁热过滤,原因是 。将(NH4)2SO4与FeSO4混合后加热、浓缩,停止加热的时机是 。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纯度的实验步骤为:Fe3标准色阶的配制、待测硫酸亚铁铵溶液的配制、比色测定。标准色阶和待测液配制时除均需加入少量稀HCl溶液外,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该实验最终通过 确定硫酸亚铁铵产品等级。17(08盐城调研,21B)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从实验室含碘废液进行回收碘,制订两种方案提取,他们的实验方案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说明废水含有单质碘可用的试剂是: 。(2)方案一,步骤反应的方程式为: 。(3)方案二,用H2O2溶液而不用氯气,理由是: 。(4)方
27、案二,步骤的名称是: 。(5)方案二,蒸馏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接受器、锥形瓶、酒精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6)测定产品中KI的纯度,用到的试剂有KIO3、稀硫酸、淀粉及标准的Na2S2O3溶液,请写出前两种试剂的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2(1)左(1分) 不能(2分) (2)B(2分)(3)还原剂(1分) 催化剂(或指示剂)(1分)(4)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2分)(5)不能(1分) 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全部被氧化或葡萄糖最终将被消耗尽(2分)3(1)(纸上)层析法(或色层法或色谱法) 渗析 (2)铅 (3)内部为黄环,外部为红环 酚酞 (4)色斑间的距离大小4(1)Fe2O3、
28、NH4Cl (2)蒸馏(3)278:79 (4)FeCO3,4FeCO3+O2=2Fe2O3 +4CO2)5(1)29.6% (2分) 否 (2分) 能(2分)(2)a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及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水蒸可使木炭火星熄灭(1分) b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3,高于29.6%,木炭复燃可能是由于O2浓度增大所致(1分) c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4,低于29.6%,如果NO2不支持燃烧,木炭就不会复燃。(1分) 6(1)Al2O3 + Na2CO32NaAlO2 +CO2;SiO2 +Na2CO3 Na2SiO3 + CO
29、2(共2分,每空1分)(2)NaFeO2 + 2H2O = Fe(OH)3 + NaOH(1分)。(3)由于溶液在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发生水解,SiO32+H2OHSiO3+OH,HSiO3+H2OH2SiO3+OH,AlO2+H2OAl(OH)3+OH,降低pH值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pH调到78时,使它们水解完全。(共3分)(4)2CrO42+2H+ Cr2O72+H2O(1分)(5)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复现(2分)94.08%(3分)。 7(1) 20%的H2O2 (1分);将制氢废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同时避免引入新的杂质(1分)。ZnOZ
30、n2CO3或Zn(OH)2) (1分);调节溶液的pH至3.75.7,使得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同时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2分,若仅答“调节溶液的pH”得1分)。重结晶 (1分)。为了冲洗掉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防止晶体溶解,影响产率(2分)。(2) ZnSO47H2OZnOSO37H2O(2分) Zn (OH)2+2OH-=ZnO22+2H2O Zn (OH)2+4NH3H2O= Zn(NH3)42+2H2O+2OH-(两个离子方程式任写一个,2分)8(1)除油污(2)关闭止水夹a、d,打开止水夹b、C将B中产生的FeS04溶液压入A中 (3)既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又减少晶体的损
31、失 (4)A (5)吸(抽)滤瓶(多答安全瓶的不扣分) (6)(略) (7)用废屑作原料,变废为宝;将碳酸钠溶液重复使用;用氢气驱赶其中的氧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对尾气处理,减少污染;等等9(1)Mn2+ClOH2OMnO22HCl(2分) 促进Al3、Fe3水解及Mn2氧化成MnO2(2分)(2)Fe(OH)3(1分) Al(OH)3(1分) (3)取过滤II后的滤液12 ml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2分)(4分)CaSO42H2O或CaSO4(2分) 以防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10阴 阳 (各1分) 铝或碳(各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2、) 吸附性(1分)Fe 2e Fe2+(2分)4OH 4e 2H2O + O2(2分)4Fe2+ + O2 + 10H2O 4Fe(OH)3+8H+(2分)Na2SO4 (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11玻璃棒、胶头滴管 蒸馏水洗涤后,用待装液润洗 由小到大50152025(mg/L)1.20510A浓度1.8052.4053.005 180 每种溶液的pH应相同;操作迅速,防止Vc被氧化等12(1)倾析法过滤 玻璃棒、烧杯 (4分)(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将其点在洁净干燥表面皿中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2分)(3)(4)(略)(2分)(5)草酸铵(或GBHA碱性)(2分)
33、1314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 比较温度不同对银镜反应的影响 3、4、5 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稀硝酸 HNO3的利用率高(其他合理标准答案也可,如: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NO3时,产生有害气体少)15(1)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2分) (2)酸性、HNO3(各1分)(3)偏高(2分) (4) (2分)(5)0.2molL1(2分、缺单位扣1分)(6)79.3%(2分)16132 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加快过滤速率,防止FeSO4被氧化;趁热过滤防止FeSO4从溶液中析出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洁净薄膜 标准色阶和待测液的浓度相当 将待测液与标准色阶的红色进行比较后确定17(1)淀粉试液 (2)Fe3I8 +4K2CO3 =8KI+4CO2+Fe3O4(3)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不产生污染且不会使生成的碘进一步氧化。(4)萃取 (5)蒸馏烧瓶、冷凝器、温度计(漏写或不合适多写均不给分)(6)IO3+5I+6H+=3I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