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780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标准目录.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电动汽车标准目录国家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国家标准1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2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3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4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5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 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6GJB 3855-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7GJB 3855/1-99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机规范8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征求意见稿

2、)9GB/T XXXX201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征求意见稿)10GB XXXX20 XX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11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12GB/T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13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14GB/T 18385-2005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15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16GB/T 18388-2005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17GB/T 24552

3、-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8GB/T 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19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20GB/T 19752-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试验方法21GB/T 19753-200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2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3GB/T 19755-200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24GB/T 24554-2009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25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26GB/T 2

4、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27GB/T 23645-2009乘用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28GB/T 25319-2010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技术条件29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30GB/T 18387-2008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31GB/T 19836-2005电动汽车用仪表32GB/Z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33GB/Z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34GB/T 18332.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35GB/T 183

5、32.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36GB/T 20042.1-200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术语37GB/T 20042.2-200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池堆通用技术条件38GB/T 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39GB/T 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40GB/T 24347-2009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41GB 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42GB/T 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43GB/T 24157-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

6、里程试验方法44GB/T 24156-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45GB 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46GB-T 17938-1999工业车辆 电动车辆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优先选用的电压47GB/T 7445-1995纯氢、高纯氢和超纯48GB 4962-200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9GB 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拟制订的国家标准50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51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52GB/T XXXX201X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53GB/T XXXX201X电动

7、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54GB/T XXXX201X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55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56GB/T XXXX201X电动汽车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57GB/T XXXX201X规模集中充电机58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59GB/T XXXX201X整车控制系统与充电机控制系统相互适应性要求60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技术规范61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导则62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监控通信协议63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

8、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64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65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66GB/T XXXX201X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67GB/T XXXX201X电动汽车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交流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68GB/T XXXX201X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标准69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标准70GB/T XXXX201X氢能汽车用氢品质要求71GB/T XXXX201X氢气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72GB/T XXXX201

9、X移动(撬装)加氢设施安全技术规范73GB/T XXXX201X氢气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试验方法74GB/T XXXX201X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75GB/T XXXX201X压缩氢地表车辆燃料添加的连接装置76GB/T XXXX201X氢能汽车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拟制订的我国国际标准77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监控系统78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放电计量计费装置79GB/T XXXX201X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的通用技术需求80GB/T XXXX201X直流充电接口方案81GB/T XXXX201X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82GB/T XX

10、XX201X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标准83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标准84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和车用耦合器 第3部分:直流插销和插套附件的尺寸互换性要求行业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行业标准能源1NB/T 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报批稿)2NB/T 33002-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3NB/T 3300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报批稿)4Q/GDW 233-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5Q/GDW 234-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11、电气接口规范6Q/GDW 235-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7Q/GDW 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 通用技术要求8Q/GDW 237-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 布置设计导则9Q/GDW 238-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 供电系统规范10Q/GDW Z 42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送审稿)11Q/GDW 397-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12Q/GDW 398-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13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14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15Q/GDW 487-2010电

12、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报批稿)16Q/CSG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17Q/CSG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18Q/CSG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19Q/CSG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20Q/CSG11516.5-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21Q/CSG11516.6-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22Q/CSG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3Q/CSG11516.8-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验收规范(征求意

13、见稿)汽车1QCT 837-2010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2QCT 838-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3QCT 839-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供电系统4QCT 841-2010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5QCT 842-2010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6QCT XXXX201X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送审稿)7QC/T 816-2009加氢车技术条件8QC/T 741-2006车用超级电容器9QC/T 742-2006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10QC/T 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11QC/T 744-2006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12QC/T

14、840-2010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13QC/T 791-2007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14QC/T 792-2007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地方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地方标准深圳标准SZDB/Z 29-2010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1SZDB/Z 29.1-2010第1 部分:通用要求2SZDB/Z 29.2-2010第2 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3SZDB/Z 29.3-2010第3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4SZDB/Z 29.4-2010第4 部分:车载充电机 5SZDB/Z 29.5-2010第

15、5 部分:交流充电桩6SZDB/Z 29.6-2010第6 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 7SZDB/Z 29.7-2010第7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8SZDB/Z 29.8-2010第8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9SZDB/Z 29.9-2010第9 部分:城市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北京标准1DB11/Z 728-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站2DB11/Z 752-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非车载充电机(征求意见稿)3DB11/Z 753-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车载充电机4DB11/Z XXXX2011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

16、保障技术规范 总则(征求意见稿)5DB11/XXXXXXXXX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交流充电桩(征求意见稿)6DB11/ 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供电系统 (征求意见稿)7DB11/ 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征求意见稿)8DB11/ 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商用车动力蓄电池包(征求意见稿)9DB11/ 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设施标志与设置(征求意见稿)广东省标准1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通用要求(初稿)2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17、技术规范(初稿)3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技术规范(初稿)4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初稿)充电站优化配置方法(充电站建设及相关标准概况)第1章 我国充电站建设相关标准概况从收集的资料来看, 我国已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相关标准共61项。其中国家标准共10项、行业相关标准9项、企业相关标准20项、地方相关标准22项,如表1-1所示。表1-1 国内充电站相关标准类别数目备注国家标准10未实施 3项行业标准能源3汽车6未实施1项企业标准国网12南网8地方标准深圳9北京9未实施7项广东4均未正式实施1.1国家标准1.1.1目录表1-2

18、充电站建设相关国家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国家标准1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2GB/T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3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4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5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 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6GJB 3855-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7GJB 3855/1-99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机规范8GB/T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征求意见稿)9GB/TXXX

19、201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征求意见稿)10GBXXXX20XX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1.1.2各标准主要内容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上述标准等效采用IEC 61851系列标准,是我国制订的第一批电动汽车充电机站方面的标准。标准制订时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标准中有部分条款不具体、不适用或空缺,标准中主要针对电动汽车和充

20、电机做出规定,缺少对充电站的要求。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标准规定了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包括整车、电机及控制器、蓄电池和充电器四个部分。 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本标准参考采用IEC 62196-1:2003,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载耦合器、车辆插孔和电缆束,这些附件和电缆束可用于具有控制性能的传导充电系统,其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下述值:交流660V,50Hz60Hz(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时);直流1000V(额定电流不超过400A时)。 GJB 3855-99 智能充电机通用

21、规范 标准规定了智能充电机的通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规范适用于额定输入电压为220V或380V、频率为50Hz的智能充电机。 GJB 3855/1-99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机规范 规范规定了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规定。本规范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机。 GB/T XXXX201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征求意见稿)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最大值为 380V 和直流额定电压最大值为600V 的电动汽车用传导式充电接口;规定了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将交

22、流供电电网连接到车载充电机上进行充电的接口,另一种是利用非车载充电机对电动汽车进行直流充电的接口。 GB/T XXXX201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征求意见稿)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与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 Charger,以下简称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GB XXXX20 XX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以下简称充电站)的选址原则、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包括对充电站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要求)、安全要求、标志和标识;适用于为电动汽车

23、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包括采用整车充电模式、分箱充电模式及其他可能采用的充电模式的充电站。1.1.3分析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已经实施的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国标很不完善。虽然收集的三项征求意见标准针对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和充电站通用要求做出了规定,但依然缺少关于充电基础设施比如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的要求和规范。1.2行业标准1.2.1目录表1-3 充电站建设相关行业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行业标准能源1NB/T 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2NB/T 33002-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3NB/

24、T 3300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汽车1QCT 837-2010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2QCT 838-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3QCT 839-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供电系统4QCT 841-2010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5QCT 842-2010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6QCT XXXX201X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送审稿)1.2.2各标准主要内容 NB/T 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

25、 NB/T 33002-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以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项目、产品资料等方面的要求,标准适用于采用传导式充电的充电桩选型、配置和检验。 NB/T 3300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以下简称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通信协议,通信系统采用CAN(控制器局域网)通信协议。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和BMS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同时BMS根据充电控制算法管理整个控制过程。 QCT 837-2010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标准规定了混合电动汽车的

26、类型及定义,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混合电动汽车进行分类。 QCT 838-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 标准规定了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的术语和定义、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保管,适用于采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动力电源或以超级电容器作为主要动力电源的各种电动城市客车。 QCT 839-2010超级电动电容城市客车供电系统 标准规定了超级电容城市电动客车供电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制式、供电原则、总体布局、整流站的面积、结构和要求、馈线、授电排(网)的结构和要求,以及保护和供电调度等相关要求。 QCT 841-2010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

27、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准规定了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能的接口,另一种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的接口;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的交流额定电压为220V和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750V的充电电缆和电动汽车连接侧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充电电缆与飞车载充电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之间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可参照执行。 QCT XXXX201X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送审稿)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等,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1.2.3分析 能源行业的三项标准涉及非车载充电机、交流

28、充电桩以及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目前还没有实施有关充电站和充电接口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汽车行业标准从收集的情况来看,在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和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做出了规范。国标和汽车行业标准中均有关于充电接口的规范,两者规定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在以下方面略有不同,如表1-4所示:表1-4 关于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标准对比标准名称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汽车行业标准)额定电压036V(仅用于信号和控制用途)220V AC380V AC600V DC036V(仅用于信号和控制用途)220V AC400V DC750V DC额定

29、电流16A AC32A AC63A AC300A DC16A AC32A AC125A AC250A DC充电模式3种4种接口分类交流充电接口,其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380V AC,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63A;直流充电的接口,其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600V DC,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300A。交流充电接口,其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220V AC,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32A;直流充电的接口,其额定工作电压为400V/750V DC,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250A。防护等级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与保护盖连接后最低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44 和IP55,在充电过程中的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在未插合且未

30、加防护盖时,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XXB;在与保护盖连接后,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54;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插合后,其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55.1.3企业标准1.3.1目录表1-5 充电站建设相关企业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1Q/GDW 233-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2Q/GDW 234-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3Q/GDW 235-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4Q/GDW 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 通用技术要求5Q/GDW 237-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 布置设计导则6Q/GDW 238-2009电动汽车

31、充电站 供电系统规范7Q/GDW Z 42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8Q/GDW 397-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9Q/GDW 398-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10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11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12Q/GDW 487-2010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南方电网公司1Q/CSG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2Q/CSG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3Q/CSG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4Q/CS

32、G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5Q/CSG11516.5-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6Q/CSG11516.6-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7Q/CSG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8Q/CSG11516.8-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验收规范(已有征求意见稿)1.3.2各标准主要内容1)国网公司标准: Q/GDW 233-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通用要求 标准规定了非车载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系统的连接以及充电机的标志。 Q/GDW 234-2009 电动汽车

33、非车载充电机 电气接口规范 标准规定了非车载充电机与供电系统的接口规范,以及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系统连接的传导式充电接口规范。 Q/GDW 235-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通信协议 标准规定了非车载充电机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包括充电机与电动汽车蓄BMS通信和充电机与充电监控系统通信的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Q/GDW 236-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 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标志和标识。 Q/GDW 237-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 布置设计导则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原则和充电站内部的布置要求。 Q/GDW 238-20

34、09 电动汽车充电站 供电系统规范 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专用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应达到的安全、环境要求。 Q/GDW Z 42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典型设计编制了三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交流充电桩、立体充电站、平面充电站)的典型设计方案,提供了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设备选型、配置方法,为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具体的设计参考。 Q/GDW 397-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国网公司系统使用的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电网接入要求、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系统的连接以及充放电装置的标识。 Q/GDW 398-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

35、置电气接口规范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与电网的接口规范,以及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系统连接的传导式充放电接口规范。 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的接口规范、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的接口规范以及其软电缆连接规范。 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Q/GDW 487-2010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的设计原则2)南网公司标准 Q/CSG 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配套

36、充电设施、设备有关设计、功能、技术和电气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Q/CSG 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充电站的规模和类型,充电站的选址和充电桩的设置、充电站的布置等都作了相关规定。 Q/CSG 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志、包装和贮运。 Q/CSG 11516.4-201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用交流充电桩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要求、标志、包装和贮运。 Q/CS

37、G 11516.5-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规范规定了非车载充电机和电动汽车连接的传导式充电接口的基本技术原则和要求。1.4地方标准1.4.1目录表1-6 充电站建设相关地方标准类别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地方标准深圳标准SZDB/Z 29-2010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1SZDB/Z29.1-2010第1 部分:通用要求2SZDB/Z29.2-2010第2 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3SZDB/Z29.3-2010第3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4SZDB/Z29.4-2010第4 部分:车载充电机 5SZDB/Z29.5-2010第5 部分:交流充电桩6

38、SZDB/Z29.6-2010第6 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 7SZDB/Z29.7-2010第7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8SZDB/Z29.8-2010第8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9SZDB/Z29.9-2010第9 部分:城市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北京标准1DB11/Z 728-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站2DB11/Z 752-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非车载充电机(征求意见稿)3DB11/Z 753-2010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车载充电机4DB11/ZXXXX2011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总则5DB11/X

39、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交流充电桩6DB11/X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供电系统 7DB11/X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8DB11/X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商用车动力蓄电池包9DB11/XXXXXXXXX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设施标志与设置广东省标准1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通用要求2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3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技术规范4DB44/T XXX2011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

40、规范1.4.2各标准主要内容1)深圳市电动汽车标准 SZDB/Z 29-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九个部分 :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设备有关设计、功能、技术和电气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规定了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3部分:非车载充电机;规定了深圳地区充电站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贮运等的要求。 第4部分:车载充电机;规定了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第5部分:交流充电桩; 规定了

41、电动汽车用交流充电桩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储存等要求。 第6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 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应达到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第7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定了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的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功能定义与结构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包含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乘用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的接口,直流标称电压最大值600 V;另一种是电动巴士或等同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的接口,直流标称电压最大值为750 V。 第8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规定了深圳地区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以下简称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之间的通信协议。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监控单元和BMS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同时BMS根据充电控制算法管理整个充电过程。 第9部分:城市电动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