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4852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意见一、一轮复习的任务目标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制定正确的复习方略,探索科学的复习方法。要以针对性为前提,以实效性为目标,科学切分复习的任务、时间和目标,确保复习效果。 复习的主要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基本线索,以高考试题为目标导向,理性借鉴复习资料,逐一落实考点,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完成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向能力过渡。复习的主要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对知识的准确理解、正确应用,夯实双基、融会贯通。具体地说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牢固的知识体系;理

2、解知识解决的问题规律,明确知识应用的情景特征,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提升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规范学习的习惯品质。 复习的基本原则:侧重对知识和情境的深化、全面理解,以“问题情景知识方法”为基本活动主线,以高考试题为基本情感导向,初步掌握多知识的综合应用;必考内容以单元形式复习,选考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复习的进度安排:2008年11月上旬必修1、2选修3-1的第1章, 2008年11月14日-16日期中考试;2009年3月上旬完成全部内容,2009年3月10日-12日一轮验收。二、2008年高考试题分析链接山东省200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课件)三、一轮迎考复习的基本方略(一)深入研究两情

3、,把握教学定位,提高教学策略的科学性研究考情与学情是增强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研究考纲与课标是提高复习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各学校备课组对考情与学情的研究必须到位。考情研究包括考纲、说明、课标和考题(各地模拟试题和当年高考试题)等的研究,以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学情研究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习惯特点与双基掌握程度等的研究,以确定教学的知能起点、策略的思维跨度、习题的训练强度。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依据。我省独立命题是在国家考试大纲和各科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把国家考试大纲与山东考试说明对比研

4、究,明确考查范围、考查要求、考查方式、变化走势和试卷结构,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性。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考纲变化,明确高考命题的动态走势怎样,把握复习策略的调整方向,确保复习策略的科学性。研究考查范围,明确要考查的内容是什么,把握复习教学的广度,确保时空切分的合理性;研究考查要求,明确对各部分知识和能力要考查到什么程度,把握复习教学的难度,确保复习定位的准确性;研究考查方式,明确对学生的训练方式,把握复习训练的效度,确保资料选用的针对性;研究试卷结构,明确试题的特征与权重,把握过关检测的适应性,确保模拟考试的仿真性。2.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正确处理好题型与方法的关系。研究高考题和模拟试

5、题并不只是为了会做高考题,重要的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优化迎考复习方略。研究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基本策略是:某项知识或某种能力是怎样考查的(即从什么角度考查,以怎样的题目呈现),还可以怎样考查,如何变换可以用来考查另外某项知识或另外一种能力,命题的热点和冷点是什么,以确定对某部分复习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题目考查知识的角度,以确定应如何把知识深化与应用拓展进行整合;研究题目考查能力的方式,以确定应如何对学生进行题型和操作技能训练;研究题目背景材料的特点,以确定应如何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实际;研究题目变化走势的方向,以确定应如何进行相关环节复习侧重点的调整;研究考纲变

6、化的体现特征,以确定复习内容和策略应做怎样的调整和补充。 3.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正确处理好应试与素质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高考命题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载体和教学的基本资源,它们是迎考复习的基本素材。所以研究高考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功能。要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缩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科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研究课程标准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课标与教科书结合研究,二是课标与考纲结合研究,三是课标与考题、模拟试题结合研究,四是课标、考纲与教学策略结合研究,五是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结合研究。使学生在提升素质的同时提高应试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课标理

7、念在教科书各栏目中是如何体现的,对知识的要求以最近改版的教科书为标准,做到理解新课标、把握新教材;课标理念在考纲中是如何体现的,复习的范围以考纲为依据,做到理解新考纲、驾驭新高考;课标理念在考题中是如何体现的,复习的能力要求以考题为标准,做到把握高考动向、驾驭迎考复习。4.深入研究考试模块,正确处理好必考与选考的关系。新课改下的高考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注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考查,使部分学生能够实现扬长避短,具体体现就是考试内容分未必考与选考两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弱科生或对某一学科有薄弱环节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各校要在充分研究课改省份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进行选模块的复习,优化教学策略

8、,确保每类学生在竞争中都能使自己的强项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明确选考试题特点。选考试题一般不会是高难度的题;看上去难教、难学的模块对应的选考试题不一定难做;自我感到是弱门的学科或薄弱的模块也可能会遇到较容易的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各模块最为可能的命题点进行指导,以中档题为主。要适度切分复习时间。科学切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的复习时间,把握选考内容的复习深度和广度是提高学科成绩的关键。选考内容与必考内容复习时间的比例建议设置为1:3,必考内容要搞深搞透,灵活运用;选考内容要控制难度,侧重综合。要理性确定选学内容。教育学生扬长避短要讲究策略,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进一

9、步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不刻意放弃某一学科或某一模块,不要指望单靠某一科拯救高考命运。所以选学的模块范围不可太窄。模块3-5各校要根据学情实际开设,尽可能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5.深入研究学情实际,正确处理好过程与目标的关系。以学定教,用学生的问题控制老师的策略,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原则。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切入点,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针对学情的需要性和适应性展开,离开了学情的针对性就谈不上教学的实效性。对学情研究至少应包括:学习素质的高低和思维习惯的特点;对重点把握的缺陷和难点理解的误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复读生与应届生的差异素能差异。以此确定各复习环节的教学策略,做到把终极目

10、标切分到过程行为上。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研究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思维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素质的高低和思维习惯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思维起点和思维跨度,确定教学方式和习惯培养的侧重点。围绕主干设置程序型练习题,不同层面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问题暴露不足,教师根据暴露的不同问题进行适应性的点拨或拓展,使每个学生在回答和评析问题的多元互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2)研究学生对重点难点的认知误区。将基础知识题目化,题目设置要紧紧围绕知识理解的完善、疑点和盲点,题目解答采用口头表述的方法,通过学生当堂呈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学情,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实现温故,

11、在互动辨析的过程中实现知新。(3)研究学生对双基内容的把握程度。将基本能力题目化,题目设置要紧紧围绕知识和方法的应用,题目解答过程的呈现要多样化,重在使能力缺陷的暴露明了化,通过应用深化理解,通过评析获得完善,通过拓展获得提高。(4)研究学生复读生与应届生的差异。复读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录取学校不理想而复读;一种是存在弱科而没能进线;一种是临场发挥异常而没能进线,一种是学习能力不强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没能进线。教学的关键就是在强项更强的基础上提升弱项的水平。(二)立足夯实双基,精选资料信息,提高教学策略的价值性资料是信息的载体,所以迎考复习离不开对信息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教师通过对资料的精选

12、、加工使用加载高考信息,学生通过内化资料、强化训练形成能力,师生通过互动研讨提升能力,以有效应对高考。在资料的选用方面容易走进的误区,一是陷入茫茫题海,二是脱离教科书。在资料使用方面容易走进的误区,以是片面理解能力是练出来的,搞题海战术;二是片面理解夯实双基,搞低效重复。各备课组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领会新课程理念和高考命题的立意精神,精心选取、科学使用复习资料,确保迎考复习的价值性。1.以教材为蓝本,理性借鉴各种复习资料,充分落实新课程理念。考试大纲的制定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所以指导迎考复习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科书为最基本线索,借助相关资料组织

13、教学内容。基本原则是:借助资料进行复习,而不是复习资料本身;通过对教科书功能的挖掘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组织复习内容。要杜绝只肯复习资料而抛弃教科书的舍本求末策略。2.立足强化双基,把握概念和规律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双基的深化和完善,使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灵活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概念的复习,要让学生明确概念描述了物理现象的什么属性,是从什么角度描述的,定义式的物理意义与数学意义是什么;对规律的复习,要让学生明确定律解决了物理现象的哪些关系,具体规律是怎样的,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与数学意义是什么。深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

14、生的理解准确、到位,明确概念和定律解决的问题性质,确保概念和规律应用对象的准确性;完善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理解全面、透彻,明确概念和规律解决的问题情景,确保概念和规律应用条件的正确性。需要注意的是,深化不能超出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搞所谓“严谨”;完善不要搞成多多益善而“画蛇添足”,要慎用市面上复习资料中的一些“新表述”、“新观点”,杜绝有争议的表述,一切概念和规律的表述规范都要以教科书为依据。 3.深化研题选题,把握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确保强化训练的效度。研题和选题是一轮复习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研题的深度和选题的精度直接决定着复习的效度。各校备课组要加强题目的精研与筛选,在确保题目功能的同时控制训

15、练的难度,每道题都要有明确的指示指向与方法指向,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到练得适度,突出效度。选题的原则是:把握好知识点、能力点、题型三者的关系。要做到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结合,知识点与题型的结合,能力点与题型的结合。选题的策略是:要理智对待信息题。新题、未做过的题并不一定是好题,要深研细酌,突出题目的功能。要以中低档题为主。教师看上去不会做的题一定要砍掉,教师要用1020分钟才能做的题一般不用。要杜绝偏难怪的题目。教师用30分钟做出一道题,课上要用40分钟讲清,寥寥几个同学能听懂,能掌握的更少,几天后再考能做出的很难找。要保证题目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所有题目教师必须先解出结果后再确定是否投放给学

16、生。4.精配例题习题,把握讲解与内化的关系,落实解题思路与方法。如何确定例题,如何搭配跟踪训练题,是指导复习迎考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对例题讲解、评析引领学生探究思路与方法,要通过模拟解题让学生充分感悟、内化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而通过具体方法的探讨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一轮复习过程中所选用的例题,主要是用来说明基本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内含和外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思路。例题的选用原则是: 紧紧围绕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在明确教学目的前提下,课上例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要起到突出重点、突破疑点的作用,在学生认识的疑惑点上下功夫。有一题多变的背景。例题

17、要具有拓展性,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一题多解的空间。例题即要有层次,又要有丰富的内涵。即能针对教学的重点、疑点和考点,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感,对学习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轮复习过程中选用的练习题,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规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习题的选用原则是:要与例题所培养的思路和

18、方法相迎合,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提升例题功能。要注重常规题翻新和题型的全面性,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避免思维定势。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支配时间相迎合,以保证任务与时间匹配,巩固与提升兼顾。“讲”与“练”的关系是一轮复习的重要关系:(1)提高讲的效益性,使讲的效益最大化。落实“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靠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和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拓展);“三不讲”即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通过做题能自己理解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超越高考题可能难度的问题)和过偏的问题(超越课标、远离

19、大纲的问题)(2)“讲”与“练”地位的再认识。以练促讲,以练定讲,讲为练服务(教为学服务)。(3)“讲”与“练”的先后:先练后讲,讲中有练(学生活动),讲练结合。(学案的设计:例题设计习题化,主张学生先做,学生遇到疑难时,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所有题目提前投放,教师加大监控力度,在批阅和(前置)了解学情上下功夫。)(4)反对教师包办代替,单一的讲练模式和低层次重复操练等毛病。把练习的难度将下来,控制在中等难度附近,既防止高难度训练,又防止低层次重复操练。严格解题规范(向精练、得分点要规范),加强题后反思。 08难度 07难度 23 054 058 24 074(50%满分) 042 25

20、 031(4%满分) 041 36(356000 80.7%) 065 084 37(317000 71.9%) 058 053 38(140000 31.7%) 050 037 物理总 0538(32.84) 0.492(29.99) 化学 0.528 0.458 生物 0.703 0.680 5.适度投放资料,把握训练与落实的关系,确保精选精做精批精讲。任何一个学科的复习都离不开对学生的解题训练,因为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但训练必须保证效度,效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做题情况的落实,教师不要被茫茫题海搞得晕头转向,更不能让学生陷入题海,而要做到教师潜入题海求真,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

21、的收益。高三必须建立作业本或规范作业纸,落实作业收批,确保训练效益。各校备课组要做到:材料必须深研精选。未经筛选的整版材料一般不得投放,没有事先做出答案的材料不得投放(注:是做出答案,不是拿出参考材料的现成答案),确保材料质高无误。投放的量次要适中。要有大局观念,必须保证作业总量与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匹配。既要确保训练到位,又要避免陷入题海。落实作业细批精讲。有布置就必须有收批,有收批就必须有反馈,每位教师要以是否能够落实作业批改作为衡量作业量是否合适的标准之一。必须明确:训练有益,益在落实;只练不批,效益极低;只对答案,减效过半。关注基本能力测试。各校要在把握学科资料投放的同时,为基本能

22、力的提升创设一定的空间,要积极主动地提供基本能力测试的相关信息资源。6.强化实验复习,把握讲解与操作的关系,培养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理科综合测试五种能力考查之一,各科每年都有一到两道实验高考题,并且实验题的开放性强,权重较大(约占必考内容的15%),区分度高。新课标下实验考查的突出特点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所以实验复习要在落实操作上下功夫,仅靠纸上谈兵,一味地靠讲实验、做实验题的策略进行复习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各校备课组一定要规划好实验复习的策略和时间,有条件的学校要落实实验操作,无条件的学校要做好实验讲析,设

23、计好题目,训练学生笔答实验题的能力,同时可适时播放实验录像,以弥补器材不足对教学的影响。要做到:以考试大纲列举的实验为依据,充分重视课本中的重要演示实验。立足实验原理,领会实验过程,强化数据处理,落实实际操作。注重实验原理的拓展、迁移与整合,加强模拟题训练,阶段性检测一定要有实验题。要关注创新型实验题和加强传统实验题的改进,明确选考内容也很可能会出实验题。 (三)加强备课研究,落实单元过关,提高复习指导的实效性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效果,注重课堂教学的全局构建,一节课的全局结构主要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环节。总的原则是: (1)开头:导语要精炼,意图要明确。要注意:开头的主

24、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的主要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 (2)中间:丰富、有实际内容。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风平浪静,平铺直叙,也要避免长时间强音轰鸣,使人精神紧张,不能突出重点。主张围绕重点目标,有一、两个高浪,形式上有张有弛,起伏交错。 (3)结尾:高度概括,结而不散,为下节课埋下伏笔。要注意:结尾的目的是要形成知识结构,总结和结尾不要说(或写)黑板上没有涉及到的,防止把总结搞成了拓宽,掩饰了本节课的重点。复习指导的实效性是高考成功的保证,深入集体备课、细化个人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单元过关是指导高三迎考复习的最基本的常规环节,各校备课组在制定复习

25、计划时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杜绝只通答案不研策略的集体备课、只解习题不写教案的个人备课、只顾展示不顾学情的课堂教学、只赶进度不求效果的任务观念,增强实效意识,提升教学质量。1.加强集体备课,整合智慧资源,充分提升个体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时提高备课组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个体成绩的重要途径,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新高考,加强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各校备课组一定要积极探讨,勇于改革,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效益。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要搞好“两个分析”、“两个交流”,即考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困惑交流。要做到“两个整合”、“三个体现”,即集体智慧的共性与个性的整合,

26、复习内容与复习策略的整合;要体现在探讨学案的设计与使用上,体现在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上,体现在对个人备课的指导上。要做到“两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定时集备与随时交流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要落实“两个形成”,一是集备前个人的初备要形成材料,二是集备时研讨的结论要形成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的统一是指宏观上的统一,分层面的统一,不能搞脱离实际的一刀裁。要集思广益,充分张扬个性特长,挖掘个性潜能。在备课氛围上,既要充分发表见解,有要杜绝唯我

27、独尊,一意孤行;既要充分接纳、内化别人的不同见解,又要杜绝谦虚过度而一言不发。要突出对策略的研讨和对个体教学的指导,不要对有争议的问题悬而不决。2.细化个人备课,规范教学行为,充分发挥个人教学潜能。不写教案,以习题解答代替教案是当前高三教学极为普及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课时备课是教学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规范。没有计划性,就势必带来教学的随意性;没有针对性,就势必带来教学的盲目性;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就势必带来教学的无效性。所以每位教师都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进行个人课时备课,将集体优势内化为个体优势。个人备课的基本要求:集

28、体的成果为个体所用,充分内化但不失个性。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性化。个性观点要与集备观点相融,张扬个性但不失集体的智慧。个人备课时要充分领会集体达成的共识与自我认识之间的差异的实质,明确产生的根源,执着但不能固执,充分自信但不能迷信自己。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训练题目,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导学方案。个人备课必须形成教案材料。教案要做到“五个明确”:一是本节课的培养目标要明确;二是借助哪些材料作载体要明确;三是材料的操作方法要明确;

29、四是师生的行为程序与活动内容要明确;五是思路与方法的提炼归纳要明确。3.增强课型意识,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课堂复习效益。优化课堂活动策略是落实教学意图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处理好“解决学生的问题”与“解决教师的问题”的关系,用学生的问题信息控制老师的教学。要明确,解决教师的问题是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是目的。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靠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和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拓展);“三不讲”即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通过做题能自己理解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超越高

30、考题可能难度的问题)和过偏的问题(超越课标、远离大纲的问题),绝不能揽得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根本标准。各备课组要注意研究好以下几种课型: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单元复习课:在一轮复习中,单元复习课以知识的深化和完善立意为主,兼顾学科能力的培养,重在实现知识的深化、完善和系统。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内容与目标:要以考试大纲所列的知识点为复习内容,以考试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为目标,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达标要求。 主干与网络:要构建出知识网络,网络要突出知识主干,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温故与知新: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

31、力。单元复习课要以小型题目或程序型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梳理回顾实现温故;根据暴露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提升认识实现知新。温故不是简单的背诵默写,而是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感悟;知新不是指一味的拓展,主要是进一步落实新课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到位的地方。情景与方法: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问题情景为载体,要精心设计例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能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注意事项要通过容易走进误区的问题来说明,可以让学生体验误区,再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巩固与训练:巩固与训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重在甄别学生的掌握情况,要注意反馈,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及时进行纠错评析。回放与展望:.以往年的高考试题为载

32、体,让学生感悟高考对相关考点是从什么角度考查的,以怎样的题型考查的,考查到什么程度;.根据考试大纲和近年高考试题的综合分析,关注命题热点和冷点,预测可能的考查动向。注意不要把压轴题过早引入一轮复习。(2)专项习题课:在一轮复习中,专项习题课以学科能力培养立意为主,兼顾对所用知识的深化和完善,重在培养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范。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概念与规律:习题课一般都是针对重要概念、重要规律和重要研究方法而进行的专题能力培养,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确是针对哪些概念和规律,探究什么方法,培养什么能力。例题与方法:习题课的中心环节是通过例题探究方法、培养能力,例题的选取要注重其功能性,要有变换拓

33、展的空间,例题的操作要采用互动探究的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设疑、点拨上。要杜绝教师演讲展示解题过程,学生欣赏判定正误的教学策略。变换与拓展:习题课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迁移能力,对问题解决途径的发散思维能力,对相近问题归属的聚敛思维能力,对全新问题的独立探究能力。灵活迁移能力要通过一题多变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要通过一题多解来培养,聚敛思维能力要通过题型归属来培养,独立探究能力要通过构建学科模型来培养。应用与实践:一切教学意图只有转化成学生的行为才是有效的,例题探究的方法、归纳的思路,只有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才有可能转化为能力。习题课的另一关键环节就是学生的针对训练,教师要强

34、化规范、强化思路、强化速度。评价与补救: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解题思路,从激励的角度进行评价,从纠错的角度进行补救。要评价创新解法,评价思维误区,评价过程的规范等。小结与提炼:习题课的教学要杜绝就题论题,例题的操作过程要有方法意识,解题结束要进行思路、方法的提炼,让学生明确从什么角度切入问题,按什么思路分析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3)试卷讲评课:在一轮复习中,阶段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甄别教情与学情,试卷讲评课以补弱纠错立意,兼顾拓展与提高,重在实现知识的完整性、能力的全面性和习惯的规范性。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成绩与位次:每次检测要向学生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一般不要具体到学生个人,意在让

35、学生明确自己在全校的位次,在全班的位次,以确定下一步的奋斗目标。研讨与纠错:检测结束后要及时投放参考答案,让学生个体之间进行研讨,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不要寄希望于老师的讲,把需要老师讲的内容降到最低限度。归类与评析:对学生试卷上所暴露的错误,要根据错误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归类,以增强课堂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杜绝只追求正确答案的讲评策略。典例与解析:课堂讲评不能平均用力,既不能对所有的错题再统统讲一遍,也不能对错误程度不同的题下同样的气力,更不能对错因不同的题用相同的方式讲评。要突出重点,抓住每类错题中的一个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解析错因,探究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和思路。要从错误最集中的题目开始。拓展与

36、补偿:对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要从正面、反面和侧面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讨论,通过一题多变拓展题型,通过一题多解拓展方法。对出错比较严重的问题,要出一个稍有变化的题目,让学生再动手做一遍,及时反馈,适时补救。整理与完善:要求学生把错题整理在典型题与错题集上,在原卷上做出满分卷。4.瞄准考试大纲,落实单元过关,确保终极目标顺利达成。阶段复习目标的达成与高考终极目标的实现是密切相关的,强化单元过关质量是提高成绩的根本保证。各校要高度重视单元过关测试,在充分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单元过关检测题,通过单元过关测试,及时发现教学的盲点、学生的疑点和能力缺陷,适时进行补救和调整策略。具体要求是: 原则上每

37、章举行一次过关测试,原则上不能使用原版翻印的试卷。试卷的设计必须严格迎合高考,要控制试卷长度、试题难度、精选程度。必须正规考试时间、考试氛围、考试形式,杜绝松散训练式的检测考试。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对试卷上暴露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归类梳理,坚决杜绝只考不改的现象。要严格试卷批阅分析后的讲评,通过分类评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通过针对补偿,实现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确保复习效果。要深入分析试卷中暴露的问题,建立学生一轮复习错题库,为二轮提升找准切入点。 四、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 1.复习仍以去年的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为第一复习资料,用好市编学案,研究好山东高考

38、试题和各地市2008年模拟试题(可主张学生定物理报,威海的做法)。 2.要关注上海、广东、海南、宁夏高考试题的研究,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高考命题的方向。 3.要设计好一轮复习的目标,不要把高考的最终目标作为一轮复习的阶段目标。目标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性的前提,只有分布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 4.正确理解是综合运用的基础,规划好各轮次复习的任务和目标,“一步到位”将会对实现一轮复习的目标产生影响。反对复习中求难求多、食而不化、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现象。反对重练习,轻思考;重考试,轻总结。 5.把高考题作为一轮复习题引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高考,是情感目标,不是一研到底,不要期望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就能轻松应对高考。 6.解答高考题不仅仅靠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习惯(素质)。所以复习时不仅重视知识的结论,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 7.过分强调结论容易造成“回忆式”解题的思维习惯,注重素质有利于养成“分析式”解题思维习惯。要明确,纠正知识(错误)容易,纠正习惯(素质)很难。8.要注重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有序性,流畅性,养成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落实各种学习规范。这样可以杜绝技能性的“低级失误”,尽可能减少技巧性的“高级失误”,对提升学生物理成绩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