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064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八年级体育行进间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以学生心理变化为主线、生理变化为依托、运动表象为主题,看结果、重过程的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三段式课型模式。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认识课程标准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是八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认知能力、逆反行为、表现欲望增强,而注意力、观察力、持久性学习不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又是男女混班上课,有的女生第一次课还未完全熟练掌

2、握,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上加大了力度。、教材分析: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强、新颖、符合学生心理、深受学生喜爱的特点。初中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也是基本技术中较复杂的基本动作,它是由运球、变向、换手、蹬跨、转体探肩等几个单一动作组成,并在很短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本节课是单元教学中次课中的第2次课,从第一次课的原地变向换手到本节课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要求会更高,女生技术的掌握也是一个考验。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拍按球的部位、手脚的配合和变向的时机采取自学自练,互学互练,游戏和比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开。注重基本技术的练习和衔接,重视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技术、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学习进步的大小;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教育教育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提高,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特色:层次递进:针对该项技术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的特点,本节课采用难度由易到难,距离由远到近,障碍由少到多,由纵向到横向,间隔由大到小,分解技术难点,层层推进,层次练习。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小组学习、合作能力。情景教学:本节课所学内容技术成分较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没有耐性,容易疲劳和倦怠,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为了调动学生对知

4、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运用挂图、展板、口诀、音乐、游戏比赛、合作讨论、小组互助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愉快地、发自内心的投入学习和锻炼,真正意义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元评价:本次课堂中,不再是课终单一的评价,而是贯穿了课堂的多元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不再是简单的鼓励性语言,教师评价也不再是只说好、不说差,而是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注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表现,注意了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与情感表现的评价。多一把尺子评价,多出一批人才,由此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加自信,学有所获。灵动课堂:教师的自身魅力,语言的激励,亲切自然的教

5、态,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学生的思维性练习,示范和自我反馈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打造激情和灵动的课堂,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幸福。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年级:八年级 水平四 人数:人 作课教师:教学内容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目标1.运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来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案,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2.通过本课学习,8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变向换手运球基本技术,提高学生控球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感受协作互助的快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重难点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及手脚协调配合教学准备篮球场一个,篮球

6、41个,障碍物24个,挂图幅,录音机一台。安全措施教师:课前检查场地和器材,课中提醒引导学生自我保护。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学会安全锻炼的方法。课序学 习 内 容师 生 活 动教学组织与要求导入与热身8|10分钟一、 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图)2.师生问好3.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4.宣布本节课内容5.奥运知识激励二、 各种方式运球1.左右手直线运球(图2)2.左右手低运球3.急停急起运球4.曲线运球5.游戏:“掏球比赛”三、原地球性练习1.双手互拨球。(图3)2.颈、腰、腿围绕。3.胯下、踢腿围绕。4.左右手高低运球。5.左右手换手运球。6.变向换手运球。1.(1)教师对本节课提

7、出要求,鼓励学生有信心战胜困难。(2)教师利用奥运精神来鼓舞学生,用激励性语言导入下一练习。(3)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感受自豪。2.(1) 男女生分两个半场练习,注意手脚的协调配合,掌握正确的运球动作,快乐体验运球的乐趣。(2) 教师带领学生做不同形式的运球练习,提示动作要领,强调运球时抬头、眼平视。(3)游戏:在1分钟时间内,师生同场竞技,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控球能力,树立自信心。(4)教师点评在鼓励的同时,指出学生练习中不足和今后练习中注意事项。3.(1)师生同做练习,教师利用自身示范,用语言不断提示要领和鼓励励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提高控球能力。(2)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动作,注意运球的手臂动

8、作,球的落点和手脚配合。要敢于做动作,不怕失败,互相帮助和加油。(3)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调控学生情绪,转入下一练习。1.集合队形: (图)要求:学生精神饱满,队伍快、静、齐。2.运球练习队形(图2)要求:学生成两路纵队练习,练习中要观察场上变化。3.原地球性练习队形: (图3)要求:学生成椭圆形站立。左右间隔开。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 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质疑。(1)推进时遇到障碍,如何变方向?(2)变向后,如何快速推进?2.学生利用挂图,分组自主学习。(图4)3.师生共同解惑,展示。1.(1)教师运用挂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分小组看挂图、分析讨论

9、,形成初步的变向换手技术概念。(3)教师巡回答疑,讲解分析变向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深层思考。(4)师生共同展示,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战胜困难。1.分组探究学习队形:挂图1 挂图3 挂图2 挂图4 (图4)要求:学生分成4组自主学习。课序学 习 内 容师 生 活 动教学组织与要求实践与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高28|30分钟二、曲线换手运球1.慢速换手练习。(图5)2.较快速换手练习。3.近距离慢速换手练习。(图6)4.近距离较快速换手练习。三、直线障碍变向换手运球1.过2个障碍远距离练习(图7)2.过2个障碍近距离练习3.分组讨论、帮助4.过3个障碍远距离练习5.分层实践2-5个障碍练习(图8)6

10、.小组展示挑战7延伸迁移2.(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把挂图放在场边,提醒学生再次学习。(2)学生分组练习,根据纵向、横向,距离远近的路线变化,调整技术动作。注意观察同伴的动作,对同伴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共同探讨。(3)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需求和情绪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困难。(4)学生主评,教师补充评价。3.(1)教师讲解示范,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新的动作进行思考。(2)学生从2个障碍做起,比较动作的不同点,在实践中体会技术要领。(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练习过程,及时进行矫正反馈,解惑答疑。(4)分层教学:学生从3个障碍起,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

11、练习组。(5)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勇于创新,建立团队精神。(6)师生共同示范,延伸迁移下节课内容,鼓励学生课下练习。2.纵向三个大圆变向换手运球队形: (图5)要求:学生成6组迎面站立。增加6个圆。3.横向三个小圆变向换手运球队形: (图6) 要求:学生成6组迎面站立。4.过2个障碍练习队形: (图7)要求:学生分成12组迎面站立自主练习。5.过2-5个障碍练习队形: (图8)要求:学生根据能力选择练习组。调节与评4|5分钟一、放松操“球韵” (图9)二、讲评、总结(图10)三、收还器材、下课1. 教师调控学生情绪,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动作的变化,学生注意呼吸逐渐放慢,缓缓拉伸,师生共同感受愉悦,2.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增强自信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3. 教师表扬和提醒相结合,使每位学生看进步,知不足,明晰奋斗的目标。4. 学生收还器材,养成良好习惯。1.放松操队形:(图9)要求:学生成圆形随意站立。2.讲评队形: (图10)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 强度指数:1.35平均心率:115-125次/分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