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121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17.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 摘要:本文根据“科学探究应该具有实效性” 这一理念,针对科学探究有效性的问题设计层面,来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教为学服务,主要从教师在课前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适度把握、效益优先、预设与非预设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性 科学探究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综合理科科学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内容已经教了很多遍,学生在学习时兴趣十足,讨论也热热闹闹,教师也讲解得很仔细,很全面,但学生掌握的情况却不甚理想

2、。怎样的科学探究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来提高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来构建新的知识,学会各种技能;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能产生有针对性的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课前设计的科学探究应注意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安德森在他主编的教学和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探究教学的几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概括,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

3、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过程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便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某种活动方式如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不管它如何科学也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有鉴于此,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应从下面几点着手。1、利用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对学习需要才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才能投入到有效的科学探究中去。从心理学上讲:“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 。即思维活跃在有了问题亟待解决之时。人的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人的思维活跃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

4、表现出高度集中、高度振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可提高注意力。只有把知识和情境结合起来,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即使知识带有情绪色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新课可以利用直观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较强的实验来设置情境引入。如大气压强可利用有趣的小实验;用点燃浸过酒精棉花投入烧瓶内,再用一个去壳的鸡蛋封住瓶口,可以看到鸡蛋慢悠悠地被“吞”进瓶中。这个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较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鸡蛋不是比瓶口大吗,为什么会掉进瓶中?从而更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也使后面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效益。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

5、性探究教学的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只是为学服务,而不是要学服从教。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所持有的不同看法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科学问题情境;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设置科学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设置中,我们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其难度要适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陈述语言是否贴近学生的思维语言,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课,由于水的沸腾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学生对于水的沸腾现象并不陌生,可作为自主探究题材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说:水什么时候沸腾?水沸腾时都有哪些现象?水沸腾时的气泡怎样变化?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

6、整理以后发现,大家对前面第一个问题看法基本相同,而后面的问题答案就很不一样了。有了这个矛盾冲突情境,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让他们通过实验与观察,自主探究问题的正确答案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相应的知识。3、关注学生的学习可持续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性探究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人在教学中着重在学生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培养上做了一些实验,发现新情境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

7、学生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富于批判性新情境问题,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线索及动力。创设这样的新情境问题,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活化知识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在教学火山与地震的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会在提出概念后引导学生看书,做课本的活动。本人觉得这样的教学中,由此活动来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难度太大,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我们不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现在我们的脚底下的大地要发生地震,什么样的地壳容易发生断裂?此时学生进行活动就能理解地震发生的地区特点。再提出新问题:木片为什么会断裂呢,地震应该要具备什么

8、样的条件?学生知道要用力才能折断木片,而且折断厚木片要用较大的力,那么地震需要很大的力才能使地壳发生断裂,此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地球内部怎么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力量呢?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参与了自主探究,更有效地培养了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应注意方法的有效性从探究教学的本质和过程来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前提,探究教学的过程是核心和关键。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要注意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联系教学实际,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已有知

9、识,考虑年龄特征,注意适度把握学生科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在这一阶段还要注意适度把握策略,在设计科学探究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已掌握的科学技能,安排相应难度的探究问题。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感性到理性即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循序渐进。 例如生物与非生物这节课中,在“观察蜗牛”教学时,不能从蜗牛的图片来讲解蜗牛的各种感觉,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由于蜗牛比较常见,而且行动慢、易于观察,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根据兴趣进行观察,观察蜗牛

10、的外形、大小、爬行时留下的痕迹,观察蜗牛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在科学探究结束时,要求相互交流、归纳,不仅在生动活泼、和谐宽松的活动中构建知识,而且掌握了一种观察动物的技能。2、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促进思维发展,注意效益优先创新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技巧,如运用假设、对比、实验操作等技巧,科学探究中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假设技巧,培养学生对照比较的鉴别能力,发挥学生操作学习中自我反应的特点。由科学课程的特点,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形成其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科学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一个科学现象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科学探究。

11、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要明确:哪个角度最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最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最有利于解决问题,根据实际考虑教学的有效性,采取效益优先的策略。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注意课堂设计的预设性和非预设相结合传统的预设性教学有其独到的一面,其教学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非预设性教学形态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更宽更深的层面去充分构想和设计。在教学中,预设性与非预设性教相结合,不再对课堂情境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虽只描述大致的轮廓,但明确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并给各种不确定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将有更大的促进。在身边的科学自行车的区复

12、习研讨课上,曹老师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策略。他对课做了总体的计划和构想,利用学生对自行车的熟悉,第一步进行非预设性教学,让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围绕自行车提出有关“科学”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或相互解答,有的问题学生不会,那么就要教师的援助。第二步是预设性教学,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归类,总结出几个知识点,然后对这些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最后再举例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生活例子。这样,学生在探索问题、构建知识在同时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也使得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突显出来。4、利用多渠道信息资源,拓展学生思维,注意科学探究和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科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覆盖面很广,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题来

13、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一堂科学课上,除了科学探究外,应该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对话、讨论、调查研究、演示、分组实验和练习等多种渠道,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去发现新知识,并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改善自己的知识构成。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同时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时,采用了科学探究和其他方法综合运用策略。利多媒体显示奇妙的大自然现象、变化的自然现象,通过科学探究:气球在水缸里的沉还是浮,研究金鱼为什么回在水里上升和下沉?运用了实验来演示“喷泉”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这一内容,通过学生阅读来明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