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201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案例: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案例老师,你的解法太烦了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上学期在教研区参加教研活动,一位教师的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上午第二节,是一位年青教师上的一节九年级数学几何复习课。由于是公开课,看得出这位老师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例题经过了精选,解题思路,各种解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都考虑的很全面。一开始上课,老师复习了相关知识之后,出示了第一道题:如图, 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AB=4cm,AD=AC=2cm, BD=4CD,求BC的长。CDAB然而课堂里情况突变,第一道题就出了岔。这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道几何题,是用添BC上的高线和勾股定理的方法来解,显然比较烦琐。但老师讲的很投入,应该怎样添,轻车熟路,

2、很是得意。当老师马上要进入第二题的讲解时,没想到突然冒出一个同学。他举着手,等着发言。老师犹豫了一下,复习课时间紧啊,下面这么多老师听课,题目讲不完怎么办。但老师似乎从这位同学的期盼眼神中,发现他闪烁出智慧的灵光,还有那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还是让他发言了。 “老师,你的这种解法太烦了。我用圆幂定理解,很快就能完成。”他毫不客气地当着这么多的听课老师和同学同他的数学老师“对着干”。他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很快的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感到莫名其妙,他怎么用圆的知识解决直线型问题,觉得不可思议。这位老师仔细倾听了他的发言后,觉得他的思路太有新意。既然大家还没有听明白,就让他再详细说说。老师亲切的走过去

3、对他说:“请你到讲台上再给大家讲讲吧!”他自信地点了点头,信步走上讲台。面对30多位同学,这位学生熟练地讲起了自己的解法:BAEAFDCDCAD=AC=2cm,可作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的A,则C必在这个圆上,延长BA交圆A于点E。由圆幂定理得:BDBC=BFBE,AB=4cm,AD=AC=2cm,BF2cm,BE6cm,BD=4CD, BCcm“哇,这种解法真的好简单啊!”顿时教室发出一片惊奇呼声。这堂课,由于增添了这个优美的小插曲,这位老师没有完成精心预设的教学计划,但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本节课老师是经过精心预设的,然而再好的预设也预见不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老师在备课时没

4、想到学生竟会用课外补充的圆幂定理来解决直线型问题,这反而给这节课增添了意外的精彩。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 一、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课堂教学不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复制”, 学生也不是“录音机”。 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时时顾及学生的困惑、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灵感、学生的表现欲望,倾听学生生命的律动。如果教学设计过于严密,学生唯有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问题

5、为问题,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还怎么谈得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呢?本案例中,如果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案,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或解法后赶紧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不去想,不去问,更不会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通过本案例我更加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去发现、去思考、去观察、去动手、去创造,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各种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样才能把教师逼着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求自己学。二、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再好

6、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也许会让课堂更加精彩。例如本案例中当老师正讲的得意时,突然冒出一个举手的学生,此时我们要珍惜这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三、教师要根据生成性问题适时地调整教学预设课堂教学中,当实际生成和教学预设不相符时,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

7、维强扭过来,教师要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乃至放弃教学预设, 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如果课堂的凡事凡物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掌控之内,那么课堂中生命的灵动也就没了,教师的教学也就逐渐成为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一板一眼”、“严丝合缝”、“铃响声落”、“嘎然而止”的教学过程,并不能证明教师上的是一堂好课,恰恰相反,它正好暴露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教师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只是演绎教师教学过程的工具和配角。本案例中面对学生利用圆幂定理解决直线型问题这一始料未及的解法,令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老师没有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而是

8、随机应变,及时放弃教学预设,创造性地组织了以上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开发了来自课堂可利用的颇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构建起一堂动态的生成性课堂,真正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这种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教学,改变教案、教参的状况,不但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生成。四、教师要根据生成性问题善于有机渗透学法的指导熟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鱼不如授其渔”。本案例中位学生打破常规思路将圆的知识和直线型知识巧妙地取得联结,从而使解题变得更加简洁。利用课堂上意外生成的资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美丽生成。总之,一堂课的设计,不应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备课时要精心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拘泥于预设。我们要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应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促成美丽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适时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使教学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