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257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1月修订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2007年1月修订版)1、材料: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1)这副对联说的是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答:是项羽和越王勾践的故事。2)他们分别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人物?答:项羽是秦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人。3)举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4个。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4)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答:勇敢、坚强、有毅力、意志坚强、有志气。2、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梯兮,哀民生之多艰”1)选自屈原离骚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2)该诗句是什么意思?反映出作者什么

2、样的思想感情?答:该诗句意思是: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我爱怜人民的生活这样这样多灾多难。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人民的热爱和同情。3)对此人有何评价?答:屈原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4)为纪念他,民间都有哪些民俗?答: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这是谁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是商鞅的话。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2)它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说明商鞅在变法遭到旧贵族势力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旧势力进行斗争,这也是商鞅变法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3)他是怎样实现这一理论的?产生了什么作用?(或

3、结果如何)答: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答:A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B采取了一系列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4、材料“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1)

4、当时越国、吴国的国王是谁?答:越国的国王是勾践;吴国的国王是和闾2)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是伍子胥;3)“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意思?答:用十年时间生育人口,聚集财富,而后再用10年时间教育训练。 5、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6、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2)是

5、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5)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答:学习态度要老实,对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7、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6、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初中历史第一册纲要 材料题、问答题 -1-8、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9、“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7、。”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答:反映了齐桓公称霸。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答: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自己的政治口号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答: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答:是孟子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答: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此口号是何时何地谁提出的?答: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大泽乡。2)此话是什么意思?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发生?答:“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这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8、 3)此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A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B秦朝的赋税徭役繁重;C秦朝的刑法很严酷;E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陈胜吴广遇雨误期,爆发起义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影响: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12材料“贫苦农民900人,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误期不能到达要处死,号召大家起义”1)这是哪次起义的情景描述?答:是陈胜、吴广起义。2)说出起义的时间、地点。答: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3)起义的口号是什么?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这

9、次起义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13、材料“臣请求将不是记载秦国历史的书都烧掉,民间私藏的百家书,一律烧掉。”1)上文所叙述的事大约发生于什么时期,导致 了什么事件?答“发生于秦朝,导致了焚书坑儒。2)所要焚烧的书有哪些?保存的书有哪些?答:所要焚烧的书有不是记载秦国历史的书、民间私藏的百家书。要保存的书有有关医药、种植、占卜和记载秦国历史的书的书。3)秦始皇这一举措导致了什么结果?答: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此话是什么意思?答:秦

10、王扫平了天下,虎视眈眈,何等雄武啊! 2)秦统一有什么意义?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局面。统一使人民获得了比较安定的生活何生产环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3)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有哪些?答:A、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C、全国推行郡县制;D、统一了度量衡。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E、修筑了长城;F、开凿了灵渠。21、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初中历史第一

11、册纲要 问答题(2003年9月修订版)1、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三个暴君、末代国王 夏:启、桀、桀 商:汤、商纣王 商纣王 西周: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2、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3、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初中历史第一册纲要 材料题、问答题 -2-4、商鞅变法: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2)时间-在秦孝公

12、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

13、法。)6、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答:孔子“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

14、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对教育的贡献: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

15、然“无为而治”8、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二、文化方面:1、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三、思想: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16、,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初中历史第一册纲要 材料题、问答题 -3-9、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2)秦朝是我国历

17、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4、统一了度量衡。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10、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答:(一)秦始皇对中

18、华民族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有利于巩固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北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江南,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生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也扩充了疆域。(二)秦始皇的过错: “焚书坑儒” 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和兵役,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终于激起秦末农民战争,导致秦朝灭亡。总之,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秦始皇功大于过。11、简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19、我国的天文历法成就。 1)我国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2)古书上关于夏朝日食的记录,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 3)春秋时期,我国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记录;4)我国在战国时已经定出24节气。12、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答: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因为从变法的结果来看,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再把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上)初中历史第一册纲要 材料题、问答题 -4-12、简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功绩。答:汉武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西汉国力雄厚,进入

20、了鼎盛时期。一、政治上: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二、经济上:1)武帝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改由中央实行专卖;取消地方的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2)还派人治理黄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三、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破格录用有才能的人。四、思想上:1)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2)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五、军事上:先后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六、外交上:汉武帝执行了开明的外交政策,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

21、了中西陆路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综上所述,以上便是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功绩。13、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14、简述匈奴与秦、西汉、东汉的关系答;1)秦统一后,派蒙恬率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回大片领土,并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进攻;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3)公元前

22、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4)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5)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6)东汉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该题还可以这样问: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答: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是:时战时和。一战。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2)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二、和亲。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2)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

23、重要贡献。】16、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了用于书写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有许多数学成就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3、东汉科学家张衡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地动仪;4、东汉名医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他发明了“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以上是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7、北魏孝文帝改革: 5世纪末,北魏统治者实行改革: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B: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

24、由姓拓拔改为姓元;D:鼓励鲜卑贵族同汉族贵族联姻;E: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F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尊老的风气。18、为什么西晋统治统治短暂(课本课本第126页)答: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19、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的意义?为什么?答:从都是以少胜多的战

25、役来看,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某些相似。战争的形式和手段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战争的规律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不会变,因此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也就不会改变。所以,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的战争仍有借鉴的意义。如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各国将帅所重视,成为他们经常学习的著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初中历史第一册期末复习材料、问答题题(2007年1月)15、材料“夫农,天下之本也” 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答:是汉文帝说的,这句话是说明农业是天下之根本。2)举例说明汉代以农业为本的做法。答:重视农田水利,治理黄河,改进农具。3)出现了什么后果?答;出现了文景之治。4)该材料表明汉

26、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答: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5)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答: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为暴政而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16、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17、:“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

27、匈奴传 1)“汉与匈奴合为一家”指的是什么事件?答:指的是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2)这件事情有何意义?答: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结合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句,你能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答: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18、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是谁说的?是司马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写在史记上。 2)他生活在什么朝代?答:生活在西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

28、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作者曾做过什么官?答:做过太史令。6)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评价?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为这部书语言生动,写人物时栩栩如生,时一部历史学名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7)请简要介绍一下这部书。答: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既是伟大的历史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19、材料“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1)选自谁的什么著作?答:选自王充的论衡2)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答:同意。因为他用无神论的思想,批判了鬼神迷信的思想。他正确的提出,人的精神市依附于肉体的,肉体消灭了,精神就不存在了,从而也就否定了鬼神的存在。20、材料“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答:是208年的赤壁之战。2)在古代历史上,还学过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举出两个)答:前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淝水之战。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