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308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品论文: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新理念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摘要 新课程把心理教育教学纳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融入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我国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运用新教材,搞好思想品德课心理教育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师当前面临着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确立新理念,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来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学目的。关键词 新理念、思想品德、 心理、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今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日显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就要与时俱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融入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点,为了更好的促进改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新定

2、位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思想品德新教材的新特点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必须要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上下功夫。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思想品德教师要讲好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这一新教材,关键是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要明确认识到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3、以及学生心理教育的不足,认识到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认识到在思想品德课中纳入心理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使心理学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而其效能的发挥,还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努力程度和教学水平高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千方百计地、积极地投身到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之中,使思想品德课变得更贴近学生,从而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的教育,达到融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境界。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适应新教材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教师必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其教育观念,还要重视自

4、身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为教师的良好素质和很强的教学能力,不但能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形象效应,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育、教学。从当前教师队伍现实状况看,尽管绝大多教师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在校时曾修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这些公共课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原有的心理学知识,在这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已日显苍老和贫乏,而新教材中则大量出现及运用了许多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初一新编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主线。由此,新形势迫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重新去系统学习心理学和与其相关的知识,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用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将其有关原理、概念、及其心理调节方法烂熟

5、于心,并谙知当代青少年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课堂才会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我们教师应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另外,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素质的完美化,可以赢得学生、感染学生,会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偶像。所以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处处表现出乐观、热心、充满激情。只有当教师生机勃勃、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走进心理教育的讲坛,才能使学生的兴奋状态得以激发。三、“教书育人”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要在及时准确地观察掌握学生的

6、心理特点,准确、全面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上下功夫。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重、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说,教育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补充心理学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

7、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准确、全面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青春期是多事之秋,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理的“断乳期”。已迈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既要表现自己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又由于教育上的一些缺陷使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既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又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常常处在彷徨、动摇、孤独和苦闷之中,显露于外的往往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心 理上很容易走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进取心。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

8、己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水平,娴熟掌握和灵活运用心理疏导的技巧,将自身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或深沉、或激昂、或哀婉,用自己情感的巨浪去冲决学生的情感堤坝,使之产生感情共鸣,这对达到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相融于一体,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四、改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教学改革同样势在必行,新教材的新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思想,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一主体来谈心理教育,不仅是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种种的努力付诸东流。所

9、以,我们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首先要注意抓住学生思想认识的盲点、误区和心理症结,以充满爱心的引导、帮助和启发,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去规定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和不想什么、不做什么。其次要用耐心细致和通情达理的讲道理、提供榜样和实例,启发思考,引发心理共鸣的方法,指导学生行为,使学生经过学习和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加以判断、思考,作出抉择,付诸行动。第三要注重心理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能力,达到知、行统一。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是什么” 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办”,把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结合起来将是最佳选择。新教材的

10、新特点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新挑战,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在讲台上对教材“炒作”以远远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在如何丰富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方法上求改革,谋长效。例如当前软件教学、多媒体教学就非常适合学生的要求,部分记录片、故事剧形式的VCD光盘作为教学内容,也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可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心理教育的课外辅导资料,使心理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寓教于乐,效果会更佳。此外,在运用新教材中大量知行结合的心理训练时,我们也应该多运用电脑这一网络技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答案,当答案选对时,电脑便会发出赞许声或极富激励的语言,在这种和谐的、让人激动的教学氛围里,学生的学习热情定会空前高涨。总之,教师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并运用于心理品德教育之中,就会达到教育的高效率,这也将是最具潜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参考文献:1、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3 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出版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钟启泉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出版4、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 2001年9月5、更新教育观念,搞好课程改革 吴俊明、刘敏 编 著上海师范 大学出版 社 6、全 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