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50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之我见摘要:教与学有着本质的差异,教案与学案也有不同。“导学案”是教师体现其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将学案的设计和学案的使用做个探讨。关键词:学案;教案;学案导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2、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容易存在着“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又以数学学科的问题较为严重。在全区都热情的投入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校在数学教学中尝试进行了“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性研究。“导学案”是教师体现其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的。导学案应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教案与学案有何异同呢!教案的特点: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以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准备的教学方

3、案。教案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着眼点是如何“教”。 学案的特点:“学案”是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习方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究竟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要考虑哪些要素呢?一、学案的设计(一)、学生的“学”: 设计编写学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备课考虑的是我要如何教的思想,更多的关注学生要如何学,树立全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想。如学习目标和问题导学,学习目标要包含三维目标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不能过于繁琐,不能超过三条,言简意赅,否则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并在句后括号内标注重点。(二)、学案的“编写”: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份学案,全年级同学科共用,所以学科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共同商量研究,集体备课是设计编写学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汇集了很多老师的经验,对新老师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学案“内容”:关注知识的生成,有学习预习,解读教材,拓展教材,反思小结,星级达标,资源链接等。(四)、“学法”设计: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的最佳途径。学案涉及是要有明确的学法设计。如编完全平方公式时设计一朵云记

5、上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2倍在中央”。(五)精选例题:学案的例决题定着学习的质量,因此精选例题是数学学案设计的关键一步。所以例题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如:编写三角形的概念一课时例题可选为右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用符合表示出来,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二、学案的使用(一)、“自主预习”教师首先利用一到两节课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预习,使学生明确如何预习,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然后依托我校学生在校时间长这一优势,在课前下发“导学学案”,要求学生依据“导学学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预习。(二)、“合作交流”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利用课上的时间或晚自习的时间分组或全班性的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

6、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初步解决预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这步也可以让课代表写出预习要求及预习要达到的目标。(三)、“指导点拨”学生在预习和讨论交流之后仍旧会留有疑点和难点,这时可以发挥小组间的作用,讨论交流组内讲解,再在班上交流讲解,但是由于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不能的教师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重难点和疑点进行精讲和点拨。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

7、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四)、“评价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归纳总结紧扣课标,用精练的语言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强调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同时不忘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各个阶段的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反馈,评价方式可以学生自评用红笔做记号,学生相互评价并量化打分,教师也适时的评价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五)、“反馈达标”当堂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独立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训练,教师巡视全班,及时搜集答题信息,并请学生出示答案,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有不同答案的不同方法的再补充,其余同学自评对的打勾错了就改正,。针对学生达标训

8、练中出现的问题,待学生及时矫正之后,适当进行变式,便可达到“做一题-会一法-通一类”的效果。实现“复习旧知-激发兴趣-挖掘潜能-提升能力”之目的。三、学案的使用及优点(一)、融洽师生关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现在的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学生追跑打闹和无所事事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静心读书的背影和一组组热烈的讨论场景。同时也使教师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

9、,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二)、培养探索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策略是“以学生为本”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及信息资源,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精神。(三)、减轻课业负担:在课堂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进行了当堂达标训练,学生做练习的速度加快了,自然训练的密度也加大了,很多练习都能在课堂上解决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根本不用其他的教辅

10、材料。(四)、体验“成就感”:课堂交流课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达标检测后及时了解错的渠道:一是教师精讲,把普遍存在的错误当堂解答,满足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二是把个别的错的放给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小组讨论,做错的向做对的同学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会的同学会很痛快去讲,体验“成就感”,做错的同学会认真去听,合作探究的气氛就高。 (五) 、养成良好习惯当堂达标的实施,促成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促成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改变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加强了学生对“双基”巩固和掌握,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有时在当堂测试中也会“马失前蹄”,每节课都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产生一种紧张,产生

11、一种汲取的动力。这种方式有好多好处,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培养一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勇气和责任感等。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平时培养一些小助手,上课就很轻松,不怕冷场,不怕没同学讲解,不怕指令不清,也不怕嗓子会哑。教师只需点拨提醒等,就会有好的效果。这样教师就有时间来巡视同学的学案,发现易出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一是培训组长、培训学生,二是评价机制。 四、“学案导学”的应注意的问题(一)、合理使用教材,内化课标用于教学设计中。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二)、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分层设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三)、用好学案并做好必要的笔记和课后整理笔记,将学案和笔记有机结合。总之,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涵盖所有课型。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对课程变化要心中有数,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充分有效。同时让“学案导学”助推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参考文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2期 谢丽 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2011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 张文娣 巧用中考试题进行中考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