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66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彩的课堂源于思路的开放-平均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允许并倡导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已的课程”,实现对教材的创造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背景说明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

2、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案例描述一、 给学生一个题目去思考课始,我问学生:“我们小曹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基地,就是梨头园,果农在收获之前,常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果树的产量,你认为应该怎样估计呢?”这样一问,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各抒已见纷纷举手争抢发言。(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

3、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整堂课的开始以现实情况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学习过程。)生1:用眼观察,跟去年的收成相比较,如果结的果实比去年多,那产量就比去年高,如果结的少了,那产量就比去年低。生2:估计每一棵树的产量,然而估算出整个果园的产量。生3:先估计每个苹果的重量,然后估计每一棵树有多少个苹果,最后算一下有多少棵树,那就可以估算出整个果园的产量。(这个学生可能已预习过这一节的内容。)(学生讨论较激烈,教师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

4、会,使他们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交流。)二、给学生一个条件去锻炼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1、某果农种植的100棵梨头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梨头总产量进行估计。 果农任意摘下20个梨头,称得这20个梨头的总质量为6千克,这20个梨头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生:0.3千克 果农从100棵梨头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梨头树上的梨头数,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142,145,155,145,139,140,152,152,150,150,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梨头个数吗?生:147个师:同学们算得太准确了,刚才你们算的这几个数就是

5、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如果有n个数x1,x2,x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简称平均数(mean),记做(读做“拔” )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梨头树的梨头总产量吗?生:0.3147100=4410(千克)师:在实践中,常用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如:用20个梨头的平均质量0.3千克来估计100棵梨头树上梨头的平均质量,用10棵树的平均梨头个数147个来估计100棵树的平均梨头个数。(通过选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利用问题串的形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

6、均数,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功。)三、给学生一个空间去发展(给出几张关于篮球赛的相应图片)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连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抢着说。问题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在学生讨论和解答问题时,他们都能投入到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中。)生:师:我给同学们收集了20002001年八一双鹿队和上海东方大鲨鱼队各队员的身高和年龄(以学生关注并喜爱的事为例,自然地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

7、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过了几分钟以后,很多同学都有了他们的结论,我挑选了几个同学做的内容展示给全班看,重点讲了二个同学做的,一位同学算上海东方队员的平均年龄是这样的,平均年龄=(24+21+29+21+21+29+24+34+18+18+23+21+24+26+16)/1523.3(岁)另一位同学是这样算的: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师:你们能说说这二者的差别吗?学生们议论了一会儿笑笑说:老师,第一种计算的比较全面,第二种是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师:第二种

8、形式我们称为加权平均数。(板书)这种形式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weighted mean),其中1,2,4,1,3,1,2,1表示各相同数据的个数,称为权(weight)。 “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由学生自然引出加权平均数。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只有学生充分感知了对象,才可能理解,而理解了的东西才容易牢固记忆。理解程序越高,记忆越牢,运用起来越自如。)师:同学们,在一次广播操比赛中,有三个班级的各项得分如下:(1) 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数从高到低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怎样?(由学生自己

9、独立完成,并请二个同学在黑板上完成。)(2) 如果学校认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程序有所不同,而给予这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以加权平均数来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又怎样?师:第(2)题涉及加权平均数,我们以801班为例,表中相应的3个数据为x1=80,x2=84,x3=87,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即表示f1:f2:f3=15:35:50,因此可设f1=15k,f2=35k,f3=50k(k0)加权平均数为 (分)师:剩余二个班级的加权平均数由我们同学来完成,并得出三个班的排名顺序。(学生们都信心十足的要求到上面来做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各项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

10、均数)的影响,以巩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四、给学生一个环境能创造灿烂的明天。师:这几个问题大家都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要注意什么?体会最深的是什么?生1:我们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生2: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生3:要注意求加权平均数时对权的理解。生4:这节课体会最深的就是数学与现实紧密相联,例如上次我姐姐找工作就是以笔试成绩的20%加上面试成绩的80%的和来决定。跟我们现在学的意义一样。(培养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新知,并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师:同学们让我们用今天所

11、学的知识来帮助你爸妈来估计一下今年榨菜的收成如何好吗?课后反思首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和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进行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时善于从“生活现象”引入新知,问题小而具体,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尊重个人与众不同的疑问或观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之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再次,本课例以“方案自己拿,结论自己找”为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教师从在教室中的“独白”转向与学生的“混合打”的角色。在课堂上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