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434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论文: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环境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渗透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等。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土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地遭到中等程度的破坏。一方面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迅速的减少、枯竭,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意识却相对薄弱,仍在继续破坏着环境。环境危机现状与公众环境意识淡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开展环境教育刻不容缓。科学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初中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

2、的责任。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1、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初中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容易做到科学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有机统一。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生物多样性,人、健康与环境,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科学与社会发展等等都与环境有关。教师在上课时,能将这些内容作为有利的渗透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在进行“学习环境保护”教学时,我们就不能只讲基本理论,一定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现状。如例:全球每年产生的垃

3、圾100亿吨,仅北京市每天产生垃圾1、2万吨,大量的垃圾难以降解,这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我们也是垃圾制造者之一,使用塑料袋,随地乱扔,却浑然不觉。又如,讲“噪声的危害”知识时,学生知道了噪声不仅会干扰睡眠,噪声还可引起多种疾病,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因此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噪声的制造者,无意中危害着别人的健康。还可以上一节“热爱自然、崇尚科学”的演讲讨论课,让学生讲解他们亲身调查过的本地区存在着哪些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对同学们触动很大。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环保无小事,使得教室及

4、校园内乱扔垃圾,课间大声喧哗等影响公共环境的现象大有好转。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相关知识点,渗透环境教育在科学教材中,除了具体环保知识点外,还通过一些与环境有联系的内容,分析这种联系,使学生联想到环境问题,并作适当的延伸、补充,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来渗透环境教育。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与衰老的知识时,就应将环境破坏与细胞的癌变联系起来。例:大气污染增加呼吸道癌变的发病率,臭氧层被破坏增加了皮肤癌的发病率。又举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曾使该州34的人发生红眼病。日本东京1970年发生光化学烟雾时期,有2万人患了红眼病。美国每年癌症患者中有58是由汽车废气引起空气污染所致。尤其是

5、现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私家车的使用,光化学烟雾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在追求繁华生活的同时更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又如,讲植物的水分代谢知识时,可联系到盐碱地、沙漠等恶劣环境栽种植物不易成活的原理以及如何培植适应这些恶劣环境的新品种用于环境改造等环保问题。再如,讲“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这一节课也能很好地渗透环保的意识,一些多基因遗传病,如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都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教材中类似这些可通过知识延伸来渗透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实施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像绵绵细雨滋润万物一样渗入学生的心房。二、开

6、展各项课外环保实践活动,以切实的行动渗透环保意识要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实践活动。课外环保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环境,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通过调查访问等亲身体验活动,学生对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产生共鸣,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例如:可利用科技夏令营或远足活动考查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对那里的植物进行辨认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7、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学完微生物之后,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通过观察污水在曝气沉淀池、沼气反应池等设施中由浑黑到澄清的一系列变化,不但了解了微生物的作用,更深刻体会到环境污染为人类带来的影响。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刚进入厂区捂住了鼻子,看到最初的污水,有的同学几乎要吐出来,随着污水的流动逐渐前行,水越来越清了。在处理后的水流出之前的一个水池中,同学们看到了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金鱼,兴奋得手舞足蹈。参观后,许多同学都能够从一些小事做起,保护水环境。有些同学还向家长提出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等建议,真正的落实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利用寒暑假教师布置学生按要求进行生态资源调查,如“身边的水资源状况,城镇生活垃圾

8、的处理情况”等,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有的同学写出了“现在村民将大量的玉米秸杆在地里烧掉,而它们恰恰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样做不但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通过调查学生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现实和危害,真正树立起环保的责任心。2.组织科学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开设科学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环保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利用校园空地开展绿化实践活动,对校内外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到社区进行噪音监测及对生活垃圾分析,调查周边小区每天排放生活垃圾情况,记录学校附近一个小型超市每天发放“白色垃圾”情况等等,学生通过环保活动,不但巩固和加深课内知识、拓宽知识面,而且发挥个性特点

9、,成为环保小卫士。3、开展环境问题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教材中的环境知识,用身边的材料做例证,进行环境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付诸于环保行动,如讲“人与环境”中的水资源短缺时,有的同学认为浙江青山绿水,水资源丰富,根本就不用节约用水。在请有关专家介绍“我市水资源状况后”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状况有了深刻认识,知道了“我国600多个城市,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而我市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增强了节水意识并付诸于节水行动中。在生活中,用洗脸水冲厕,用淘米水浇花,总结出许多节水小窍门,并将这些经

10、验介绍给社区居民,使大家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4、利用相关节日,进行环保宣传以“植树节、爱鸟周、无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土地日”等为契机到社区进行环保宣传,介绍铝污染、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危害,让居民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你身边,从而认识到污染的危害。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大扫除,自觉加入到环保行动中。发动全校各个班级的学生,建议每个班想出一句关于环境保护的温馨提示,做成牌子,插在各个花圃、草坪、教学楼的楼梯,时刻提醒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以上的各种专题活动,让学生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想在心中,而所看、所想、所听的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学生明白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

11、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这样的教育效果远胜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三、在环境伦理教育中,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就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服从于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环境伦理恰恰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要求人们用良心感和义务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把环境教育上升为伦理道德上的认识,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因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就是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人类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如果人类不想将自己推向绝境,人们为了能够世世代代在地球

12、上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1、摒弃“挑战自然”的做法,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并重生命发展是不断演化的过程,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正是所有生物的共同作用,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对自然的责任,善待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不论它对人类有何价值,人类的发展都不应该威胁自然的完整。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

13、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2、增强生态道德意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是人们追求发展时,不能忽视、甚至不顾对环境的保护,即发展经济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伦理强调:“每个人应公平地分享资源使用的利益与成本,每个世代所遗留的世界,应像他传承的一样,是多样的和具有生产力的,一个社会或世代不应该限制其他社会或世代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要具备生态道德,讲生态文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生存构成危害,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教育,科学教师本人一定要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环境教育”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才能自觉的挖掘科学中的环保教育的内容,把科学知识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在科学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在平时注意积累和收集有关的教育资料,教学时有备无患,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用积极的环保行动影响学生,以身示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