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472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级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精品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

2、和求知欲.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会运用tanA ,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 前置诊断,开辟道路:关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知识?【设计意图】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归纳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复习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后继学习开辟道路 ;另外,本节课在求一个角的正切值时,经常要用到勾股定理,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为顺利实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 二构

3、造悬念,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一边和一个锐角,你能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吗?如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岛的城市建设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某大厦离小伟家60m,小伟从自家的窗户眺望大厦,测得角度如图所示,你能估算大 厦的实际高度吗? 【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它的邻边,如何求对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指出学习了本章后,就有办法解决了,推开新知识的大门。三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

4、中常见的物体.我们经常听人们说这个梯子放得“陡”,那个梯子放得“平缓”,人们是如何判断的?“陡”或“平缓”是用来描述梯子什么的?1实物演示:请同学们看同一个直尺,观察直尺越陡,直尺与地面的夹角就越大,高度也越大,水平方向的边就越短。2在图(1)和图(2)中,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图(1) 图(2)【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演示,学生会体会到倾斜程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 2是开放性问题,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引导学生比较不相等的边的长短,判断梯子的倾斜程度,为后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四设问质疑、探究尝试:1在图(1)和图(2)中,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图(1)

5、 图(2)2想一想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及AC1 ,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2C2及AC2 ,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1) RtAB1C1和RtAB2C2有什么关系? (2)和有什么关系?(3)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点A除外)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改变A的大小,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吗?3.正切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即 tanA注意: (1)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

6、而不表示“tan”乘以“A”,习惯省略角的符号“”. (2)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两条线段的比值,它的值只与这个角的大小有关,而与所在的三角形无关,与A的两边的长度也无关。 (3)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在直角三角形中,A是锐角时的正切.因为边长都是正数,所以tanA0。思考:(1).B的正切如何表示?(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吗? 得出: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反过来,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小结:回顾前面判断梯子倾斜程度的方法。4应用: 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分析:比较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陡,只需分别求出tan、tan的值,比较二者的大

7、小,正切值越大,扶梯就越陡.你能编一个用正切解决的问题吗? 5.走进生活:正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在建筑、工程技术等实际问题中,正切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堤坝的坡度.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也叫坡比),即坡角的正切tan。这里要注意区分坡度和坡角.如图,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进100m,就升高60 m,那么山坡的坡度tan=. 【设计意图】探究尝试是七环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由实际的问题情景,引出正切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现实生活的联系。本环节的五个问题是层层递进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都为下一个问题做好准备,有利于降低探究难度,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学生在教师的

8、组织下,一起讨论、比较、互补、订正,师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形成更为综合、更为完善的新认识。问题的设计应当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跨越性不能太大,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从而去探究问题的实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五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1.如右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 =AC,ADBC于点D,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分析:要求tanC.需从图中找到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因为BDAC,所以C在RtBDC中.然后求出C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即的值.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5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7

9、0 m,求山的坡度.分析:由图可知,A是坡角,A的正切即tanA为山坡的坡度.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练习题的选择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选的两道练习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目的是加深对正切和坡度的定义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1 本节课主要学了哪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3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感到困惑的地方?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设计意图】梳理知识、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思想方法、总结情感体验是本环节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七达标检测、评价矫正:1.在RtABC中,C=90,AB=5,BC=,求tanA和tanB.2.在RtABC中,C=90,AC=12cm,tanA= ,求AB.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会灵活运用,从多角度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业:基础题 P6 习题 1、2提高拓展题 P6 习题 4 P31 复习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