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549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学习重难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会观察地球仪和使用地球仪。(难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标画地球的形状,找出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二、自主学习检测(目的)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与_的假说。2、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出发,经过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海峡,进入_洋,1521年到达_群岛,向西穿过_ 洋,绕过非洲南端的_角,终于在1522年9

2、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3、读图1.1和1.2回答: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不规则球体。4、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千米。三、系统总结 地 形状: 。 球 地球 表面积: 。和 大小:最大周长: 。地 平均半径: 。球 仪 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四、课堂达标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球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盘子C球体D.圆形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3、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5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6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A地球自转轴 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7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五、生活拓展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地球的形状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

4、罗斯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地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地平线的总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身(图1)。经过思考,他断定大地的表面是圆形的。过了170年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为这种说法提出了证据。他发现,当一个人向北方旅行时,天空上的各种星辰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就在改变(图2)。他还发现,在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边缘呈圆弧形的黑影。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档住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认为地球的形状肯定是一个圆球。直到1

5、6世纪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证明大地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为弄清大地形状问题和他的水手们乘着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大西洋,到了美洲东岸,1520年,他们绕过了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又继续在茫茫无边的大平洋上航行。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不久,麦哲伦就在那里遇难。他的船员们继续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维多利亚号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们弟一次完成了环绕地球的伟业,以亲身经历的事实,证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们根据麦哲伦的这个结论才给“地球”取了这个

6、名字。1、 请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2、 有关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皮球似的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C.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 D.规则的椭球体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0千米 D.8000千米4、 为什么地球仪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5、 地球上赤道的周长约为(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参考答案自主复习检测1、日心说 地心说2、西班牙 大西洋 麦哲伦 太平洋 菲律宾 印度洋 好望角3、两极部位略扁的4、5、1亿 6371 4万课堂达标1、D 2、C

7、 3、B 4、A 5、A B D 6、C 7、D生活拓展1、略 2、B 3、A 4、略 5、C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地轴、本初子午线和赤道。2、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知道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学习重难点: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分布特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经线和纬线图文内容并结合地球仪,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标度规律。学习任务二:记住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二、自主学习检测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_并垂直于_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_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_。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_作

8、为经度的起点线.经线以东为_(用E表示),以西为_(用W表示)。2、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经度之和为_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_的两个半球。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_。3、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纬线指示_。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到两极缩为_。赤道以北称_以南称_。经线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4、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限为_,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为_。5、国际上习惯用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限。6、南北半球以 为界限。7、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右表)三、系统总结 概念 纬线和纬度 纬线 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地 纬度 划

9、分:赤道(00纬线) 球 特殊纬线:00、900、300、600等 和 地 经线 概念 球 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仪 经线和经度 划分:本初子午线(00经线) 经度 特殊经线:00、1800、200W、1600E等 四、课堂达标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10、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5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906经线指示南北方

11、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7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 BW CN DS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9中纬度是指(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10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以东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线。(2)所有经线都交于_,长度_,并与_线垂直相交。(3)所有纬

12、线都互相_,长度_,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到两极成_。 12读下列两图,完成下列要求。(1)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B_。(2)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位于西半球的是_。(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五、拓展延伸1、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C、160E、纬度0 D、20W、纬度02、经度和纬度都是0 的地方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 南北两极 纬线 南北 相等 本初子午线 东经 西经2、 经线圈 180

13、相等 是3、 纬线 东西 缩短 一点 北纬 南纬4、 30度纬线 60度纬线5、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6、 赤道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长度相等有长有短指示方向南北东西7、 课堂达标1、C 2、B 3、D 4、D 5、D 6、A 7、A 8、D 9、C 10、D11、(1)纬 经 (2)南北极点 相等 纬线 (3)平行 有长有短 递减 一点12、(1)250E 1550W (2)A B (3)1550W 250E 拓展延伸1、D 2、A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学案学习目标:能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学习重难点: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速读教材第8

14、页图文资料,寻找经纬网的定义、设置目的、用途、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二、自主学习检测(目的)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 ) B( , ) C( , )2、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 (把各点填在图中相应位置)(30N,130E)(50S,40W)(30S,160E)3、从东西半球看:B 半球;C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半球;B 半球。(提示)经纬网确定位置的方法:1、 画辅助线:先在图中确定关键特殊的经纬线,特殊纬线赤道,它是纬度起始点,由赤道可以确定南北纬。再确定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或180度经线,由此可确定东西经。2、 按经

15、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向东度数逐渐增大即为东经,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即为西经,向北度数逐渐增大即为北纬,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即为南纬。三、总结反思四、课堂达标练习1A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0S,B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5S。A、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相等 BA地距赤道近 CB地距赤道近 DA地距赤道远2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165W,45S,则该地属于( )A西半球的南半球 B西半球的北半球 C东半球的南半球 D东半球的北半球3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4下列地点中

16、,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5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 )A160E,纬度0 B.20W,纬度0keC160W,纬度0 D20E,纬度06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经纬度:A_,_B_,_C_,_D_,_。(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A_、_B_、_C_、_D_、_7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及其所在半球和低、中、高纬度地区。A_,_B_,_C_,_D_,_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是_,位

17、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_。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中纬度地区的是_。五、拓展延伸读下图写出 A点位于B的_方向 B点位于C的_方向C点位于A的_方向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A(40N ,120E ) B(40S,30W)C(40S,170E)2、略 3、从东西半球看:B西半球;C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北半球;B南半球。课堂达标1B 2D 3C 4A 5B6(1)A40W,40S B40E,40N C170W,10N D170E,10S (2)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7A170E,10N B170W,40N C10W,10S D10E,40S C、D A、B A、C B、D拓展延伸西北 西北 东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