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684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字词、主旨、写法;2、纳入网络:学透、学活、学会;3、创新运用:能改、善比、敢超。二、教学设想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3、重点难点:比喻引发联想、想象,拟人手法,初步了解文学;4、教具:多媒体、小黑板;5、教法:启发、讨论等;6、学法:预习、比较、质疑、迁移等;7、课时: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的:研习课文课时内容:(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让学生解题提示:(1)为-引出行为的对象,寄予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2)你-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读

2、者或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序言的读者、中学生文学爱好者(3)门-文学之门比喻新颖别致,生动形象(4)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题眼2、检查字词注音组词:裨、横、折、禁、空、薄辨析组词:诠、栓、拴,拨、拔,俊、峻、梭,沾、玷、拈、惦,扇、煽,叠、迭、跌,憧、幢,缔、缔,微、薇、徽。3、检查背诵齐背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4、概括归纳预习要注意什么?提示:(1)三思:A题目要弄清,B注释要弄清,C课后练习要完成(2)三看:看作者,看背景,课文要看三遍(3)三关:词语关、思路关、诵读关(三)研习课文1、理清思路(1)总体感知: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

3、才能打开这扇门?(2)分段。提示:分几部分并没有定规,不同角度分有不同分法,只要言之成理。如本文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都可以。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三部分: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逐层深入。(3)最重要的段提示:第四段。本段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分层:1234/567891011/1213层意:特征/意义/小结2、理解主旨(1)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

4、的途径。(2)文学的特征:文学内容具有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跨时空的超越性,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3、了解写法提示:(1)文体特征:序言也叫小序,它一般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2)内容特征:本文与普通序言不同,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深入浅出地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文学的魅力,语气亲切,情感真挚,尽可能地吸引读者,激起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青少年朋友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3)手法特征:运用了对话方式以及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

5、对偶、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喻和拟人。(四)了解作者。(五)小结:学懂课文是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要注意课前预习,课中研习。第二课时课时目的:个性解读课时内容:(一)导入:仅仅理解课文是不够的,我们对文章还要有自己的见解。(二)自由评价提示:你觉得这篇文章哪段写得好?哪里写的欠妥?为什么?(三)深入质疑提示:1、文中套文要和谐一致,天衣无缝,看看文章是否有漏洞。如第4段与7、8、9段同讲文学内涵,重复。2、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要学会辨别。如:(1)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2)世界上有无数关

6、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四)提出见解提示:参考书是学习的帮手,但不能迷信,要学会思考。如我心中的文学,可根据课文中的描绘以及词典上的解释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想。它可以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一汪湛蓝的大海,一野幽绿的草原,一座高耸的大山,它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了解假、恶、丑,理解真知灼见,感染纯洁淳厚,认识生活,走向未来。等等。(五)小结:要做有思想的学生,学会质疑、分析、评价,提出独特的见解。第三课时课时目的:创新运用课时内容:(一)导入:(二)改写1、把文章改写成文学自述2、把文章改写成剧本文学老人与青少年(三)扩展1、阅读联想: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

7、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2、理解迁移:文中说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请联系你读过的文学作品,说说它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3、仿句扩展:仿造句子再写几句成为一组排比句或以其他词开头仿写句子。如: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春是家是3、延伸阅读:简媜夏之绝句、周玉萍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四)运用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理想、爱等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的标题。如:书-窗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理想-航灯、生命、风帆爱-阳光、春雨、星光(五)课堂小结课前课上课后预习研习运用学懂学活创新让我们摸索规律

8、,共同铸造一把钥匙,打开语文之门。附:板书设计思路质疑改写研习主旨独解分析运用扩展方法评价延伸为你打开一扇门知识点精析一、生字学习1字音聊(lio)无聊诠(qun)诠释憧憬(chng jng)凝(nng)凝聚徘徊(pi hui)裨(b)裨益帷(wi)帷幕袤(mo)广袤斓(ln)斑斓跌宕(di dng)谛(d)真谛瞬(shn)瞬间2形近字二、词语积累浏览:大略地看。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由于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诠释: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述。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憧憬:向往。凝聚:气体由稀变浓或变

9、成液体。裨益:益处。广袤:土地的长和宽(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帷幕:挂在较大的房子里或舞台上遮挡用的幕布。斑斓:灿烂多彩。写照:真实的描写。跌宕:起伏、上下。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佛教中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情不自禁(jn):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模拟:模仿。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以抛弃。背叛:背离叛变。智商:即“智力商数”。表示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崇山峻岭

10、:高而险峻的山岭。崇,高。致(文学):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2写作背景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

11、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四、关于文学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这样解释“文学”:以语言文学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诗人、作家论“文学”的特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苏高尔基)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鲁迅给徐的信)每个人都处在新旧感情互相交错的矛盾中,艺术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明辨事理,而且也在促进人们的感情上的变化。(艾青诗

12、与感情)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法罗曼罗兰)五、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分析1中心意思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文章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2内容简析“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题眼是“打开”二字。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以“关闭”引人探求,以两个“只要”激发信心,激励青少年打开种种未知领域的大门。再由

13、“无数”转到“一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和育人作用,使青少年对文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引用先前写的致文学一文,用热情奔放的语言从不同角度称道文学的奇特个性,激励青少年亲近文学,走进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提高自己。前后两大部分各有所侧重,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3结构分析全文共11段,按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展开,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引入话题,阐述作者对文学的理解。这一部分可以

14、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2段),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充分条件。第1段,由“门”引出话题。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一疑哪来那么多门?为什么都关闭着?紧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给人三疑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地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第2段因势利导,告诉青少年读者这些门都能打开,接着话锋一转,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这两段文

15、字是个引子,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蓄势。第二层(第34段),点题,阐明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的理解。第3段,由“无数”转到“一扇”,初步点题,写明这一扇门是“文学”之门,但未涉及“打开”。第4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全段共十三句话。第一句阐述文学的特征,第二至四句阐述文学的内涵,第五至八句阐述文学的功能,第九至十三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些议论性的语言,有助于青少年读者从理性的高度了解文学世界的概貌,明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亲近文学对于现代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打开文学之门的自觉性。第二部分(第511段),

16、以和文学对话的形式描绘文学的魅力,激励青少年打开文学之门。第5段,交代以下引文的来历,点明这样写的目的,这是一个过渡段,由此引入作者和文学的对话。第6段,文学能形象地展现客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增长读者的知识。第7段,文学能生动地展现古往今来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动读者的心灵。第8段,文学用艺术的手法跨越时空,交汇虚实,启迪读者自由地想像。第9段,文学反映生活贵在求真,以此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第10段,文学对人真诚而忠实,使读者反求诸己,提高自身的修养。第11段,文学神奇而圣洁,它爱憎分明,不容亵渎。这一段回应题目,将对文学的认识深入一步,勉励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文学,

17、告诫人们切不可将文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六、重点句子1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含义。“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比做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指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2亲近文学,阅读优

18、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旨在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的大门,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3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揭示了优秀文学作品的巨大作用和重大意义,敦促人们要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自觉地去掉“重理轻文”的思想,主动地培养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4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阐明了文学的神奇和圣洁,把对文学的认识深入

19、一步,勉励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文学,告诫人们切不可将文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5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形象地把人们生活的时间、空间比做舞台,把不同的人生比做是这个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悲喜剧文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展现了五彩的人生,把人生的种种意韵一幕幕地诠释出来,让我们在笑声中、在热泪中感受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的真理,扬起生活的风帆。七、写作特色1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他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逐步走进文学的大门。2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文学、描绘文学的手法。课文

20、第二部分中的“你”指代文学,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和感受。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文学,关键在于对文学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实质又在于作者对青少年读者的关爱和信赖,由此转化为亲切的语气和真挚的情感,使青少年读来爱不释手,备受鼓舞。4语言特色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体现了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第1段)。前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1、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后一个“世界”则指领域。又如,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题目和第14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青少年读者,从第5段开始到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则是文学。后者用拟人的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述。如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此,在第69段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描述。又如前面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第4段)。后文则把它说成“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阅读本文,应深

22、刻理解和感悟这类语言实例,并由此体会到汉语言词汇的丰富多彩,运用的变化无穷,而这,又是由文学自身多样性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与作者对文学的爱好、积累、理解和感悟,与作者的文学修养、社会阅历和人格素养分不开的,从而真正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把读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八、作者谈读书至于当作家,连做梦也没有想过。可是我对书却有着特殊的兴趣,自打识字开始,便能自己读小说。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读了西游记水浒岳传。以后,只要是有趣的书,拿到就看,而且速度极快,常常一天便能读完一部长篇。放一次暑假,往往能读完几十部长篇。我的一位姐姐爱好文学,我读小学时,她已上高中,我当时读的所有外国小说,几乎都是她借来的,其

23、中有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九三年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猎人笔记红与黑等。这种大量的阅读,尽管是毫无目的、囫囵吞枣式的,却在无意中为我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书籍为我打开了许多窗口,使我冲出狭小幽暗的天地,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中遨游。当年就着一盏小油灯坐在破床上读书的情景至今想起来仿佛仍在眼前。这是我人生旅途中使人沉醉也使人怀恋的时光。我这时才真正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并且感到她离我很近,我可以伸手触摸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像来重新塑造她。我发现自己的周围有无数人和事值得去写,去描绘,去讴歌。当陶醉在写作的乐趣中忘却一切烦恼和痛苦时,我隐约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从此有了一种依托。如

24、果说从事文学创作是我的人生之路上的一大选择的话,这种选择是经历了迷茫和痛苦之后情不自禁的产物。当年在昏暗摇晃的油灯下写成的那些文字,成为我最初的散文习作。(摘自晶莹的瞬间帕序)九、课后习题解答(一)课文“致文学”部分从多个方面描述了文学。这些方面有文学内容的广阔性,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时空的超越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以及文学对人类的反作用性等。它们形象地表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说明:如果不能从以上几方面加以归纳文学的特征,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谈体会,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二)如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被封建社

25、会吞噬的封建读书人孔乙己;疾恶如仇、勇武有谋、为民除害的鲁达;足智多谋、忠君爱国的诸葛亮等等。(三)把一本好书比做“窗口”“阶梯”“面包”“朋友”等,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这些熟悉的比喻的回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本好书好在哪里;也用以启迪学生,对同一件事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认识和进行表达。课外收集用比喻的文章标题,可以从初一语文课本中选,如第六单元的第二十三课“蔚蓝的王国”,也可以从其他材料中选。关键是既要明了题目中比喻的含义,又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四)略。为你打开一扇门很多同学喜欢阅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现在的语文新教材相对以往的教材文学气息也更浓郁。那么文学的特点、功能是什么?阅读

26、文学作品对我们有何意义呢?在本文中,著名作家赵丽宏用细腻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2学习并掌握本文丰富多彩的词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二、学习要点1基础知识(1)字词徘徊(pi hu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诠(qun)释: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明。憧憬(chng jng):向往。裨(b)益:益处。潜(qin)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化而不知不觉地变化。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27、。广袤(mo):广阔,宽广。帷幕(wi):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写照:真实的描写。跌宕(dng):这里指起伏、上下。真谛(d):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佛教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2)有关作者: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

28、出版。(3)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2理解课文(1)本文的题目有何特点?“题眼”是什么?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题眼是“打开”二字。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2)试分析本文的结构及其内容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以“关闭”引人探求,以两个“只要”激发信心,激励青少年打开种种未知领

29、域的大门。再由“无数”转到“一扇”。用深人浅出的语言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和育人作用,使青少年对文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引用先前写的致文学一文,用热情奔放的语言从不同角度称道文学的奇特个性,激励青少年亲近文学,走进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提高自己。前后两大部分各有所侧重,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3)课文“致文学”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文学?课文“致文学”部分从多个方面描述了文学。这些方面有:文学内容的广阔性,文学反

30、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时空的超越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以及文学对人类的反作用性等。它们形象地表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4)总结本文的主旨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5)简要概述本文的写作特点这篇书序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表现在: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他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逐步走进文学的大门。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引导学生了

31、解作者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文学、描绘文学的手法。课文第二部分中的“你”指代文学,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和感受。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文学。关键在于对文学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实质又在于作者对青少年读者的关爱和信赖,由此转化为亲切的语气和真挚的情感,使青少年读来爱不释手。备受鼓舞。三、研究性学习比较一下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与应用文(通知、说明书、公文、合同等)的区别。中考解析(2002,北京市东城区)给下面词语中红色的字注拼音。拈轻怕重(

32、 ) 深恶痛疾( )【考点】:形声字、多音字读音【分析】:本题考查易误读字的读音。“拈”容易误读半边“占”,“恶”是多音字也容易误读。这两个词的正确读音是:nin,w。(2001,浙江省温州市)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B.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C.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成不了才的。D.严励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考点】:字形【分析】:答案为D项。辨识错别字,要将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D项中的“严励”的“励”应为“厉”,意为“厉害”,“严厉”意为“严肃而厉害”。这两个字是形似字。(2001,湖北省天门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

33、误的一项(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析】:答案为C项。A项“但自己断定”后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项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D项中的省略号与后面的“等”表意是重复的,省略号应该删去。(2001,江苏省淮安市)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我们并

34、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下眼睛的人,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_“你管得着吗”,_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_是自己的劳动所得,_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A尽管 但 只有 才B岂但 而且 即使 也C尽管 但 只要 就D岂但 而且 因为 所以【考点】: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分析】:答案为B项。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应该先整体了解句意,理解文段中各分句的意思,分析分句间的相互关系,再采取代入法和比较法排除确定。“岂但”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岂但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用在句中,符合句意。“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

35、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是假设关系的复句,表意正确。【课外拓展】童年笨事赵丽宏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追“屁”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我认为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汽油味,比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气味要美妙得多。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于是跟大人走在马路上,我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去,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

36、妙不可言。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你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后来我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终于想出办法来。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

37、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天哪,这难道就是我曾迷恋过的汽油味儿!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

38、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原来,猛烈喷出的油气把我的脸熏得一片乌黑,我的模样狼狈而又滑稽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囚蚁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子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

39、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 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

40、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被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居

41、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

42、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跳河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我爬上了苏州河大桥的水泥桥栏。我站得那么高,湍急的河水在我脚下七八米的地方奔流。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背后有人在小声议论“喔,这么高,比跳水池的跳台还高!这孩子敢跳?”“胆子还真不小!”“瞧,他有些害怕了。”议论声无一遗漏,都传进了我的耳朵。于是我闭上了眼睛,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还是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事情。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和弄堂里的一批小伙伴一起下黄浦江或者苏州河游泳。有一天,看见几个身材健美的小伙子站在苏州河桥栏上轮流跳水,跳得又潇洒又优美,使人惊叹又使人羡慕。我突然也想去试一试,他们能跳

43、,我为什么不能呢?小伙伴们知道我的想法后,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我有这样的胆量。我急了,赌咒发誓道:“你们看好,我不跳不姓赵!”看我这么认真,有几个和我特别要好的孩子也为我担心了,他们说:“好了,我们相信你敢跳了。你可千万别真的去跳!”“假如吃大板(“吃大板”,指从高空落水时身体和水面平行接触,极危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我的决心。我爬上桥栏时,小伙伴们都为我捏一把汗,有几个甚至不敢看,躲得远远的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在这之前,我从未在超过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现在一下子要从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没

44、有任何准备和训练,真是有点冒险。如果“插蜡烛”,保持直立的姿势跳下去,危险性要小些,但肯定会被人取笑。头先落水呢,一点把握也没有我犹豫了几秒钟。在听到背后围观者的议论时,我一下子鼓起勇气:头先落水!我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但结果非常糟糕,因为太紧张,落水时身体蜷曲着,背部被水面又狠又闷地拍了一下,几乎失去知觉。挣扎着游上岸时,发现背脊上红红的一大片。不过,这极不潇洒的一跳,却使我懂得了怎样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这一跳不行,我重跳。”当小伙伴们拥上来时,我喘着气宣布了我的决定不管他们怎样劝阻,我还是重新爬上了桥栏。我又跳了两次。尽管我看不见自己落水时的姿势,但从伙伴们的赞叹和围观者的目光来看,后两次落水我是成功了。我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从来不知道我曾到江河里游泳,更不知道我还敢从桥头往河里跳。他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一个经常埋头在书中的文质彬彬的好学生,竟然会做出这种只有顽童才会去干的冒险行动。然而我确确实实这样干了,干得比顽童还要大胆。为逞一时之强而去冒这样的险,似乎有点蠢,有点不值得,但我因此而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选自中国作家人生历程童年,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