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694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历史文化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关于藏传佛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藏传佛教的起源: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就传入西藏,但早期的藏族是信奉万物有神论的苯教,也就是俗称的黑教,这是一种类似萨满的宗教,善用巫术和和占卜,巫师和祭师在社会上有极高的地位,以致早期的佛教一直无法融入西藏社会,直到松赞干布,迎取尼泊尔的慈珍公主,携入不动佛的佛像,建大昭寺,及迎取唐朝的文成公主,携入

2、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建小昭寺,才从王室开始带动佛教的信仰。但真正发扬是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从印度迎那烂陀寺的住持菩提寂护入藏,菩提寂护是位治学严格的佛教学者,但在许多信奉苯教的大臣和巫师术士中,实在难以抗衡,加上遇到苯教的实修者,和陆续而来的非人障碍,深知只有实修和理论并重的人,才能与苯教抗衡,于是建议赤松德赞邀邬金国的莲花生大士入藏传法,莲花生大士于公元七四九年至七五年来到西藏,收服诸多非人,始建桑耶寺,在当时亦有七贤士(舍美)为西藏首批出家比丘,且当时不断有印度的高僧入藏传法,如无垢友、毗卢遮那等,后菩提寂护之徒莲花戒又与来自中原禅宗师辩论,莲花戒得胜而确立金刚乘在西藏佛教的优势,自

3、此佛教一直兴盛至狮子王朗达玛刺杀赤雅巴丁王,扬苯灭佛,密乘之比丘还俗、佛寺被毁,佛教只存留白衣的居士。后朗达玛遇刺后,才由伦美阿舍黎和其有四柱八梁的弟子自康区回哺,且陆续有卓弥、布顿、马尔巴等大译师自印度携回新密法,三素尔将旧密法再度弘扬宣说,昆氏家族融合新旧密法,及阿底峡尊者自印度来藏,遂进入西藏佛教史上的后弘期,逐渐产生四大教派:噶举巴(马尔巴和密勒日巴)、宁玛巴(三素尔)、萨迦巴(昆氏家族)及噶当巴(阿底峡及种敦巴),日后在明朝期间,噶当巴的精神,被大成就者宗喀巴发扬光大,兼纳各派的优点改革后,在获帕木王朝支持成立格鲁巴,后又获得第司、蒙古、清朝的支持,成为政教合一的教派,直至今日。宁玛

4、派宁玛派(rnying-ma-ba)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宁玛”(rnying-ma)藏语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故称为“旧”;其法统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故称为“古”。通称“旧译密咒派”。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宁玛派早期是无固定的寺院、僧人组织和系统性的教义。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无佛教理论。第二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父子间传授。某些地方对

5、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自五世达赖开始,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战争、灾荒、瘟疫等,都要请宁玛派僧人作法禳解,宁玛派高僧曾一直作为噶厦政权专门祈祷师,负责占卜问卦。如今,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萨迦派萨迦派中的“萨迦”(sa-skya)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

6、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 “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元代帝师达玛巴拉在北京召集藏、汉、印度、北庭名僧用梵文原本对勘藏汉文佛教大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文大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另外,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

7、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bkavrgyud),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布朗觉巴(khyung-po-rnal-vbyong-pa,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噶举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重密宗,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修习上,噶举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显密之分。显教大手印为修心法门,修的是空性大手印,它要求修行者心住一境,不分别善恶美丑,以得禅定。密

8、教大手印为修身法门,密宗大手印则以空乐双运为道,分实住太平印、空乐大平印和光明大手印等。大平印修身的方法有四种,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体呼吸、脉、明点(心)的修炼,而达到一种最高境界。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 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

9、。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格鲁派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黄教传世人-宗喀巴大师(5张)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黄色

10、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峡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性空则是自性空的略写,一切法均无自性,从缘而起,这便是缘起性空。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即主张止往修、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格鲁派认为,修止就是把心安住于一境,如果得到轻安之感,即是止的本体;修观就是通过思维而得到轻安之感,此为观的本体。修习应止观相互配合,由止到观,由观到止,而达涅。格鲁派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一切微细教法,要僧人以身作则,

11、依律而行。在显密两宗的关系上,格鲁派则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三藏传佛教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藏传佛教无论是从观念到思想,还是从行为到仪式,都正在向世俗化方向迈进。世俗化是现代化的起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藏传佛教将面临更大规模的现代转换。现在,现代化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大部分藏传佛教信仰者的心中,而且支持藏传佛教在某些方面改革和向现代转换的人也很多。更重要的是藏传佛教外部环境的变化,宗教观念的转变,信仰方式及目的的多样化,藏传佛教现代化支持者的增加等,为藏传佛教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当然,我们所说的藏传佛教世俗化没有任何贬义,更没有抛弃或诋毁藏传佛教的意思。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以“宗教的归宗教,世俗的归世俗”为原则,宗教要发挥宗教的功能,世俗要发挥世俗的功能,各司其职。人们的信仰或精神方面的归宗教,而世俗文化部分应该从宗教体系中走出来,与现代文明接轨,从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二是藏传佛教的组织形式、活动程序、管理模式、传道方式等向现代转换,主动向现代社会适应,就能体现藏传佛教的社会功能,也能争取藏传佛教本身应有的生存空间。藏传佛教向现代转换,既有利于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有利于藏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