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700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八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说课设计 我说课的题目是巴东三峡。这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巴东三峡一文记叙了作者刘大杰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富有人文内涵的游记,也是学生学写游记的好范文。 完成本文的教学任务可用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一、教学目标:德 育 目 标: 通过欣赏三峡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成之后更好的建设三峡,服务国家。知识与能力目标: 准确并简洁的概括三峡各部分的景物特征;赏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美。在感知山川之美的基础上感知文字之美。(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具

2、体教学步骤:1、 由诗导入,激发兴趣。2、 回顾旧知,把握游踪。3、 读文字观图片,抓住景物特征。4、 齐读重点语段,学技巧品语言。5、 虚拟剧场,试做导游。(一) 由诗导入,激发兴趣。以齐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导入新课。提到在七年级学过郦道元的三峡,三峡留下了古代名杰的足迹,古人尚心仪此处景观,今天又如何?由古至今,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现代作家笔下的巴东三峡。(二) 回顾旧知,把握游踪。通过复述游踪,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也是让学生了解学习游记的方法之一,即弄清游踪。同时也把地理知识引入课堂,做到了学科间的牵引融合。(三) 读文字观图片,抓住景物特征。把学生分成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合

3、作探究,分别勾画概括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景物特征。全班交流之后,教师小结:作者按游踪顺序,先写西陵峡,侧重于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四个自然段,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再写巫峡,着重描绘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最后写瞿塘峡,写了人文景观的丰富。作者准确地抓住了三峡各段的特征。此项设计使学生学会了阅读游记和写作游记的的方法之二,即抓住景物特征。(四) 齐读重点语段,学技巧品语言。三峡中,最著名的当属巫峡,而描写巫峡的两段语言尤为精彩。通过齐读,初步领略本文语言之美。结合课件上展示的思考题,学生进行第二次小组研讨交流,合作探究。此时教师适当引导。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如何从写作顺序,表现手法,修辞,语言的

4、准确形象等角度赏析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虚拟剧场,试做导游。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优雅的古筝曲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几幅优美的三峡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领略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激起了学生做导游的欲望,然后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过把“导游瘾”,尝试做导游。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三峡景点的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三、 课外拓展课外布置了两个作业。其中一个让学生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并且学会从体裁,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第二个作业是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搜集信息的习惯,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地了解事物。四、 总结本文的特色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条理清楚,能够抓住景物特色,采用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本课的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读,勾画圈点,整理归纳,合作交流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指导,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大胆创新的精神。采用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开拓了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附:板书设计:巴东三峡 刘大杰 1、弄清作者游踪2、抓住景物特征3、赏美景学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