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703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初中思品课“源头活水”的点滴尝试内容摘要 课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环节。本篇教学反思围绕探究“源头活水”话题,说明思想品德课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体现德育生活化理念,重视师生平等交流,能更好显示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词“源头活水” 课程资源 德育生活化 平等交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以学校教研组为基础、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正在产生蓬勃生机。重视课后反思,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就2005年12月下旬的公开课九年级思想品德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所作的课后反思。(一)充分利用

2、最佳的课程资源滋润课堂课程资源的内容来源是多渠道、丰富多彩的,可以来自社会或家庭或学校,甚至是教师或学生自身。这里所谓的“最佳”课程资源,指的是能最大限度促使课堂效益提高,即能促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效落实的课程资源。在本节课中,我所利用的课程资源首先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最喜欢并能产生共鸣的课程资源,比较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如本课的导入:师:洪战辉的事迹已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你是否在关注、是否被感动?有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他的事迹吗?学生1:(略)师:洪战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学生2:是他的自强自立。学生3:是他

3、的爱心。学生4:是他的责任感。学生5:是他的那种亲情。学生6:是他的坚定信念。(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老师把关键词“自强自立、爱心、责任感、亲情、信念”在黑板上板书)师:在这些感动我们的要素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学生7:是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有爱心和亲情,才会产生坚定的信念,才会自强自立。师:说得真好。那么,什么是责任呢?请同学们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不同角度思考,把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第5页的一张表格上(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在师生互动中,明确了责任的两层含义)上述运用的课程资源除了社会热点话题“洪战辉的感人故事”和教材中设计

4、的表格之外,更深层次的是以此提取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资源他们的感悟,通过学生间这种资源的交流与传递,所产生的说服力、感染力是其他一般资源所无法取代的。(二)体现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建构主义十分强调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每个教育对象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生活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思想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所选择的材料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不断感悟、理解,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如为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思考,我利用教材第4页“支付赔款”这则材料让学生讨论,学生对“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及爸爸应

5、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基本上没有异议,都认为这是传统习俗及道德、法律法规所要求承担的责任,但对“爸爸”提出的“我现在替你付,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这一决定产生了分歧。我首先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按照不赞成“爸爸”决定的同学思路“逆向”引导:作为监护人的父亲,是应该为未成年的子女承担责任,孩子可以心安理得不必为此而付出。所以,他明天仍然可以不负责任地去砸坏别人的玻璃,后天仍旧可以去损坏别人的东西,反正赔钱的人是父亲 说到这里,学生都恍然大悟: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至此,“初步树立责任意识”的目标也已达到。一个班级

6、学生由于受各自不同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的道德认识水平存在差异。生活德育应正视这种差异,不应回避人性中的弱点,更不应回避孩子天性中真实的方面,应该允许人有一定程度的私心、野心,否则,就难以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如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哪些角色是你自愿选择扮演的?哪些角色是你最想放弃的?”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有个别同学轻声地在说“值日生的角色”。我问:“为什么?”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个同学不好意思说了。我就接着替他分析:是啊,天这么冷,轮到值日要擦黑板、拖地、洗抹布是多么辛苦,但我们班级的环境每天这样干净整洁,有谁放

7、弃过值日生的责任吗?可以放弃吗?放弃以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在循循诱导中,学生明白了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尽力承担好。这种宽容与尊重,彰显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也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勇敢承担责任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财富。生活德育是双赢德育,当我们承担责任而付出时,我们最大的回报就是能成为别人信赖的人。(三)重视师生平等交流记得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最喜欢听的课是能让人产生愉悦情绪的课,最厌烦的是那些枯燥刻板令人压抑的课。思想品德课最忌讳老师高高在上,有效的课堂教学务必要求教师去掉任何架子,成为学生中间的一员,善于与学生平等交流。而那种在交流与沟通中产生的亲和力或

8、许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它会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愉悦情绪。如在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这堂课的教学中,不论是开头导入,还是中间展开,我采用了谈话法、课堂讨论等形式,作为教师始终与学生融为一体。即使在学生小组讨论中,也参与其中,倾听学生意见,及时加以点拨引导,这样能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以及他们的喜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这种平等交流是亲切的、自然的,也是发自内心的,避免了传统政治课严肃说教,以至老师说的话学生就会认可、接受。这一点我是在后来的一次值周检查中证实的。就在这堂课后不久,全校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九(1)班分配到的任务比较多,他们的卫生委员同班主任老师尽了最大努力调兵

9、遣将,结果打扫楼梯的人数还是不够。当其他班级学生差不多完成任务的时候,他们班除教室已打扫干净外,公共场地报告厅、楼梯还没有打扫完。轮到值周的我在检查中发现,打扫教室的同学正坐在教室里休息。见我们值周老师过来的时候,组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教室打扫得很干净吧?”我说:“是挺干净,你们已尽到了打扫教室小组成员的角色应尽的责任。可是,你们班其他小组的任务还没完成,作为九(1)班学生这个角色,你们不会看着自己班集体完不成任务而无动于衷吧?”“对呀,我们应该发扬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说这话的就是上次在公开课中想放弃“值日生角色”的那个学生。只见他们马上行动起来,看到打扫楼梯的同学特别需要帮忙,于是

10、,有的提水,有的擦瓷砖上的污渍,有的拖地 第二天,我上课之前特地表扬了这一组同学,说他们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他们很自豪地笑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应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是否有了思考和感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提高和发展。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教育,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困惑疑问都成为教育的契机,相信这样的“源头活水”永远不会枯竭。主要参考文献1龚永兴:生活德育:真实产生力量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1期2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版2003年出版3.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宁波市教育局 编 2004年7月 4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