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754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 迅教学设计作者及作品简介 同学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进入中学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有必要对他的生平有个初步的了解。 鲁迅姓周,原名樟寿,字豫才,他在南京水师学堂的时候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1919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他是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6岁人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教他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寿老师自20岁考取秀才后,就没有再参加乡试,决定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鲁迅对寿镜吾老师很尊敬,他在南京读书、东京留学的时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书屋看望他

2、的老师。 自1907年到1936年,鲁迅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译文、日记、书信等共八百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了人民革命事业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了鲁迅的历史功绩,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

3、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人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阅读指导 、默读第一段,选文中的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二、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2“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3“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蝉、

4、叫天子、黄蜂。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写的都是动物。) 4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内容。) 5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先写动物,后写植物。参考答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三、速读“美女蛇”的故事,读后记住故事情节。老师请一位同学到台前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不必背课文,力求有感染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听后请大家补充或更正。 2评

5、议这位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 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四、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 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一系列的动词是:扫一支一撒一系一牵一看一拉) 五、齐声朗读过渡段。读后,讨论下面问题。 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让他学更多的知识。他错误地认为是对他过错的惩罚。)2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对百草园的留恋、对三味书屋的

6、惧怕之情。) 六、默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两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讨论。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拘束人的礼节:拜鹿一拜孔子,拜先生;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读的内容大多不懂。) 2你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儿童少年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无拘无束;三味书屋生活被封建礼教束缚,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枯燥无味。) 3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语言训练 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只剩了回忆的时候”(朝花夕拾小引)用一颗

7、童心去回忆童年的生活。文中的语言活泼、形象,很值得同学们学习。 一、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 二、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教师可找几位同学看谁说得好;也可以做为书面作业。还可以边说边表演。)三、作文片段练习。 1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2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