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878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在教学中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学习者对语意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英语教学;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首先由Austin(1962)提出,他先是区分了述事(constative)话语和行事(performative)话语。述事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它可以用真值来分析;行事话语指说话本身已构成了行事的某些环节,行事话语所表达的活动无法用真值来分析。后来,Austin又把行为分为“以言指事”(1ocuiton)、“以言行事”(illocution)、“以言成事”(perloeution)三

2、类。继Austin之后,Searle(1975)提出了适切条件(felicityconditions)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适切条件指一个言语行为为实现其目的而必须达到的标准,它包括“准备条件”、“诚实条件”和“本质条件”。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话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infelicitous)。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一、言语行为的种类与切合条件在特定场合,我们发出声音是为了通过空气传递信息给他人,称之为言语事件。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信息的传递,不只是“说”本身的行为,同时也包含了“说”的行事的

3、行为,这两个要素的综合体即为言语行为。特定的语词并非总是表达单一的言语行为种类。正因为如此,区分言语行为的这样两个因素就显得非常有用:同一言内行为完全有可能带有不同的言外作用,这要视当时语境而定。传统的英语语法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陈述或宣布;提问或置疑;命令。许多语言都以此为基础加以区分。如果说前述传统的“陈述、疑问、命令”说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分类法的话,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些句子的字面形式与其言外作用的相互对立或者二者之间存在意义延伸关系而已。大多数语言流派公认的言语行为的分类范畴远比传统的分类要大、要细。其中,塞尔在197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更为精当的分类方法。表述言语行为(repersentatives)是陈述事件的某种状态的言语行为;表态言语行为(commissives)是指说话者表明未来行动过程的态度的言语行为;指令言语行为(directives)是指意在让听话者采取行为的言语行为;宣告言语行为(declaratives)是指本身会带来事件的一种状态的言语行为;表情言语行为(experssives)是指表达说话者状况或态度的言语行为;判断言语行为(verdieatives)是指评估或评判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包括两个基本标准:限定言语行为及其种类;提供评估言语行为的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