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革课堂教学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改变,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习题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
2、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该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理论,而是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活动的丰富而又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形式应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自主学习 与自主学
3、习相对立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它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第二,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第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以上特征启示我们: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
4、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本着这些来进行。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有五个方面的要素:第一,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第二,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第三,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第四,对于个人完成的
5、任务进行小组加工;第五,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合作学习意在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合作学习有小组学习、同桌学习、自由组合学习、师生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其中,小组学习是最基本的方式。合作学习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组员之
6、间的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相互依赖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第二、个人承担的责任 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第三、交流技能 导致合作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
7、要的社交技能。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同时对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取得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第四、小组自评 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这就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为此,在小组自评时应讨论如下内容:一,总结有益的经验;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三,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明确在以后的小组活动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小组自评能够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成分。第五、混
8、合编组 所谓混合编组就是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混合编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学生的成就。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混合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3)、学生的性别。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4)、学生的家庭背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学
9、会与各种人一起工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生活。3、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探究学习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探究性活动有不同的过程。一般的说,探究性
10、学习的教学设计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选择学习的内容应根据以下两条原则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1)、内容应该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或学科知识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2)、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3)、本地区丰富的地理、社会、人文资源。二是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来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教师引导的探究性学习(讲解+讨论+练习);(2)、分层(工)的探究性学习;(3)、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4)、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三是活动设计和材料准备探究性学习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活动类型:(1)、观察;(
11、2)、从报纸、刊物或互联网上查找信息;(3)、设计调研方案;(4)、讨论;(5)、做实验;(6)、收集、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数据;(7)、表达和交流。四是探究性学习的结果呈现方式大体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或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对与某一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来说,应根据探究性学习的性质设计活动,将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阶段进行恰当的排列,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
12、受学习而言。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今天,课程标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的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探
13、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方面的需要。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依据。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还在于: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也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一言以蔽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必须。